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基因組沒有,經費也沒那麼多,怎麼辦?
對於多個樣本測序,公司可能返還的是含有barcode信息原始lane數據,那麼就需要從原始數據中將各個樣本的數據區分開。,那麼參數調整沒有太大必要性。如果質量不要,或者所研究物種和參考基因組有點距離,那麼就需要注意不同參數對結果的影響,必要時使用IGV人工檢查。
-
【新知】鎖定"毒源"的利器:基因組時代的病原檢測技術
【新知】鎖定"毒源"的利器:基因組時代的病原檢測技術 經過一整年嚴格的新冠疫情防控,時間再次帶著我們進入嚴冬,全國多個城市又出現了小範圍疫情。其實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傳染病就如影隨形,和人類相伴。人類歷史上數次爆發重大疫情,瘟疫造成的死亡數量堪比戰爭。傳染病不僅危害人類的健康,還對政治、經濟、社會、軍事產生重要的影響。從希臘文明的隕落到基督教的興起,從阿茲特克帝國的衰亡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終戰,其間都有傳染病的身影。儘管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傳染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有了顯著的下降,但仍然是人類的重大挑戰。
-
人類基因組的Phasing原理是什麼?
具體來說,就是除了被研究的這個個體之外,同時對其父親和母親的基因組進行測序。有了這三個人的數據之後,就可以很容易地區分出這個樣本的兩個單倍體。為了便於理解,我打個比方,比如我們知道他/她的基因組某一個位置上的基因型是AB,而父親的基因型是AA,母親的基因型是BB,那麼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他/她這個基因上的A是來自於父親染色體,而B則是屬於母親染色體的,更多的具體情況可以參看下面這個示意圖。
-
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再發布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新願景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等機構的科學家們發表了他們在基因組前言研究領域改善人類健康的戰略願景,這一願景描述了未來十年人類基因組學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研究重點和研究機遇,這標誌著這一研究領域或有望進入一個新的研究時代。
-
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繪製完成
本報北京4月15日凌晨電(記者謝湘)美國聯邦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項目負責人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於美國當地時間4月14日中午在華盛頓宣布,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繪製成功,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所有目標全部實現。
-
人類基因組時代的泛基因組學
我們熟知的 「人類基因組計劃(HGP)」 測序得到的基因組序列其實只是人類這個物種少量個體的基因組序列,我們將它稱之為「人類基因組參考序列」,它由若干個高加索人的基因組序列合併而成。我們知道基因組學的研究都需要圍繞 「參考基因組」 來開展,因此它的作用和意義非凡。
-
迄今最詳細的人類基因組分析數據出爐
國際科學界9月5日宣布,「DNA元素百科全書」計劃(簡稱ENCODE)獲得了迄今最詳細的人類基因組分析數據,其成果由於非常複雜,以30篇論文的形式同時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等多份學術刊物上。這是「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國際科學界在基因研究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人類基因組計劃讓我們得到了人類基因組圖譜,但其中許多基因過去都不知道有什麼功能。研究者最常關注的是與編碼蛋白質相關的基因,但它們只佔整個基因組的約2%。本次公布的數據顯示,人類基因組中約80%的基因都有某種確定的功能。
-
多國科學家警告 基因組編輯技術還未能安全用於人類
新華社倫敦9月3日電(記者張家偉)一個由多國科研機構組成的國際委員會3日發表報告說,可遺傳基因組編輯技術當前還達不到安全、有效地應用於人類的相關標準。各國在決定是否批准這類技術開展臨床應用前,應就這一問題展開廣泛社會討論。
-
多國科學家警告基因組編輯技術還未能安全用於人類
新華社倫敦9月3日電(記者張家偉)一個由多國科研機構組成的國際委員會3日發表報告說,可遺傳基因組編輯技術當前還達不到安全、有效地應用於人類的相關標準。各國在決定是否批准這類技術開展臨床應用前,應就這一問題展開廣泛社會討論。
-
科學網—口袋裝置測序人類基因組
本報訊 1月30日,《自然—生物技術》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介紹了利用一個口袋大小的納米孔裝置測序和從頭組裝人類基因組
-
高智商海洋動物,基因組數量比人類多10000,被人類端上餐桌
要說外星生命是什麼樣的,那誰也不知道,因為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還從沒有人見過,但是若說到地球上最像人類想像中的外星人形象,那麼章魚能夠算上一個,美國科幻電影中就老有那些長著觸手張牙舞爪的類似於章魚的外星怪物形象。
-
人類基因組研究轉移戰場
據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記者李斌)人類基因組序列「全書」提前繪製完成後,人類基因組研究將向何處去?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中國協調人楊煥明教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人類基因組研究的「主戰場」已經轉移至「單體型圖」,以尋找不同人群之間的基因差異,繪製出一張更為全面的人類基因組遺傳整合圖。「為什麼每個人對疾病的易感性不同?
-
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在爭議中出爐
2016年6月5日/生物谷BIOON/--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一項規模宏大的跨國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其宗旨在於測定人類染色體(指單倍體)中所包含的由30億個鹼基對組成的核苷酸序列,從而繪製人類基因組圖譜,並且辨識其載有的基因及其序列,達到破譯人類遺傳信息的最終目的。
-
《基因組研究》:第一張人類基因組印記基因圖
來自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第一張人類基因組印記基因(imprintedgenes)圖譜,並且他們表示其成功的關鍵在於一個稱為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的人工智慧形式:dern-dayRosettastone。
-
人類基因組指導手冊發布:生成了詳細基因組圖譜
基因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層次,不光是野生動植物物種如此,人類也是如此。近日,中國綠髮會國際工作顧問Fred Dubee先生分享了一則來自人類基因組的全球前沿進展。據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在2020年8月15日發布的消息:一項歷時17年的研究計劃,如今已經成功的繪製出了一份詳細的基因組圖譜,揭示了數十萬個潛在調控區域的位置,這一資源將有助於所有人類生物學研究向前發展。在人類基因組的30億個鹼基對中,只有2%編碼構建和維持我們身體的蛋白質。
-
人類遷徙與健康的基因組證據
人類遷徙與健康的基因組證據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1 20:12:40 美國貝勒醫學院Neil A.他們展開了深度非洲基因組研究,為人類遷徙與健康提供了信息。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10月28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他們對426個個體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分析,包括50個民族語言群體,其中包括以前未抽樣的人群,以探索非洲各地基因組多樣性的廣度。
-
探索人類基因組「荒漠」中的秘密[圖]
該項目旨在識別出人類基因組序列中的所有功能區,包括轉錄、轉錄因子聯合、染色質結構和組蛋白修飾區,現在科學家們可以確認,人類基因組中80%的成分至少有一種生化功能。 人類基因組計劃與ENCODE計劃之間有著承上啟下的關係。人類基因組計劃發現基因組中僅有1.5%的序列是給蛋白質編碼的,其餘98.5%的序列以前被認為是「垃圾」。
-
美推出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
人類基因組計劃從1990年持續到2003年,重點是基因測序,讓科學家能夠「閱讀」基因組。而人類基因組編寫計劃的重點是構建基因,讓科學家能夠「編寫」基因組。科學家說,今天雖然基因組測序技術仍在以極快速度發展,但構建基因的能力仍基本局限於少量短的片段,限制了對生命的了解。
-
人類基因組「基本信息」首次公布
本報北京2月12日電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美、英、日、法、德、中六國科學家今天共同宣布,經過初步測定與分析,人類基因組約有32億鹼基,包含約3萬到4萬個蛋白編碼基因。這是繼去年6月26日人類基因組「工作框架圖」公布後,科學家首次公布人類基因組第二階段的「基本信息」。
-
科學家初步完成人類與黑猩猩基因組比較
分析顯示,黑猩猩與人類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達到96%以上。 這一成果發表在9月1日出版的《自然》雜誌和9月2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黑猩猩是第一個基因組測序的非人類靈長動物,也是現存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表兄弟」。科學家稱,將黑猩猩與人類基因組進行比較是一個「歷史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