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中方心繫中東和平進程,積極維護國際公理和道義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出席會議並闡述中方立場。張軍表示,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關乎地區和平、國際正義和人類良知。中方一貫高度重視巴勒斯坦問題。習近平主席向1日的「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紀念大會致賀電,重申中方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支持有利於推動巴勒斯坦問題和平解決的努力。
-
一二九運動與當代中國青年的正確方向
(同上,第253、251頁) 一二九運動之所以值得我們紀念,既因為它「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使抗日運動成為全國的運動」;(同上,第253頁)還因為它繼承和發揚了五四以來優良傳統,有力地昭示了中國青年運動應當堅持的正確方向。歷史照耀現實,一二九運動的歷史經驗,對於當代中國青年應如何確立理想,選擇人生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一是要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
習近平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8年9月12日)_滾動新聞_中國政府網
中日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地區重要國家,應該共同擔負起責任,為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發揮建設性作用。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近一段時期,安倍首相和日本政府多次在對華關係上展現積極姿態。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日關係正步入正常軌道,面臨改善發展的重要機遇。新形勢下,我們要繼續相向而行,保持改善向好勢頭,推動中日關係穩中有進,得到新的更大發展。
-
2018-09-13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習近平指出,中方始終高度重視中蒙關係,將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方針,同蒙方加強交流合作,不斷推動中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更好更快發展。雙方要加強對兩國關係的政治引領,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把握好兩國關係發展正確方向。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深化彼此互信。中方尊重蒙古國獨立、主權、領土完整,尊重蒙古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
-
習近平擘畫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路線圖
在講話中,習近平回顧歷史、著力當下、矚目未來,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提出了五點主張。如何理解這五點主張?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海峽兩岸分隔已屆70年。臺灣問題的產生和演變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命運休戚相關。」習近平開篇兩句話,飽含了70年的滄桑。
-
...獲2020年第一批廣東省政務服務創新解決方案_發現頻道_中國青年網
作為中國領先的軟體技術服務商,法本信息應邀出席本次會議,與大會嘉賓深入交流,共探行業發展新趨勢,助力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 會上,法本信息提交的智慧教育無紙化報名解決方案成為第一批2020年廣東省政務服務創新案例之一,展現了行業、社會對法本信息的高度認可。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
來源標題: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總編室出品;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監製;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軍事節目中心聯合攝製的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6集*53分鐘)
-
提高用網治網水平 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網際網路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2019年1月,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將依法治網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強調「要持續鞏固壯大主流輿論強勢,加大輿論引導力度,加快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進依法治網。
-
中國挪威恢復關係正常化 挪威曾向劉曉波、達賴頒諾貝爾和平獎
雙方就汲取教訓、恢復互信達成了重要共識,這完全符合挪威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符合中挪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中方願以此次布蘭德外交大臣訪華為契機,實現兩國關係的正常化,並推動中挪關係今後保持健康穩定發展。
-
融化「寒冰」需要兩國長期努力
這表明,中國在歷史問題上的立場,還沒有為一般日本民眾正確了解。 雙方沒有建立起安全互信 當今的中日兩國,國勢都處在重要的上升時期。中國的和平發展取得了重大進展,這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制定大戰略時必須考慮的因素。日本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突破10年經濟低迷後,修改「和平憲法」已被提上日程,成為「正常國家」的趨勢進一步加強。
-
【國際銳評】「習五條」是中國和平統一發展的新綱領
新年伊始,北京隆重集會,紀念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兩岸關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實現中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人民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
中國代表希望國際原子能機構大力推動核能的和平利用
新華社聯合國11月11日電(記者王建剛)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11日說,中方希望國際原子能機構大力推動核能的和平利用。機構應根據世界核能發展形勢及成員國需求,加大資源投入,繼續為成員國開發利用核能和擴大核技術運用提供有力支持。
-
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對於北大師生及至北大歷史來說,這無疑又將是意義非凡的印記—— 牢牢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 郝平深有感觸,他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具有極其豐富的思想內涵,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闡明了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奮鬥方向與發展路徑,針對性、指導性很強。」
-
年輕人,科技強國@你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這與青年時代思維更加活躍,較少被保守思想桎梏,更容易突破舊思想的束縛密切相關。基礎研究,更需要開創性的思維和豐富的創造力。 「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強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等。 對此,防止基礎領域的人才流失,鼓勵更多年輕人去做基礎科學研究,應成為重點。
-
海峽兩岸均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這份「結論」表明,臺灣當局雖然鼓吹「兩岸分裂分治」、「兩個對等政治實體」,但也明確表示「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而且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承認要追求和平統一。8月27日,海協負責人發表談話,指出這份「結論」確認「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明確這一點,對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表明,在事務性商談中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已成為海峽兩岸的共識」;同時,針對臺「國統會」的「結論」中祖國大陸方面不同意的內容,海協負責人也明確表示:「我會不同意臺灣有關方面對『一個中國』涵義的理解。
-
讓和平的陽光普照大地(新論)
往事並不如煙,是不是真誠地對待鄰居,直接體現為能不能正確地認識歷史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73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 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
-
中國駐印度大使談邊界衝突:為什麼要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呢?
雙方應牢牢把握兩國領導人共識,落實好特代通話共識,聚焦友好和合作,化解猜忌和疑慮,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克服當前中印關係面臨的挑戰,推動兩國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的正確軌道。孫大使談話全文如下:6月15日,在中印邊界西段加勒萬河谷發生了人員傷亡事件。這是雙方都不願看到的局面。
-
中國大學校長首次推薦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22日電(記者 姚蘭) 諾貝爾和平獎設立117周年以來,評委會首次收到了來自中國大學校長的提名信。陳愛民校長推薦信中這樣寫道:中日兩國百年恩怨未了,當今兩國關係依然緊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日本政府戰後不承認侵華歷史,從未向中國人民就侵華戰爭進行謝罪和對中國二戰受害者進行賠償,這已經成為阻礙兩國關係向前發展的「死結」,而童增和小野寺利孝為了打開這個「死結」付出了近30年的不懈努力和艱辛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