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魚(餘),臨近過年,每天帶大家認識一種小海鮮!
一直以來,商家力推「深海魚」,鼓吹它們的營養價值。
但是,大家了解真正的深海魚嗎?
深海魚怪相
不知從何時起,商家開始主推「深海魚」,深海魚系列產品,是條海魚都要掛上「深海」的名號。儼然,不論是養殖的,還是野捕的普通海魚已經上不了臺面,必須得是「深海養殖或者深海捕撈的魚」。
消費者也漸漸被這股「深海魚之風」影響,開始相信商家的推銷,購買所謂的「深海魚」。臨近過年,在回海口的路上,我看到不少旅客已經帶著「深海馬鮫魚」禮包回家。
且不論「深海魚」的營養價值,我們對於「深海魚」這個概念是否了解呢?
何為深海魚?
先要了解「深海魚」,先得知道「海洋透光層」。海洋透光層一般認為是自然光穿過海水時達到光能衰減至1% 的水層。
一般情況下,太陽光的穿透能力是有限的,在海裡所能到達的最大深度為200m左右,到達這裡時光照強度已經大大降低。海水錶層到200m內,是這類依靠陽光生存和繁殖的生物主要分布範圍。
而分布「海洋透光層」以下,水深超過200m的魚才有資格稱為「深海魚」。
深海魚真正的面貌
生活在深海環境裡,首先面對黑暗的環境,來自於四面八方的水壓,還有各種各樣的生存壓力。
為了適應這苛刻的生存環境,深海魚類演化出了顯著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徵,外形上個頭較小,具有發光器;絕大多數遊泳能力差,過著浮遊生活。
相對於分布在「透光層」的普通魚類,絕大多數的深海魚長相談不上好看,甚至有點格格不入,有的種類甚至可以用怪異來形容!如果見到真正的深海魚,你是否還有食用它的想法嗎?
深海魚的營養價值
來看「深海魚」的宣傳,離不開「深海」、「無汙染」、「生長周期長」、「口感好」等字眼。一般來說,魚類生長周期越長,體內積累的毒素越多,食用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這麼醜的深海魚,外加還有毒素,實在不是吃貨們的選擇!
某寶上賣的深海長壽魚,實際是「大西洋胸棘鯛」,這類確實是深海魚,而且活的壽命很長。但是,活得越久,它體內富集的毒素越多,吃了這個長壽魚反而會夭壽!
深海魚為人們迷戀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它們體內的油脂含量豐富,其體內提取出的「魚油」富含維D和omega-3脂肪酸,這些物質對於人體有益處。但是,我們常吃的魚類中也含有這類物質,不必花冤枉錢去購買「深海魚油」
掛羊頭,賣狗肉
目光回到超市,這是我在超市某馬冰櫃看到的「深海金鯧魚」。這類超市售賣的「深海金鯧魚」應該叫「深水金鯧魚」。
目前,我國南方海域深水網箱養殖業發達,養殖的種類主要是金鯧魚和軍曹魚,養殖水深在十米到幾十米範圍,遠達不到「深海」的標準。它們並非真正的深海魚,而是被商家冠以深海之名。
深海魚的宣傳到底有多瘋狂?一次,我在超市甚至看到了深海羅非魚!另外,臨近過年,海南產的馬鮫魚大量上市,這類生活在大洋中上層的魚類並不是深海魚,卻被打上了深海的烙印,實屬搞笑。
為了吸引顧客,借著深海之名,把魚賣出高價,這是赤裸裸的欺騙行為!
掛羊頭,買狗肉,深海魚之風可以休矣!
END
了解深海魚
少花冤枉錢
多分享
多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