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檔綜藝節目,對其中一位女嘉賓印象很深刻。這位女嘉賓要顏值有顏值,要學歷有學歷,然而在感情上卻一點不成熟,像個孩子一樣。只是因為一男生給她剝了一隻蝦,便將對方視為自己的真愛,不遠萬裡,從北京到上海,終於在門口堵住了對方。
剝一隻蝦算什麼,也許是出於禮貌,也許只是舉手之勞。馬東老師就說:「萬一這個男的以前是火鍋店服務員出身呢,所以啊,剝蝦就說剝蝦,不要想多了。」
我忍不住在想,只是因為一隻蝦,這個女孩這樣大費周章真的值得嗎?但我知道,這並不是個例,在我們身邊這樣的女孩子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她們大多溫柔懂事且善良,每每得到一點溫暖便千百倍的付出,即便飛蛾撲火也在所不惜。
這樣的女孩子,總是被別人誇讚懂事,也正因如此,她們被冠上了「懂事」的標籤。所以,哪怕受傷,哪怕難受,她們也不願表現出來。她們生怕偶爾的脆弱,偶爾的任性,就要被別人說成是「作」;她們不敢疲倦,不敢依靠,就怕被別人認為是「依賴」。
習慣性地付出,從來不在乎回報,久病難醫,久孤成疾。像黑暗中的前行者,見到一縷光,就情不自禁;像沙漠中的流浪人,看到一滴水,就奮不顧身。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女孩子,聰明漂亮,溫柔大方,每個人和她相處都非常舒服。我們都覺得她男朋友應該和她相差不多,沒想到恰恰相反。她男朋友和高富帥這三字兒沒關係,也和體貼周到不沾一點邊,就是放在人群中就能被淹沒的那種。說的直接一點的話,都可以稱得上是「渣男」的代表了。就是這樣一個男生,她喜歡得低到了塵埃裡,甚至連劈腿這種事都能原諒。但這並不會換來對方的洗心革面,只會是變本加厲。
我很喜歡的一位作家畢淑敏說過:「等著別來愛你,不如自己努力愛自己。」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物極必反。愛,自然也不可太滿。「談戀愛本來就是,自己能做的事對方非要為你做。」你把一切都做了之後,還要對方幹嘛不是嗎?
我並不是說女孩子獨立和懂事不好,恰恰相反,我一直認為女孩子要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只是,愛是勢均力敵,相互付出。適當示弱,為愛續航。
一直很贊成「女孩子要富養」的觀點,因為見過最好的,你就不會稀罕那些不好的了。小編認為先愛己而後愛人,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