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 成功發射海洋測繪衛星:追蹤海平面變化,精確度達幾釐米

2020-11-27 IT之家

11 月 22 日,當地時間周六上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在加州進行了一次發射,將一顆美國宇航局 (NASA)和歐洲航天局 (ESA)聯合開發的先進海洋測繪衛星 Sentinel-6 Michael Freilich 送入軌道

這顆衛星由德國空客公司製造,大約有小型皮卡車大小,攜帶著多臺儀器,可以追蹤海平面的變化,精確度只有幾釐米。為了測量海平面,他們將向下向世界海洋發射電磁信號,然後測量它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反彈回來。任務科學家解釋說,海平面上升只是氣候變化的後果之一,之前地球觀測衛星的數據顯示,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正在加快,因此科學家希望能夠在更長一段時間內對其進行監測。

這顆耗資 9700 萬美元的衛星是兩顆完全相同的海洋觀測衛星中的第一顆,下一顆 Sentinel-6B 衛星將於 2025 年發射。兩顆衛星將繼續 NASA 長達 30 年的記錄海平面上升狀況努力,並將讓科學家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準確地了解海岸線。有了這顆衛星收集的數據,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將能夠對靠近海岸的海洋進行更高解析度的觀測,這意味著可以在風暴登陸前做出更精確的天氣預報。

最新發射標誌著 SpaceX 火箭 18 個月來首次從加州發射。由於絕大多數任務都是從佛羅裡達州發射的,SpaceX 將其第二艘無人回收船 「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移到了東海岸上空,這使得該公司能夠保持快速的發射步伐。周六的發射是 SpaceX 助推器第三次在加州陸地回收,這與其典型的無人回收船捕獲不同,因為西海岸沒有無人回收船。該公司警告當地民眾,當助推器穿過大氣層時,可能會聽到頭頂上的音爆爆裂聲。

今年到目前為止,SpaceX 在 2020 年總共發射了 22 枚火箭,自開始恢復工作以來,成功回收了 66 枚助推器。大多數任務都是利用其回收助推器執行的。SpaceX 現在總共有 10 枚經過飛行驗證的助推器,包括新返回的首次商業載人發射 Crew-1 助推器和周六使用的助推器。如果檢查過程順利,這些助推器將可繼續執行未來任務。

SpaceX 在 2015 年回收了首枚助推器,但在 2017 年才真正加大了回收力度,並開始定期發射助推器。今年,該公司實現了一個新的裡程碑,試飛了 3 枚新的助推器。SpaceX 執行長埃隆 · 馬斯克 (Elon Musk)曾預計,當升級後的獵鷹 9 號火箭 Block 5 助推器首次亮相時,其火箭至少可重複飛行 10 次,兩次飛行之間幾乎不需要翻新,退役前最多可以飛行 100 次。他還表示,最終該公司希望在 24 小時內就可重新使用相同的助推器。

儘管這一裡程碑仍然沒有實現,但 SpaceX 團隊已經學到了很多關於簡化檢查流程的經驗,並將兩次飛行的翻新時間從幾個月減少到只需數十天。到目前為止,兩次飛行之間的最短翻新時間不到兩個月。保持這個紀錄的是助推器 B1060,它在 5 月份將兩名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然後在 7 月份為韓國軍方發射了一顆通信衛星。

周六的發射是 SpaceX 計劃在本周末進行的兩次發射中的第一次。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該公司將在 10 個小時後進行第二次發射,將第 16 批星鏈網際網路衛星送入軌道。這可能會幫助 SpaceX 創造新的發射紀錄,即一個月發射四次。

相關焦點

  • 203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多少?美歐將發射兩顆新衛星 為沿海氣候觀測...
    在這種情況下,關於海洋更深入細緻的研究,對於理解氣候變化帶來的關聯影響將至關重要。Sentinel-6/Jason-CS衛星任務將為長期的海平面數據集增加數據集,而這些數據集已經成為從軌道上進行氣候研究的「黃金標準」。
  • 美國宇航局將發射衛星跟蹤海平面上升情況
    ▼ 美國航天局計劃在當地時間周六發射一顆衛星,跟蹤氣候變化對世界海洋的影響,並收集數據以改進天氣預報。這顆衛星將繼續美國宇航局長達三十年的工作,記錄海平面上升的情況,並將為科學家提供比以往從太空中更精確的海岸線視圖。
  • 海洋測繪中的驗潮及潮位改正 -- 海洋測繪 - 中國測繪網 -- 測繪...
    其目的是為了了解當地的潮汐性質,應用所獲得的潮汐觀測資料,來計算該地區的潮汐調和常數、平均海平面、深度基準面、潮汐預報以及提供測量不同時刻的水位該正數等,提供給有關軍事、交通、水產、鹽業、測繪等部門使用。潮汐觀測是海洋工程測量、航道測量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潮汐測量,就是測量某固定點的水位隨時間的變化,實際上就是測量該點的水深變化。
  • 借力SpaceX 阿根廷衛星發射成功
    據新華社電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8月30日報導,經過18年的規劃、8年的建造和3次發射失敗,阿根廷最先進的衛星Saocom 1B最終搭載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於美國東部時間8月30日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
  • SpaceX將於本周六發射一枚哨兵6號海洋觀測衛星
    外媒報導稱,私營太空發射企業 SpaceX 的獵鷹 9 號火箭,即將在周六的新任務期間,把美國(NASA)和歐洲(ESA)宇航局的一枚衛星送入預訂軌道。據悉,本次發射任務的有效載荷,就是以 NASA 地球科學部前主任 Michael Freilich 命名的哨兵六號(Sentinel-6 )衛星。
  • Space X公司成功發射SXM-7廣播衛星
    縱觀全球航天發射任務還得看我國與美國Space X公司,就在昨天我國完成了嫦娥五號任務,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而也就在同一周SpaceX公司成功發射了一顆SXM-7廣播衛星。這顆衛星是在北京時間周一凌晨1時30分左右由Space X公司用獵鷹九號火箭送入預定軌道,Space X出色且成功發射了SXM-7廣播衛星任務,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是獵鷹九號,此次飛行任務一級火箭為第七次飛行的B1051-7 。
  • 將衛星定位精確度提至「釐米級」 甬企技術被百度「盯」上
    可你知道嗎,當谷歌、高德、百度等地圖導航的精度還停留在「米級」時,寧波北極星辰導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極星辰)已成功將北鬥衛星定位精確到「釐米級」,並有望打破美國的技術壟斷。  「將公司生產的板卡安裝到汽車上,汽車直線行駛幾千米的定位誤差不超過2釐米,精確度比全球同類產品提高了100倍。」北極星辰海歸人才溫小華說。
  • 中美俄偵察衛星誰精確度最高?美5釐米,俄30釐米,我國呢?
    1955年,美國U-2高空戰略偵察機首飛成功,這款偵察機飛行高度27000米,在當時屬於世界最強,以當年各國的防空手段,根本無法反制U-2偵察機,故而美國依靠這款偵察機獲得大量情報,蘇聯、古巴、朝鮮甚至我國都飽受這款偵察機的騷擾。但隨著防空飛彈的發展,這款偵察機遇到真正剋星,這才消停下來。
  • 美國宇航局 "哨兵-6"海平面與氣候觀測衛星發射任務將於11月進行
    美國宇航局準備好了一顆新的衛星,打算在今年11月發射,計劃名為 "哨兵-6"Michael Freilich。這顆衛星可以極其精確地監測海平面上升。而太空飛行器上的另一個儀器將提供大氣數據、幫助改進天氣預報、跟蹤颶風和改進氣候模型。
  • 空客製造的哥白尼哨兵-6 Michael Freilich衛星運往范登堡等待發射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17日消息:空中巴士公司的航天工程師正在為歐洲海洋衛星「哥白尼哨兵-6 Michael Freilich」即將運往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范登堡發射中心而緊鑼密鼓地準備著。下周,該衛星將在慕尼黑機場通過一架貨機運往美國。
  • NASA參與哥白尼計劃 發射衛星「哨兵6號」觀測海洋變化
    【僑報網綜合訊】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發射衛星「哨兵6號」,用來觀察氣候及觀測海平面變化。此次發射任務是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首次聯合發射地球科學衛星任務,是美國首次參與歐盟的「哥白尼計劃」(Copernicus Programme)。
  • 資源三號03衛星成功發射 三星並軌將組成立體測繪衛星星座
    7月25日11時1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資源三號03星送入預定軌道。資源三號03星是一顆高解析度立體測繪衛星,將與資源三號01、02衛星等其他測繪衛星組成立體測繪衛星星座,更快更好地完成國土測繪和全球測圖,進一步推動我國民用測繪事業快速發展。
  • 高光譜衛星數據助力雄安新區農作物分類 精確度達90%以上
    一組中國商業航天高光譜衛星數據圖片昨天在京亮相,高清晰度的畫面,不同光譜顏色區分地面山川、海洋、陸地等信息。記者了解到,高光譜衛星已經應用於貴州、新疆的玉米棉花種植面積統計,在雄安新區的農作物分類中也得到有效應用,精確度達90%以上。
  • SpaceX火箭將英國支持的「海洋製圖」衛星送入軌道_手機網易網
    一顆能讓英國科學家測量海平面的衛星已由SpaceX火箭發射升空。  哥白尼Sentinel-6 Michael Freilich被SpaceX獵鷹9號火箭從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發射臺成功送入軌道。  哨兵-6隻有一輛小型4x4汽車大小,它將從830英裡的高度繞地球軌道飛行,收集海洋數據,據說這些數據對監測氣候變化至關重要。
  • Space X公司成功發射第十五批星鏈衛星
    Space X公司在10月中旬成功發射了第十四批60顆星鏈衛星,星鏈衛星發射累計已經超過830顆,就在今日成功發射第十五批次星鏈衛星,第十四批次和第十五批次星鏈衛星時間相隔不到10天時間。Space X公司成功發射第十五批60顆星鏈衛星Starlink-14,執行此次發射飛行任務火箭為第三次飛行的B1060-3,火箭在發射後大約
  • SpaceX前兩顆Starlink演示衛星發射成功 整流罩回收失敗
    PAZ衛星,由於強烈的高空風,推遲至北京時間2月22日晚上22時17分發射升空。大約升空11分鐘後,PAZ衛星成功部署到近地軌道Hisdesat公司的一個對地觀測衛星,可拍攝高達25釐米解析度的圖像,工作在略微傾斜的準極地軌道上,每天將繞地球15次,覆蓋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裡,高度514公裡,速度為每秒7公裡。
  • NASA、ESA與SpaceX合力發射海平面高度量測衛星Sentinel-6
    據Engadget中國版11月22日消息,稍早美國太空署NASA與歐洲太空署ESA合作的Sentinel-6MichaelFreilich海洋監測衛星,由SpaceX的Falcon9火箭運載,於美國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前往低地軌道。
  • 朱雀一號發射失敗?外國的私人衛星已能在太空看到海洋裡的鯨魚
    此前,我國首個民營運載火箭「朱雀一號」發射失敗,搭載的衛星「未來號」也未能成功入軌,讓廣大網友惋惜的同時,也在疑問民營企業是否有能力自主研發火箭和衛星,並送入太空?而遠在大半個地球的南極,近日有報導發表在科學雜誌中,稱其衛星在太空能清晰的拍到海洋中的鯨魚,而這衛星並不屬於英國航天部門,卻是私人擁有的,它的精確度甚至遠超諸多國家。
  • 海洋監測衛星任2號,長達11年並功成身退,帶來豐碩成果!
    海洋監測衛星任務Jason-2/OSTM是美歐一系列旨在測量海面高度衛星任務中的第三個,於本月初成功結束了科學任務。美國宇航局及其任務夥伴在檢測到太空飛行器動力系統惡化後決定結束任務。這些測量正在由它的繼任者Jason-3繼續進行,它於2016年發射。位於華盛頓的NASA總部科學任務局副局長Thomas Zurbuchen說:今天,我們慶祝這項極為成功的國際任務的結束。Jason-2/OSTM提供了對洋流和海平面上升的獨特洞察力,對海洋預測、氣象學和我們對氣候變化的理解帶來了切實好處。
  • Space X公司成功發射第十四批次星鏈衛星
    Space X公司第十四批60顆星鏈衛星在前日成功發射,此次火箭發射地點為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執行此次飛行任務使用了獵鷹九號助推器,該助推器為B1051-6這也是該助推器執行第六次飛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