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揭秘,希格斯玻色子如何賦予粒子質量

2020-09-17 讀芯術

全文共3370字,預計學習時長9分鐘


20世紀後半葉,粒子物理學開始逐漸發展起來。該理論模型為了解基本粒子和宇宙間的力搭構了理解框架,這個永恆框架就是我們口中的「標準模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希格斯場」,它無處不在,賦予粒子質量。


量子力學中存在波粒二象性,因此希格斯場中也有與之相關的基本粒子,也即希格斯玻色子。本文旨在從計算學角度闡述希格斯玻色子及其屬性。


這張照片展示的是希格斯玻色子衰變成兩個光子,其中綠線是它們的能量沉積物,該實驗讓科學家減小了希格斯望遠鏡的質量。


自發對稱性破缺


正如Zee所觀察到的,自然界的基本規律具有多種對稱性,但我們的世界並不具有對稱性。用物理學術語來說,拉格朗日量講究對稱性,但其描述的世界並非是對稱的。實際上,如何打破這種對稱性是物理學研究的中心課題。


首先思考一個對稱破缺的例子,由相互作用的N分量標量場構成整體系統。


標量場


一個N維拉格朗日場,組成有:


方程式1:N緯標量場


拉格朗日密度算法如下:


方程式2:具有旋轉對稱性的拉格朗日密


注意質量為負數,拉格朗日量為:


方程式3:對應於拉格朗日密度方程2的拉


N=1


若N為1,拉格朗日量極值為:


方程式4:拉格朗日L的極值。在這裡,第一個ϕ是局部最大值。


ϕ=0為最大值。其他兩個ϕ中的任何一個,即v或-v,都是等效基能,可以從中選一個作為基能。基能稱為VEV(真空期望值)。


現在,請注意兩個極值之間的量子穿隧是無限的:


方程式5:在QFT中,拉格朗日L的極值之間的勢壘為∞。


這是因為方程式5的時空積分為無限。由於勢壘是無限的,所以基能波函數無法在極值之間實現穿隧,它必須保持一個由方程式4正值結果推導出的v值。這樣就打破了普通量子力學中存在的反射對稱性ϕ→-ϕ。不過,就像Zee所指出的,對稱性破缺不是由L方程式中引入的新術語造成的。ϕ→-ϕ對稱性是「自身」破缺。


N=2


這就是著名的墨西哥帽式勢壘。我們現在有無限多個物理等效的最小值(或真空值)。所有這些真空值具有相同的(平方)值,即:


方程式6:N = 2,所有最小值的平方值。


請注意,每個最小值所指方向都不同。但結果不會取決於ϕ方向的選擇,因此作出跟Zee一樣選擇:


· ϕ沿1方向(ϕ₂= 0)。

· 由方程式6得出:ϕ₁= + v。(正號)


「墨西哥帽」勢函數V(ϕ)及其最小值。


現在為研究ϕ₁和ϕ₂之間的波動值,最小值寫為:


方程式7:圍繞最小值波動。


1分量在徑向上波動,2分量以最小電勢繞圈波動(所以絕對值沒有改變)。


在拉格朗日量計算中代入方程式7,可以得到:


方程式8:第二分量無質量!


這個方程式告訴我們2分量無質量。


希格斯機制


現在,拉格朗日中有一個規範場A。規範場論,顧名思義描述的是一種場論,其拉格朗日常數在某些特定組的變換情況下是不變的。規範場論指出了宇宙間三個基本相互作用的其中之一——物理學不會因為描述方式的改變而改變。規範場論有兩種:阿貝爾和非阿貝爾。阿貝爾規範場論的其中一個例子便是我們熟知的電磁理論。


電磁場


從麥克斯韋的電場和磁場方程E和B開始說起:


方程式9:麥克斯韋的電場和磁場方程:E和B

這張圖片描繪了地磁風暴,其中帶電粒子通量的激增會改變地球磁場,從而在大氣中產生電場。該現象會導致電湧


可以用電勢V和A來表示電場和磁場,如下所示:


方程式10:用電勢V和A分別表示電場和磁場。


我們可以將V和A視為矢量勢:


方程式11:4矢量(或雙矢量)電勢。


與電磁場有關的拉格朗日方程,在矢量勢的規範場變換下其方程式不變:


方程式12:量表變換,其中χ是標量函數。


其算法:


方程式13:拉格朗日的電磁場。矢量j是以電荷和電流密度為分量的4電流。


張量F為:


方程式14:電磁場感應。


請注意,在規範場轉換方程式12下F是不變的。U(1)組中,阿貝爾規範場論大體不變。n次的酉群U(n)由n×n個酉矩陣組成,並具有矩陣乘法的群運算。U(1)組(也稱為圓組)是所有具有模數1的複數的乘法組。


圓組U(1)的圖示


狄拉克場


狄拉克場ψ是費米離子場的一個例子,該量子場的量子為費米子(遵從費米-狄拉克統計學)。與玻色子場相反,這些場不遵從正則變換。


帶電荷e和質量m的狄拉克場有下列自由拉格朗日量:


方程式15:狄拉克自由拉格朗日


其中:

方程式16:狄拉克伴隨場


是狄拉克伴隨場,並且:


方程式17:矩陣的標準表示。


是矩陣的標準表示。狄拉克拉格朗日在全局規範轉化下是不變的:


方程式18:全局規範轉化。


在局部規範轉換中,α 變成了函數視圖α(x),新拉格朗日不變量在


方程式19:局部規範轉化。


下變成:


方程式20:局部規範轉換下的自由狄拉克拉格朗日不變式。


此時:


方程式21:協變導數。

包含電磁場和狄拉克場的量子電動力學(QED)拉格朗日為:


方程式22:量子電動力學(QED)拉格朗日。


這是歷史上第一個費曼圖,在理察·費曼的物理評論論文《量子電動力學的時空方法》中有記載。


希格斯場和希格斯玻色子


如前所述,世界不是規範對稱的。不過,雖然該理論的實踐過程中沒有體現相應的對稱性,其他某個理論也可能具有某種對稱性。大量的無質量矢量場(如電磁場)意味著規範的對稱性被打破。


現在想像一個規範場論中自發對稱破缺發生的例子。為了簡單點,這裡選擇最簡單的規範場論,即電磁,該U(1)規範場與一個複雜的標量場ϕ耦合。拉格朗日在方程式18中為不變量:


方程式22:該拉格朗日,為一個U(1)規範場與一個復標量場的耦合。


這裡ϕ₁為ϕ的實際分量,ϕ₂是想像的分量。


標量場如下:


方程式23:用極坐標表示的標量場。


進行轉化:


得出規範不變的組合:


方程式24:規範不變組合。


跟之前一樣,選擇


方程式25:標量勢最小。


作為值,勢最小。


跟之前一樣加(量子)漲落值


方程式26:解釋自發對稱性破缺的波動值。


得到如下拉格朗日:


方程式27:給方程式22添加一個波動項來解釋自發對稱性破缺。


該拉格朗日體現了矢量場B(M=ev),與具有質量的標量場χ相互作用


方程式28:標量場χ的質量


注意,拉格朗日玻色子θ不存在。有人說,θ被規範場A「吃掉了」,而規範場A變到B,再到現在特別龐大。先前無質量的場A具有兩個自由度或等效的兩個極化方向(兩個自旋方向)。大規範場獲得一個(縱向)自由度(或另一個可能的自旋狀態)。從無質量到有質量的這種轉變被稱為希格斯機制,而ϕ則稱為希格斯場。


正如前文中講的,由於量子力學中的波粒對偶性,ϕ 具有與其相關的基本粒子——所謂的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粒子勢力。在底部任意選擇一點自發地打破旋轉U(1)的對稱性。


電弱理論和大規模矢量玻色子


電弱理論描述了電磁力和弱核力。

通過一種中等重的W玻色子,一個中子衰變成質子、電子和反中微子。


這些力明顯不同:


· 弱核力僅作用於很小的距離(小於原子核)。

· 電磁力作用於遠距離,以距離的平方減小。

· 質子之間的電磁力是弱核力的10⁶倍。


然而,物理學家謝爾登·格拉肖(Sheldon Glashow),阿卜杜斯·薩拉姆(Abdus Salam)和史蒂芬·溫伯格(Steven Weinberg)表明,在所謂的統一能(〜246 GeV)以上,這些力會合為一體。


諾貝爾獎得主謝爾頓·格拉肖、史蒂文·溫伯格和阿布杜斯·薩拉姆證實了在統一能基礎上,電磁力和弱核力將合成


換句話說,超過這個極限閾值,兩個力是一種更基本的電弱力的不同方面。如上所述,無質量規範場A的自發對稱破缺引出了三個質量矢量玻色子,即:


方程式29:無質量規範場a的自發對稱破缺產生了三個大質量玻色子。


標準模型中的希格斯玻色子。


也就是說,希格斯機制解釋了方程式29中弱相互作用的規範玻色子的質量。


留言點讚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如轉載,請後臺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相關焦點

  • 為你揭秘,希格斯玻色子如何賦予粒子質量
    全文共3370字,預計學習時長9分鐘20世紀後半葉,粒子物理學開始逐漸發展起來。該理論模型為了解基本粒子和宇宙間的力搭構了理解框架,這個永恆框架就是我們口中的「標準模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希格斯場」,它無處不在,賦予粒子質量。
  • 希格斯玻色子:看不見的能量場,賦予你質量
    現在你已經聽說了希格斯玻色子粒子這一發現了,也知道了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對此超級激動。但希格斯玻色子是什麼東西?這是否意味著我們終於可以坐上空中飛車,可以實現遠程瞬移啦? 問:希格斯玻色子究竟是什麼呢?希格斯玻色子就是一種基本粒子。
  •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是一種沒有質量的粒子,是所有的粒子中最為著名的一個,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並且這個粒子是所有的62個粒子中唯一一個沒有質量的粒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中自旋為零的玻色子。  在粒子物理高能粒子物理的微觀粒子中『玻色子是可以與費米子對稱耦合』形成可測量的『實粒子』,希格斯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反粒子』希格斯場的場量子化激發產生希格斯實粒子,它通過自相互作用的介質而獲得質量。  希格斯玻色子是因物理學者彼得•希格斯命名,物理學家利昂•萊德曼無意中為希格斯玻色子起了「上帝粒子」這麼一個名字。
  • 如何向孩子解釋上帝粒子、質量之源——希格斯玻色子?
    偉大的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很多種基本粒子,確切地說有62種。這62種基本粒子中的一種叫做希格斯玻色子,它是物質質量之源,也叫上帝粒子。」孩子:是不是說基本粒子是最小的東西,它們組成原子。其中之一是希格斯玻色子?」大人:「是的!」
  • 希格斯玻色子為什麼被稱為「上帝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源於上個世紀60年代的理論預言,在2012年,該粒子首次被歐洲核子研究組織通過強子對撞機尋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對標準模型的完善至關重要。我們通常認為由於希格斯玻色子賦予了傳遞短程力的玻色子(弱力和強力的傳播子)以質量,所以才構成了原子核的穩定。這種重要意義不亞於上帝創世。所以我們應該將希格斯玻色子命名為「上帝粒子」來彰顯其重要性。但事實遠非如此,上帝粒子最早起源於已故科普作家—萊昂·萊德曼在1993年出版的科普著作《上帝粒子》的書名。
  • 這就是希格斯玻色子衰變的過程以及對粒子物理的意義
    2012年物理學家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希格斯玻色子是由標準模型預測的一種基本粒子,與物體的質量有關。但這一發現並沒有標誌著希格斯玻色子探索的結束。除了預測希格斯玻色子粒子的存在,標準模型還假設60%的情況下,希格斯玻色子粒子將衰變為基本粒子,即底夸克(b夸克)。
  • 這就是希格斯玻色子衰變過程以及對粒子物理學的意義
    在發現希格斯玻色子6年後,物理學家觀察到了粒子是如何衰變的,研究人員表示:這對科學家理解粒子物理和宇宙標準模型做出了巨大貢獻。2012年物理學家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希格斯玻色子是由標準模型預測的一種基本粒子,與物體的質量有關。但這一發現並沒有標誌著希格斯玻色子探索的結束。
  • 趣說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戴夫:所以我們認為這種『希格斯場』就在我們身邊,並且遍布整個宇宙。希格斯場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為基本粒子提供質量。史蒂文:基本粒子又是什麼?史蒂文搶著說:你的意思是櫻桃就相當於希格斯玻色子?戴夫:也不盡然。我們把奶昔看成希格斯場,櫻桃則是在希格斯場中穿行的粒子,而奶昔給了櫻桃質量。史蒂文:我懂了!所以奶昔裡的分子就好比希格斯玻色子。戴夫:差不多,希格斯場中要產生希格斯玻色子是需要激發作用的。舉個例子:比如我把櫻桃扔進奶昔裡,你可以把這想像成向場中施加能量。
  • 希格斯玻色子讓萬物擁有質量
    希格斯玻色子讓萬物擁有質量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3.10.09 星期三     標準粒子模型理論中共預言了62種基本粒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正是該理論依賴的基石。作為物質的質量之源,希格斯玻色子連接著粒子獲得質量的領域。
  • 希格斯玻色子最終被觀察到衰變為稱為底夸克的基本粒子
    來自蘭卡斯特大學的專家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一項突破性發現中分享了希格斯玻色子 - 一種新發現的粒子,有助於解釋所有物質如何「質量」 - 如預期的那樣衰變,使我們又向理解早期宇宙的形狀邁進了一步。測試這個預測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結果要麼支持標準模型 - 這是基於希格斯場賦予夸克和其他具有質量的基本粒子的想法 - 或者搖擺其基礎並指向新的物理學。發現這種常見的希格斯 - 玻色子衰變通道絕非易事,正如玻色子發現後的六年時間 所示。困難的原因是在質子 - 質子碰撞中存在許多產生底夸克的其他方法。這使得很難將Higgs-boson衰變信號與與這些過程相關的背景「噪聲」隔離開。
  • 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到底有多「玄」?
    希格斯玻色子(或稱希格斯粒子、希格斯子、上帝粒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至今尚未在實驗中觀察到。它也是標準模型中最後一種未被發現的粒子。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機制。在此機制中,希格斯場引起自發對稱性破缺,並將質量賦予規範傳播子和費米子。
  • 神秘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它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2012年,一種新的粒子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被發現,這正是神出鬼沒物理學家們期待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不過這個叫希格斯玻色子的東西有什麼大不了的?前面我們提到,組成物質的質量並不是來自基本粒子的質量,粒子的基礎質量只佔原子的1%,大部分是來自其中的動能和結合能。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粒子的「基礎質量」。事實上,這部分固有質量也來自於束縛能,對於原子組成的粒子,它的質量來自希格斯場。
  • 希格斯玻色子真的被製造出來了嗎?
    沒有質量的粒子的碰撞似乎不能產生「能夠賦予質量」的希格斯玻色子,但是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中,只要一秒鐘就會產生希格斯玻色子。愛因斯坦最著名的理論,通常都會被寫成E=mc^2,告訴我們能量和物質只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
  • 希格斯場和希格斯玻粒子的「前世糾葛」
    這種粒子被大家認為極有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1],它以物理學家彼得 希格斯的名字命名。物理學家認為希格斯場使基本亞原子性的粒子擁有質量,包括夸克、輕子這些構成日常事物的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振造成了希格斯場中的振動,就像當你猛拉繩子時繩子產生的晃動。但這個場是如何賦予粒子質量的呢?這個問題讓所有人都很疑惑。
  • 光沒有靜止質量,怎麼被黑洞吸引?它動質量與希格斯玻色子有關嗎
    光子的能量與它的頻率有關,E=hv ,h是普朗克常數,v是光子的頻率,兩者的積就是光子的能量,狹義相對論中的質能方程認為,質量和能量是等價的,因此具有能量的光子是具有一定質量的,光子的質量:m=hv/c^2當然這個質量極小,但蚊子腿再小它也是肉啊希格斯玻色子賦予基本粒子質量,光子也是基本粒子
  • 復旦教授解讀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的意義
    標準模型的理論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楊振寧-米爾斯規範場理論」(Yang-Mills Gauge Theory),在強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中,楊-米理論是發揮作用的,但在弱相互作用中,楊振寧-米爾斯規範場理論要發揮作用還需要希格斯玻色子的配合。理論上,希格斯玻色子將為楊-米理論中傳遞弱相互作用的粒子賦予質量,使得弱力成為短程力,符合實驗的結果。
  • 神話般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預測與發現
    希格斯玻色子,這個幾乎是神話般的實體,讓粒子物理學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那麼這種粒子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它是我們觀察到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基本標量粒子。新機制引入了一個新的量子場,我們今天稱之為希格斯場,其量子表現形式是希格斯玻色子。只有與希格斯場相互作用的粒子才能獲得質量。正是這種機制創造了標準模型的所有複雜性。原本的這個機制只是想解釋W玻色子和Z玻色子的質量,但科學家們很快發現,他們可以擴展這個新機制,以解釋所有大質量基本粒子的質量。
  • 希格斯粒子賦予其他基本粒子質量有了證據
    世界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其超環面儀器(ATLAS)實驗日前報告了可用來測試希格斯粒子機制的第一個證據,正是這一機制,讓希格斯粒子可以賦予其他基本粒子以質量。這一機制的出現,比希格斯粒子的產生本身更為罕見。此發現到目前為止與標準模型的預測一致,相關研究論文已被《物理評論快報》接受。   希格斯粒子被認為是其他粒子形成質量的基礎。
  • 希格斯玻色子為什麼被稱為上帝粒子?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上帝粒子
    本期我們來聊一聊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為什麼被稱為「上帝粒子」呢?這就要從它的起源說起了,希格斯玻色子是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於1964年提出的。其實彼得·希格斯並不喜歡「上帝粒子」這個名字。希格斯玻色子被稱為「上帝粒子「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利昂·萊德曼無意中為希格斯玻色子起的。雖然科學家們不喜歡這個名字(因為這個名字帶有很濃厚的宗教色彩),但這個名字卻廣為流傳,人們一提起希格斯玻色子就會想到「上帝粒子」這個詞。
  • 希格斯玻色子到底蘊藏著什麼秘密?希格斯玻色子是宇宙摧毀者嗎
    不過很快夸克開始相互凝聚起來,此時產生的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因為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其實希格斯玻色子是宇宙萬物產生的基礎,所以我們也其為上帝粒子,因為希格斯玻色子產生的凝聚力,逐漸將物質形成。希格斯玻色子是宇宙的摧毀者的說法,其實來源於一種科學的研究預測,因為實際上頂夸克的質量現在科學家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能夠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因此在頂夸克質量之下希格斯玻色子肯定存在一個場,玻色場的產生會帶來一種穩定的與否的問題。科學家認為希格斯玻色子是宇宙形成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