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前40000年以前,蘇美爾人就發現了一塊廣袤的平原,並且搬到了這裡,發展出了著名的「兩河文明」。這裡就是「美索不達來亞」平原,它名字的意思就是「兩河之間的地方」
在這個平原上,有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穿流面過「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人給它的名字。在蘇美爾人之後,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以及迦勒底人也先後來到了這裡,繼承和發展了蘇美爾人的成就,其中巴比倫人的成就最大,所以「兩河文明」也被人稱作「巴比倫文明」。
為南北兩部分,南邊叫巴比倫尼亞,北邊叫亞述。這裡的文明最早就起源於南部地區。和尼羅河一樣,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每年都有自己固定的汛期,汛期一到,河水就會泛濫成災。於是為了避免水災,當時的人們修建起了堤壩和溝梁,方面蓄水防洪,一方面把多餘的河水引到別處。這樣才能保證人們在河岸上安定地生活。
當時,牛和驢就已經成了人類生產生活的好幫手。在農耕上,耕牛和驢拉著木製的犁開墾荒地、深翻土地。人們播撒下種子等待收穫,當時大麥和椰棗是最主要的農作物。椰來是做食的,大麥則被用來醒制大麥酒,是人們最喜歡喝
的飲料。在不斷的生產實踐中,人們發現並總結出了很多經驗為了日後有個參考、古代兩河流域人民把它們記錄下來,
並且編成了一部《農人曆書》,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本曆書。書裡講的是一個老農民教自己的兒子如何務農,農業上的方方面面記載得非常詳細。
在手工業上,古代兩河流域也有著自己的發展。首先就是陶器的出現,大約在5000年以前,這裡的人們就研究出了陶器的製作方法。他們通常用做成的陶器作容器,有酒杯、油缸、爐子、燈盞等,甚至連人死後使用的棺槨也是用陶土燒制的。他們還在這些陶器上畫上了美麗的顏色製作成彩陶,有的還全部塗成彩色。因為這裡缺少石料,人們蓋房子、鋪路使用的是黏土上切碎的大麥秸製作的土磚。這裡的人們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了著名的楔形文字,還利用這些文字記錄下了很多相當有價值的諺語、神話和史詩。著名的諺語有「窮 人死掉比活著強」「想吃 肉就沒有羊了,有了羊就吃不上肉了」「妻子是丈夫的未來,兒子是父親的靠山,兒媳是公公的剋星」等,這些主要反映當時的社會矛盾和社會風氣。還有一些是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就像是「鞋子是人們的眼睛,行路增長人的見識」等。他們所創立的神話故事,有些還被引入了 《聖經》,被後世傳頌。世界上最早的史詩也出自兩河流域,這就是《吉爾伽美什》。這首詩塑造了一個偉大的英雄,他蔑視神意、為民造福,是當時人們心中英雄形象的縮影。這首詩還表達了人們希望獲知生死秘密的願望。
除此之外,在數學和天文學方面,蘇美爾人也有著相當高的成就。他們已經知道了10 進位制和60進位制,後世發展了他們的數學成果,就有了今天使用的用「小時、分、秒」等計時間,用360°表示.個圓周的方法,當時發達的文明,給這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等待著後人將它掀開,一睹它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