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阻擊戰這兩天傳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進入臨床試驗。I期疫苗志願者總人數共108名,分不同組別完成了接種,目前正在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在招募志願者以前,疫苗研發者陳薇院士團隊等7人已應急接種這一疫苗。
武漢空勤療養院內,一小瓶疫苗被抽進針管,隨後緩緩注射進左上臂外側,27歲的武漢年輕人朱傲冰成為了中國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臨床試驗志願者。
招募信息是朱傲冰從社區群裡看到的。他是一名退役軍人,回到武漢後,和朋友開了一家公司,去年因為湖北省對軍人的優待政策,重返高校,成為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的大一新生。朱傲冰說,看到消息就填寫了申請的志願。
朱傲冰的爺爺、父親都是軍人,他的骨子裡,軍人信念沒丟過。他說:「因為不管退伍多久,身上的責任依舊在。當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我必須要挺身而出,從小我爺爺一直對我是耳濡目染的,時刻要把人民的安危和利益放在第一位,現在長大了才知道,什麼叫做責任和擔當。」
志願者招募的範圍是年齡在18至60周歲的健康成人,疫苗全稱為「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使用了重組生物技術,不含感染性物質,只需接種一次。在招募志願者以前,疫苗研發者陳薇院士團隊等7人已應急接種這一疫苗。所有志願者均為自願報名,成為受種志願者的過程主要分為三個步驟:提前篩查、現場體檢入排、疫苗接種及留觀。在初篩通過之後,在體檢現場,志願者需要進行信息登記、知情同意、初選判定、採血、關於身體狀況的檢查、核酸檢測、CT檢查及二次入選判定這一系列過程,一切順利才能最終接種。
與朱傲冰所在的低劑量組不同,同為退役軍人、現為武漢大學保衛部職工的任超儘管是同一天報名成功,但因為前期準備工作耽誤了一天,他在20日才接種疫苗,成為了中劑量組接種的第一名志願者。
任超說,疫苗接種的每一個步驟都會充分告知志願者。「會告知你參加的是一個什麼項目、需要你配合做哪些工作、可預期的風險會有哪些、應對措施會有哪些。」
任超接種的動力來自醫護工作者,在這之間的很長一段時間,他是接送醫護工作者的志願者。任超說:「我在漢陽醫院送一名女醫護人員下班,當時她可能是實在憋不住了打了噴嚏,不停地跟我說對不起,說肯定不會是病毒。我當時突然就覺得很心酸。這是一幫在一線為我們拼命的人。我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裡面,作為我來講,也想能夠做點什麼來感謝大家。」
接種完成的隔離期內,志願者需要在一張疫苗接種日記卡上定時記錄下各項身體指標。任超說:「我一直都沒有任何不良反應,有小部分(志願者)出現過發熱、頭暈、出汗、肌肉酸痛,但是這些症狀是在告知書裡就已經明確告訴過的,而且現在他們也已經全部恢復了。」
感謝和讚美充滿了每個志願者的評論區。外界將這群臨床研究首期志願者們稱為「探路者」。
不少志願者都在接受採訪或者發微博時強調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做一件可以讓自己驕傲的事情。」任超在微博分享成為志願者的過程,「總要有人站出來,全國都在幫我們武漢,我也想出份力」。(據央廣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
上海研製新冠病毒核酸標準物質獲批
記者23日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獲悉,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近日被批准為國家級標準物質,能有效評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準確性。這是新冠病毒首個由地方研製成功並獲國家批准的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可供國內外核酸試劑盒生產企業和研發機構使用,研製及審批時間從一年以上縮短至兩個月。
這一標準物質為試劑盒檢測結果的判定提供了準繩。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組建了專項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了2種「新型冠狀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有了標準物質,就可以對試劑盒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價,為新冠病毒試劑盒提供量值傳遞和質量控制依據,幫助檢測實驗室對結果進行確認,從而進一步降低「假陰性」的出現概率。
過去,一項國家標準物質從立項研究到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審批獲證,一般需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徐徠表示,為了儘快投入生產,助力防疫抗疫,市場監管局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第一時間開通了綠色審批通道創新評審形式,2個月內就完成從啟動研發到被特批為國家標準物質的全過程。
目前,這一標準物質生產量根據需要可達到1000套/天,並免費提供給用戶,可穩定傳遞到全國範圍的生產企業和檢測實驗室,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提供計量支持。(據新華社)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