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身體脂率在18%至20%之間的時候,女性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分塊明顯,所以想要擁有馬甲線則需體脂達到20%以下。那麼怎樣才能達到這一標準呢?
大部分人會通過體重來判斷自己是否肥胖,實際這並不準確。判斷是否肥胖的標準應該是體脂肪率,即體脂肪佔總體重的百分比。那麼如何判斷自己的體脂率呢?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目測。當體脂率低於13%時,背肌顯露,腹外斜肌分塊更加明顯,甚至會引起會引起閉經、月經紊亂和乳房縮小等症狀。
體脂率17%到19%之間則屬於理想型,此時全身各部位脂肪不鬆弛,腹肌分塊明顯。除了認識體脂率外,還要正確認識日常生活對形成馬甲線的影響,錯誤的做法容易導致與理想狀態背道而馳。誤區一,做運動,但飲食不控制。你可以一天跑一次馬拉松仍然無法減肥。事實上我見過一些經常運動的人仍然很胖。然後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基因問題(天生肥胖),但卻忽略了自己的飲食。事實就是,長跑一個小時大約能消耗400卡路裡,而一個奶油蛋糕就能讓你這一個小時的努力化為烏有。減肥的唯一途徑就是攝入的總能量小於總消耗。所以你要記住,運動只是輔助,正確的飲食和作息習慣才是減肥的關鍵。
誤區二,不吃早飯,或者長時間不進食。不吃早飯會讓你新陳代謝緩慢,從而在一天中後面的時間裡更難以消耗脂肪。如果你長時間不進食,經常挨餓之後等於對身體發出了「饑荒」信號,而身體會做出這樣的反應:在你下一次的進食後儲存更多的脂肪,以備之後所需。所以正確的減肥方法是少食多餐。比如一日三餐之間加上一點零食(比如低糖的水果,一片麵包),讓身體處於隨時有能源供應的狀態而非饑荒狀態。
誤區三,只吃蔬菜水果。這是極為損害健康的做法。人體無法儲存蛋白質,所以如果只是蔬果的話無法從中獲得足夠的胺基酸,結果就是身體會大量分解肌肉。而肌肉和新陳代謝大大相關,如果你通過這種方法減肥,可能在一個月內減少了10斤肌肉,僅僅只有1-2斤脂肪。結果就是你的外觀並沒有改善多少。更壞的是,大量損失肌肉意味著你的新陳代謝將大大降低,身體會越來越難以消耗脂肪。所以減肥的目的是減少脂肪。而不是水分或者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