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開啟囤書模式 天貓讀書節百萬本電子書低價來襲

2021-01-18 IT之家

春節假期將至,讀書也可以換種姿勢。1月25日,阿里文學宣布聯合天貓圖書啟動「天貓讀書節」,旨在讓更多消費者能在春節假期中享受到電子書的便利和高性價比。百萬本精品電子書將組成一座移動圖書館,給新春佳節增添一抹文化氣息。

新華文軒、中信出版社、當當網、博庫書城、電子工業出版社等上百家優質出版社、書商會加入到本次讀書節,包括:《金庸武俠小說全集》《半小時漫畫中國史》《浮生六記》《我們仨》《笑傲江湖》《月亮和六便士》《島上書店》《人類簡史》《小王子》《原則》《你壞》《三體》《長安十二時辰》《大江大河》等百萬本電子書將匯聚成一桌別致的精神大餐以饗讀者。

1月25日至2月10日期間,消費者可以打開手機淘寶搜索「免費讀書」進入天貓讀書節活動頁面,並參與互動領取免費電子書。春節活動期間,每人可領取百餘本電子書。此外在春節專屬折扣的基礎上,還可以使用滿11元減10元、滿30減15元、滿50減30元三檔優惠券。多種優惠組合會進一步降低購書成本,讓閱讀以更加普惠的方式成為春節假期裡的新風景。

張小嫻、馬伯庸、吳磊、沈月、袁婭維、王霏霏等不同領域的名人將化身領讀官,分享自己在閱讀中的感悟和私人書單。同時為了讓消費者買書不再糾結,讀書節還推出了天貓暢銷榜、年度高分榜、2018新書榜和影視原著榜四大榜單,方便讀者了解最新的閱讀趨勢。此外,還有優酷、UC、書旗小說、口碑、淘票票、蝦米、大麥、高德地圖、飛豬、鹹魚等阿里生態業務的紅包、會員及優惠券可以領取。

如今紙質書更像是一件藝術品,其裝幀設計、收藏價值和社交意義凸顯,而電子書在閱讀方式、購買價格和互動上的優勢,降低了閱讀的門檻,俘獲了更多潛在讀者。天貓讀書節期間,還會有上百本優質圖書以紙電一體的銷售方式進行低價促銷。雖然春節期間快遞放緩,但電子書卻可以讓讀者先睹為快,紙質書會在物流恢復後,第一時間快遞到消費者手中。

去年6月,阿里文學攜手天貓圖書入局嚴肅文學閱讀市場,推出天貓讀書APP,旨在加快紙質書電子化,讓更多消費者能用手機讀到精品好書。目前,天貓圖書已經形成了一個由3000多家民營書商、國內外超400多家主流出版社等組成的生態體系。阿里文學也完成了在數字閱讀(通俗文學及嚴肅文學)、原創內容培育及IP衍生等三大領域的全面布局。

阿里大文娛財務長、阿里文學總裁宇乾表示,天貓讀書App將聯合更多的作者與出版社,加速推進圖書電子化的進程,為廣大消費者打造的一座移動圖書館,可以隨時隨地讀書。

今年1月8日,阿里巴巴發布了《2018年中國人讀書報告》。報告顯示,得益於購書渠道的便捷以及電子書的普及,中國的閱讀人口與閱讀總時長顯著增加。其中,2018年新增的閱讀人口接近3000萬,增長主力來自於90後和00後人群。報告還顯示,選擇電子閱讀的讀者群中有46%為90後。可見,電子書已經成為年輕用戶的第一選擇。

未來,阿里巴巴還將整合淘寶、天貓、閒魚與阿里文學的資源,聯手作者、出版社、書店等多方合作夥伴,共同打造覆蓋生活全場景的學習平臺,打通更多紙質書與電子書,讓每個中國人每年多讀一本書。

相關焦點

  • 年輕人豈能只囤書不看書
    以上問題,是豆瓣「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小組(簡稱「書倒組」)的典型話題。這些瘋狂囤書的網友,一旦談到圖書的話題,卻又開始顧左右而言他,甚至是連連搖頭,「不說為好」。(11月10日《中國青年報》)不管是「6·18」還是「雙11」,當其他網友都在電商平臺瘋狂囤積衣服、鞋子、化妝品、電子產品的時候,對於豆瓣「書倒組」的成員們來說,卻在瘋狂囤積和購買各種打折、優惠的圖書。
  • 讀電子書送螞蟻森林能量 阿里文學邀你一起種樹
    植樹節當天,支付寶宣布開啟螞蟻森林2019年春種。同時,由螞蟻森林和阿里文學聯合推出的「螞蟻森林 低碳閱讀」活動正式上線。包括《流浪地球》《大江大河》《我們仨》《東宮》《小王子》等數萬本出版書的電子版都將參與到本次活動中。截至目前,螞蟻森林全球用戶超4億用戶,累計減排308萬噸,守護公益保護地6.9萬畝,累計種植真樹5552萬棵,總面積超76萬畝。
  • 全球購騎士卡開啟雙十一大促模式,購物津貼海量來襲
    10月21日,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活動拉開序幕,會員制特權電商全球購騎士卡雙11大促「騎士狂歡節」正式開啟,預售專場、百萬補貼、超級特權、巨額紅包等多項狂歡福利驚喜來襲,雙十一特惠折扣海量放送。
  • 紙質書不可替代,電子書漸成潮流
    電子書閱讀給人們閱讀方式、認知模式與思維習慣帶來了改變,疫情期間,電子書閱讀的快速增長,也再次引發人們對相關問題的思考。電子書與紙質書各有什麼優勢?二者能否長期共存?掌閱、噹噹雲閱讀、京東讀書、網易雲閱讀、咪咕閱讀、微信讀書等App,讓用戶只需擁有一部手機,即可下載瀏覽海量電子書資源。讀者可以選擇免費或付費方式獲取正版資源,避免盜版資源存在的文字錯訛與格式問題。便攜輕便、價格低廉、節省紙張和空間、資源獲取容易、檢索信息方便、「大部頭」作品不佔現實空間等也是其優勢所在。
  • 聊聊假期必讀書:那些藏在語文書裡的秘密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童書的小蟲。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孩子們的假期將至,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問我:假期給孩子讀什麼書好?其實「讀什麼書好」這個命題實在是太大了,能力有限,我不太好回答。不過一般我會按照朋友家孩子的所在年級,推薦這個假期裡必讀的書目。今天我們就聊聊「假期必讀書」吧。
  • 狂歡地帶燃就對了 機械師天貓88會員節來襲
    狂暑高溫來襲,一切都燃爆了。心情跟氣溫一起燃,氣氛跟著狂歡一起燃,作為新新青年一代,燃唄,不然怎樣?機械師趁著激燃狂暑季,開啟福利先燃,給這個夏天再加一把火。歡迎進入機械師暑期狂歡地帶,一起放肆,燃就對了。
  • 1月16日中午12點,「迎新年,囤年貨」,新春年貨節來襲,超值牛貨等你...
    1月16日中午12點,「迎新年,囤年貨」,新春年貨節來襲,超值牛貨等你領走哦!(內附清單) 迎新年,囤年貨 新的一年,辭舊迎新 囤年貨是每一年春節必有的儀式感
  • 《三體》電子書既貴且熱 電子書走精品化路線
    最近,一本iOS版科幻電子書大熱,它的名字叫《三體》。12元人民幣購買單本,30元人民幣購買全套,相對IOS平臺上的其他中文電子書APP而言,顯然「太貴」。  曾獲「星雲獎」金獎,並被國內科幻迷稱為「神書」,但這畢竟是《三體》在紙質書範疇內的事。
  • 世界讀書日薦書|20本茶餘飯後必讀好書推薦
    轉眼間,又是一年的世界讀書日,那麼今天依然還是延續我們的傳統,為大家推薦幾本我認為的好書。讀書要怎樣讀?在我的觀念裡,所謂讀書,是一個延續性動詞,那是一輩子的緣分。結緣的關鍵是從小便應該愛讀書,自己首先要發自內心覺得讀書有趣。說起我自己的讀書史,大學時,對世界充滿好奇,所以儘可能去讀一些經典。後來,我的心境慢慢起了變化,開始東找一個,西找一個,只讀自己喜歡的作家,例如張承志、梁曉聲等。在參加工作後,逐漸接觸了一些管理方面的書,政論也有所涉獵。
  • 紙書消亡:落空的預言 電子書,如何從小眾走向大眾
    紙書消亡:落空的預言   2010年,以《數位化生存》一書聞名的美國學者尼葛洛龐帝預言:紙質書將在5年內消亡。顯然,他的預言落空了。紙書不但沒有像人們預想的那樣節節敗退,反倒有所增長。而曾經被視為未來之星、必將取代紙書的電子書在經歷了快速增長後似乎進入了平臺期。
  • 《流浪地球》原著電子書引領數字閱讀
    可喜的是,隨著電影票房的大賣,在《流浪地球》原著的引領下,山西春秋電子音像出版社(以下簡稱「春秋社」)出版的《最璀璨的銀河——劉慈欣經典作品集》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僅從今年1月到2月24日,電子書讀者就超過了360萬人次,點擊量達到2300萬次。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山西籍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
  • 《時間簡史》等霍金系列著作電子書全面上線 - 湖南頻道
    《時間簡史》等霍金系列著作電子書全面上線 來源:紅網 作者:秦芳 楊波 編輯:胡芳 2015-12-10 09:49:33
  • 『點亮屏幕:攝·影·書』開啟冬日閱讀模式
    我們很高興在此與大家分享,由影像藝術博覽會策劃組織的��『點亮屏幕:攝 · 影 · 書』�� 現已正式開啟。此次線上項目匯聚眾多國內外藝術家、出版機構、藝術書店,以共同呈現「攝影書」這一特殊的藝術形式,並由此突出藝術出版在當代藝術話語中的影響力。有關「攝影書」的發明與創作最早可追溯至19世紀中葉,但時至今日,「攝影書」作為一種媒介與載體仍是攝影師創作中,乃至攝影史上最關鍵的部分之一。所謂「攝影書」是指以照片為主要內容的書籍或書籍物件。
  • 考古學者李飛做客「精讀堂」 細讀「無字之書」海龍囤
    2012年至2020年,長期主持遵義海龍囤遺址的發掘與資料整理工作,出版論著3種,在《考古》《文物》等雜誌發表論文與簡報30餘篇,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物報》《中國國家地理》等報刊雜誌發表學術隨筆40餘萬字。 最新一期「精讀堂」活動日前在千翻與作書店舉行,考古學者李飛受邀解讀一部「無字之書」——遵義海龍囤。
  • 光華薦書|面對危機 讀書與思考
    來源:北大光華高層管理教育讀書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對待生活和未來的積極態度。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曾說過「我自十餘歲起,就開始讀書,讀到現在,將滿六十年了……幾乎沒有一日不讀點書的。」在面對疫情危機的當下,開學時間延遲,企業復工受影響,但是這也是一個讀書和思考未來的時機。為此,我們邀請光華管理學院的教授們為大家推薦好書,希望大家從不同角度思考商業的困境及新的機遇,能從此書單中獲益。
  • 電子書的「華氏451」時刻
    可是,一個僅僅只能看電子書的平臺,卻可能讓讀者感到不安。為什麼會不安?今年上半年,微軟為了業務整合,關閉了自己的電子書平臺業務,用戶非但不能再在微軟的平臺上購買新的電子書,之前已經購買下載到本地的書籍也將遭遇刪除。
  • 劉慈欣《三體》登陸蘋果商店 有望成電子書範本
    紙質書叫好叫座,創下銷量奇蹟的《三體》,在出版一年半後以電子書的形式再次重裝上市。為此,搜狐文化專訪了聯合推出電子書的3G門戶網總裁張向東、南周新媒體營運長風端以及劉慈欣先生本人。  劉慈欣:出版APP電子書純屬無心插柳  對於此次出版APP電子書,劉慈欣坦言自己只是「點了下頭」,答應了出版要求。
  • 學海無涯,以書為伴(致世界讀書日)
    4月23日,是一個專屬於書和讀書人的日子,是一個全世界人一起行動的日子,它就是「世界讀書日」。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其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希望我們的現代社會朝著閱讀社會而去發展,讓書本成為生活中的形影不離。
  • 電子書市場烽煙再起 漢王發新品阻擊Kindle
    日益受到新式手持閱讀設備衝擊而不斷衰落的電子書市場又起烽煙。昨天,傳了很久的亞馬遜Kindle系列產品正式在亞馬遜中國網站和蘇寧門店銷售。同一天,漢王科技也推出自主研發的電子書新品,售價與Kindle一致,意在阻擊亞馬遜。
  • 影響電子書普及的因素有哪些?
    目前國內電子書的平均價格在2500-3000元,這個價格對那些熱衷於3G產品的發燒友來說的確不成問題,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3000元左右的預算,還不如買一臺上網本合算:兩者價錢相差不多,但上網本的功能卻遠比只能提供閱讀的電子書豐富得多。因此,基於這個原因,多數消費者表示短期內不會考慮購買電子書。     據悉,造成國內電子書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於成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