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臺訊:今天(12月9日)上午,商洛市「牢記囑託接續新奮鬥、攻克堡壘創造新生活」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市住建局專場)在市行政中心舉行。商洛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林山作「保障所有農戶必須住上安全房」主題發布。
近年來,全市住建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今年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始終把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作為全市住建系統最重大的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來抓,充分發揚「釘釘子」精神,眾志成城、凝心聚力,精準施策、盡銳出戰,攻堅克難、善做善成,全面落實農村危房改造「四清一責任」工作機制,為高質量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住建力量」。
「十三五」期間,全市共實施中省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25775戶,撥付中、省、市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約7.94億元。全面完成17344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住房安全鑑定和455135戶一般農戶的住房安全核查工作,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率達100%。圓滿完成了全市六縣一區貧困縣摘帽退出住房安全有保障市級核查任務,建立健全了我市農村住房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全面鞏固提升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成果。
強化組織領導,夯實責任穩推進。各縣區黨委政府始終將住房安全有保障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市、縣住建部門建立健全了領導包抓、定期督查、考核通報等工作機制,形成了「行業牽頭,政府推動,鎮村主體,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全市上下緊盯目標,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任務,科學鑑定,分類實施,統籌推進。舉全系統之力開展了農村危房改造、貧困戶住房安全鑑定、一般農戶住房安全核查和因災致危農戶住房安全保障等工作,確保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全覆蓋、零遺漏。2020年6月,組織市、縣、鎮、村四級聯動,對全市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情況進行逐戶核驗,依託手機APP全面採集貧困戶住房安全信息,做到了住房安全信息可看、可查、可追溯,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重要支撐。
強化工作措施,精準實施抓落實。一是全力查漏補缺,杜絕漏項短板。通過開展住房安全「回頭看」、「三排查三清零」、「對標補短」等工作,全面補齊短板弱項,實現所有農戶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二是設立安全住房舉報電話,並通過各類媒體向社會公布,鼓勵群眾積極反映住房安全問題,防止出現問題遺漏。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逐一進行核實,對反映屬實的做到應改盡改。三是強化系統檔案管理。採取集中培訓、集中檢查、問題反饋、限期整改、複查覆核的方式,確保危房改造「一戶一檔」與信息系統數據、危房改造實際「帳帳相符、帳實相符」。四是開展電話訪談。通過電話抽查的方式,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情況進行電話訪談,核實其住房安全情況,建立電話訪談臺帳,實時掌握貧困戶住房安全情況。五是實行通報評比制度。對危房改造進度、問題整改等方面實行通報評比,督導後進,夯實責任,壓茬推進,加快工作進度。六是落實住房安全「四清一責任」制度。市縣政府和行業部門對「對象清單、住房鑑定清單、危房改造清單、竣工驗收清單」逐項進行籤字背書,實現農村危房改造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一般農戶住房安全精準到戶的責任閉環管理。
科學規範指導,從嚴從細抓質量。在實施農村危房改造過程中,始終堅持規劃設計先行原則,把質量安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來抓,從規劃選址、施工安全、質量管理等方面進行科學規範的指導。一是編制施工圖紙科學指導。按照「面積標準不超、居住功能不減、群眾負擔不加」的原則,綜合考慮經濟、適用、安全等因素,編制了《農村危房改造新建房屋施工圖紙》和《商洛市C級農村危房改造技術導則》,印發6000餘本到各縣區住建局、鎮辦、村(社區),指導全市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充分發揮技術指導作用。二是成立技術專家組。為了狠抓質量安全,切實提高各縣區農村住房安全鑑定和危房改造質量監管、竣工驗收水平,我局成立了市級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安全技術專家組。每個縣區配備兩名市級專家,重點對住房安全鑑定、農村危房改造質量技術問題進行指導和諮詢答疑。三是加強質量安全監督。嚴格把握政策,明確改造後的房屋必須滿足「五個基本」質量安全要求,充分發揮質監站和省市縣技術專家的作用,對危房改造實施全過程監管。四是開展培訓。為提高我市住房安全鑑定人員工作水平,確保房屋鑑定精準、危房改造質量合格,開展了農村住房安全鑑定和危房改造標準技術培訓,建立培訓人員臺帳,同時印發了《農村C級危房加固維修技術培訓手冊》、《農村D級危房重建技術培訓手冊》,為全面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構築良好基礎。
開拓工作思路,統籌方法抓創新。近年來,各縣區都積極想辦法,創新工作思路,開展全市農村危房改造脫貧工作。如商州區統籌「四個結合」,從根本上改善農村居住條件,做到危房改造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洛南縣按照「四統一」(統一規劃選址、統一方案設計、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組織施工)要求,組織縣域9大建築企業援建災後危房改造工作,實現了災後重建危房改造高質量高標準推進。丹鳳縣大膽創新,探索出了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丹鳳路徑」,採取集中「抱團式」聯建,建設農村集體公租房,有效破解了一人戶、五保戶等深度貧困群眾自建建不起、搬遷搬不了的難題。其工作成效受到國務院表彰獎勵。商南縣把購買農村閒置安全住房作為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的一種重要舉措,既簡便易行,又快速有效。山陽縣根據當地地域條件、風土民情、居住特點,一些鎮辦採用紅色脊瓦、當地木材翻新屋頂,做到「一村一品」,改造效果好、特點顯著。鎮安縣採用「危改+普改」的方式,解決全縣所有農戶住房安全問題,同時引領和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柞水縣大力實施農村危房改造衛生廁所工程,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加強宣傳培訓,排憂解難引方向。住建部門組織農村危房改造脫貧培訓50餘場次,對幾千名村鎮危房改造幹部和建築工匠進行了分類培訓。發放政策宣傳明白卡、口袋書3萬餘冊,宣傳掛曆2萬份,實現了宣傳培訓全覆蓋,培養了許多一線的「實幹家」和「明白人」。住建部門還對有一定技能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培訓,發放建築工匠培訓合格證,引導有勞動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主動參與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設,讓貧困群眾既掌握技能又增加收入。在指導農戶建房上,堅持「既不降低標準又不吊高胃口」的原則,嚴格控制面積標準,引導貧困戶先建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安全房,待脫貧致富後再續建用房,堅決遏制因建房返貧。還加強了法制輔導和社會監督,大力弘揚尊老愛幼、孝順父母的傳統美德。對不贍養老人、惡意分戶要房子等現象依法進行整治,切實解決子女住新房、老人住危舊房等問題。
下一步,全市住建系統將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健全動態監測機制,指導縣、鎮、村進行常態化到戶監測,及時更新農戶住房安全狀態。定期組織技術人員核查住房安全情況,確保動態化、長效性農戶住房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