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和各省城鎮居民住房條件什麼樣、國內房地產有可能在何時碰到「天花板」?近日一組有關城鎮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的數據對此予以反映。
9省城鎮人均住房面積超全國,大多在南方
易居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住房飽和度研究報告》,通過一組數據對比來反映我國居民居住條件的變化:1978年,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僅6.7平方米,但此後40年,尤其是1998年房改以來,商品房逐漸代替政策類住房成為增量市場主流,我國的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大幅提升,2019年達到39.8平方米,預計2020年將超過40平方米。
不過對比全球發達經濟體,我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還有提升空間。
全國主要國家中,美國因地廣人稀、住房形態以獨棟House為主,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遙遙領先,達到67平方米。德法英日雖以中小戶型居多,但城鎮人均住房面積仍高於我國。目前來看,我國人均住房面積距日本還有5%的提升空間,距美國則有一倍以上的提升空間。
當然受地理、經濟和房價等諸多條件影響,國內各地區城鎮人均住房面積亦存在差別。
據易居方面統計,若以2018年各省份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來看,湖南、江西、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安徽、河南和廣西等9個省份人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整體來看,人均住房建築面積較大的省區市中,南方省份居多,這與南方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較高,房地產市場發展較早,中小城鎮自建房面積較大等因素有關。而隨著北方城市建設等政策利好實施,北方省份的城鎮人均住房面積有較大提升空間。
陝西城鎮人均住房面積距全國平均一步之遙
就各省份城鎮人均住房面積,易居報告選取了2018年數據。
該報告顯示,2018年陝西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8.2平方米,與河北相當,排在全國第10位,距全國平均的39平方米僅一步之遙,高於多數北方省份城鎮人均住房面積。
據陝西省統計局編制的《2020陝西統計年鑑》顯示,截至2019年陝西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8.8平方米,而對比全國人均39.8平方米,有1平方米的差距。
不過,隨著近年來居民居住質量改善,陝西城鎮家庭人均住房面積不斷提高。2019年的38.8平方米,比2018年提高0.6平方米,比2015年的31.3平方米則提高7.5平方米。
在2015年調查中,陝西城鎮家庭平均每戶常住人口2.9人,相當於每戶住房的建築面積約90.77平方米。而到了2019年,陝西城鎮家庭平均每戶常住人口3人,每戶住房的建築面積約116.4平方米。對應商品房市場常見的同等面積戶型來看,相當於在這5年時間裡,陝西城鎮居民家庭所擁有的住房從「兩居室」變成了「三居室」。
在住房面積提高過程中,我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是否存在飽和可能?
早前黃奇帆提出,雖然我國住房分配並不平均,有些人可能還面臨住房困難。但從均值來看,50平米的數字相對飽和,算是摸到了國內房地產的「天花板」。
易居方面認為,就我國人口基數和地理條件看,今後城鎮居住形態仍將以公寓類為主,要想達到美國近70平米的人均居住面積,可能性較小。適度參考德法英等國,換算成建築面積,則未來我國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在45平米時為成熟平穩期,或者說住房飽和期。
華商報記者 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