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夏天的味蕾!桑拿天的「燜燒大棚」裡,「葫蘆仙子」正在解碼它...

2020-11-29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邵敏 王夏君

持續高溫的夏季,本地蔬菜進入淡季。

餐桌上一道叫瓠(hù)瓜的菜,卻可以撐起整個夏天的味蕾。

柔軟多汁又鮮嫩的瓠瓜,幾乎人見人愛。

它為大眾熟識的名字,是蒲瓜、葫蘆、夜開花。

短棒型瓠瓜

不過,你舌尖上的美好,卻是別人烈日下的辛勞。

本周,桑拿天來了。

在高溫下的「燜燒大棚」裡種瓜,是種怎樣的體驗?

今天,小時新聞記者跟著專家去勞作,帶你走進浙江省農科院的瓠瓜大棚。

1】黃瓜、瓠瓜都是葫蘆科植物

瓠瓜是唯一夜間開花的

長江以南的很多省份,夏季許多蔬菜無法正常生長,瓠瓜成了淡季扛把子的一種蔬菜。

5月30日播種,6月15日移栽,大棚裡的瓠瓜正值結果期。

下午1點半,最熱的午後時分,室外溫度35℃,大棚內溫度高達40℃。

高溫下的瓠瓜大棚

在這樣站一會兒就會讓人暈眩的工作環境下,瓠瓜育種專家吳曉花卻要開始進棚勞作。

身材削瘦的吳曉花,體重不到100斤。同事總是勸她多吃點。她卻笑著說,我就愛吃蔬菜,不愛吃肉。

我省瓠瓜育種專家吳曉花

從植物分類學上講,我們夏天吃的黃瓜、西瓜、南瓜等果蔬,都屬於葫蘆科植物,它們每天開花的時間,是從清晨開始的。

葫蘆科植物裡,唯一一種夜間開花的植物,就是瓠瓜。

夏季下午3點左右,瓠瓜進入開花時間,花朵會一直持續綻放,到第二天早晨7-8點凋謝。

高溫瓠瓜自然授粉比較困難,人工授粉的工作要在花朵綻放前進行,通常就是午後最熱的那段時間。

含苞待放的瓠瓜雄花

為什麼瓠瓜和曇花一樣,會在夜間開花?吳曉花覺得,這是個有意思的課題。

作為雌雄異花同株的植物,瓠瓜雖然原產於非洲,但它還是挺怕熱的。

為什麼會這麼說?

主要原因是,高溫天,特別是像浙江這樣晝夜溫差小的地方,瓠瓜雄花開花的時間會早於雌花,導致掛果率大大降低。

聯想到瓠瓜的老家在非洲,那裡的夏季比浙江更炎熱,為了更好地開花結果,瓠瓜選擇在夜間開花,應該是適應自然環境的結果。

姿態各異的「葫蘆娃」

瓠瓜也是外貌協會的生物,長得好看的,可能味道也不錯。

專家大棚裡的瓠瓜,造型除了葫蘆型,還有圓型、棒型、牛腿型、異型等;瓜皮顏色也有白色、淺綠、深綠、油綠、花綠等;瓜肉也有白色,白綠,白黃等色。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瓠瓜表皮長著一層白色絨毛,當絨毛一摸易掉時,代表瓜熟可以採摘了。

2】掐花、掐葉、掐瓜

你吃到的瓠瓜絕對是「精英」

瓠瓜和番茄一樣,是無限生長的植物。

也就是說,理論上講,瓠瓜可以上天。

不過,在大棚裡,我們看到搭著架子的瓠瓜,個頭只有2.3米左右。

專家正在給瓠瓜打側枝

長成這個樣子,專家要花不少功夫。

首先,小苗移栽到大棚裡,長到5-6片葉子時,瓜苗要一個個手工摘心。

經過人工摘心的瓠瓜藤

這麼做會讓瓠瓜晚3-4天上市,卻可以避免高溫徒長形成的高腳苗。

還有一個重要目的,摘心後側枝會迅速生長,而側枝開的花,多是雌花,它們自帶娃娃瓜,一看就能認出來。

圓形瓠瓜的雌花(未開花授粉)

並不是所有側枝上開的雌花,都需要保留。

當一株藤10節左右出現雌花時,瓠瓜才可以開始留花,之前的花和側枝都需要打掉。

不光花要打,葉片也一樣要摘。

那種長得大大圓圓,深綠色的厚實葉片叫功能葉,它們能讓植株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每一株藤上應該要有20-25片這樣的葉子。

不能滿足以上條件的葉片(老葉或者多餘的小葉片),它的生長會消耗植株營養,影響瓜的生長,看到這樣的「娃娃葉」和老葉,直接掰掉就可以。

左邊為娃娃葉,右邊為功能葉

瓜藤長到2.3米時,每株必須要做個打頂的動作。

如果不打,任瓠瓜無限生長,營養就供應不足,瓜會長不好。

溫度不是太高的時候,吳曉花會在雄花花粉釋放,花朵沒綻放前,把花粉取出,授到雌花柱頭上,讓娃娃瓜繼續長大成瓜。

一株瓜藤,一次最多只能結2-3個瓜,所以看到多餘的花和瓜,要人工不停地打掉它。

3】「葫蘆仙子」浙江、新疆兩頭跑

育成短棒子瓠瓜,人送外號「天然味精」

每次說起瓠瓜,吳曉花總是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地樣子。

工作一直很拼很投入的她,好像把瓠瓜當成自己孩子般在疼愛。

每年7月,除了在浙江搞育種外,吳曉花和同事還要遠赴新疆繁種,那裡的夏天,比浙江更加炙熱和乾燥,但也更適合瓠瓜生長。

在專家這樣精心地呵護下,我們能吃到的瓠瓜,自然都是瓜中佼佼者。

我們南方人比較喜歡的瓠瓜,顏色要翠綠油亮,絨毛最好不要太多。

現在,菜場賣得最多的還是棒型的瓠瓜,但是以長棒型為主。

一根瓠瓜60釐米長,全家一頓吃不完怎麼辦?

這些年,吳曉花作為主要完成人育成了浙蒲系列多個瓠瓜新品種。

其中,近年育成的浙蒲9號短棒型瓠瓜,完美解決了千家萬戶的小煩惱,不到30釐米長的浙蒲9號,剛好夠一頓吃完。

瓠瓜的鮮味與游離穀氨酸含量有關,檢測發現,浙蒲9號游離穀氨酸含量更豐富,吃起來口感特別鮮,人送雅號「天然味精」。

除了鮮,瓠瓜最好還有點甜糯,這方面,浙蒲9號表現也很不錯,它鮮甜糯的口感,完全能徵服那些不愛吃瓠瓜的人。

至於烹飪方法,既然是天然味精瓜,那和蝦皮、筍乾、梅乾菜、肉絲等搭配放湯,味道是相當鮮美,清炒或者清蒸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南方蔬菜大棚裡栽培的浙蒲系列瓠瓜,已經實現了一年四季周年供應市場。

現在,浙蒲系列的瓠瓜,已經成為湖北、江蘇、安徽、福建、山東等省的主栽品種。

浙江有瓠瓜栽培面積16-18萬畝,其中60%的栽培面積,用是浙蒲系列的瓠瓜品種。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小蘑菇撐起「致富夢」
    日前,記者走訪了該縣張集鄉扶貧產業園,通過一個個蔬菜大棚,感受百姓們的脫貧之路……小磨菇撐起「致富夢」張集鄉扶貧產業園建於2017年,佔地面積有100畝,大棚面積45畝。為了做大做強扶貧產業園,提高產業園的實際效益,2019年該鄉就以扶貧產業園為平臺積極對外招商引資,目前的產業主要有茶樹菇和薯尖等。說起茶樹菇,大家自然熟悉。
  • 夏日美味燒仙草,精緻家居白豆凍,給你的味蕾掀起美味風暴
    小雄開車去白蓮墳燒仙草粉狀冰粉凍草芋果凍食品享受清涼,記憶中的味道,童年的回憶,白豆腐也能讓你在夏天感到清新清新,粉質細膩溶解,清亮有光澤,解密圖案法,在夏天,一碗清涼的白蓮粉鮮草,配桂花,火龍果、草莓、芒果等,,淡淡的清香讓你感到寧靜,回味無窮
  • 黃燜鱔魚
    □韓韜  濟南菜裡有特色的,是黃燜鱔魚。先用蔥姜紹酒與醬油醃一下鱔段,轉而下花生油鍋炸到八分熟。  寫這篇文字時,恰逢今年的小暑。我居住在南方,南方人說「小暑黃鱔賽人參」,大概是很補的意思。提到鱔字,許多人都含羞帶臊得興奮,我不明其中道理。
  • 這葉子渾身是寶,可惜很多人不懂吃,燜魚時加幾片它,去腥還殺菌
    魚肉的做法也有很多,煎、燜、炸、蒸、煮湯等等,每一種做法都有他獨特的風味。很新鮮的魚,最經典的做法當屬清蒸了,用蒸的做法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食材本身的鮮美。除此之外我們家最常做的就是燜魚了,搭配一些香料一起燜的魚鮮香入味,特別下飯。這裡要分享的魚肉做法是:紫蘇燜鯽魚。鯽魚也是很常見的河魚之一,燒湯或者燜都很香,就是魚刺稍微多一些,吃的時候要小心。
  • 安徽某地一根葫蘆秧結了656個葫蘆娃,引網友熱議:這葫蘆要成精
    葫蘆作為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一般都是夏天開花,秋冬季收穫,結果一般都不多。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一根葫蘆秧可以結出上百個葫蘆,你肯定認為是天方夜譚。但是事實是,安徽的一個農民家裡的葫蘆秧結出了656個小葫蘆。這位農民把所有的葫蘆都進行了編號,從葫蘆娃1號到葫蘆娃656號,他全部貼上了標籤。如果讓《葫蘆娃》的編劇按這個來拍《葫蘆娃》,那場面我都不敢想,絕對會讓他哭暈在廁所裡。
  • 西安名菜葫蘆頭,食材不是葫蘆而是它,湯汁濃鬱味道肥嫩
    葫蘆頭是西安名菜,單純從名字上看,似乎是使用葫蘆做成的菜,但其實食材不是葫蘆而是它,做好後湯汁濃鬱味道肥嫩。 【葫蘆頭】 食材:豬大腸、豬肚 配料
  • Yeezy,Nike 撐起了夏天排面的幾款鞋!
    天氣越來越熱了,涼鞋、拖鞋壓根不足以撐起鞋頭身份,很多場合也不適合穿拖鞋及其露腳趾的涼鞋。因此,小編今兒將為大家帶來幾款最具牌面的夏天籃球鞋。不但能夠 滿足夏天穿上拉風籃球鞋的願望,與此同時還能合理避免雙腳的悶熱!
  • 黃燜泥鰍,煎完再燜的詳細做法
    愛的一道菜——「黃燜泥鰍」。我對這道菜的喜愛,不僅僅因為泥鰍是「水中人參」,以及營養價值和口感方面的優點。最主要是很享受做這道菜,其中的煎制的過程。[玫瑰][玫瑰]我認為做黃燜泥鰍,必須要把泥鰍稍微煎黃,散發出香味後再煨一下,才算得上是成功。話不多說,現在我分四步,給大家分享一下黃燜泥鰍的製作方法,注意事項和小技巧。[玫瑰][玫瑰]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 夏天,最該吃的魚就是它,補腦長個,孩子都需要!
    夏天,最該吃的魚就是多寶魚,補腦長個,它所含營養,孩子都需要!這魚最好吃,肉多刺少,補鈣養腦,常吃孩子腦瓜越來越靈活!就算貴點也要吃的!多寶魚首先宰殺乾淨,然後在身上劃上花刀,抹上一層食用鹽,放適量薑絲醃製下。
  • 高臺:溫室大棚綠意濃 設施農業促增收
    村民車文載正在給辣椒打枝、吊秧,他種植溫室已經有四個年頭了,嘗到了不少甜頭。隨著種菜經驗不斷豐富,產量一年比一年好,每個棚收入都在2萬元。 南華鎮南岔村村民車文載:「一棚葫蘆,一棚辣椒,今年辣椒的價格要比葫蘆好的多
  • 東昌葫蘆「撬」起億元大市場
    小巧的文玩葫蘆、2米多高的油錘葫蘆、天鵝造型的範制葫蘆、紋飾精美的大漆葫蘆、圖案各異的烙畫葫蘆……頂尖的技藝、新奇的造型、精緻的圖案為本次葫蘆文化藝術節增光添彩。其間,精品葫蘆大賽、葫蘆產業發展論壇、文藝演出等一系列活動,集中展示了全國各地葫蘆文化產業的新發展、新成就。
  • 什麼樣才算桑拿天,最高溫≥32℃,平均溼度≥80%
    省氣象臺解釋,「雨水水汽蒸發加重了空氣溼度,反而讓『桑拿天』效應進一步發酵。」  「桑拿」是芬蘭語,原意指「一個沒有窗子的小木屋」。實際上,「桑拿天」也有氣象標準:當日最高氣溫≥32℃,平均空氣相對溼度≥80%時。  但是高溫≠桑拿,如果僅僅是氣溫高,但溼度低,頂多算「烤」;如果溼度高,那就是蒸了,又熱又溼。
  • 大眼雞燜菜頭仔,北海人休漁期不得不選的鮮味!
    從專挑新鮮魚吃到找點冰鮮魚吃吃,是老北海味蕾的最大讓步。而把冰鮮魚做出新鮮魚的味道,正宗的北海人,也是拿手的。正如本期《日食堂》要介紹的這道——大眼雞燜菜頭仔。 大眼雞的肉質很緊實,雖稍顯粗糙,但它沒有小刺,有嚼頭。但大眼雞的外皮粗且堅韌,不容易去鱗,吃的時候往往要連皮帶鱗一塊撕掉,只剩下嫩肉的魚身。 日報君的老朋友冰爽大哥生長在北海,對各種北海菜的做法十分熟悉。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道大眼雞燜菜頭仔,也是他的拿手菜之一。
  • 單憑一隻風爐就撐起一個美食江湖,麗水這個地方太「好」吃了!
    單憑一隻風爐就撐起一個美食江湖,麗水這個地方太「好」吃了!說起遂昌的美食,腦子裡最先跳出來的便是「風爐」宴,在這寒冷的日子裡,一個熱氣騰騰的風爐鍋支撐起一整個冬天的溫暖,而風爐內食物的完美搭配在口味上更是孕育了「1+1>2」的味覺效果,讓人慾罷不能。
  • 試試茄子的懶人吃法,不炒不炸,少油低熱量,最適合夏天吃
    而現在隨著大棚種植技術和運輸業的發展,想吃什麼蔬菜,基本上每個季節都能吃到。就像茄子,本來是夏季的作物,現在寒冬季節也依舊能夠吃到。但是蔬菜還是應該吃當季的,畢竟反季節種植或多或少都要經過一些特殊的處理,口感和營養都會打折扣。夏天已經來臨,吃茄子的最佳時間到了。茄子作為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是餐桌上很常見的家常蔬菜。
  • 黃驊一村莊大棚裡養螞蚱還「玩」起直播
    日前,在黃驊市齊家務鎮西北村的螞蚱大棚養殖基地旁,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賣貨吸引了網友觀看。僅僅依靠4天的直播,就讓西北村賣出了5000斤螞蚱,收益4.5萬元。走進西北村螞蚱大棚養殖基地,記者看到96個大棚在地裡整齊排開,十分壯觀。
  • 桑拿天來臨,汽車需要車衣來防曬麼?
    不知不覺,安徽迎來了今年首輪桑拿天,我們出門一般都會穿上防曬衣,塗點防曬霜,帶把太陽傘。因此,有些細心的車友會問道:我們的愛車需要也需要蓋上車衣來防曬麼?能對車漆、車窗玻璃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特別是高檔小車,經常使用車衣能夠延長車漆使用壽命,使車漆光亮如新。車衣由衣身、扣帶、彈簧拉鉤三部分組成。前扣帶為封閉性的,使用時從頭部套進去,後扣帶為開放性的,用插鎖(其它鎖亦可)將車衣與車尾部固定住,無專用鑰匙不能取下,然後將車衣兩邊的彈簧拉鉤鉤住車體下沿,便可將車衣牢牢固定在車體上。
  • 西葫蘆非常有營養,夏天用它與香蒜醬和白豆搭配,會非常好吃
    在冬天我的味蕾甚至都沒有發生。但就像每年夏天這個時間周圍的鐘表工作一樣 - 通常是在7月的第一周,但已經足夠熱,以至於我甚至不記得為什麼我住在紐約市,在那裡它現在像洗澡後一樣停滯不前,沒有衛生的芳香,嚴重的,為什麼我,我離題 - 這就是我想吃的全部。在廚房裡,我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給義大利麵食不是義大利麵。我愛和喜歡義大利麵。沒有它,我不想過一種生活。
  • 獨具特色的大鍋油燜蟹,吃貨必嘗
    廣州美食海納百川,來廣州旅遊,可以品嘗到潮州菜、廣府菜、東江菜等各式粵菜美食,其中獨具特色的大鍋油燜蟹不可不嘗。大鍋油燜蟹是有間蝦鋪的招牌,使用獨門秘制的甜辣醬汁炮製,20多種養生藥材和香料借用大鍋的高溫將醬汁逼入蟹肉內,香氣撲鼻,光看個頭就能預測舌尖上的幸福!秋風起,蟹腳癢,現在正是吃蟹的好時節!
  • 鳴蟲葫蘆的「五講四美」
    陰蟲以油葫蘆為代表,油葫蘆在自然環境中喜陰溼,對溫度要求不宜太高;陽蟲以蟈蟈為代表,它在自然界是生活於植物的高處,尤其喜歡曬太陽,天越熱叫得越歡,與蟋蟀喜陰暗的習性正相反。 陰蟲、陽蟲習性差別大,養蟲的葫蘆自然也就得做出相應「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