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是金馬獎大贏家,長達2個半小時的作品,讓劉若英花一周時間才走出心痛。
它講述一個平凡家庭,經歷了犯罪、死亡、甚至殺人,才換來家庭的救贖,迎來「陽光普照」。
《陽光普照》不是什麼勵志片,它只是真實地描繪生活的殘酷,引起的共鳴卻是如此強烈。
本作的豆瓣評分高達8.4,我建議每一位父母特別是準備生二胎的父母,一定不要錯過。
父親陳以文,是一名普通的駕校教練。母親柯淑勤,在夜總會做髮型師。他們都不善言辭。
大兒子阿豪是個陽光男孩,總是用溫和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成績好,長得帥,是完美兒子。
完美無缺的阿豪遭遇了第一次大挫折:考試失手,沒有考上第一志願醫學院,他選擇了復讀。
小兒子阿和卻內向冷淡,上中學後沒有好好學習,開始變成街頭混混,在許多地方打架。
家庭的崩潰從阿和闖禍開始,他與朋友菜頭一起去尋仇,衝昏頭腦的菜頭用刀砍下對方的手。
兩人被關進少年輔育院後,阿和的女朋友小玉找上門來,她懷上了阿和的孩子,想要生下來。
父親阿文一直以阿豪為榮,對阿和卻無比厭惡,甚至外人問起,他說自己只有一個兒子。
但阿文卻不知道,阿豪的心裡也隱藏著陰影,這陰影無處安放,之後毫無徵兆地爆發。
在一個傍晚,阿豪洗完澡,將房間收拾整齊後,從樓上驀然跳下,結束了溫暖而短暫的一生。
阿豪的死帶給阿和莫大的刺激,他的想法開始轉變,出獄後,他踏踏實實的找工作養家餬口。
菜頭的出獄打破了平靜,他已經家破人亡,他對阿和抱有怨念,將阿和拖下水從事非法交易。
這件事情被阿文得知,此時阿文已經開始接納阿和是自己唯一的兒子。
在目睹阿和被菜頭脅迫後,老實巴交的阿文竟然將菜頭撞死,獨自掩飾了一切痕跡。
這便是主要劇情:平凡家庭用盡全力,也只換得一人走上正軌,獲得的不過是「陽光普照」。
阿豪與阿和是兩個極端:阿文24小時不間斷的享受著陽光照耀,自己也以溫暖面對一切。
阿和則一直在阿豪的陰影下生長,沒有出路的他只好自己去外面胡亂闖蕩。
過亮和過暗都會導致毀滅,當阿豪發現自己的溫暖竟然連弟弟都無法傳遞時,他選擇了隕落。
這是一齣悲劇:一家人誰也無法真正理解誰。只有阿豪看穿了一切,卻無法改變父親或弟弟。
而「完美無缺」像是一個詛咒,讓阿豪無法喘氣,無法面對自己內心日益增長的黑暗情緒。
阿豪的隕落喚醒了阿和,從無所謂的混混心態,轉變成願意承擔生活重擔的丈夫和父親。
阿和的轉變也改變了父親阿文的看法,讓阿文為保護阿和做出義無反顧的殺人舉動。
《陽光普照》對人物的刻畫是細膩而深邃的,這裡沒有好人壞人,每個人都是在生活中掙扎。
菜頭不是壞人,他真心把阿和當兄弟,並且在最後已經準備遠離阿和。
阿文不是壞人,但為了保護阿和,他選擇了老實人最不可能做的事情:撞死了菜頭。
阿和不是壞人,他只是在阿豪的陰影下太過壓抑,才會選擇荒誕不羈的混混生活。
阿豪更不是壞人,他是所有人認定的溫暖好人,卻做出了所有人都不理解的事情:自殺。
也許在阿豪內心,自己是罪惡的:為何所有陽光都被自己吸收,弟弟卻無法享受一絲一毫?
也許這正是他結束生命的理由:只有自己消失了,照射在自己身上的陽光才會分散開。
這就是《陽光普照》,一部讓人百感交織、無法用言語準確訴說感受的電影。
每一個人包括我們自己,又何嘗沒有阿豪或阿和的影子?我們真的理解過身邊親近的人嗎?
在影片最後,母親聽著阿文講述,為了保護阿和甚至撞死了菜頭,她泣不成聲,瀕臨崩潰。
也許這就是真相:這個世界沒有永恆的幸福,我們永遠處在陰晴圓缺的過程中,這才是常態。
願陽光普照,每個人都能享受照耀,每個人都有陰影可以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