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達標了嗎?陝西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8.8平方米

2020-11-25 騰訊網

全國和各省城鎮居民住房條件什麼樣、國內房地產有可能在何時碰到「天花板」?近日一組有關城鎮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的數據對此予以反映。

9省城鎮人均住房面積超全國,大多在南方

易居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住房飽和度研究報告》,通過一組數據對比來反映我國居民居住條件的變化:1978年,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僅6.7平方米,但此後40年,尤其是1998年房改以來,商品房逐漸代替政策類住房成為增量市場主流,我國的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大幅提升,2019年達到39.8平方米,預計2020年將超過40平方米。

不過對比全球發達經濟體,我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還有提升空間。

全國主要國家中,美國因地廣人稀、住房形態以獨棟House為主,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遙遙領先,達到67平方米。德法英日雖以中小戶型居多,但城鎮人均住房面積仍高於我國。目前來看,我國人均住房面積距日本還有5%的提升空間,距美國則有一倍以上的提升空間。

當然受地理、經濟和房價等諸多條件影響,國內各地區城鎮人均住房面積亦存在差別。

據易居方面統計,若以2018年各省份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來看,湖南、江西、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安徽、河南和廣西等9個省份人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整體來看,人均住房建築面積較大的省區市中,南方省份居多,這與南方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較高,房地產市場發展較早,中小城鎮自建房面積較大等因素有關。而隨著北方城市建設等政策利好實施,北方省份的城鎮人均住房面積有較大提升空間。

陝西城鎮人均住房面積距全國平均一步之遙

就各省份城鎮人均住房面積,易居報告選取了2018年數據。

該報告顯示,2018年陝西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8.2平方米,與河北相當,排在全國第10位,距全國平均的39平方米僅一步之遙,高於多數北方省份城鎮人均住房面積。

據陝西省統計局編制的《2020陝西統計年鑑》顯示,截至2019年陝西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38.8平方米,而對比全國人均39.8平方米,有1平方米的差距。

不過,隨著近年來居民居住質量改善,陝西城鎮家庭人均住房面積不斷提高。2019年的38.8平方米,比2018年提高0.6平方米,比2015年的31.3平方米則提高7.5平方米。

在2015年調查中,陝西城鎮家庭平均每戶常住人口2.9人,相當於每戶住房的建築面積約90.77平方米。而到了2019年,陝西城鎮家庭平均每戶常住人口3人,每戶住房的建築面積約116.4平方米。對應商品房市場常見的同等面積戶型來看,相當於在這5年時間裡,陝西城鎮居民家庭所擁有的住房從「兩居室」變成了「三居室」。

在住房面積提高過程中,我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是否存在飽和可能?

早前黃奇帆提出,雖然我國住房分配並不平均,有些人可能還面臨住房困難。但從均值來看,50平米的數字相對飽和,算是摸到了國內房地產的「天花板」。

易居方面認為,就我國人口基數和地理條件看,今後城鎮居住形態仍將以公寓類為主,要想達到美國近70平米的人均居住面積,可能性較小。適度參考德法英等國,換算成建築面積,則未來我國城鎮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在45平米時為成熟平穩期,或者說住房飽和期。

華商報記者 李程

相關焦點

  • 山東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增至37.1平方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皇12月3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第十八場新聞發布會,邀請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主要負責同志等介紹「十三五」時期居民住房工作情況。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在發布會上介紹,山東省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由2015年的36.4平方米增加到2019年的37.1平方米,向住有宜居目標大步邁進。王玉志說,山東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全省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 我國人均住房面積40.8平,買房壓力減輕了嗎?
    今天我國人均住房面積上了熱搜,蜜姐頗為感慨。報導說, 197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僅有3.6平方米,缺房戶達869萬,佔城市總戶數的47.5%,近一半城鎮居民無房可住。而40年後的今天,中國人均住房面積已高達40.8平方米,套戶比高達1.13。兩個「高達」背後,是我們40年來住房環境的變遷。
  • 截至2019年底,山東城鎮人均住房達到37.1平方米
    住房條件大幅改善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37.1平方米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群眾住房條件大幅改善,2019年底,全省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37.1平方米。全省棚戶區改造新開工14.75萬套,基本建成20.38萬套。開工改造老舊小區項目1745個、50.8萬戶。發放住房租賃補貼5.05萬戶,完成率151%。
  • 人均住房36平方米?住房面積怎樣「被平均」?
    8月5日,《中國民生發展報告2012》公布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家庭平均住房面積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積為36平方米。該數字一經發布便引起各方熱議。不少網友調侃稱:「無法相信這一結果」、「不知不覺中被平均了」……   8月6日,針對公眾對數據真實性的質疑,該報告主編李建新接受了中國青年報的採訪。
  • 90平方米指單套住房建築面積
    本報北京7月13日訊記者冉永平報導:建設部今天下發了《關於落實新建住房結構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見》,對國務院37號文件(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部門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中提出的「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建設,套型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經濟適用住房)面積所佔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提出了具體意見。
  • 農村和城市都蓋了很多房子,40年城鎮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增速相同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的變化自然離不開住房的變化。越來越大居住面積越來越富裕成為了這四十年來居民住房的代名詞。1978年到2018年四十年樓市發生了巨變,最終帶給居民的就是房子的重要變化,居住的提升也為我國居民帶下了安居樂業的重要基礎。1978年當時有兩個數據,一個是城鎮居民的平均住房面積6.7平米,一個是農村居民的平均住房面積8.1平米。這兩個數據如果放在今天一定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一家三口擠在20平米左右的小房子中生活鮮有保障。
  • 我國小康社會住宅目標:人均居住面積達35平方米
    這個課題研究公布了21項指標,主要包括城鎮人均居住面積35平方米、城鎮最低收入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大於20平方米、城市人均綠地面積8平方米等。 據了解,2020年,城鎮住房將消除「跑冒滴漏」現象,北方地區冬季供暖覆蓋率達到99%,南方冬寒夏熱地區的大部分家庭擁有冬季取暖設施。
  • 重慶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27.7平米 水平已近小康
    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27.7平方米,已接近小康水平。  「今天我要進城去!」提起這句話,很多市民可能都很熟悉,這裡所謂的「進城」,就是指到解放碑去。在60年前,除了解放碑片區,渝中區只要一出了七星崗,其它地方都是農村。
  • 廈門:小學生人均建築面積不少於10平方米
    小學生人均建築面積不少於10平方米!《廈門市普通中小學(幼兒園)建設標準指引》開始施行  廈門普通中小學(幼兒園)建設有了標準,1月1日起,由廈門市資源規劃局、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廈門市普通中小學(幼兒園)建設標準指引》(以下簡稱《標準指引》)開始施行。
  • 公租房面積標準一般有多大?多少錢一平方米?可以申請補貼嗎?
    公共租賃住房作為有別於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的一種新型保障性住房,尚無一個內涵統一的明確界定。是指由國家提供政策支持,社會各種主體通過新建或者其他方式籌集房源、專門面向中低收入群體出租居住的保障性住房,是一個國家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公租房面積一般為多大?多少錢一平米?公租房補貼如何計算?
  • 一線城市五千退休金,二線四千,三線三千,是一樣生活水平嗎?
    如果有每月5000元的養老金,超過了北京市人均養老金水平的4157元,也能夠超出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但是趕不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每月5000元,大約是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6.2%,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8.2%,是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1.5倍,是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1.4倍。
  • 建築業規模全國倒數第五,內蒙古建築碳排放量為何排名第13
    全區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建築施工企業991個;施工企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296.0萬平方米,下降9.7%;竣工房屋面積2538.6萬平方米,下降18.1%;房屋建築竣工率40.3%。全年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實現利潤50.0億元,比上年增長7.5%;實現稅金44.7億元,增長8.2%。
  • 廈門發布住房五年規劃 釋放穩房價預期
    11月16日,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廈門市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以下簡稱「公示稿」),自設目標:「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約38萬套」,「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年度漲幅不超過5%」,「住房租金價格年度漲幅不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等要求出現,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粵港澳大灣區樓市:2020年人均面積達到德國水平,二手房更好賣!
    如果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一個整體來研究比較,那預測2020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德國水平,二手房更好賣!城鎮化率2020年達到88.1%廣州土地供應相對充足當某個國家越過城鎮化峰值以後就會開始下降,如德國、日本這些國家人均的住房面積約為35到40平方米,此後進入相對平穩期。
  • 農村院子面積算不算宅基地?宅基地面積怎麼算?宅基地新政策解讀
    宅基地是指住宅佔有的土地,因城市住房基本都是開發商建造的樓房,因此宅基地主要指的是農村住宅。隨著農村的發展,每年都有許多人建房,而當下很多人建造房屋完全沒有宅基地概念,宅基地情況也越來越亂,為了有效管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情況,國家出臺了新《土地管理法》,規定農村村民每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並且面積不能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我們知道,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門前都有院子,那麼院子面積屬於宅基地面積嗎?農村宅基地面積怎麼計算的?每戶規定是多少?另外在進行宅基地確權丈量時超出面積規定怎麼辦?
  • 房子真的已經夠30億人住了嗎?
    不夠30億,但足夠20億人居住,但以住房總量來衡量房子是否過剩仍是片面的!當下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房地產業不僅僅是一個產業,同時涵蓋了國民經濟的多個產業,房地產業景氣指數可作為國民經濟指數的重要指標。
  • 公有住房出售剩餘部分產權 一律按建築面積計價
    近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接到諮詢:以前單位分的老房子想出售,但是由於面積超標,還有部分產權並不歸個人所有,導致無法出售,是否有解決方法?
  • ​椰視頻丨新政出臺半年多 海南安居型商品住房進展如何?
    今年4月份,海南省政府印發《關於開展安居型商品住房建設試點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大力發展安居型商品住房,解決本地居民住房問題,並建立健全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引起省內居民廣泛關注。海南安居型商品住房項目整體進展如何?海口、三亞、陵水等試點市縣項目建設到哪一步?銷售價格如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