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統治下武田家的鼎盛時期

2021-01-07 指尖看日本

大永元年(1521年)十一月三日,當時武田家正在抵禦今川家的侵攻,武田信虎的妻子在躑躅崎館的詰城要害山城避難期間生下了嫡子武田晴信。

武田晴信從小就被武田信虎當做繼承人培養,武田信虎先後為其迎娶了扇谷上杉朝興之女(難產去世)、公卿三條公賴之女為正室夫人。不過,在天文十年(1541年)六月時,武田晴信卻與家臣們一同將正當壯年的父親給流放了。

武田晴信(信玄)

在舊說之中,武田信虎被流放的原因是因為他寵愛次子武田信繁,想要廢掉嫡子武田晴信的繼承人之位,所以導致了這場政變。然而,實際上武田晴信作為武田家的繼承人,從武田信虎為其迎娶公卿三條公賴的女兒等來看,實在是沒有廢長立幼的理由的。除此以外,《勝山記》記載當武田信虎被流放以後,甲斐國自上而下都感到欣慰,並且武田家的這次父子內訌也沒有像其他家族那樣分裂,說明武田信虎被流放的原因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那麼,為什麼武田家的家臣們要流放讓武田家蒸蒸日上的武田信虎呢?這大概是因為武田信虎的窮兵黷武政策所致吧。在武田信虎被流放的前一年,即天文九年時,甲斐國曾遭到颱風的襲擊,導致這年農作物欠收。緊接著,第二年甲斐國鬧起了饑荒,根據《勝山記》的描述,這次的饑荒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大災荒。

在中世紀的日本,如果領國遭遇災荒的話,迷信的領民會認為這是領主不德所致,例如後來北條家在遭遇饑荒之後,北條氏康也引咎隱居,將家督之位讓給兒子北條氏政,同時頒布德政令,免除領民債務等等以恢復民生。反觀武田信虎,在天文九年的颱風、天文十年的大饑荒時,他非但沒有「罪己」、頒布德政令,反而還不顧領內民生凋敝,不斷地發兵攻打信濃國,加重了領民的負擔。

雖然後來上杉謙信以「流放親生父親」來指責武田信玄(晴信),但是在這次流放武田信虎的行動中,武田家沒有任何一個家臣站在武田信虎的一方,說明這次事件的主謀不僅僅是武田晴信一人,而是武田家全體家臣團結一致發起的政變。在流放武田信虎以後,武田晴信立即頒布了「一國平均安全」的命令,暫時停止了戰爭,甲斐國的民眾們紛紛奔走相告,慶祝改天換日。

真田幸綱

武田家的政變讓海野棟綱、真田幸綱等人看到了機會。這年七月,山內上杉家為了支援海野氏、真田氏返回舊領,出兵信濃國,諏訪郡的諏方賴重作為武田家的盟友率軍出擊。不過,由於山內上杉家勢力強大,諏方賴重單獨與山內上杉家達成和睦,導致武田家的領地被上杉家佔領,這使得武田晴信指責諏方家背盟,兩家因此斷交。次年武田軍侵入諏訪郡,滅亡了諏方大祝家。

不過,這個月也發生了一件幸運的事情,那就是北條家的家督北條氏綱去世,其子北條氏康繼承了北條家。一般來說,在家督更替之際,家族通常會有兩條路可走:1、繼承前任家督的路線。2、單獨開創自己的路線。北條家由於要應付山內上杉家、扇谷上杉家,因此當武田晴信派出使者以後,武田、北條兩家很快就達成了和睦。不過,武田家的另外一個盟友今川家卻與北條家因為駿河國河東的領地打得不可開交,為此,武田晴信作為中介調解兩個盟友,最終讓北條家與今川家也達成了和睦,之後三家互相聯姻,締結了同盟,此即著名的「甲相駿三國同盟」。

穩定了後方的武田晴信繼續父親武田信虎的戰略路線,不斷地對信濃國發起侵攻。武田家先後平定了諏訪郡、佐久郡、上伊那郡,而後又侵入安曇郡、築摩郡與小笠原長時、北信濃的村上義清等作戰。

天文十七年(1548年)二月,武田軍在上田原與村上義清展開激戰,武田家重臣板垣信方、甘利虎泰戰死,武田家大受打擊。趁著武田家元氣大傷的局勢,小笠原長時動員起信濃國的軍勢想要反擊,結果在鹽尻峠被武田軍打得大敗而歸。從這場合戰可以看出,武田晴信作為武田家的家督,並不會被一、兩場合戰的勝敗所影響,在關鍵的時刻總能做出非常正確的判斷,這也是後來的武田勝賴所不具備的能力。

武田家與村上義清的戰爭異常艱苦,上田原合戰的兩年後,武田晴信再度率軍包圍了信濃國小縣郡的戶石城,結果在攻城未果撤軍時被村上軍反擊,再度慘敗。幸而在侵攻小縣郡期間,武田晴信赦免了小縣郡的國眾真田幸綱,命其返回本領,以「信濃先方眾」的身份參與武田家的攻略。真田幸綱就是舊說中的真田幸隆,也就是真田昌幸的父親、真田信之、真田信繁的爺爺,雖然電視劇喜歡將真田幸綱塑造成武田家重臣的形象,但是實際上真田幸綱只是武田家的一員城將,根本達不到家老的位置,真正讓真田家成為武田家家老得是真田幸綱之子真田昌幸出任家督時的事情了。

真田幸綱十分擅長計策,在他的調略之下,戶石城兵不血刃落入武田家手中,隨後武田軍繼續攻打村上義清的居城葛尾城,逼得村上義清北逃越後國,依附越後國的戰國大名長尾景虎去了。村上義清逃亡後,村上家麾下的屋代、香坂、室賀等國眾紛紛歸降武田家。

除了北信濃的大勝以外,武田家在這期間還攻略了木曾郡的木曾氏、下伊那郡的知久氏,甚至連美濃國的遠山氏都成為了武田家的家臣。不過,遠山氏在這時候屬於齋藤家、武田家的「兩屬家臣」,身份比較特殊。

基本平定信濃國後,武田家與越後長尾家的領地接壤,二者也因為邊境問題產生交鋒,武田家修築了海津城作為防禦長尾家的據點,長尾家也修築了飯山城用來防禦武田家。長尾家的家督長尾景虎就是後來的「上杉謙信」(下文統稱上杉謙信),十分驍勇善戰,被後人神化為「軍神」一樣的形象。關於上杉家的故事,我會在本號的專欄中與其他幾個家族作為獨家內容更新,歡迎大家關注。

長尾景虎(上杉謙信)

長尾家與武田家在信濃國川中島一帶多次展開合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永祿四年(1561年)的第四次川中島合戰,此戰中武田信玄(即武田晴信)的弟弟武田信繁、重臣山本菅助等都戰死,武田軍也遭受了重大損失。不過,武田家、上杉家(長尾家)圍繞北信濃的戰爭頻率在第四次川中島合戰後逐漸減少,武田家轉而侵入關東的上野國,支援北條家與上杉家作戰。

永祿八年(1565年),武田信玄轉變了外交策略,與尾張國的大名織田信長締結了盟約。相對的,昔日的盟友今川家在今川義元死後江河日下,再加上與上杉謙信的戰爭陷入僵局,武田信玄便決定拿盟友今川家的領地下手。永祿十一年(1568年)十二月,武田信玄與德川家康結盟,一同對今川家的領地發起攻擊,今川家的家督今川氏真逃往遠江國懸川城躲藏,後來又流亡相模北條家。

奪取駿河國以後,貪得無厭的武田信玄覬覦起了原今川家領地的另外兩個分國——此時在德川家麾下的遠江國、三河國,因而武田家、德川家很快就變成了敵人,武田信玄也在元龜三年(1572年)年末率軍出陣,攻打德川家的領地。由於武田信玄的西進沒有通知盟友織田信長,因此武田家、織田家的盟約也就此告吹,織田信長給德川家派出了援軍,但是織田·德川聯軍卻在三方原合戰中被武田軍擊敗。然而,武田信玄的天命卻也到此為止了,次年四月,武田信玄舊病復發,在撤軍返回甲斐途中於信濃國去世,享年五十三歲。

三方原合戰

武田家在武田信玄時代逐漸走向鼎盛,雖然信玄時代武田家的領地沒有武田勝賴出任家督時的大,但是信玄時代的武田家才是真正的指哪打哪,到處得罪人還不怕別人報復的囂張年代。

前篇文章有提到,武田信虎統治武田家時,武田家完成了戰國大名化的進程,而武田信玄時代則進一步地完善了政策,武田信玄制定了分國法《甲州法度之次第》,此舉說明武田家在自家領地內,推行了自家制定的《甲州法度》分國法,確定了武田家最高公儀的地位。除此以外,武田信玄進一步地完善了武田家的稅制改革,將「田役」與「棟別役」作為固定稅收,還對武田家的領地進行檢地,以便更好地統治分國。

然而,讓武田信玄沒有想到的是,織田信長在信玄死後不斷地發展壯大,最終成為促使了武田家滅亡的吹哨人。

本文作者:北條早苗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相關焦點

  • 小田原城被圍:北條家與上杉家、武田家之間的艱難戰鬥
    與北條家一樣,武田家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侵攻信濃國,而今川家的主要精力則集中於侵攻三河國,在三方利益互不衝突的背景之下,三家開始嘗試締結盟約。在很多藝術作品的創作中,北條、武田、今川三家結盟之時,三家的家督北條氏康、武田信玄、今川義元一同會面,互相交換了誓書。但是,歷史上三國同盟卻不是這樣締結的,三位大名也沒有見過面,所謂「甲相駿三國同盟」,實際上是每家與其餘兩家分別締結的。
  • 關東大大名:承前啟後的北條氏綱與「關東管領」北條家
    北條氏綱時代,北條家陷入與山內上杉家、扇谷上杉家、甲斐武田家之間的戰爭中,與此同時,北條氏綱也不斷地向武藏國擴張勢力。大永四年(1524年),北條家奪取了江戶、小機等地,甚至降服了山內上杉家的家臣勝沼三田家。為了抵禦入侵的北條家,山內上杉家與扇谷上杉家、甲斐武田家締結了盟約,又與以房總半島為據點的小弓公方聯手,組建起了針對北條家的包圍網。
  • 日本戰國名將之動物系列
    日本戰國時期被稱作豬武士的人很多,最有名的是:喧譁上等的豬武者福島正則(天下無敵的豬--福島正則)。騎豬女戰士【犬】前田利家,屬狗,幼名犬千代。擅長使用槍,綽號:「槍之又左」。豐臣政權的五大老之一。桃山時代最富傳奇色彩的故事「猿與犬」。猿是豐臣秀吉,犬是前田利家,相傳兩人是莫逆之交,桶狹間之戰前夜豐臣秀吉提著酒菜去找前田利家。
  • 「明日方舟幹員設定淺析」紅龍末裔 悲哀之影——葦草
    結合同胞姐妹、影武者這些設定,不難發現指向的是戰國時期著名大名、被譽為「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及其兄弟。武田二十四將武田信繁(1525-1561)為甲斐國大名武田信虎次子,武田晴信(武田信玄)之弟。起初,父親信虎偏愛次子信繁,甚至一度打算廢黜長子晴信、立次子信繁為武田家繼承人;但信繁一直堅定不移的支持兄長,在兄長將倒行逆施的父親放逐後依舊全力支持哥哥。
  • 松山城攻防戰:這位武將讓上杉謙信、武田信玄等人成為配角
    摘要:松山城攻防戰:這位武將讓上杉謙信、武田信玄等人成為配角日本戰國時代,武州松山城是武藏國北部重要的城郭,位在南北延伸的吉見丘陵的西南端,它被《武藏志稿》如此稱頌:位在連山之鼻,如孤山一般。松山城標高雖然只有五十九米,但周圍是低洼的溼地,看起來宛如孤立的山峰,峨然聳立。《新編武藏風土記稿》描述:山腳有市之川流經,南有深田和巖石直立。
  • 日本戰國老烏龜的人質生涯,德川家康是真的慫嗎?
    日本戰國時期,驍勇善戰、用兵如神的地方大名武田信玄被稱為「甲斐之虎」。太閤豐臣秀吉,心思細膩卻外表粗放,因其長相酷似未開化的猿類,被織田信長調侃為「戰國猴子」。德川家康則擺擺手,覺得兩位前輩的方法太過麻煩,說,「我直接在旁邊等著它叫不就好了?」的確在日本戰爭歷史上,他好似一個縮頭烏龜,武田信賴來了,他躲在家裡不敢出門,對待豐臣秀吉,也是打到即止,見好就收。好不容易勇敢一次主動出擊武田信玄,結果被打得屁滾尿流,嚇得把屎都拉在褲子上了,反正丟臉是已經丟到家了,所以為了警示自己不忘恥辱,他叫來畫師記錄這個狼狽的時刻。
  • 為什麼有人說唐朝鼎盛時期領土看著比清朝大,實則比清朝小很多?
    即使是清朝也只有在鼎盛時期(乾隆、嘉慶時期)的1316萬平方公裡的略微超過了鼎盛時期的唐朝版圖,題目中這個小很多又從何說起呢?況且唐朝時吐蕃不包含在國土範圍內,所以唐朝在西部中亞、北部邊界、南部交趾以及東部的朝鮮半島控制區域都大於清朝控制範圍。什麼叫看著的大?那是真的很大,只不過邊疆地區多實行以都護府形式存在的羈縻政策,控制力度不是那麼強大罷了。
  • 康熙為何在清朝鼎盛時期,放棄貝加爾湖?3大原因令人佩服
    最後一點就是:清朝在康熙時期雖然軍力上達到了鼎盛,但政治上還不是十分穩定,畢竟入主中原僅僅百年,內部還有很多不穩定因素存在。 在中國古代,一直有著「四海昇平」之說,說起它的由來,是因為古代中國確實有著東、西、南、北,四大海域,只是與現在人們印象裡的四海有些許不同。
  • 德川家康允許虎松複姓,命名為「井伊萬千代」
    直虎紀行最終卷《直虎沉睡,赤鬼出生》走在與井伊直虎有關的地方。家鄉被德川家康奪走,並且三方原的戰鬥發生,這次被武田奪去了全部的井伊一族。但是,人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戰國的巨人·信玄不久結束了那個醫生的話,井伊的地再次成為了德川家康的東西。然後,──井伊直父母是親生子,無法立足。
  • 《影子武士》:黑澤明神作,一部概況日本戰國時期縮影的電影
    說起亞洲地區最著名的導演,那麼黑澤明絕對是第一位,他是整個亞洲第一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導演,除了赫赫有名的《羅生門》以外,《影子武士》應該說是也很著名的一部了,這部電影的背景是日本戰國時期,也就是在德川家康統一日本之前的那一段時間發生的故事,當時日本勢力最大的三大家族分別是武田家
  • 真實日本女忍者:德川家康的秘密武器,川島芳子都要叫她們祖師
    如武田信玄麾下的女忍者首領望月千代女(即《戰國無雙》系列當中的女忍),就在信濃國小県郡禰津村的古御館開設修練道場,向據說多達200-300名少女教授忍術、護身術。然而如果只是像男性忍者那樣,通過快速隱蔽的行動,來刺探情報,進行戰鬥,無疑太不能發揮女性本身的優勢。在體能上,女性卻終歸往往不如男性,承擔戰鬥任務表現必然整體上不如男性出色。
  • 「惡霸虎」查吉爾:8歲稱王,統治10年,亡於外孫嘴下!
    只見一隻兇猛、臉上長有濃密棕毛的老虎從叢林裡走了出來,開始是邊慢跑邊咆哮,最後變成了全速衝刺……在沒有任何的警告下,猛然地撲向巴爾卡。兩虎相撞落地。下一刻,猛虎聳立張開虎口試圖咬向巴爾卡的脖子,一絲唾液從它張開的嘴巴裡流了下來,而巴爾卡則伸出爪子拍向對方。一時間,老虎搏鬥的吼叫聲震顫著整個森林。
  • 中國青銅器時代的鼎盛時期:鑄客分享殷墟博物館青銅器上篇
    中國青銅器時代的鼎盛時期殷墟博物館青銅器巡禮上篇鑄客分享鑄客 文物學會青銅器專業委員會理事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青銅器展廳:殷墟作為中國境內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的遺址,各類器物製作精緻,裝飾精美。代表了中國青銅器時代鼎盛時期的水平。
  • 恐龍時期統治地球1.6億年,那人類呢?能統治地球多久呢?
    恐龍時期統治地球1.6億年,那人類呢?能統治地球多久呢?在人類統治地球之前,地球的霸主是出現於三疊紀晚期的恐龍,鼎盛時期是在侏羅紀和白堊紀中期,滅絕於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恐龍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橫跨了1.6億年的時間。
  • 康熙為何在清朝鼎盛時期,放棄貝加爾湖?
    在清朝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統治的強盛時期,貝加爾湖被清政府拋棄了,先是同沙俄籤訂了《尼布楚條約》,後來又是《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永久地承認了沙俄對於貝加爾湖地區的所有權,在強盛時期放棄領土,在我們現在看來是不可想像的,但統治者或許有自己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