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並非最好天氣,我們要從積極生活,回歸「沉思生活」

2021-01-15 娛樂奶茶社

陽光和煦,晴空萬裡,這也許是大眾對於天氣最棒的稱讚,然而物極必反,被陽光照耀的大地若是缺少了影子的庇護必會造成浩劫性的災難。

《陽光普照》以光與影為隱喻,展開了一個關於積極生活及否定性的辯證,阿豪的死敲響了當代社會過度積極所造成的神經衰弱及迷失自我的警鐘,我們若是不斷在這種過度積極、缺乏否定的社會上運作著必會面對能源耗盡(自我心理或生理上)的未來。

01積極生活

當代是一個功績、過度強調積極性的社會,並構築無線接收的人類本能。我們逐漸成為"多工動物",意即能夠同時淺層地處理多件事項。這並非好事,多工動物通常是野生動物的特徵,由於大自然的不穩定性,野生動物必須在狩獵的同時注意許多事件、同時還要警戒四周。

多工致使人類感知破碎,無法深層地去思考任何意見事情。人類本該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但面對快速轉換焦點的當代社會,就連對創造過程中相當重要的深層無聊也失去耐心。

德國作家本雅明曾在《單向街》將深層無聊比喻為"從經驗蛋孵出的夢鳥"。當代人類已失去夢鳥般能夠放鬆與忍耐無聊的能力,一昧接收、無差別地吃下任何資訊,否定性的缺席將使"思考"轉變成"運算"。

功績社會所強調的積極正面性將會削弱否定性情緒,人類將成為"自我封閉的效能機器",阿豪的死在片中不被任何人理解,最後自殺前的簡訊: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不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夜的時間都各佔一半。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的所有動物都受不了,他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 24 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這正是功績社會帶來的悲劇:積極性的無限膨脹,致使沒有一個地方能有"否定性"的陰影,鏡頭帶往某個陽光普照、無人的街景,這也是我最喜歡整部電影的一段。

02沉思生活的可能性

要從積極性解放,必須回歸"沉思生活",解放自我奴役的惡性循環。"無作為"成為十分重要的概念。以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短篇小說抄寫員巴託比作為寓言,這個建構在典型規訓社會的故事裡,"高高的、在歲月的侵蝕和長年的陰影下變黑的磚牆"作為比喻,點出規訓社會最重要的價值。

巴託比是一個服從主體,他的憂鬱並非功績社會中面對失敗的恐懼、自卑所造成的,而是無精打採的冷漠,他的口頭禪"I prefer not to "並非"無作為"的否定力量,只是單純的冷漠。巴託比象徵著規訓社會中失能的代表,其所帶來的是直指功績與規訓社會精神暴力成因的不同。

無作為並非如同巴託比般的拒絕行動,而是停下無法停止、被資訊塞滿的接受過程,否定性的概念在此出現,如同禪修或是宗教系統裡的安息日,淨空思緒、讓身體能夠完整地休息。

只有停留在沉思狀態裡,才能進入漫長與緩慢。可惜的是,《陽光普照》中關於影的討論較少,除了阿和的自白外,唯一能夠看到的是後來阿和的爸爸轉為暗中守護兒子的方式,在電影的最後殺死菜頭。若是電影中段後能夠接續阿和對影的討論與自白,也許整部片的深度會提升不少,而非成為一個悲劇家庭的故事。

03結語

文學型導演十分擅長以臺詞及文戲來推動劇情,甚至是點出電影的核心概念;影像型導演則發揮電影的影像本質,透過攝影來讓觀眾感受電影的魅力。

《陽光普照》電影結構主要分成阿豪線及阿和線,雖然大半都以阿和作為主軸,但電影最核心的片段是當阿豪跳樓後,攝影機帶向空無一人、陽光普照的空景,口白悠悠地念出那段痛徹心扉的臺詞。

有些觀影人認為這一場最為核心、精神象徵的戲以這種非常粗淺的處理方式來帶過十分奇怪,阿豪的戲份很少但卻是核心概念的關鍵人物,但我認為正是那顆看似無聊的空景鏡頭,搭配口白式的臺詞,悠悠地道出這個悲劇,讓這部電影的高度更增一層。

總的來說,《陽光普照》片中所處理的主要議題我十分喜歡,慢節奏的敘事電影在我國屬於比較少見的類型。同樣是悲劇題材,《陽光普照》讓我聯想到《最後的詩句》,詩句中呈現的是陰影中的痛苦與掙扎,透過隧道、廢棄火車站等地點來顯現陰影裡的黑暗,將陰暗裡的情緒完整地表現當然也讓《最後的詩句》有了不錯的高度。

但若是能夠有陽光的對比,如同《陽光普照》一般,將會把悲劇的層次做得更足。

相關焦點

  • 「一個兒子」|《陽光普照》
    《陽光普照》是一部以家庭敘事為外殼的片子,自然離不開對對親子關係的討論。《陽光普照》圍繞一個家庭的分崩離析與重組,圍繞少年的成熟與和父親的和解、父親身份的責任與擔當展開。可電影不是要教人為親情流下廉價的眼淚。一個家庭分崩離析,然後重組,報團取暖地去互相舔舐傷口,陽光普照之下,他們為彼此搭建起一個陰翳的庇佑。
  • 《陽光普照》:破敗的家庭陰影下,沒有一個人能夠被救贖
    或許導演是背負了三年前《一路順風》的金馬失利,想藉由《陽光普照》帶出更穩重的步伐和口吻與觀眾重逢。這次觀眾看到的是對個體、家庭關係的赤裸隱喻。這次鍾孟宏的《陽光普照》,從悲劇日常進入,將觀眾漸漸推進冰冷絕望,比《一路順風》的暗流湧動更讓人細思極恐。
  • 《陽光普照》:犯罪、自殺、甚至殺人,只換來一個人的覺醒
    《陽光普照》是金馬獎大贏家,長達2個半小時的作品,讓劉若英花一周時間才走出心痛。它講述一個平凡家庭,經歷了犯罪、死亡、甚至殺人,才換來家庭的救贖,迎來「陽光普照」。《陽光普照》不是什麼勵志片,它只是真實地描繪生活的殘酷,引起的共鳴卻是如此強烈。
  • 《陽光普照》:關於父親的隱喻
    近作《陽光普照》在去年年末甫一亮相便被眾聲喧譁地推崇為2019年最重要的華語電影,金馬獎更是拿到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5項大獎和6項提名。全球疫情期間《陽光普照》上線Netflix,終於共享更多的影迷,值得推薦。《陽光普照》片長155分鐘,繼承了臺灣電影娓娓道來的風格,不動聲色地講述了一個承受喪子之痛的家庭從2013年到2018年的一段艱難經歷。
  • 不要被《陽光普照》的名字所騙,其實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情故事
    《陽光普照》海報作為網友們評為2019年華語前三的電影,先來看看《陽光普照》都獲得了哪些大獎。《陽光普照》獲得的獎項不要被《陽光普照》這個陽光滿滿的名字所騙,其實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情故事伴隨著阿豪母親,悽厲的哭聲,屏幕外的我們,方才知道,那個被慢慢拉長的身影,是阿豪跳樓前最後的影子。一團巨大的烏雲籠罩在這個普通家庭的上方,小兒子被抓進撫育院,大兒子跳樓自殺。阿和在監獄聽到哥哥的死訊,一度面臨崩潰,想要瘋狂的發洩自己的情緒。可是生活終要繼續。
  • 電影《陽光普照》:每一位孩子要接受公平的對待,隱喻令人深思!
    ——《陽光普照》前些天,小姨媽看了19年金馬獎的最佳影片《陽光普照》,這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壓抑又悽厲,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故事。阿豪(許光漢飾)是家裡的大兒子,學習好,性格好,外形長得好,從小被父母尤其是父親給予了厚愛。
  • 陽光積極的生活句子,句句經典有智慧!
    活在世上,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痛苦難受都得自己承受。沒人能真正理解你,石頭沒砸在他腳上,他永遠體會不到有多疼。人生路上,我們都是孤獨的行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真正能幫你的,永遠只有你自己。九、受挫一次,對成功的內涵則透徹一遍;失誤一次,對生活的醒悟就增添一階;不幸一次,對世間的認識能成熟一級;磨難一次,對人生的理解會加深一層。要讀懂人生,就要把失敗、不幸、挫折和痛苦讀懂。
  • 激勵陽光生活的感悟句子
    生活是公平的,要活出精彩,需要一顆奮進的心。以勤為本,以韌為基,儘自己的全力,求最好的結果,行動成就夢想,奮鬥成就人生。1. 你想要做一個別人願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最關鍵是的你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2. 愛一個人而那個人不愛你是很讓人難受的,但更痛苦的是,愛一個人,卻永遠都沒勇氣告訴他。
  • 積極的生活態度(作文素材)
    客觀困難的確存在,關鍵在於我們是直面困難,心平氣和地分析問題中的積極因素和不利因素,想辦法解決困難,還是在困難面前垂頭喪氣、選擇不快樂,這便是一個態度問題。     人與人之間有多少區別?只有積極的心態與消極的心態這一細微的區別,但正是這一點點區別決定了二十年後兩個人生活的巨大差異。
  • 讓法治陽光普照三湘大地
    讓法治陽光普照三湘大地湖南著力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 發布時間:2020-10-19 04:32 星期一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阮佔江 帥標 通訊員 劉剛魁 「
  • 開一座天井把陽光、空氣與綠意帶入生活裡!在透天別墅裡感受陽光
    「雲門製作」—開一座天井把陽光、空氣與綠意帶入生活裡!在透天別墅裡感受陽光普照與自然風吹拂!天井與大面落地窗形成的軸線創造良好的空氣對流,臥室設計上以大面落地摺疊門將景觀陽臺帶入私領域,拉近室內外的距離,把硬體設計奠基於生活感受度上,將讓人感覺到舒適的陽光、空氣與綠意三大元素帶入透天別墅裡。
  • 積極的生活態度的重要性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是不可能一路順風的,相反的,更多時候我們都是在面對困難,跨越荊棘,翻山越嶺。因此,我們需要時刻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在我們失落失望失敗的時候能像普希金說的那樣「在愁苦的日子裡心平氣和」始終相信「幸福的一天終究會來臨。」
  • 7月中旬陽光普照勇往直前做出一番事業三生肖
    7月份有這幾個生肖,他們將能夠得到陽光的沐浴和普照,註定享受人生的富貴命運,一直牽引我們前進的道路,好命的人做什麼事情,一生當中都能夠一帆風順,步步高升就算遇到困難和坎坷,命中總會有貴人相助,幫助你化險為夷,更能夠帶來財運,帶來好的運氣,享受人生的福氣,命運不好的人,運勢方面也會影響您做事情,總會感覺到力不從心,這時候就需要找出問題根源的
  • 回歸兒童生活:幼兒園課程建構的本質
    該課程體系是我們深入實踐、不斷探究的結果。在研究過程中,我們不斷建構對生活化課程的理解。應該說,這一研究成果對目前我國幼兒園的課程改革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因此,生活也應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育與生活之間有著內在的精神契合性,兒童的教育同樣需要以生活為基點進行審視。筆者認為,幼兒園課程的本質、價值訴求和內容均要體現出生活化的特點,這樣方能彰顯兒童生活的精神性,讓教育回歸兒童生活的本真。  生活化課程所倡導的回歸自然、回歸傳統、回歸生活、回歸兒童,本質上也是自然主義教育觀的再現。自然主義至今依然是兒童教育最偉大的人性論和價值訴求[4]。
  • 邳州市天氣預報11天動態
    現在的氣候環境對旅遊變動很小,平常要減少過於疲乏,不吃辛辣飯菜。 而且溫度、氣壓也對人的心理有各異的改動天津天氣預報30天。怕曬黑的人士旅遊可以適宜輕輕塗抹防曬的哦。專家表示,春季天氣系統變動明顯,陰晴改變多,還有溫度不穩定大,是很正常的現象。
  • 是我們改變生活,還是生活改變我們?
    今日上班之生活感悟篇。早晨起來,突然發現天氣下雪。從之前規避的上班路線!騎共享單車-到地鐵口做地鐵-再騎共享單車去公司,路程半個小時。今日下雪的原因,路線改為坐公共汽車-到地鐵口-騎共享單車到公司。之前覺得滴滴不安全,各種狀況,今天遇到打的這麼難,我深有感觸,滴滴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為何計程車沒有想到自己改變,因為他們思維慣性,習慣了平常的生活規避,等突然出現了新的事物他們不願改變,也不讓別人改變。從畢業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快10個春秋了,從大學到社會,我們從年輕的豪言壯志,我們將改變世界,世界會因為我們而改變。
  • 《陽光普照》——一個優秀、光芒萬丈的孩子,為何選擇自殺?
    這個平凡的四口之家來自於提名金馬獎十一項的《陽光普照》。或許我們可以從他最後的簡訊尋得一絲線索:「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
  • 陽光如此熾熱,生活也要這般熱愛
    因為陽光燦爛,所以生活很美好在我們人類的世界裡,有著慣性一詞,如「失戀」,在人與人相處之間,從陌生到熟悉,再從熟悉到摯愛,關係一直在上升,兩人互相包容,互相磨合,期間更是吵小架居多,但到最後,卻不會影響感情,而是越來越愛對方了
  • 艾族陽光房 給你浪漫的生活情調
    車水馬龍的城市,隨處可見高高聳立的陽光房。陽光房設計風格多種多樣,極簡輕奢風格在現代都市最為受歡迎。這種風格所選用的材料基本都以鋁合金型材為主。陽光房最為重點的地方是設計絕不能馬虎,色彩搭配講究清新.簡約.沒有太複雜的線條利落自在的感覺;細節上小至一石一木一花都能夠配合整體的設計,系統一體化,來體現簡約風格的精髓。陽光房的設計還可以配搭多種家居風格,如果面積夠大,還可以放置一張小茶几、沙發,陽光房就可以成為真正一個幽靜的休憩處。朋友來到家裡,可以把陽光房當作會客室一起談天說地,聊聊人生。
  • 你真看懂了《陽光普照》裡司馬光的隱喻?父親才是這個悲劇的源頭
    最近,由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主演的《陽光普照》在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包攬了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剪輯共十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