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遺傳學》系列之十一:基因組印記

2021-02-18 現代遺傳學教程

(1)賀竹梅.現代遺傳學教程-從基因到表型的剖析(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楊文志,張萃,王冠楠,李冬傑,李世傑.基因組印記中的長非編碼RNA.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6,43(5):461-471.

(3)陳秀莉,馬利兵.哺乳動物基因組印記的研究進展.生物技術通報,2015, 31(1): 46-50.

(4) Cassodu F.C., Charalambous M. Genomic imprinting, growth and maternal-fetal interactions. J Exp Biol, 2018, 221(Pt Suppl 1), pii: jeb164517.

(5)Inoue A., Jiang L., Lu F., Suzuki T., Zhang Y. Maternal H3K27me3 controls DNA methylation-independent imprinting. Nature, 2017, 547(7664): 419-424.

(6)Barlow D.P., & Bartolomei M.S. Genomic imprinting in mammals.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 2014, 6(2), pii: a018382.

(7)Peik W., Walter J. Genomic imprinting: parental influcence on the genome. Nat Rev Genet 2001, 2(1): 21-32.

相關焦點

  • 《基因組研究》:第一張人類基因組印記基因圖
    來自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第一張人類基因組印記基因(imprintedgenes)圖譜,並且他們表示其成功的關鍵在於一個稱為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的人工智慧形式:dern-dayRosettastone。
  • 中國農業大學PNAS解析玉米基因組印記新進展
    (genomic imprinting)研究的最新進展,相關研究論文於11月23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近年來在玉米遺傳轉化、分子遺傳學、比較基因組以及玉米胚乳的功能基因組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研究論文發表在PNAS、Genome Research和The Plant Journal等雜誌上。
  • 浙大羅琛教授:解析基因組印記
    浙大羅琛教授:解析基因組印記   生物通報導  來自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Epigenetics
  • 基因組印記與人類生殖:病因,臨床特徵與PGT阻斷
    近些年有研究顯示哺乳動物的繁衍也受一些基因組印記因素的影響。基因組印記(Genomic imprinting),又稱遺傳印記,是一種表觀遺傳(Epigenetics)現象。這類印記基因約佔基因組基因的1%,它不同於經典的孟德爾遺傳,它的表達是由染色體親本來源所決定的,且為單等位基因表達。
  • PNAS: 基因組印記與ABA信號轉導
    Nature Plants 封面故事之三十(2021年第2期)Fertilizing the Atacama with
  • 基因印記與罕見病的「糾葛」 Science長文
    但是對於這一非孟德爾遺傳致病機理的發掘,科學家們卻為之付出了幾十年的心血。Finn Miller(因為基因印記缺失而患有貝威二氏症候群)正與他的媽媽和哥哥一起玩耍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貝威二氏症候群(Beckwith-Wiedemann syndrome)和Silver-Russells症候群是基因印記(gene imprinting)異常導致的罕見病。
  • :杜克大學公布首張人類基因組印記基因圖譜
    來自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第一張人類基因組印記基因(imprintedgenes)圖譜,並且他們表示其成功的關鍵在於一個稱為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的人工智慧形式:modern-dayRosettastone。這項研究新發現了四倍於之前識別的印記基因,並即將公布在12月3日Genome Research封面上。
  • 《自然—遺傳學》:人與袋鼠基因印記機制相同
    《自然—遺傳學》:人與袋鼠基因印記機制相同
  • Science長文丨基因印記與罕見病的「糾葛」
    許多科學家相信,印記反映了母親和父親基因在遺傳給下一代時的競爭。傳統的孟德爾遺傳學認為來源於父系及母系的等位基因有同等表達,而基因印記卻意味著兩個親本來源的等位基因表達方式有異。人類基因組中約有100多個印記基因,它們的產生多於甲基化有關。這類基因表達與否取決於它們是在父源染色體上還是母源染色體上。有些印記基因只從母源染色體上表達,而有些則只在父源染色體上表達。
  • PNAS:出生前的環境或會影響機體的基因組印記
    2018年12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和丹麥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出生前的環境或許會調節機體基因組印記的證據,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他們對此前多項研究中基因組數據的分析以及相關的基因組印記等信息
  • Nature:基因組印記被Tet1抹掉
    由等位基因特異性DNA甲基化介導的基因組印記,在發生在原始生殖細胞中的全基因組重新編程過程中一定要被抹掉。在這項研究中,Yi Zhang及同事確定了「甲基胞嘧啶加雙氧酶」Tet1在活體中抹掉基因組印記中所起的一個重要作用。父方Tet1被敲除的小鼠會產生有印記缺陷及相關的生長和發育缺陷的後代,這會導致早期胚胎死亡。
  • 我在美攻讀分子遺傳學與基因組學博士,人類會走向「設計嬰兒」深淵...
    我在美攻讀分子遺傳學與基因組學博士
  • 基因組印記是DNA甲基化影響基因表達的重要例證
    維持性甲基化酶可以在甲基化的DNA模板鏈的指導下,使其互補鏈中對應位置上的CpG發生甲基化,從而在子代細胞中恢復豪代的甲基化狀態。如果用基因打靶的方法除去主要的DNA甲基化酶,小鼠的胚胎就不能正常發有而死亡,可見DNA的甲基化對基因表達調控是重要的,不過,DNA甲基化與基因活性的關係並不是絕對的。
  • 為了戒菸,我決定跟你聊聊表觀遺傳學
    關於吸菸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大眾已經耳熟能詳,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與吸菸相關的遺傳學冷知識。熱點全基因組表觀遺傳學關聯研究EWAS表觀遺傳學的關聯研究是對不同個體中可量化的表觀遺傳學標記(如DNA甲基化)進行全基因組範圍的分析,並得到表觀遺傳學變化與特定可識別表型/性狀之間的關聯。
  • 中國人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發布
    DNA甲基化是最早發現的基因表觀修飾方式之一,在維持染色體結構、X染色體失活、基因印記和腫瘤的發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Nature:表觀遺傳學進展將遺傳學、環境與疾病聯繫了起來!
    表觀遺傳vs可塑性 對不同生物學過程和模式生物進行研究後,研究者發現,染色質作為表觀遺傳信息的載體,其能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傳播活躍和沉默的活動狀態,比如,酵母中的異染色質遺傳、X染色體的失活、哺乳動物的基因組印記、植物的春化作用、果蠅中的位置效應花斑等;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在沒有原始信號的情況下,
  • Nature創刊150周年—表觀遺傳學進展將遺傳學、環境與疾病聯繫了...
    表觀遺傳vs可塑性對不同生物學過程和模式生物進行研究後,研究者發現,染色質作為表觀遺傳信息的載體,其能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傳播活躍和沉默的活動狀態,比如,酵母中的異染色質遺傳、X染色體的失活、哺乳動物的基因組印記、植物的春化作用、果蠅中的位置效應花斑等;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在沒有原始信號的情況下,一旦細胞分裂形成的話,差異表達狀態就會在細胞分裂過程中進行傳遞
  • 【概述】常見神經發育障礙症的基因印記
    PWS是第一種被發現由基因組印記缺陷導致的遺傳障礙性疾病[4]。其患者中70%是由於父源性15q11.2-13片段缺失,28%是由於母源單體二倍性,小於1%的是由於印記中心突變所致[5]。PWS的主要臨床特徵是新生兒肌張力低下、發育遲緩、身材矮小、行為異常、過度肥胖、下丘腦性性腺發育不良及特徵性外貌[6]。研究發現,通過行為治療控制體重,可以使PWS患者的壽命接近正常。
  • 中國農大在基因組印記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Genome Research在線發表中國農大賴錦盛教授課題組題為「Parent-of-origin-dependent nucleosome organization correlates with genomic imprinting in maize」研究論文,在玉米基因印記表觀調控機制上取得新進展
  • 一項遺傳學新研究揭示了人類基因組中隱藏著「暗物質」
    一項遺傳學新研究揭示了人類基因組中隱藏著「暗物質」  Emma Chou • 2020-03-12 1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