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不見的塑料,可能就在你的盤子裡

2020-08-28 靈魂的小窗口vlog


|· 本文來自「我是科學家」·|

塑料可以說是海洋、湖泊以及河流最常見的汙染物,它們有著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大小,但是只有那些長度小於5毫米的才會被稱為塑料微粒,也就是說它們都比芝麻粒還要小。

塑料微粒對於海洋環境的危害已有廣泛的記錄。但現在,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這些微小的塑料碎片已經成為了那些無法降解的汙染物的載體,而且會增加動物和人類的健康風險。

塑料微粒是什麼?

塑料微粒本質上還是塑料,只是它們的長度不超過5毫米。現在,塑料微粒在世界各地的海灘和海洋中都隨處可見。

塑料微粒有著各種各樣的來源,通常來自於人造面料、汽車輪胎、袋子、杯子和其它廢塑料製品降解後的殘留物。此外,美容和健康行業採用的塑料微珠也是一種塑料微粒,它可以作為去角質劑添加到清潔劑、牙膏等產品中去。這些微小的塑料顆粒很容易通過水過濾系統,最終進入海洋和湖泊,對水生生物構成潛在的威脅。

牙膏中可能藏著微塑料珠 | Pexels

事實上,塑料微粒汙染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問題。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塑料微粒首次應用在個人護理產品中大約是在50年前,當時塑料越來越多地取代了天然成分。直到2012年,這個問題還幾乎不為人知:市場上有大量含有塑料微珠的產品,而絕大多數消費者對此並不知情。

塑料微粒帶來的新危害

現在,除了塑料微粒本身的危害之外,它們所吸附的有機汙染物也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近日,巴西一個研究團隊在巴西南部巴拉那州長達39千米的海岸線上收集了塑料微粒樣本並對其進行了分析。在這些塑料微粒上,研究人員檢測出了持久性有機汙染物(也就是通過化學和生物方式都難以降解的有機物),比如說多氯聯苯(PCBs)和多環芳烴(PAHs)。

這些持久性有機汙染物來自與石油勘探和運輸領域有關的化學過程,以及煤、石油、木材或菸草的燃燒。研究的合著者,聖保羅大學海洋研究所的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圖拉(Alexander Turra)解釋稱:「當海洋生物吞食這些塑料微粒時,身體組織、神經和激素分泌系統會受到損傷。」

圖拉稱:「塑料微粒中含有的樹脂能夠吸附汙染物,尤其是有毒的有機化合物。這就使它們變成了骯髒的『海綿』,充當著有機化合物的載體。微型塑料不僅傳播著危害海洋生物的汙染物,而且也在影響著它們的生長、繁殖和遷徙。」

這些汙染物被小型生物體吸收,並且沿著食物鏈向上端移動。吞食了含有PAHs塑料微粒的浮遊生物可能會被更大的生物體吞食,「大魚吃小魚」的過程會不斷重複,直到它們被人類捕獲並且成為人類的美食。

或許我們會以這樣的方式與曾經扔掉的塑料微粒重逢 | Pexels

每年進入海洋的塑料微粒超乎你的想像

塑料汙染對於海洋生命來說是一種毀滅性的災難,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每年大約有8百萬噸塑料廢棄物流入海中。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網站稱,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大約有90%主要來自於世界上的10條河流,這些河流都充當著城市地區的排水管道。

之前有研究報告聲稱,英國曼徹斯特附近的塔姆河是世界上塑料微粒汙染程度最高的。該報告還顯示,2015至2016年間該河流的洪水將400多億個塑料微粒衝進大海。科學家們之前預計海洋中塑料微粒數量約為5萬億個,這項研究表明這一數字被嚴重低估。

儘管高收入國家人均產生的塑料垃圾是最多的,但大多數處理不當的塑料垃圾都來自於低中收入國家,那裡的廢棄物管理系統並沒有跟上人口增長和工業化發展的步伐。圖拉是巴西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少數研究員之一。在一項正在進行的研究中,他估計僅在聖保羅海岸線上的桑託斯和聖維森特島海域的海灘上,就有大約30噸的塑料顆粒。

水中的塑料汙染 | Pexels

對微塑料的擔憂與監測

圖拉對此感到擔憂。正如研究人員所指出的,許多塑料顆粒都可能來自遙遠的地區,比如說桑託斯,而那裡的港口運輸活動非常活躍,船隻不斷的向海洋釋放與石油相關的有毒化合物。

聖保羅州立大學的海洋學家丹尼斯·莫萊多·德·索薩(Denis Moledo de Souza)認為這一結果非常令人擔憂。因為如果塑料顆粒攜帶汙染物,除了這些塑料顆粒堆積帶來的物理效應之外,還會給我們帶來額外的危害,比如導致動物中毒等,而這一情況在海灘和紅樹林等塑料顆粒堆積區尤為明顯。

圖拉希望未來與國際顆粒觀察項目的研究人員一起,監測巴西和其它地方的海灘。國際顆粒觀察項目是2005年啟動的一個全球性項目,旨在監測微塑料汙染海洋的程度。該項目匯集了來自80個國家的志願者。圖拉聲稱:「我們的目標是收集更多關於這類汙染物的信息,以便我們為海洋和沿海環境制定完善的保護戰略。」

面對塑料微粒汙染,我們該怎麼做?

雖然塑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各種便利,但是其危害也不容忽視。對抗塑料微粒汙染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全球性問題,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對這些塑料垃圾進行分類和集中處理,讓喝完的水瓶、用過的塑膠袋、拆下的塑料包裝去往「該去的地方」,阻斷它們通往海洋的道路。

要知道,上海的垃圾分類,只是一個開始。(​編譯:Mr.Qiu,編輯:悲催的鉈寶寶,審校:Yuki)

海邊的塑料垃圾 | Pexels

相關焦點

  • 揭秘暗器高手:一根塑料筷子可戳穿5米外不鏽鋼盤子
    他是暗器高手一根塑料筷子 戳穿5米外不鏽鋼盤子查常倫的暗器飛刀回憶起自己的拜師之路,查常倫除了苦笑還是苦笑,「暗器這門功夫可不是買本『武林秘籍』就能自己在家練,拜師是必須的,沒有師傅教導,你就算是鑽研一輩子,也不一定能踏進暗器之門。」查常倫說,自己的師傅,就是如今中國暗器界的第一高手,「他也是重慶人,和我住的地方不遠。」既然「比鄰而居」,拜師是不是就有了捷徑可走?
  • 「看不見」的塑料汙染 無處不在的納米塑料汙染正在危害地球環境
    她還主張應該更好地取樣「那些緊貼著海岸線的沉積物」,很多塑料可能通過河流和海灘進入海洋,特別是在接近人口中心的地方,密度更大的粒子可能很快下沉。預計對舊金山灣的研究將很快提供更多的信息。從天而降微塑料的另一個來源就在我們頭頂。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限制實驗室裡的汙染,但是被風從地面吹起或衣服脫落的微纖維一直困擾著他們。因此,巴黎州立大學的Rachid Dris和他的同事們決定測量從空中飄落下來的微型塑料。在2014年的3個月裡,他們收集了掉進大學屋頂煙囪裡的東西。
  •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 你每頓飯都會吃掉100個小塊塑料
    回憶起你的晚餐是不是覺得很美味?義大利麵或者是三明治?但這不是重點,今天要告訴你的是:根據赫瑞瓦特大學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你在家吃的任何一頓飯都帶有幾乎看不見的塑料顆粒。研究人員估計,大約每20分鐘就會有100多個家用塑料纖維停在一個餐盤大小的區域,這意味著當你在吃自製的食物時可能就會受到塑料粉塵的攻擊。為了證明以上結論的正確性,研究小組就著手了一個實驗。
  • 「看不見的盒子」裡的物理知識
    而她所做的,就是廣受歡迎的「看不見的盒子」挑戰。你大概不會為此發出驚嘆,因為你也許會認為那裡確實存在著一個盒子,只是因為它是透明的,所以視頻上看不出來,又或者是在製作視頻的過程中,人為地將盒子抹去。如果你觀察的是女生的左腿或者是她的軀幹,你就會發現其實她並沒有靜止。能夠做到短時間內重心下落,而局部保持靜止,雖然這個時間可能很短暫,但這個空中停滯的表演是完全可行的。
  • 「可降解塑料」可能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好……
    【文/技術型吃貨】 大家可能有誤解,覺得「可降解」塑料很環保。其實,它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好。 大家知道,在超市裡面買的那些預包裝食品,很大一部分都採用了塑料包裝。有些包裝即使看起來像是紙或者鋁箔材質,往往表面也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塑料。
  • 致癌警告 - 紐約市市長提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盤子禁用令
    據悉,Bloomberg計劃在這座城市推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盤子禁用令。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商用級別最輕的聚合物,其98%的空間都充斥著空氣,另外它也會非常好的絕緣體。 據悉,美國陶氏化學公司每年生產1400多萬噸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 魚類壽司裡有塑料? 揭開99%的海洋塑料垃圾神秘消失之謎
    塑料發明於19世紀早期,從1950年開始逐漸被人們喜愛。1950年以後20年塑料生產量已增長20倍,達到年產兩千二百萬噸。上世紀70年代以來,大概有0.1%的塑料投放入海,保守估計達到一百萬噸(實際數據應該比這多得多)。但奇怪的是,海裡沒有塑料。或者保守點說,至少在大部分海域是沒有的。根據一項最新發布的研究,科學家在開放的海域中只發現了7千至三萬五千噸漂浮在海面。
  • 這世界真奇妙,上帝的盤子自己收
    我也很生氣,便不理睬他,回到床上,照舊看我的電視。那黑人咕噥了一陣後,便走進衛生間,好半天沒出來。好奇心驅使我來到衛生間門口,從門縫裡朝裡一看,我不禁呆住了。那黑人雙膝跪地,手持雪白的浴巾正在擦地上的水。剛衝過熱水澡的衛生間裡還很熱,那黑人擦得滿頭大汗。他擦一會兒,便把浴巾上的水擰在洗臉池裡。然後,他又跪在地上繼續擦。他擦得很仔細,連抽水馬桶四周的每一個角落也不放過。
  • 塑料器皿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你用的塑料水杯真的安全嗎?
    在我的同事天真無邪的直接把包著塑膠袋的包子放到微波爐裡加熱搞得煙霧繚繞、警聲四起的時候我就決心要出一期關於塑料安全使用等級的文章了抱歉大家,來晚了~總是在疑惑這個可不可以用微波爐加熱那個塑料杯能不能重複使用的小可愛這篇,解決你所有的疑惑 隨手拿起你手邊的一件塑料器皿一般來說它的底部一定會有這樣的標識
  • 看不見的大猩猩——為什麼你會對眼前的事物視而不見
    它與盲視有本質的區別:盲視是因某種物理或生理原因而看不見,而無意盲視是因注意力被分散而「視而不見」。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的眼睛能接收無數的視覺信息,可真正「被大腦識別且處理」的卻寥寥無幾。心理學家稱其為——單通道視覺。或許人們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
  • 塑膠袋裝高溫多油食物有隱患 遇熱可能「放毒」
    而有很多塑膠袋是再生塑料做的,遇熱後,袋子上的有害物質便會附到食物上,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早餐、燒烤多用塑膠袋在許多早餐點,熱氣騰騰的油條、包子剛一出鍋,馬上就被裝進塑膠袋,遞給顧客;在小吃攤點,攤販會在碗上套個塑膠袋給顧客使用;在飯店,吃不完的剩菜,也常被一股腦兒倒進塑膠袋裡打包帶走。
  • 看不見的東西?如何對待看不見的東西?看不見的等於不存在嗎?
    於是有的同學可能就會問:難道看不見的就等於不存在嗎?因為我們能看到的大多只是事物的表面現象,就像置身於黑暗中看不見周圍的物體,並不等於這些物體不存在。科學的看與眼睛的看不一樣首先,什麼是看不見的?科學家的定義與一般人的定義並不一樣,很多有超自然體驗的人堅持自己真的感受到了一些「確實存在」但是眼睛看不見的東西。
  • 金子美玲︱白天的星星眼睛看不見 看不見卻在那裡
    本期主持 王木木 小桐(實習)薦詩 小貝星星和蒲公英
  • 小王子:在星星裡,有一朵看不見的玫瑰,在沙漠裡有看不見的水井
    這不僅是寫給兒童看的,也是寫給成人看的童話。用作者聖埃克絮佩裡自己的話來說,是寫成還是孩子時的那個大人看的文學作品。整部小說充滿詩意的憂鬱、淡淡的哀愁,全書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寫出了引人深思的哲理和令人感動的韻味。整部童話,文字很乾淨,甚至純淨,形式很簡潔,甚至簡單,但卻是一部充滿智慧閃光的童話。如果你能在下午四點鐘來,那麼我在三點鐘就會開始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 那些年,你對塑料的一些誤解
    白色汙染一直令環保主義者深惡痛絕全球每年產生1.7億噸塑料垃圾汙染大氣 破壞土壤 傷害海洋動物我們的確不能否認塑料的危害但它真的是破壞環境的洪水猛獸嗎?或許你也對塑料有不少誤解!誤區一: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十分環保可生物降解材料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環保。在歐美地區,生物降解的技術標準依據的是工業堆肥法。工業堆肥法與可生物降解材料:將塑料製品放置到堆肥罐內,再放入微生物,將溫度提高到50-60℃。如果180天內,超過90%的材料能被分解為二氧化碳等產物,那麼這種材料可以被稱為「可生物降解材料」或「堆肥材料」。
  • 希格斯玻色子:看不見的能量場,賦予你質量
    根據現有的宇宙模型來看,宇宙中存在一片看不見的能量場叫做希格斯場。正如Yoda所言:「它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是它形成了星系……」其他粒子通過和希格斯場互相作用來獲得質量。把宇宙想像成一個巨大的美食街,而宇宙粒子就是那些在美食街閒逛,挑選要吃什麼的人。
  • 飲用水 海鮮和啤酒裡可能布滿「微塑料」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永遠想像不到看似美麗平靜的海水之下都藏著些什麼?一幅「維納斯」用了24萬個塑膠袋,相當於每10秒鐘世界各地消耗的塑膠袋數量;一幅「神奈川衝浪」則用了240萬片塑料碎片,而這個龐大數字不過是每小時世界各地流入海洋的塑料總磅數……這些都是藝術家們用海洋垃圾做成的雕塑和繪畫,希望以此喚起更多人對海洋汙染的關注。
  • 不,與你有關!看不見的汙染真的很可怕
    看得見的汙染已經讓我們心痛欲碎,那看不見的汙染呢海洋中無數的微塑料可不是鬧著玩的!這一數據直接刷新了賽事海域微塑料含量的紀錄,此前的最高含量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交匯海域,每立方米有307個微塑料顆粒。,被動分布在洋流中,其範圍可能非常局部。
  • 《看不見的城市》:最後一位純文學大師的代表作,顛覆你的想像
    在《看不見的城市》的結尾,卡爾維諾這樣寫道:在地獄裡尋找非地獄的人和物,學會辨別他們,使他們存在下去,賦予他們空間。很多讀者把這句話當成結語,努力想在裡面找到小說的終極寓意。針對這種情況,卡爾維諾生前多次強調說:這是本由多面構成的書,幾乎在所有地方都有結語,它們是沿著所有的稜寫成的。
  • 微生物看不見,它們對你的影響卻能看得清清楚楚
    可是微生物實在太小, 就是眼睛再好,你如果指望著肉眼就能看見那些「微生物」, 那你就別指望了, 肉眼只能看見「生物」,比如小貓小狗什麼的,你實在是看不見「微生物」。可是微生物對你的影響你卻能看得清清楚楚,一點兒都不含糊!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你的眼睛, 照一照鏡子看一看自己的眼白, 你看一看是什麼顏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