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馬、半馬成績的9級段位,你現在突破了幾道坎?

2021-01-08 跑步吧

雖然全馬的線下比賽仍未開啟,但是仍有不少嚴肅跑者保持著熱情,刻苦訓練,毫無懈怠,時刻準備著在賽事重啟,能夠先聲奪人,全面爆發,能夠延續之前的狀態甚至是創造出自己的PB。

嚴肅跑者這種類似職業運動員的進取精神值得欽佩,他們有自己明確的目標,並為之努力。當然,作為追求健康跑為主的大多數跑者來說,他們對馬拉松訓練看得較淡,或者想等待比賽正式來臨時再開始訓練。

今天,小編分享一個全馬、半馬成績的9級段位分類,刺激一下正在備戰和尚未備戰的跑者們,希望各位能及時調整好狀態,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這個馬拉松段位標準是仿照圍棋的段位設置的,究其淵源,始於跑吧一位跑友有感於美國波士頓馬拉松,報名年齡標準而而制定,綜合涵蓋了成績、年齡、性別三大因素,每一位馬拉松跑者都能在馬拉松段位中找到自己的成績坐標。

男女九級段位成績表

當然,考慮到也有一些跑友還沒有跑過全馬,

我們還推算出了半馬的段位。

哈哈哈,測完了嗎?

你是幾段選手?

快去評論去曬一曬吧

留言有禮喔!

對於大部分馬拉松跑友來說,馬拉松成績都是從目標完賽到進430,再到400、330、310、300甚至更快,每一次進步都是夾雜汗水的拼搏過程,每升一個等級,都是一次打怪的過程,快看看你已經突破了下面哪個門檻?

1、跑進關門時間

對於沒有經過太多訓練的初跑者來說,首先要跨過關門時間這道坎,這也是成績不斷突破的基礎。

半程馬拉松的關門時間一般為3小時,全程馬拉松的關門時間一般為6小時,平均每公裡配速是8分30秒,對長期堅持跑步訓練的人來講算很慢了。馬拉松的關門時間可以說是設置的非常的寬裕了,要求並不高。

馬拉松是一項高負荷、大強度、長距離的競技運動,也是一項高風險的競技項目,對參賽者身體狀況有較高的要求,參賽者應身體健康,有長期參加跑步鍛鍊的基礎。

而這個關門時間是經過精心規劃的,沒有在規定時間到達的選手在體能上是有所欠缺的,還需要多加練習。

2、跑進4小時

只要跑過馬拉松,那相信你一定聽說過「破四」這個詞吧!所謂「破四」其實就是指全程馬拉松跑進4小時,平均配速5分41秒,這也是馬拉松跑友們突破的第二個門檻。

對於訓練量不高的跑友而言會有一些難度,如果想突破它,那就真的需要花一些時間來訓練,才能達成目標,對於業餘跑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目前,在全馬完賽者之中,能夠破4的跑者,也只佔到男性的30%、女性的10%多一點

3、跑進3小時30分

就算你具備了一定的水平,但是想突破330這道「坎」也並不容易!想跑進330,那麼全程的平均配速就必須不低於4分58秒,對於業餘跑者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

首先需要前半程有很好的節奏控制,然後對於訓練有一定重視,必須有量的積累,並且與科學訓練是離不開的,主要是以速度為主的系統訓練和心理上的調整。

連續用5分以內的配速跑很久,也不是那麼的難。如果你年輕速度對你比較容易,你就多加LSD練習;如果您年長不差耐力,則有意增加操場速度練習。最主要的是,生理、心理都突破5分配速,才是進入330充分且必要的條件。

4、跑進3小時10分

當你突破330之後,你的目標多半就會上升到310,這個很多大眾選手可望而不可即的成績。想要到達在這個成績段,除了要有優秀的耐力水平之外,更需要有強大的意志品質和速度。

要想達到3小時10分,那麼10000米的成績就必須達到40分鐘左右的水平,意味著業餘鍛鍊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310是座山,只有不到0.5%的跑友可以跨過這座山。一般在一個縣級市範圍,破310的跑友不會超過10個。每公裡4分30秒,半程1小時34分,全程3小時09分。

5、破三,破三

「破三」是很多業餘跑者的終極夢想,想要達成也就意味著需要保持約4分15秒的平均配速跑完一場全馬。難度可想而知。每公裡4分15秒,半程1小時29分,全程2小時59分。

這些跑者具備速度耐力和保持能力,具有很強的實力,訓練量科學、系統,成績在業餘裡面非常突出,具備此成績的人是實力的象徵。

有人做過統計,70%的破三跑者月跑量在300公裡以上,還有25%在200多公裡,所以,想破三,又不想多跑,成為那5%,需要極強的速度能力。

根據丹尼爾斯的公式,破三的VDOT值(最大攝氧量)要求的值在53.6以上,對應5000米成績是18分48秒,萬米成績要求是38分58秒,半馬要求是1小時26分15秒。

6、一級運動員成績

其實能夠進2小時40分到2小時59分,這已經算是業餘頂尖的高手,但是要再一步進階,則並非只是靠努力而獲得了,或許還需要那麼點天賦的加持。

2小時32分,這是馬拉松國家專業一級運動員(男子)的標準,國家專業一級運動員(女子)為3小時10分,這些是一般業餘選手無法企及的高度!

看了以上數據,對照一下,你現在達到了哪一級?希望大家都能保持鬥志,認真地訓練,時刻準備著......歡迎大家在底部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哦~

相關焦點

  • 馬拉松成績推算表|用半馬PB計算全馬成績
    馬拉松成績推算表|用半馬PB計算全馬成績 2017-10-27 21:36  PronghornSports
  • 想要全馬破3破4?先看看你10公裡、半馬成績是否達標
    如果平時總是盲目訓練,那麼比賽時也就難以達到自己理想的成績目標。  經過一段時間的備戰積累,怎樣知曉自己的能力是否已逐漸向全馬目標成績靠近了呢?  如果直接去跑個全馬,耗時耗力當然不太現實,這時你可以用10公裡或者半馬成績,來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預測馬拉松完賽時間。
  • 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
    你的難點,就是我們解答的重點。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最近不少跑友留言說,自己已經完成了幾個半馬比賽了,何時可以跑全馬?有些跑友身體素質好一周跑個兩次步,就可以完成半馬比賽,但是全馬完全不同。全馬比賽不等於兩個半馬,難度和強度遠遠大於兩個半馬,需要非常系統的準備。準備全馬比賽,一周要跑至少4次,單次時間要在60分鐘以上,周末還要逐漸拉長時間,單次跑步的強度反而要低,5-6成力。對於已經完成半馬的跑友,全馬的準備周期至少需要4個月以上,這期間都需要非常系統的訓練。
  • 跑步的堅持:5公裡,10公裡,半馬,全馬骨子裡的倔強!
    記得第一次開始跑步就出現了小插曲,當時很小白,堅持跑了大概3公裡的樣子第二天上班膝蓋疼得厲害,並且一直疼了幾天,還到醫院拍了片子,後來才知道這個是長時間不運動,一次運動量過大了。跑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來不得及早也容不得馬虎。幾次跑過之後逐漸能適應並享受跑步的過程,開始逐步地提高跑量。這個階段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匹配配速跟距離,切記不能超過身體的承受能力急於求成。
  • 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更新,來看你在哪一級?
    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份了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5公裡)等級標準,來刺激各位一下,請來對照下你的等級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最全馬拉松等級標準下面數據數據是2018年中國田協新修訂了大眾選手等級評定實施辦法,根據全程馬拉松、成績,劃定非專業選手的等級,因評級數據尚未更新,所以這仍是最新標準。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決定你全馬能跑多快?
    10公裡是一個很棒的距離,初跑者把它作為首選目標,因為距離適中,容易達到,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進步明顯,而且對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好處。當你能跑10公裡時,那麼過渡到半馬和全馬也不是難事。對跑步老鳥來說,10公裡的成績可以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預測馬拉松完賽時間。
  • 預測半馬全馬成績計算方法:讓跑步訓練更加精細化
    在周日舉行的瓦倫西亞馬拉松比賽中,肯亞運動員基比沃特·坎迪在半馬比賽中打破了卡姆沃羅在2019年哥本哈根半馬創下的58:01的半馬世界紀錄,其最終成績為57:32,平均配速達到2分43秒。,全馬比賽用時就等於半馬比賽用時乘以2;  半馬比賽體力消耗從理論上說,最多只有全馬的一半,甚至比全馬的一半更少,這就意味著半馬的難度最多只有全馬的一半或者一半不到,而同樣的道理,全馬的難度比半馬的難度的一倍還要更多。
  • 為什麼在跑馬拉松的圈子裡有一句話是「半馬不是馬」?
    說半馬不是馬拉松的基本都是全馬選手。 因為就全馬業餘選手來講,很多選手真正遇到體能極限是在30公裡以後,並且30公裡以後是你超越其他選手,取得成績的關鍵。 而全馬那些30多公裡在走路的菜鳥,他的前半程跑到半馬的時候,也往往是生龍活虎的。
  • 9名院士雲集「黃馬」,53歲施一公半馬136:放鬆自己,享受跑步
    而57歲的王曉東院士也參加了半馬,他的半馬淨成績為1:53:23,將個人半馬PB提高了七八分鐘,這是他第二次跑黃埔馬拉松。又一名院士跑者,57歲跑出這個成績也是很不錯!王曉東,1963年出生於河南新鄉,198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41歲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成為新中國培養出來的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科學家。
  • 黃埔馬:粟國雄絕殺尹順金,217奪冠,施一公院士完賽半馬
    廣馬過後,黃埔馬拉松成為廣州市有一場2萬人規模的超大規模賽事,其中馬拉松6000人,半馬6000人,迷你馬8000人。作為很「壕」的馬拉松,黃埔馬拉松的福利獎勵也是十分吸引人,男女冠軍直接獎勵汽車一輛,同時還有3萬元的破中國籍選手賽會紀錄獎:來看一下黃埔馬拉松歷屆冠軍成績,國內選手全馬最好成績是粟國雄、何引麗去年創造的:賽道方面,全馬除了10公裡有一段高架橋的爬升,後半程的賽道還算比較平坦;而半馬則起伏比較大。
  •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大嗎?非常!大!如果說跑步是一張100分的試卷,半馬是60分合格線,有點準備加上連蒙帶猜,基本就能夠達到,相比之下全馬就是90分,需要認真準備,複習知識點,努力備考。如果想要更高分,跑得更好,那就需要得出更多更多的努力。雖然表面看起來,全馬只是兩個半馬的距離,但是馬拉松的難度是逐步疊加的,並不只是簡單的半馬乘以2那麼簡單。
  • 70歲,半馬成績1小時59分,是什麼水平?
    03  70歲,完成人生首馬  首馬  「仙馬,我把第一次獻給你!」  在開啟跑步人生的一年後,爺爺參加了中國仙遊國際馬拉松半程比賽。  這是爺爺人生中第一個半馬。  在仙馬前一天最後一次練腿,保持狀態時,爺爺還是有點緊張,他分享說且行且忐忑。
  • 梅州馬拉松:陳華威2:22奪冠破賽會紀錄,殷曉雨半馬三連冠
    半馬方面,經過激烈的角逐後,錢鼎彬獲得男子半馬冠軍,成績為1小時07分37秒。第二三名則由曹晨和劉帆獲得,兩人的成績分別為1小時09分26秒以及1小時10分19秒。(圖片來源▲梅州日報)女子方面,殷曉雨以1小時18分45秒的成績奪得半馬冠軍。這也是她連續第三次在本屆賽事中斬獲半馬冠軍,實力強勁。第二名李素蘭,成績為1小時23分11秒。
  • 半馬多少公裡 半馬是多少公裡
    半馬相當於全馬的一半路程,所以更加適合大部人參與,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跑完全馬的,半馬的參與度會更高一點。半馬是目前國際上從眾增長最快的賽跑項目。半程馬拉松的程長很有挑戰性,對跑步者的要求不像全程馬拉松那麼嚴苛。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跑半馬吧。
  • 跑十公裡感覺還行不怎麼累,可以參加半馬嗎?需要注意些什麼?
    我是一位跑了5年步的業餘跑者,馬拉松跑了10幾個,半程馬拉松跑了幾十個了,我來分享下我的經驗吧!半馬,是全馬的過渡,而10km則是半馬的過渡!當你能夠輕鬆的跑完10km時,這時候你就會非常有欲望去跑個半馬!
  •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原標題: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是什麼樣的體驗?
  • 半馬和全馬的差距有多大,跑步訓練可以彌補這種差距麼?
    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的差距非常大,試想當你用洪荒之力跑完了半馬21公裡之後,馬上又把另一個21公裡放到你面前,那將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壓力,跑過半馬的朋友大多有這種體會,所謂 「半馬不是馬」所言非虛,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差距是巨大的。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那麼對於業餘跑者,如果時間有限的話,如何訓練去提高馬拉松成績呢?達子根據自己給跑友們的建議就是:去提高自己的10公裡成績,因為在他剛跑步的那段時間就是這樣做的。來看看達子的經驗分享:相信不少業餘跑者,馬拉松成績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進入瓶頸期,這個時候你會覺得無論怎麼訓練似乎都很難再進步。
  • 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
    在跑步學院北京馬拉松訓練營的學員裡,有每天4點起床,5點出門跑步,全馬成績258的小飛哥;只求完賽不求成績,卻不小心PB44分鐘的佛系跑者曹琳;成馬上一不小心跑出最好成績346的Jennifer;還有練了3年終於歷經波折完成首馬的亞新……當然還有很多堅持跑步的同學,比如沒有最努力只有更努力的助教碩哥,還有人人都愛的快樂跑者石哥
  • 告別重度抑鬱全馬實現228:這位大眾跑者經歷了怎樣的人生涅槃?
    以下是他的跑馬歷程: 2015年首次半馬(南馬2小時); 2016年首次全馬2:28)南馬前三個月跑量分別為412km/429km/407km 馬拉松對他來說是一次又一次的打怪升級,挑戰一次又一次的不可能,以突破自我為宗旨,不斷的實現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