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第一張人類基因組印記基因(imprintedgenes)圖譜,並且他們表示其成功的關鍵在於一個稱為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的人工智慧形式:dern-dayRosettastone。
這項研究新發現了四倍於之前識別的印記基因,並即將公布在12月3日《基因組研究》(GenomeResearch)封面上。
印記基因是指存在親本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的表達取決於它們是在父源染色體上還是在母源染色體上,來自父系、母系的印記基因有所不同,當精卵結合時,父母雙方印記基因均應出現,否則發育就不正常。這種基因印記是等位基因依賴雙親性別表達的不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特殊遺傳現象,基因印記異常調節可引起一些遺傳性疾病。
在傳統的遺傳學中,子女會繼承一個基因的兩個拷貝,一個來自於父本,一個來自於母本,這兩個拷貝的活性形式會影響子女的發育。但是當印記基因出現——這兩個拷貝中一個會被來自母本或父本的分子調控關閉,這也就意味著子女只會繼承基因的一個拷貝的信息,這樣的子女易受到環境壓力的影響:如果一個功能拷貝受到損傷或遺失,那麼就沒有頂替的後備了。
杜克大學放射腫瘤學及病理學系的遺傳學家RandyJirtle博士表示,「基因印記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這部分是由於它們並不遵循傳統的遺傳規律」,「我們希望這一新發現的roadmap能幫助我們和其他研究人員發現更多有關這些基因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的信息。」
在文章的其他作者AlexanderHartemink,PhilippeLuedi的合作下,Jirtle他們將兩類基因——一類是已知的印記基因,一類不是——的序列數據輸入到計算機中,利用程序幫助發現其中的差別,通過這一機器分析的方法獲得了一個運算法則:能像最原始的Rosettastone解碼看上去費解的數據,在這裡指的是指向印記基因的特異性DNA序列。
Hartemink表示,「我們不能完全肯定的說我們識別了所有印記基因,但是我們認為這是其中的大部分。」
Jirtle研究印記已經多年了,他表示印記事件是一個表觀遺傳事件,這也就是說不需要改變DNA的序列就可以改變基因的功能,「印記基因容易受到環境的攻擊——甚至是我們的飲食和呼吸。而且重要的是,表觀遺傳變化是可以遺傳,我想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預計印記基因佔人類基因組的1%,並且至今只發現了一部分,利用這一研究中的新「Rosettastone」方法,Jirtel和Hartemink發現了156個新的印記基因,其中兩個特殊基因定位在8號染色體上,這在之前是沒有發現過的,其中一個基因KCNK9,在大腦中十分活躍,已知是引起癌症,和雙相障礙(bipolardisorder),癲癇的原因之一,而第二個基因DLGAP2是一個可能的膀胱癌腫瘤抑制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