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在新發展格局下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2020-12-04 太陽鳥時評

  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就業形勢嚴峻複雜。12月1日,教育部、人社部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要求各地各高校千方百計促進2021屆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更加充分就業,意味著就業數量多,就業率較高;高質量就業,意味著不但能夠就業,而且在收入水平、工作條件、工作方向等方面滿意度較高。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是持續改善民生福祉,實現更加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礎。

  高校畢業生就業事關廣大學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是整個就業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根本要靠高質量發展。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需要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促進農業、製造業、服務業等產業門類相協調,推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相協同。在新發展格局的構建中,經濟發展方式將會作出調整,將更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內需驅動和創新驅動,強調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各地各高校要著眼新發展格局構建,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引導畢業生到重點領域就業。結合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要求,促進畢業生到新興領域就業創業,拓展就業新空間。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必將大量湧現,這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開闢了新的重要渠道。根據有關研究,2019年「三新」經濟就業人數已達1.65億人,佔全部就業人數的21.4%。各地要抓住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機遇,大力發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產業,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較強競爭力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深化「網際網路+」「智能+」與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網絡經濟、平臺經濟、分享經濟、網紅經濟、夜間經濟等新經濟業態,依託網際網路平臺創造新型用工,將靈活就業打造成為長期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抓手。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各地各級各部門要強化經濟發展的就業導向,把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因時而變、因勢而新,遠近結合、積極作為,努力實現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工作目標。(向秋)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萬企幫萬村」譜寫發展共贏新篇章
    在脫貧攻堅中,廣大民營企業發揮決策機制靈活、市場反應靈敏、資源配置高效等優勢,堅持因戶因人施策,因企因地制宜,從以投資項目、捐款捐物為主要形式,發展到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網際網路扶貧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實現找準「窮根」、對症下藥,探索了很多有效地幫扶方式。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未來可期 揚帆起航再出發
    經過不懈努力,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實現,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提高,生態文明實現進步,民生福祉得到提升,這為實現更高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也要看到,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廣泛深遠的衝擊,面對困難挑戰和發展機遇,我們還有更多挑戰要應對,還有更多問題要解決,複雜多樣的內外部環境仍然嚴峻。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新徵程須有更多「特殊材料製成的人」
    新時代的黨員幹部也要傳承發揚這份精神,不斷錘鍊自身特質,讓自己也成為「特殊材料製成的人」,爭做和平年代的「英雄兒女」,在和平的天空下書寫凌雲壯志。  戰爭年代需要王成這樣的「特殊材料製成的人」,因為這是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的徵程,要實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更須有更多的黨員幹部成為「特殊材料製成的人」。
  • 拓展更高質量更加充分的就業途徑
    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員 楊蘭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促進充分就業。當前,要堅持把就業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優先目標,採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不斷拓寬更高質量更加充分的就業途徑。拓展新產業新業態就業空間。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凝聚「五老」力量,培養時代擔當者
    紀念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30周年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領導,支持更多老同志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使廣大「五老」在關心下一代的廣闊舞臺上老有所為、發光發熱,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推動「馬上就辦」回歸本位
    一些幹部明明知道自己「馬上辦不了」,但在問責壓力下,只能以表態先「過關」。有的為避免「挨板子」,就先表態不行動,甚至造假應付。  變味走形的「馬上就辦」,實則成了拖著不辦、敷衍著辦。應該解決的問題久拖不辦,或者弄虛作假、亂作為,必然損害到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因此,必須向變味走形的「馬上就辦」說不,讓「馬上就辦」切實歸位。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依法治國步伐鏗鏘,標註法治中國建設新高度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立足高遠、求真務實地勾勒出中國中長期發展的宏偉藍圖,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法治中國」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重要途徑。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浦東30年,一個奇蹟,一面旗幟,一個轉型
    浦東,始終把改革開放作為根本動力,始終把強化功能優勢作為核心關鍵,始終把走出治理新路作為重要任務,創造了改革開放的奇蹟。  30年,一面旗幟。開發開放浦東,有著非常特殊的時代背景:上世紀90年代初,蘇東劇變使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遭受挫折,國內改革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全球產業結構和分工面臨重大調整,經濟全球化態勢進一步顯現。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澆水施肥」,讓鄉村傳統文化開出絢爛之花
    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珍貴」的東西歸於沉寂,想要煥發鄉村傳統文化新活力,必須充分激發起百姓的積極性,要讓百姓們意識到,傳統文化永遠不會過時,要將經典傳承並發揚出去。創新傳統文化,要依靠群眾智慧。傳統文化固然經典,但只有注入新鮮血液才能永葆活力。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跨越「數字鴻溝」 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服務
    隨著中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手機支付、網約車、掃碼點餐、線上掛號……數位化時代,網際網路顛覆了傳統的生活方式,給人們帶來便捷。但同時,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也給眾多老年人帶來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
  • 太陽鳥時評:「最可愛的人」獲頒紀念章凝聚中國力量
    太陽鳥時評:「最可愛的人」獲頒紀念章凝聚中國力量 2020-07-03 21:22:41 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07月03日 21:22 來源:四川新聞網參與互動   【地評線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勠力同心答好疫情「冬季大考」考題
    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數量加速上升,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據統計,近30天我國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正如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所言,「在夏季的時候,我們認為新冠病毒不分冬夏,但實際上它在冬季的流行會更嚴重」。
  • 熱點時評:促進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
    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深刻分析、準確把握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基礎上作出的重大科學判斷和戰略選擇,為新發展階段改善優化供需結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治本之策。實踐充分證明,黨中央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將之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
    縱觀全球航空業的發展,幾乎每隔10年就會出現一次周期性的調整。新冠疫情使民航業迎來了新一輪的周期性的調整階段,行業競合格局將會更加的複雜多變。可以說,我國國際航空運輸市場高速發展。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在新形勢下,暢通國內航空需求循環,應該是「雙循環」的基礎,也是我國民航發展的基礎。要構建以我為主、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的航空運輸發展格局,更好的促進民航總供給和總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平衡。中國民航有暢通內需的條件、潛力和後勁。首先,我國航空人口基數大,人均航空出行次數潛力強。
  •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胸懷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鍵是要堅定發展信心,胸懷兩個大局,保持戰略定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我們要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善於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各自工作實際結合起來,轉化為具體思路、任務和舉措。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執「生態文明」之筆 勾勒美麗中國新畫卷...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要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十四五」時期,黨中央把高質量發展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無疑是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強大引擎。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不折不扣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對於我國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對於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發展數字經濟 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新知新覺)
    發展數字經濟,不僅有利於強化市場動力和產業支撐作用,而且有利於強化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間的紐帶,是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激發內需市場動力助推形成新發展格局。第一,發展數字經濟有利於打通消費堵點。以傳統電商平臺為載體的數字消費衍生了大量消費信息,利用數位技術抓取、挖掘和分析這些消費信息,可以更精準快捷地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 【地評線】太陽鳥視評:進博會,開放中國惠世界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非常時期,人們通過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將進一步見證開放中國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也能夠真切感受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與世界攜手共進共贏的決心與誠意,更會有力唱響捍衛多邊主義、聯通全球貿易的大合唱。作為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印刻著中國擴大開放的堅實足跡,彰顯了中國海納百川的廣闊胸襟。
  • 新發展格局十問 - 黨員教育移動培訓網上專欄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調整完善,是著眼於我國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於我國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對於促進世界經濟繁榮,都會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如何理解把握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