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底,山東城鎮人均住房達到37.1平方米

2021-01-09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皇 谷婉寧

1月7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在會上作工作報告時表示,2020年山東住建取得了疫情防控和住建事業發展的雙勝利。

65萬物業人堅守防疫一線

階段性減輕企業負擔39億元

全省40餘萬城鄉環衛工人堅守崗位,65萬物業工作人員為2.7萬個小區提供排查測溫、消毒消殺等服務,市政公用行業18餘萬職工加強巡檢維護,為居民日常生活、企業生產和抗擊疫情提供了堅實保障。

加強疫情期間政策扶持,推行保函保險代替保證金,調整延長企業資質有效期,實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和住房公積金緩交政策,階段性減輕企業負擔39億元。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1.8%

建立流動人口居住登記網絡申報平臺

「預計2020年底,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1.8%,比2015年提高4.8個百分點,處於城鎮化較快發展的中後期。」王玉志說,山東新型城鎮化發展邁入新階段,編制沿黃9市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監測指標體系,濟南、青島都市圈發展戰略研究成果通過專家評審,分別召開膠東5市、魯南4市住房城鄉建設一體化發展會議,區域協調聯動機制不斷健全。

建立流動人口居住登記網絡申報平臺,登記流動人口1100萬人,累計發放居住證800餘萬張。紮實推進城鄉融合試驗區建設,出臺創建方案,開展試點任務。

住房條件大幅改善

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37.1平方米

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群眾住房條件大幅改善,2019年底,全省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37.1平方米。

全省棚戶區改造新開工14.75萬套,基本建成20.38萬套。開工改造老舊小區項目1745個、50.8萬戶。發放住房租賃補貼5.05萬戶,完成率151%。16設區市公租房信息系統實現數據共享,錄入房源20.1萬套、在保家庭16.6萬戶。全域推進「齊魯紅色物業」建設,居民小區物業服務覆蓋率達到77.8%。提升公積金服務線上辦理能力,1-11月份,住房公積金繳存1303億元、增長9.8%。

城市發展向內涵提升

國家園林城市數量居全國首位

「開展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城市發展轉向內涵提升階段。」王玉志說。2020年,山東紮實開展城市品質提升行動。啟動29個試點片區建設,評選亮點特色項目、案例79個。16設區市均編制重點地區城市設計並組織實施。威海精緻城市建設取得新進展,成功創建全國首個「美麗城市」建設試點。

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預計全年完成城市建設投資1560億元,同比增長3.8%。2019年底,全省設區城市和縣城實有道路長度5.9萬公裡,人均城市道路面積24.5平方米。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計建成綜合管廊620公裡、海綿城市1659平方公裡,均位居全國前列。

建改造各類城市雨汙管網1.29萬公裡,累計建成城市汙水處理廠328座,形成汙水處理能力1686萬噸/日。累計建成生活垃圾處理廠(場)133座,總處理能力8.61萬噸/日。16設區市全部達到國家節水型城市標準,制定支持公共停車場建設5項措施,新增公共停車位3.5萬個。

城市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出臺市容市貌、環境衛生、戶外廣告、城市照明等6個精細化管理標準;強化數位化平臺支撐,濟南、青島等14個設區市與省級數位化城管平臺完成對接,12個與住建部平臺聯網,94個市、縣(市)數字城管平臺通過驗收。加強城市園林綠化,累計建成城市綠道4600公裡,所有市縣均達到省級園林城市(縣城)標準,設區市實現國家園林城市全覆蓋,國家園林城市數量居全國第一。頒布實施《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出台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評估工作方案,完成20座名城和部分名鎮、名村保護評估。

此外,城鄉生活垃圾分類進展順利。省及16市均出臺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濟南等3個國家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紮實推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系統。

房地產市場運行平穩

前11月房地產銷售1.15億平

山東房地產市場運行平穩。1-11月份,全省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8669億元、增長9.1%,銷售面積1.15億平方米、增長2.1%,分別高於全國平均增速2.3個、0.8個百分點。

省政府召開建築業發展大會,印發促進建築業改革發展十六條意見,山東建築業發展活力日益增強,預計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45萬億,同比增長約2%。王玉志說,山東建築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繳納稅收佔全省稅收的比重均保持在6%以上,帶動了上下遊50多個產業發展,每年為社會提供300多萬個就業崗位。企業綜合實力持續增強,特級企業達到45家,12家企業榮登全省民營企業百強榜。

頒布《山東省綠色建築促進辦法》,綠色建築創建三年行動紮實推進,在全國各省區率先執行公共建築節能72.5%設計標準。1-11月份,全省新建綠色建築1.06億平方米、增長17.4%,新開工裝配式建築2968萬平方米、增長48.7%。創新推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發展,印發「1+N」政策體系,有關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成功舉辦第五屆綠博會和裝配式建築高峰論壇。入選國家建築業綜合改革、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試點省,創建裝配式建築國家級示範城市7個、產業基地34個。

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持續強化,啟動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試點,成為全國3個試點省之一。在國家對省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中,山東省工程質量得分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推薦魯班獎工程11項、國家優質工程28項,數量再創新高。城市建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深入開展,住建部推廣山東省施工安全監管經驗做法。

上合峰會場館、城市道橋等一批大型公建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高質量建成投用,創出了「山東速度」和「齊魯建造」品牌。

112個鎮進入全國千強

農村地區510萬戶完成改暖

深入開展小城鎮示範提升行動,2019年112個鎮進入全國千強,鎮區人口超過10萬的鎮達到9個,創建國家特色小城鎮22個。

全省3.33萬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6月底前全部完成,其中2.45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5月底前完成。改造農村戶廁23.5萬戶,建設改造自然村公廁1.25萬個。深入開展美麗村居建設,完成第一批56個省級試點驗收,開展第二批100個試點年度評估,形成第三批150個試點建議名單。

紮實開展清潔取暖建設攻堅,7個傳輸通道城市全部入選國家冬季清潔取暖試點,農村地區完成改暖510萬戶。城市(縣城)新增集中供熱面積7817萬平方米,完工率119%。農村地區完成「氣代煤」「電代煤」等清潔取暖改造216.4萬戶,完工率101%。累計改造農村戶廁1090萬戶,普及率達到90%以上。

深化改革優化住建營商環境

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壓減至100個工作日內

著力抓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系統互聯互通,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壓減到100個工作日以內,其中簡易低風險項目壓縮到20個工作日以內。

開展簡化水氣暖報裝行動,供水供氣供熱報裝時間分別壓減到7個、10個、25個工作日。在省級行政許可事項下放至濟青煙基礎上,擴大到其他13設區市和部分功能區。

相關焦點

  • 山東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增至37.1平方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12月3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第十八場新聞發布會,邀請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要負責同志等介紹「十三五」時期居民住房工作情況。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在發布會上介紹,山東省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由2015年的36.4平方米增加到2019年的37.1平方米,向住有宜居目標大步邁進。王玉志說,山東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全省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 陝西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8.8平方米
    ,2019年達到39.8平方米,預計2020年將超過40平方米。 不過對比全球發達經濟體,我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還有提升空間。 全國主要國家中,美國因地廣人稀、住房形態以獨棟House為主,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遙遙領先,達到67平方米。德法英日雖以中小戶型居多,但城鎮人均住房面積仍高於我國。目前來看,我國人均住房面積距日本還有5%的提升空間,距美國則有一倍以上的提升空間。
  • 農村和城市都蓋了很多房子,40年城鎮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增速相同
    1978年當時有兩個數據,一個是城鎮居民的平均住房面積6.7平米,一個是農村居民的平均住房面積8.1平米。這兩個數據如果放在今天一定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一家三口擠在20平米左右的小房子中生活鮮有保障。不過好在40年間住房面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截至2018年我國城鎮居民平均住房面積已達39平米,農村居民住房面積達到47.3平米。
  • 人均住房36平方米?住房面積怎樣「被平均」?
    8月5日,《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2》公布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家庭平均住房面積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為36平方米。該數字一經發布便引起各方熱議。不少網友調侃稱:「無法相信這一結果」、「不知不覺中被平均了」……   8月6日,針對公眾對數據真實性的質疑,該報告主編李建新接受了中國青年報的採訪。
  • 2019年,中國人均GDP超1萬美元!為什麼說這事意義重大?
    預計2019年中國人均GDP應該會穩穩地超過1萬美元。那麼,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的國家,經濟發展與國民生活是什麼狀態?人均GDP在1萬美元左右的小國有模里西斯、多米尼加、格瑞那達、赤道幾內亞等。這些國家人口少則十幾萬,多的也不過上千萬,沒有太大的借鑑意義。
  • 我國人均住房面積40.8平,買房壓力減輕了嗎?
    今天我國人均住房面積上了熱搜,蜜姐頗為感慨。報導說, 197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僅有3.6平方米,缺房戶達869萬,佔城市總戶數的47.5%,近一半城鎮居民無房可住。而40年後的今天,中國人均住房面積已高達40.8平方米,套戶比高達1.13。兩個「高達」背後,是我們40年來住房環境的變遷。
  • 我國小康社會住宅目標:人均居住面積達35平方米
    這個課題研究公布了21項指標,主要包括城鎮人均居住面積35平方米、城鎮最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大於20平方米、城市人均綠地面積8平方米等。 據了解,2020年,城鎮住房將消除「跑冒滴漏」現象,北方地區冬季供暖覆蓋率達到99%,南方冬寒夏熱地區的大部分家庭擁有冬季取暖設施。
  • 金融街:截至2019年底 公司總體可結算項目規劃建築面積1,753萬平方米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11月26日訊,有投資者向金融街提問, 您好,在查閱貴公司年報時,發現貴公司對於土儲數據披露不夠完善,作為房地產公司,土儲是非常重要的經營指標,在此請問貴公司2019年末與2016H1/2017H1/2018H1的累計土儲分別是多少呢?
  • 90平方米指單套住房建築面積
    本報北京7月13日訊記者冉永平報導:建設部今天下發了《關於落實新建住房結構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見》,對國務院37號文件(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中提出的「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建設,套型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經濟適用住房)面積所佔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提出了具體意見。
  • 粵港澳大灣區樓市:2020年人均面積達到德國水平,二手房更好賣!
    如果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一個整體來研究比較,那預測2020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德國水平,二手房更好賣!城鎮化率2020年達到88.1%廣州土地供應相對充足當某個國家越過城鎮化峰值以後就會開始下降,如德國、日本這些國家人均的住房面積約為35到40平方米,此後進入相對平穩期。
  • 2019年中國垃圾處置費收費政策、人均年垃圾處置費及居民生活垃圾...
    按照此前公布的徵求意見稿,生活垃圾「按量收費」也被納入草案,擬按照「誰產生誰付費、多產生多付費」和差別化收費的原則,逐步建立分類計價、計量收費的制度根據計劃安排,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 山東設區城市建成區166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整治通過驗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14日,記者從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全省設區城市建成區排查出的166條城市黑臭水體,全部完成工程整治並通過「長制久清」評估驗收,順利完成國家目標任務。
  • 2019年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四新」經濟增勢強勁,實現增加值佔比達到28%,投資佔比達到44.8%。實有市場主體1038.5萬戶。其中,新登記市場主體216.8萬戶,比上年增長29.0%;新登記「四新」經濟企業增長37.3%。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562家,總量1.1萬家,增長28.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40.1%,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
  • ...6萬套人才住房!「十三五」期間青島強力發起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
    以「美麗青島三年行動」為契機,持續推進城市道路大中修工作,累計整修道路600餘條(段),整修車行道1300餘萬平方米、人行道200餘萬平方米。截至2019年底,城市道路總長度8359.7公裡,較「十二五」末道路總長度增長約18%。特別是東岸城區道路網長度達到2039.2公裡,增長約37.4%。
  • 南山冠銘花園、京基御領公館認租 租金最低37.13元/月·平方米
    3.租金和管理費(1)基準租金:37.13元/月·平方米。(2)物業服務費:3.7元/月·平方米。2.面積標準一人及以上家庭可選建築面積為37.19平方米及以下的住房;兩人及以上家庭可選建築面積為49.47平方米及以下的住房;三人及以上家庭可選建築面積為67.27平方米及以下的住房。
  • ​椰視頻丨新政出臺半年多 海南安居型商品住房進展如何?
    在西部,儋州市通過購房補貼將存量商品住宅轉型為安居型商品住房,已遴選商品住宅項目23個,房源7662套。截至目前,共869人(其中教師518人,醫務人員351人)選中房源並籤訂認購書,總建築面積約9.91萬平方米,繳納認購金和首付款約2.55億元,銷售總金額約9.16億元。
  • 每平方米降價1萬,剛需者有福了
    我國城鎮家庭資產分化明顯,戶均總資產為317.9萬元,金融資產佔比相對較低,房地產佔比在70%以上。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房子仍然是中國人最重要的資產之一。
  • 住房租賃市場:政策與未來——房地產周期系列研究之二十六
    二十大主要發達國家住房自有率中位數(為避免極值影響)為63.4%,考慮到發達國家統計時將農村產權也納入住房自有,我們將這部分扣除(發達國家城鎮化率為85%,故應扣除農村產權佔比為15%),估算出我國城鎮化和租賃房市場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時,城鎮常住人口中,住房產權非自有的比率為21.6%。在城鎮常住人口中,有約25%的比例沒有形成有效住房需求,將其定義為需求漏損率。
  • 中國人均存款是多少?2020年數據來了,達到「這個數」才算及格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住戶居民存款金額為72.44萬億,一年之後又增加了9.7萬億,住戶居民存款金額達到了82.14萬億。2020年前三季度新增存款9.95萬億,住戶居民存款金額已經達到了92.09萬億人民幣。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總結經驗 改革創新 加快城鎮...
    一、「十一五」我國城鎮汙水處理事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  第一,汙水處理能力快速提高。截至2009年底,全國城鎮累計建成汙水處理廠1993座,總處理能力已超過1億立方米/日,與「十五」末相比分別增長了1.2倍和75%(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