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和平的陽光普照大地(新論)

2020-12-06 環球網

往事並不如煙,是不是真誠地對待鄰居,直接體現為能不能正確地認識歷史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73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長達14 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這既是對中國人民意義重大的日子,也是一個值得世界人民永遠紀念的日子。這一偉大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尊敬。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中華民族,一洗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並且成為捍衛正義與和平的全新力量。

從抗戰勝利出發,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為人類作出的新貢獻。今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間,中日關係前途掌握在兩國人民手裡。40年來中日關係跌宕起伏,但是中日民間交流一直在發展。可以說,「戰爭的罪責在少數軍國主義分子而不在人民」,中國人民的胸懷比天空和海洋更為寬廣,為中日友好帶去了最真誠的善意。但中國人民的眼睛裡也決容不下沙子,「歷史就是歷史」,堅定捍衛著發展中日友好的底線。

近年來,日本在歷史認識問題上也有了一定的進步。繼去年NHK電視臺播出《731部隊的真相》之後,今年5月,日本電視臺(NTV)又播出了《南京事件2:檢驗歷史修正主義》,多名日本老兵的證言和翔實的一手材料,還原了侵略戰爭慘劇,充分證實了當年日軍在南京犯下的罪行。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正是在觀看此紀錄片後,堅定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祭拜之念。借著到上海出席「推動構築新型國家關係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福田康夫會後專程到訪紀念館,為遇難者獻上花圈表示哀悼,親筆題詞「和平東亞」,並強調兩國國民不應忘記歷史,更須面向未來,齊心協力為創建和平與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正確看待戰爭歷史,是推進中日友好的基礎,如果時而出現挑釁行為,則會直接影響中日關係。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海上自衛隊宣布將派遣包括日本最大噸位戰艦、準航母「加賀」號在內的3艘戰艦前往南海和印度洋。「加賀」號曾經是日本侵華時,轟炸上海、南京的主力航母,對中國犯下過滔天罪行,二戰期間被美軍擊沉。時隔多年,日方應該認真汲取歷史教訓,希望「加賀」號的重現不是日本軍國主義企圖死灰復燃的又一次掙扎。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前些日子在北京說了一句話,「右手握手,左手拳頭緊攥,這樣是不會產生真友情的」。確實,中日兩國只有真誠友好、以德為鄰,才能實現世代友好。「德不孤,必有鄰。」往事並不如煙,是不是真誠地對待鄰居,直接體現為能不能正確地認識歷史。日本社會從來不缺乏進步和正義的聲音,然而,如果政治家不能拿出正視歷史的正確姿態,右翼分子製造出來的雜音就會甚囂塵上。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締結在兩國關係史上留下了濃重一筆,也為推動世界和平帶來深遠影響。進一步鞏固中日關係改善勢頭,不能忘記「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這個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今天我們紀念這場偉大的勝利,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緬懷先烈、居安思危、繼往開來,讓和平的陽光普照大地,在民族復興的路上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讓法治陽光普照三湘大地
    讓法治陽光普照三湘大地湖南著力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 發布時間:2020-10-19 04:32 星期一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阮佔江 帥標 通訊員 劉剛魁 「
  • 陰霾終會散去 陽光終會普照大地
    陰霾終會散去,陽光終會普照大地。待到陰霾消散、繁花似錦的時候,我們再一起把酒言歡,共度人間美好時光
  • 《陽光普照》:關於父親的隱喻
    近作《陽光普照》在去年年末甫一亮相便被眾聲喧譁地推崇為2019年最重要的華語電影,金馬獎更是拿到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5項大獎和6項提名。全球疫情期間《陽光普照》上線Netflix,終於共享更多的影迷,值得推薦。《陽光普照》片長155分鐘,繼承了臺灣電影娓娓道來的風格,不動聲色地講述了一個承受喪子之痛的家庭從2013年到2018年的一段艱難經歷。
  • 「一個兒子」|《陽光普照》
    《陽光普照》是一部以家庭敘事為外殼的片子,自然離不開對對親子關係的討論。《陽光普照》圍繞一個家庭的分崩離析與重組,圍繞少年的成熟與和父親的和解、父親身份的責任與擔當展開。一個家庭分崩離析,然後重組,報團取暖地去互相舔舐傷口,陽光普照之下,他們為彼此搭建起一個陰翳的庇佑。就像導演鍾孟宏所說:「每個家庭都有屋頂,有四根柱子,當一個柱子慢慢瓦解,第二根柱子瓦解,那這房子理所當然要倒了。家不就這個樣子嘛,常常就是發生什麼事情了一定要有人撐住。
  • 《陽光普照》並非最好天氣,我們要從積極生活,回歸「沉思生活」
    陽光和煦,晴空萬裡,這也許是大眾對於天氣最棒的稱讚,然而物極必反,被陽光照耀的大地若是缺少了影子的庇護必會造成浩劫性的災難。《陽光普照》以光與影為隱喻,展開了一個關於積極生活及否定性的辯證,阿豪的死敲響了當代社會過度積極所造成的神經衰弱及迷失自我的警鐘,我們若是不斷在這種過度積極、缺乏否定的社會上運作著必會面對能源耗盡(自我心理或生理上)的未來。
  • 科學網—「液態陽光」將在神州大地普照
    地球上的能源主要來自陽光,但「光陰似箭」難以捕獲,如何把陽光變成隨人們的意志可儲存、可運輸的液體,這便是甲醇。但是,長時間以來,甲醇在社會上已經被「妖魔化」,甲醇有毒的認識已經根深蒂固。為了破除甲醇有毒的「魔咒」,中國科學院研究組給清潔甲醇和綠色甲醇冠以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液態陽光」。
  • 告白文案|陽光普照大地,可太陽只有一個,人潮擁擠,我只喜歡你
    陽光普照大地,可太陽只有一個,人潮擁擠,我只喜歡你The sun shines on the earth, but the sun is only one, the crowd is crowded, I only like you重要的人,要時時刻刻放在心尖上
  • 不要被《陽光普照》的名字所騙,其實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情故事
    《陽光普照》是由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該片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陽光普照》海報作為網友們評為2019年華語前三的電影,先來看看《陽光普照》都獲得了哪些大獎。
  • 《陽光普照》:破敗的家庭陰影下,沒有一個人能夠被救贖
    或許導演是背負了三年前《一路順風》的金馬失利,想藉由《陽光普照》帶出更穩重的步伐和口吻與觀眾重逢。這次觀眾看到的是對個體、家庭關係的赤裸隱喻。這次鍾孟宏的《陽光普照》,從悲劇日常進入,將觀眾漸漸推進冰冷絕望,比《一路順風》的暗流湧動更讓人細思極恐。
  • 讓文化陽光普照大地
    不同地域,不同視角,映射的卻是文化陽光普惠民生的共同主題。中國電影票房屢創新高,「現象級」影片《戰狼2》等實現了口碑票房雙豐收;中國出版加快「走出去」步伐,面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近年來,各地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助推文化產業發展,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 《陽光普照》:犯罪、自殺、甚至殺人,只換來一個人的覺醒
    《陽光普照》是金馬獎大贏家,長達2個半小時的作品,讓劉若英花一周時間才走出心痛。它講述一個平凡家庭,經歷了犯罪、死亡、甚至殺人,才換來家庭的救贖,迎來「陽光普照」。《陽光普照》不是什麼勵志片,它只是真實地描繪生活的殘酷,引起的共鳴卻是如此強烈。
  • 《陽光普照》——一個優秀、光芒萬丈的孩子,為何選擇自殺?
    這個平凡的四口之家來自於提名金馬獎十一項的《陽光普照》。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從這獨白中可以發現阿豪知道自己內心有抑鬱陰暗的一面,可他找不到一處可以庇護自己的陰暗處,讓內心真實的抑鬱陰暗得以安放。死亡對他好像是一種解脫。
  • 你真看懂了《陽光普照》裡司馬光的隱喻?父親才是這個悲劇的源頭
    最近,由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主演的《陽光普照》在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包攬了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剪輯共十項大獎。
  • 電影《陽光普照》:每一位孩子要接受公平的對待,隱喻令人深思!
    ——《陽光普照》前些天,小姨媽看了19年金馬獎的最佳影片《陽光普照》,這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壓抑又悽厲,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故事。阿豪(許光漢飾)是家裡的大兒子,學習好,性格好,外形長得好,從小被父母尤其是父親給予了厚愛。
  • 7月中旬陽光普照勇往直前做出一番事業三生肖
    7月份有這幾個生肖,他們將能夠得到陽光的沐浴和普照,註定享受人生的富貴命運,一直牽引我們前進的道路,好命的人做什麼事情,一生當中都能夠一帆風順,步步高升就算遇到困難和坎坷,命中總會有貴人相助,幫助你化險為夷,更能夠帶來財運,帶來好的運氣,享受人生的福氣,命運不好的人,運勢方面也會影響您做事情,總會感覺到力不從心,這時候就需要找出問題根源的
  • 出發總是美麗的,尤其是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清晨上路
    出發總是美麗的,尤其是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清晨上路一、最痛苦的一種再見是從未說出口,但心裡卻清楚,一切都已結束。二、跟你說了無數次再見,希望這一次是最後一次。
  • 《進擊的巨人》:讓殘酷的射線真正變成能普照每個人的陽光
    這裡我覺得要補充新設定否則說不通,還有最後尤彌爾睜眼後說的那句艾倫幹得不錯讓我有點慌,劇情不會發展成火影輝夜那種劇情。不管巨人走向如何,相信這個偉大的故事的愛與恨,民族與紛爭,自由與反抗的命題,都會收束在這道越發強烈的光芒中,讓殘酷的射線真正變成能普照每個艾爾迪亞人和馬來人的陽光,照在那個抱在懷中的孩子臉上,「你是自由的,一如這道陽光」進巨只能影響過去,執行者是當時時代的人。當時有沒有發現格裡沙的眼部陰影很詭異,而且方向也不是在望著艾倫,而是偏向了另一旁。
  • 天街小雨潤如酥,一場春雨過後,春天真正地光臨大地
    大樹每天接收太陽的光芒照射,春天來臨後,他們爭先恐後地舒展自己的身體,新嫩的的樹芽開始綻放,纖小的樹葉開始生長出來。原本光禿禿的大樹,開始有了生機。陽光普照,大地回春,在冬天過後,地溫開始回升,地下的小草開始感受春天的到來。一場春雨過後,在土裡忍受了整個冬天的小草身軀開始蓬勃舒展,大地開始出現裂縫,小草開始把自己的嫩芽伸出地面。
  • 豆瓣年度電影榜單出爐 《陽光普照》獲華語片最高分
    豆瓣2020評分最高華語電影——《陽光普照》豆瓣2020評分最高外語電影——《1917》豆瓣2020評分最高華語劇集——《想見你》豆瓣2020評分最高英美新劇——《后翼棄兵》
  • 豆瓣年度電影劇集榜單:《陽光普照》《1917》《想見你》評分最高
    2020年獲得豆瓣網友評分最高的前十部華語電影依次為《陽光普照》《一秒鐘》《氣球》《八佰》《熱帶雨》《金都》《叔·叔》《半個喜劇》《我和我的家鄉》《奪冠》。十部影片中有六部都是文藝片,《八佰》等四部商業片也憑藉過硬口碑躋身前十名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