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遺址號稱東方龐貝城,出土一個巨大鐵鑊,揭秘古城消失的謎團

2021-01-11 歷史大解秘

18世紀初,龐貝城遺址被專家意外發現,消息傳出後,震驚整個考古界,但各位讀者是否知道,我國有一座遺址被稱為「東方龐貝城」,在清理這座遺址時,專家們曾出土一個巨大的「鐵鑊」,鏽跡斑斑的鐵鑊,究竟有什麼價值呢?原來,它揭秘了一座城市的消失之謎。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2004年,在江蘇省文物局的支持下,南京博物院聯合當地的博物館,準備對古泗州城遺址展開保護性發掘,專家們接到消息後,立即組成專業的隊伍,帶著專業的考古設備趕到古泗州城遺址。

專家們在進行保護性發掘前,他們首先利用高精度磁測法、探地雷達,先對古泗州城進行勘察,並結合相關歷史資料確定古城的規模,從而制定出最佳的發掘方案。

在考古專家,正式揭開古泗州城遺址神秘的面紗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歷史資料上記載的古泗州城。根據《泗州志》記載,古泗州城始建於唐朝初年,由兩個土城構成,古汴河從中穿過。明朝時期,古泗州城被重新修建,原本的土城牆被推掉,工匠們用磚石重新修建。當古泗州城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城內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多,經濟快速發展後,百姓生活幸福,但古泗州城的繁華只是暫時的。

在南宋朝時期,統治者實施暴政,親信奸臣,令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當大量的土地被荒廢,水利設施得不到維護後,淮河的水患日益嚴重。公元998年,古泗州城遇到毀滅式的災難,先是城中進水,還未來得及修繕和治理,泛濫的黃河水又決堤襲來,古泗州城真的成了風中殘燭,水中的孤舟,變得岌岌可危……清康熙十九年,一場連續70多天的暴雨,古泗州城被洪水淹沒於洪澤湖底,它就這樣因為水災而徹底消失,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

隨著朝代的更迭,時代的發展,因為天氣乾旱的原因,洪澤湖的面積逐漸縮小,古泗州城的遺址露出了湖底,這才給了當代的考古學家發掘的機會。

在清理泗州城遺址的過程中,一大批珍貴的文物被考古學家們發掘出來,有古城磚,有巨大的地基石頭,還有一些古人用的生活用具,最吸睛的是在普照王寺的遺址中,出土了一個巨大的鐵鍋。

根據專家的介紹,這件巨大的物品並不是鐵鍋,它的名字叫「鐵鑊」。在我國古代,「鑊」是用來煮食物的鐵器,商周時期就已出現,可是,泗州城遺址中為何會出現鐵鑊,難道古人喜歡用大鍋烹飪美食嗎?

前文我們已經提到了,泗州城遺址是我國唯一一個災難性的古城遺址,每當遇到水災,城內的百姓就吃不上飯,導致人心惶惶。此時,普照王寺廟的和尚就會拿出鐵鑊,用其煮粥免費發給百姓,讓他們先填飽自己的肚子。

在看古裝劇時,我們經常會看到某一位財主,樂善好施的片段,劇中使用的鍋多數為大鍋,因為在煮粥的過程中,小鍋的粥很快就會發完,容易給難民造成一種心理暗示,必須要去搶才有吃的,但使用大鍋,會讓災民有安全感,大鍋裡似乎有永遠盛不完的粥。

古泗州城已經消失不見,我們只能通過遺留下的建築以及物品,去感受泗州城的歷史文化。古泗州城遺址發現的鐵鑊,被埋在淤泥中多年,雖然它鏽跡斑斑,已經沒有往日的風採,但它卻是古泗州城存在的歷史見證者,正因為它的存在,才讓我們直觀感受到古泗州城經歷的災難,以及面對巨大的災難人們採用的補救和應急措施,這就是古泗州城遺址遭受毀滅的證據,也為後人解開了古泗州城,遭受水災而消失的謎團。

相關焦點

  • 龐貝古城消失謎團?
    龐貝古城的出土可稱得上是考古史上最引人人勝的故事之一。 在義大利的古書上,可以查詢到有龐貝這樣一個城市的名字,可它的確切位置卻無人知曉。
  • 羅馬的化石之城—龐貝城
    可誰能想到,這一切竟是這個繁華都市的末日圖景呢。5個小時後,即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1點,龐貝城附近的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巨大的火山灰噴湧而出,頃刻之間,整個龐貝城被淹沒在死亡的火山灰下。在這場災難中,有2000餘人喪生。如果不是一個倖免於難的16歲少年把當時目擊的災難情景寫成文字寄給了羅馬的朋友的話,後人恐怕就難以了解龐貝城毀滅時的景象了。
  • 「東方龐貝」挖掘兩萬多平方米 出土施粥大鍋(圖)
    近日,記者從盱眙縣文廣新局獲悉,這座沉睡了數百年的「東方龐貝」,經過將近四年的考古挖掘,已經部分重見天日。  目前,考古人員已完成了2萬多平方米的考古勘探,一批珍貴文物浮出水面。但是這與規模恢弘的遺址整體相比,考古面積僅完成不到百分之一。
  • 失落的文明|龐貝古城消失之謎
    距今2000多年前,在義大利半島的坎佩尼亞地區,誕生了一座古城——龐貝城。這座古城在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位於維蘇威火山東南腳下10千米處,距離當時的古羅馬帝國首都大概240千米。人們開始紛紛來到這裡找尋龐貝古城的蹤跡,其後的多年間陸陸續續有一些零散的文物被發現,但是由於這座古城被火山灰深埋地下,考察工作進展並不順利。1860年,義大利國王維克多·伊邁紐爾二世把龐貝古城的挖掘列為國家重大項目之一,龐貝城的發掘才開始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經過100多年的系統挖掘,這座被掩埋了十多個世紀的古城才重新被人們發現。
  • 羅馬帝國的龐貝古城,是如何消失的?
    有一座古城,卻連人帶城,一夜之間,消失於歷史中,這就是古羅馬帝國的龐貝古城。羅馬帝國的一些木雕石刻,依稀記載著羅馬城南面不遠處有一座輝煌的古城,可是在長達1700年的時間中,沒有任何人看到這座城,難道這只是個傳說? 根據依稀的記載,這座古城大約位於維蘇威火山附近,這就更增添了古城的神秘色彩,難道古城是被火山噴掉了?
  • 俄羅斯出土頭骨形狀奇特疑似外星人 揭秘阿爾卡伊姆古城遺址
    2015年7月28日訊,據英國《鏡報》7月27日報導,世界上最神秘的地區之一、有「俄羅斯版史前巨石陣」之稱的阿爾卡伊姆古城(Akraim)內日前出土一個奇特的長橢圓形頭骨,形狀和人類頭骨相差巨大,被懷疑為外星人頭骨,但考古學家對此表示質疑。
  • 尼雅遺址發現神秘木牘,專家說:文字一旦破解,必將揭開尼雅秘密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尼雅遺址中,專家們曾發現過一種古老的文字,而這種文字如果一旦被破解,就能揭秘尼雅的千古謎團。究竟是什麼文字,又是什麼謎團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一一揭秘:尼雅遺址位於現在的民豐縣境內,最早由英國探險家斯坦因於1901年發現,因此斯坦因也算是推開尼雅大門的第一人。
  • 大邑高山古城遺址考古發現成都平原迄今最早古城
    最費解/ 隨葬品中發現3枚4600年前的核桃,這一隨葬習俗在成都平原尚屬首次發現。   神秘的古蜀文明,一直是縈繞在人們心中的謎團。約在上世紀90年代,考古隊員在成都平原相繼發現了距今4500年-3700年的8座古城遺址,它們比三星堆文化早近千年,人們把這類文化遺存命名為「寶墩文化」。寶墩文化遺址的發現,為我們探尋古蜀先民的神秘蹤跡留下了種種線索。   在寶墩文化的8座古城中,位於大邑縣的高山古城遺址歷史悠久,屬於寶墩文化早期。
  • 雁蕩山能仁寺大鐵鑊
    雁蕩山能仁寺有一口號稱「亞洲第一」的大鐵鑊,鑄造於北宋元祐七年(1092),鑊高1.38米,上口直徑2.4米,鑊沿可立人,銘文記載重三萬七千斤。古代度量衡與今不同,打個6折,這三萬七千斤也相當於11噸多,是如何稱出來的?用曹衝稱象的辦法顯然不行,鐵鑊又不是大象,沒法趕它到船上。想來必是當年鑄造時按用鐵量計算出來的。
  • 新疆一座古城,在沙漠中出現一次就消失,比樓蘭還要神秘
    在新疆壯闊悽涼的沙漠中有一個神秘的古城,位於且末縣城西南約6公裡的老車爾臣河岸臺地上的且末古城,也叫幽靈之城。且末古城的遺址沙化嚴重,地表已經沒有植被了,它是古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因為很多原因,且末古城跟樓蘭古城、尼雅古城一樣,成為了很多人渴求的探險之地,但是且末古城的鮮為人知更具神秘色彩。
  • 龐貝與《龐貝城的毀滅》
    近日,讀餘秋雨的散文集《行者無疆》第一篇《南方的毀滅》一下就把我的思緒帶到了公元79年的羅馬,那一場讓一個古城毀滅的火山爆發災難。也讓我想起當年我看過的一幅世界名畫《龐貝城的毀滅》記不清是誰創作的,但畫面中沖天的火光,遠處的火山,以及面對滅頂之災的驚恐萬狀的人們,但裡邊的人雖然驚恐萬狀,但卻不忘記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救護弱小,畫面給人的震撼和感動永遠難忘。
  • 龐貝城的毀滅之源,文明失去道德約束的災難,生死瞬間定格的啟示
    一個龐貝城居然有25家妓院,每家妓院都由一個個單間組成,房間門口繪有不同內容的性愛壁畫,包括同性戀。它們不僅作為裝飾,還暗示這個房間裡服務者的特長。圖為龐貝古城遺址發掘到的文物。桌子以及下方給食物加熱的小火盆提供服務的,不僅有女性,也有男性,而價格,只相當於幾杯酒而已。朱自清就曾在《龐貝古城》中說:「龐貝的淫風似乎甚盛。他們崇拜男根,相信可以給人好運氣。」
  • 龐貝古城:人體化石見證兩千年前的浩劫
    兩千多年前,一次火山噴發將龐貝古城囚禁在時間的長河裡。厚厚的火山灰幹掉了這座城,也將逃生不及的居民瞬間定格了。遇難者的肉身已腐化分解,倒是留下了許多較為完好的骨骸。
  • 失落的古代文明——龐貝古城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兩千年前一個失落的文明。首先,我們從一個世界上的神秘古城——龐貝古城說起。公元79年的10月24日,龐貝城經歷了維蘇威火上大爆發的滅頂之災,龐貝城的文明就此終止,火山灰掩蓋了昔日的繁華。曾經的歷史古城曾為了歷史,在火山灰的掩蓋之下消失殆盡,在之後的一千多年的歲月裡,人民已經忘記了這個昔日繁華的古代文明。
  • 比樓蘭還神秘的古城,1957年在沙漠出現一次就消失,至今仍未找到
    實際上,另外一處古城,比起樓蘭依然還有神秘不少,這便是且末古城。新疆的且末縣,且末古城又被稱之為幽靈之城,雖然人們發現了不少關於它的遺蹟,卻沒有人能夠找到這座城鎮的遺址,且末第一次被記載在史料上,是在《漢書》中,詳細提到「從鄯善西行一千六百四十裡,至左末城。城中居民可有百家,土地無雨,決水種麥,耒耜而田。」
  • 龐貝古城:曾是羅馬富人的尋歡勝地,卻在一夜之間消失無蹤了
    除了「沐浴」行業的盛行,該地更是吸引著權貴階級和有錢人,他們出手大方,購買土地,造別墅,開發娛樂項目,將這座城市打造成了一個「吃喝玩樂」的休閒中心。只是,這種快樂並沒有持續多久。公元79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天,一位古羅馬酒商的妻子,在祈禱中胸口突然劇痛咳血不止。
  • 未解之謎新疆羅布泊區域神秘古國樓蘭古城是何時消失的,馬可波羅曾...
    網絡圖片:樓蘭美女 從考古學者多次探索羅布泊地區的樓蘭古城遺址看,樓蘭當時並不是處在荒漠之地,而是一個存在於東西要衝的一個小王國,五臟俱全。 到了元朝至元中,馬可波羅兄弟東行朝見元世祖忽必烈,曾經過羅布泊地區,親眼見到了眼前的樓蘭古城的荒涼,他們是這樣描述的:羅布是一大城,為羅布沙漠之邊境,處東方及東北方向,此城臣屬大漢,崇拜摩訶末。可見當時這裡已經是一片荒漠包圍著,環境和繁盛時期截然不同,離消失已經不遠了吧,但當時有人實際控制著這座城市,也有人生活於此。
  • 中哈聯合對絲路上重要遺址哈薩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央廣網西安1月12日消息(記者雷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今天(12日)透露,2019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伊塞克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在2017、2018年工作的基礎上,第三次對拉哈特(Rahat)古城等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
  • 戶外實錄,愛好者深潛撫仙湖底,探秘古滇國古城遺址,看到什麼?
    它形如倒置葫蘆,兩端大、中間小,北寬深,南窄淺,中間險要,是一個南北向的斷層溶蝕湖泊。它水量相當於6個的洱海,12個滇池容量。距昆明70多公裡處即到。其實,撫仙湖最吸引人之處,在於有個叫做司馬遷的偉人在《史記》當中,記錄下古滇國的神秘故事之後,隨著近年來考古,真實的金質「滇王之印」的出土,我們才知道了這世間真有古滇國,一段真實歷史的再現。
  • 成都高山古城遺址出土保存完好人骨 為成都平原最早人骨資料
    }責任編輯:於曉 3月15日,記者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位於成都平原西南緣、岷江支流斜江河中遊的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三岔鎮高山古城遺址出土了一批保存十分完好的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