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很多城市盛極一時,但這種「繁華」卻沒有永恆,如今,只剩下了一些「殘垣斷壁」,讓後人在追憶中再度構思它的「美麗」,在沉思中追尋它的「神秘」。
龐貝,一座小漁村,依靠其交通的便利,在公元前八世紀,就已達到了城市規模。之後,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這座地中海旁邊的港口城市,儼然成為了義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商業氛圍濃厚,吸引了周邊的很多生意人扎堆。
其實,商貿活動促進了城市發展,除了形式各異的商鋪外,娛樂場所也由此增多,並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比如:出現了蒸汽浴室。與此同時,城內大興土木,修建了太陽神廟、鬥獸場、大劇院和巫師堂。而這些,則反過來吸引著更多的有錢人和權貴階級在此定居。
在城市的北面,有一座火山——維蘇威,在當地民眾的認識中,它非常安靜。雖然,歷史上它曾多次「爆發」,但是,幾百年過去了,它卻是一直沒有動靜。當時,龐貝居民享受著這座火山帶來的「巖漿土」及地熱溫泉的「紅利」,但卻慢慢的淡忘了這座火山的脾氣,以為它不再有生命了。
到了公元63年,這座海拔1277米的火山甦醒了。
剛開始的時候,只是鬧點小脾氣,大家也沒有當回事。很快,到了公元79年,這座火山變得暴怒不安。頃刻間噴發的熔漿就將這座城市「融化」了,徹底在歷史上抹去了它的存在。
早期,這座火山噴發時吐出的巖漿,形成了龐貝特有的「巖漿土」。該土質地肥沃,種出來的葡萄,汁多味甜,是釀酒的上佳品種之選,成了當地的「名優」產品。而天然的地熱溫泉,也讓這座城市多了第二個標籤,同時,他們還能通過「火山石」來給自己做一次「理療」。據說,這種石頭有非常好的止痛、安神和止血「功效」。
除了「沐浴」行業的盛行,該地更是吸引著權貴階級和有錢人,他們出手大方,購買土地,造別墅,開發娛樂項目,將這座城市打造成了一個「吃喝玩樂」的休閒中心。只是,這種快樂並沒有持續多久。公元79年10月的第一個星期天,一位古羅馬酒商的妻子,在祈禱中胸口突然劇痛咳血不止。
當時,在一旁的女兒慌亂無措,她的未婚夫得知後匆匆趕到,並保證立刻將其送回龐貝老家,去拿神奇的「火山石」。羅馬與龐貝相距300餘公裡,不但道路難走,還經常有打劫的出沒。因此,女兒很是為難,可是,男子倒是安慰她道:「放心好了,我不但騎術好,功夫也不錯,並對這段道路很熟悉,兩天後我一定回來。」
只是,這位未婚妻一直等到12月底才等來了消息:他的未婚夫在去往龐貝城的那一天夜裡,龐貝城就消失了。
終於,沉睡的火山再次向人們展示了它的威力,來得如此「突然」。
當時,龐貝城的居民無處可逃,只能看著肆無忌憚的巖漿洶湧而來,吞沒了自己的家園,吞沒了這座城市,以及帶走了家人的生命。雖然,一座城市的建設和繁華需要漫長的時間,但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卻是如此不堪一擊。於是,眨眼間,歡聲笑語的地方只剩下了一片火海。
之後很長時間,火山才收起了它的脾氣,暫時安靜下來。雖然,羅馬人再次回到了「龐貝」,但這裡卻什麼都沒有剩下。除了一片死寂,就是火山巖漿流經後留下的那一條條狹長的焦土帶。
時間繼續,這裡出現了新的城鎮,使得這座曾經繁華的城市,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記憶。而被火山灰掩埋的65公頃的「區域」,只剩下了一個名字——「西維塔」。
直到1707年,才再次提醒後人它曾經的歷史。
話說,有人在此地打井的時候,挖出了三尊女性雕像,穿著和裝飾都相當精美華麗。只不過,當初大家並沒有將此和這座城市「掛鈎」,只是簡單地以為是某個出土文物。到了1748年,專家們才發現了被火山灰包裹的人體遺骸。1750年,又挖到了金幣,還有石頭,上面刻著「龐貝」。
而這次發現離那次災難,已經過去了1600多年。
當時,這些發現驚動了考古界,也讓尋寶者「怦然心動」。於是,越來越多的發現讓這座神秘的古城輪廓越來越清晰。最初,生活在龐貝城的是坎帕尼亞人,在公元前89年秋天,被羅馬人佔領。而富有「創意」的龐貝人,在公元前六世紀到八世紀,用他們的智慧打造出了極盡奢華的生活享樂氛圍。同時,還開創了「文明」的新高度,多維度訴說著他們的「人情世俗」。
從現在的發現來看,當時龐貝古城,商業相當發達,藝術製作水平高超,金融行業也很超前,隨處可見商業之神「墨丘利」的形象。這裡富庶共存,社會秩序井然,沒有階級鬥爭,也沒有種族歧視。市政官員是公選出的,男女地位平等,很多小酒館的經營者都是女性。而當地人對「維納斯」也是相當崇拜,更是將其當成了「龐貝女人」。
當地人喜歡看「角鬥」,由專職的角鬥士「表演」,且這些角鬥士備受尊崇。在城東南角的露天圓形劇場中,環形設計將觀眾席分為上、中、下三個規格,一共可以接待5000名觀眾。該場所修建於公元70年,有排水和防洩系統,比羅馬的圓形劇場早了40年之久,有時會做「角鬥」場地。
雖然,當地人崇拜神,但從不排斥外來神。在他們心中,龐貝的創造者是「赫克力士」,守護者是「維納斯」。藝術,戲劇、繪畫、雕刻都是他們的「最愛」,浴場也是他們的最大「愛好」,市中心隨處可見「沐浴文化」。歌德就曾說過:「它帶給後人的是如此巨大的愉悅。」英國文學批評家泰納則認為,他們「是用整個身體活著的。」可見,盡情享受生活,哪怕「轉瞬即逝」,成了當時龐貝人的生活「理念」。
雖然,這一切都成了灰燼,但他們的故事,卻讓這個世界多了份「期待」。
現今的龐貝古城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遊客們稱這裡是「天然的歷史博物館」,它每天吸引著數以萬計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們來這裡參觀。穿梭在古城廢墟的大街小巷,進出於半毀的民宅、別墅、貿易市場、商鋪等等,不禁使人心潮起伏,浮想聯翩。
現在的龐貝古城只向遊人開放1\3,其餘部分還埋在地下。
參考資料:
【《龐貝古城被掩埋「居民化石」開始被修復》、《義大利龐貝古城遺址開放》、《考古學家修復龐貝古城被掩埋居民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