上百種新冠病毒檢測盒結果準不準?上海研製出「判定準繩」

2020-12-06 騰訊網

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被批准為國家級標準物質。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近日,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被批准為國家級標準物質,能有效評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準確性。

這是新冠病毒首個由地方研製成功並獲國家批准的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可供國內外核酸試劑盒生產企業和研發機構使用,研製及審批時間從一年以上縮短至兩個月。

科技抗疫: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質量有了判定準繩

病毒核酸檢測是確診和排除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依據,目前,市場上各家生物醫藥企業研發出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已經超過100種。

但是,作為病毒核酸檢測量傳和質控依據的RNA國家標準物質,卻仍是計量領域的很大挑戰。

由於當前缺乏新冠病毒RNA標準物質,無法對檢測方法進行量值傳遞,很難評價試劑盒檢測結果準確度,優質的國產試劑盒競爭力也無法得到證明,為此,急需研製RNA標準物質,為試劑盒檢測結果的判定提供準繩。

RNA標準物質研究絕非易事,因為RNA分子保存穩定性差,缺乏可靠、準確的RNA絕對定量方法。

然而,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市場局)下屬的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迎難而上,迅速落實科研經費,組織優秀科研骨幹力量組建專項科研團隊,在交通大學樊春海院士等分析領域著名科學家團隊的深度參與和支持下,通過深入研究高準確度RNA數字PCR絕對定量方法,經過40多天反覆試驗和改進,成功研製出了2種「新型冠狀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

有了這一標準物質,就可以對試劑盒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價,幫助檢測實驗室對結果進行確認,從而進一步降低「假陰性」的出現概率。本項目受到上海市科委的高度重視和強力支撐,被列入新冠病毒應急專項支撐計劃。

科研人員在實驗室試驗。

「綠色通道」:研製審批過程從一年以上減到兩個月

原本,一項國家標準物質從立項研究到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審批獲證,一般需要一年半到兩年時間。

為了儘快投入生產,助力防疫抗疫,市市場局立即成立專項工作小組主動協調相關部門,主動服務科研成果轉化應用。

研製工作完成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迅速開通了綠色審批通道創新評審形式,全國標準物質管理委員會馬上組織專家進行網上答辯。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上海市臨檢中心為本項目研究完成了關鍵的定值驗證工作,最終僅在短短二個月內就完成從啟動研發到被特批為國家標準物質的全過程。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表示,國家標準物質審批涉及嚴格的行政審批和技術論證,面對疫情緊迫要求,在嚴控定值準確度、量值溯源性等核心技術指標的同時,縮減審批環節,提速技術論證過程。

服務一線:為防疫抗疫提供計量技術支持

本標準物質目前生產量根據需要可達到1000套/天,可穩定傳遞到全國範圍的生產企業和檢測實驗室,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提供計量支持。目前該標準物質免費提供給用戶,包括目前輸出支援韓國、義大利等國的可攜式快速檢測技術(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牽頭的科技部應急專項),均採用了本次研製的RNA標準物質。

在全球疫情不斷蔓延的形勢下,本次上海獲批的標準物質也可以根據需求支援國際疫情防控,為中國高水平分析方法研發應用及其國際援助行動提供精準計量支撐。

本次應急標準物質研製的成功,得益於上海及長三角地區豐富的病毒核酸檢測技術資源,之江生物、捷諾生物、上海小海龜、天篩(上海)等試劑盒和儀器生產企業共同參與標物定值研究,他們也是後續標物應用的直接受益者,各級應用實驗室病毒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均得到提升。

相關焦點

  • 核酸檢測試劑盒好不好、準不準?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
    核酸檢測試劑盒好不好、準不準? 病毒核酸檢測是確診和排除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依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好不好、準不準該如何評價?
  • 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核酸標準...
    如果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比作一把秤,經常用砝碼校準,是確保其精準的關鍵。市市場監管局說,近日,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被批准為國家級標準物質,能有效評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準確性。
  • 上海新冠病毒RNA標準物質獲國家批准,有效減少核酸檢測「假陰性...
    近日,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被批准為國家級標準物質。這是首個由地方研製成功並獲國家批准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可供國內外核酸試劑盒生產企業和研發機構使用,幫助其將試劑盒的研製及審批時間從一年以上縮短至兩個月。
  • 阿聯研發出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45分鐘內可顯示結果
    華輿訊 據杜拜中華網報導 哈利法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可攜式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新的檢測試劑盒不僅便於攜帶,而且可以在45分鐘內提供檢測結果。機械工程副教授、晶片系統中心成員Anas Alazzam博士是該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Habiba AlSafar博士是哈利法大學生物技術中心主任、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副教授,是聯合主要研究人員。
  • 「總要有人站出來,我想出份力」,108名I期新冠疫苗志願者完成接種
    在初篩通過之後,在體檢現場,志願者需要進行信息登記、知情同意、初選判定、採血、關於身體狀況的檢查、核酸檢測、CT檢查及二次入選判定這一系列過程,一切順利才能最終接種。與朱傲冰所在的低劑量組不同,同為退役軍人、現為武漢大學保衛部職工的任超儘管是同一天報名成功,但因為前期準備工作耽誤了一天,他在20日才接種疫苗,成為了中劑量組接種的第一名志願者。
  • 15分鐘檢測新冠病毒抗體,須與核酸檢測協同使用,上海芯超抗體檢測...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獲悉,4月10日,作為上海市科委應急科技攻關項目,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獲國家藥監局應急醫療器械審批批准。芯超生物成為上海市第一家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國家註冊證獲得者。
  • 1秒內出結果!以色列研製出新冠病毒「唾液檢測法」
    近日,一家以色列企業稱研製出了,一種僅通過唾液就能檢測出測試者是否攜帶新冠病毒的檢測法,不僅檢測用時短,成本也大幅降低。 當地時間13日,以色列最大醫療機構謝巴醫療中心公開了最新研發的新冠病毒「唾液檢測法」。檢測時,測試對象往嘴裡倒入主要成分為生理鹽水的漱口水。漱口後,吐回試劑瓶。
  • 《自然》:用狗檢測新冠病毒感染,究竟準不準?
    研究人員稱,狗可以近乎完美地檢測到病毒,把它們放到機場、體育場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一個小時可以篩查數百人,比傳統的核酸或抗原檢測運行成本低得多。不過,這些研究大都沒有經過同行評審發表,科學界很難評估它們的作用。負責傳統測試手段的研究人員稱,來自於狗群體的初步結果令人關注,也有很大的希望,但能否擴大的更大的範圍,讓動物檢測病毒產生真正有意義的影響,還存在爭議。
  • 各出奇招!新冠病毒檢測走向「物美價廉」
    科技日報記者 劉 霞據美國《科學新聞》雜誌網站8月31日報導,快速、廉價、準確且容易使用的新冠病毒檢測方法對於遏制新冠肺炎大流行,安全重啟學校、企業和其他重要機構至關重要,因此無數科學家殫精竭慮,各出奇招,開發出一系列新冠病毒檢測方法。
  • ...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被批准為國家級...
    2020-03-23 15:57:40來源:FX168 【有效減少「假陰性」,上海研製新冠病毒核酸標準物質獲國家批准】如果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比作一把秤,經常用砝碼校準,是確保其精準的關鍵。
  • 新型納米材料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獲得國家註冊證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7日電(莊穎娜 邵龍飛)筆者從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獲悉,由該院王升啟團隊與地方企業共同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量子點螢光免疫層析法)已於近期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獲得國家醫療器械註冊證書。
  • [公司]華大基因:公司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準確度較高
    [公司]華大基因:公司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準確度較高 全景快訊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漏檢,問題出在哪兒
    2020年2月5日,在與央視主持人白巖松主持的《新聞1+1》節目的連線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教授提到:「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方式主要還是對於病毒核酸的檢測,但新冠病毒有一個特點,並不是所有感染的患者都能測出核酸陽性。
  • 上海研發快速檢測設備 可實現9個樣本同時檢測新冠病毒
    恆溫螢光檢測儀器 上理工供圖 中新網上海2月12日電 (記者 許婧)新冠病毒的多通道快速檢測是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勝利的關鍵。記者12日從上海理工大學獲悉,該校與合作企業協同研發了新冠病毒核酸、抗體抗原多通道快速檢測設備關鍵部件及儀器,其中抗體抗原免疫螢光檢測儀器與相應的試紙條結合可實現9個樣本同時快速檢測。
  • 清華團隊研發核酸檢測卡盒 居家檢測30分鐘之內出結果
    無法滿足即時檢測的需求?隨著疫情防控態勢逐漸趨穩,社會生產生活正常秩序逐漸恢復。讓每一個有需要的人都能夠得到方便、快捷、靈敏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對當前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復學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日前,清華大學藥學院白淨衛、李寅青與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劉鵬課題組在北京市科委和清華大學自主研發計劃支持下聯合研發的一體化自助式SARS-CoV-2核酸檢測卡盒(BINAS),在解決以上問題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該卡盒具有居家檢測的便捷性,兩個推桿一推一拉之間,30分鐘內即可實現「樣本入、結果出」!
  • ...企業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流程!|新冠病毒|虹口區|胡春穎|上海|pcr...
    4月8日0時,武漢正式「解封」,當天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組表示,鼓勵和支持企事業單位對來自部分地區新到崗(返崗)員工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註冊於虹口區的上海中科潤達精準醫學檢驗公司是上海市具有資質的十家檢測機構之一,當天企業的檢測熱線就被打「爆」了,總經理胡春穎的私人手機成立於1999年的上海中科潤達是由中國科學院、潤達醫療和巨星醫療攜手共建的以精準檢驗為主導、創新模式為特色,學術交流為平臺的綜合性醫學檢驗實驗室。
  • 科學家將智慧型手機攝像頭變成檢測新冠病毒的「神器」
    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對檢測的需求給世界醫療界帶來了壓力。當科學家們努力簡化這一過程時,加利福尼亞的一個科研團隊想出了一種新方法,使用普通手機攝像頭來識別病毒。研究人員表示,使用一種與普通智慧型手機相連的特殊設備,就可以準確檢測鼻拭子上的SARS-CoV-2病毒,也就是新冠病毒。
  • 90分鐘出結果的新冠病毒測試盒長什麼樣子
    上圖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新冠病毒測試盒,能夠在90分鐘內出結果。通過對比實驗發現,如果實驗室檢測病人沒有新冠病毒,那麼這個盒子也會是同樣的結果。如果實驗室檢測病人有病毒,盒子則有94%的準確率發現病人感染了病毒。作為一種新科技,能夠一問世就兼顧速度和準確度,是非常不容易得了。那麼這個盒子是如何工作的呢?
  • 新紀錄!北京科衛新冠病毒試劑盒15分鐘出結果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多家醫療機構、企業投入到試劑盒研發當中,目標是更快捷、更精準地「追捕」病毒。從3至4小時,到1小時,再到15分鐘!新冠病毒試劑盒檢測速度不斷加速跑!2月26日從懷柔科學城傳來喜訊,科學城企業北京科衛聯合多家醫療機構最新研發出的新冠病檢測試劑,可實現15分鐘出結果,同時具有操作方便、無需特殊儀器等優勢。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11次才「顯陽」,為什麼?
    科技日報:有人11次核酸檢測才顯示陽性,說明核酸檢測不準嗎?劉向禕:當然不能。一般而言,新冠病毒96小時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內被發現,可以通過咽拭子採集標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以往有報導,並非所有的新冠患者都能檢測出核酸陽性。那麼,為何要對一個病例進行連續11次的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