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是由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該片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
作為網友們評為2019年華語前三的電影,先來看看《陽光普照》都獲得了哪些大獎。
不要被《陽光普照》這個陽光滿滿的名字所騙,其實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情故事。在一個普通家庭,時間推動著每個人物的悲歡離合。仿佛每個人物都是受害者,又仿佛每一個人物都是加害者。每一個人物都是有裂痕的,當強烈的陽光普照大地,照在每一個劇中人的身上。有的被陽光所吞噬,永遠的離開。有的挺過烈日,在光影斑斑中奮力前行。
電影的開始有一個一閃而過的鏡頭,阿豪在上課,課間休息的時候,同學們都在休息,在阿豪轉頭的瞬間,身邊的同學都消失了。這裡先按下不表,後面再做解釋。
下面開始慢慢地為大家講述劇中人的故事。臺灣有個一普通的一家人。家裡的男主人叫阿文,在一家駕校當教練,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不善言談。阿文的老婆是琴姐,竄梭於各大夜場,為公主補妝,補貼家用。家裡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阿豪,品學兼優,由於去年沒有考上理想中的醫學院,高四復讀中,也是父母眼中家裡未來的希望。小兒子叫阿和,國中加入了拳擊隊,打著打著就成了混混一枚。講述的就是這一家四口的故事。
電影開始於一場雨夜,阿和被黑輪打了一頓,心中憤憤不平。拉上好友菜頭去找黑輪報復。阿和偷了一輛摩託車,一人一把開山刀,氣勢洶洶的一路向黑輪奔去。菜頭見到黑輪,二話不說,手起刀落,黑輪的一隻手被砍掉在火鍋中。兄弟義氣害死人,鏡頭一轉,阿和和菜頭進了審判庭。阿和被判了三年,菜頭被判的更久,還需要賠償黑輪家一百五十萬。
這邊阿和剛進少年撫育院,阿和的前女友小玉和小姨就找上了門。原來十五歲的小玉已經有了阿和的孩子。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就讓小姨帶著找上了阿和的家門。小玉的小姨並揚言要法庭上見。
鏡頭一轉,轉向了大兒子阿豪,阿豪品學兼優,就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長的也是陽光帥氣。由於去年高三沒有考上自己想去的醫學院,今年在復讀學校複習。一天在學校食堂吃飯,同學曉真前來搭訕,一來二回,關係熟悉之後。阿豪送曉真去公車站,在等公車257路的時候,阿豪給曉真講了一個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司馬光和朋友們玩捉迷藏,當他把所有人都捉到以後,說還有一個小朋友沒找到,小朋友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啊,這不都在這嗎」,但司馬光非常堅持,大家拿他沒辦法,就一起尋找他口中那個不見了的小朋友。找了一陣子,在樹下發現一個大水缸,大家都很興奮,覺得那個小朋友就藏在裡面了。然後司馬光拿起大石頭砸向水缸,卻根本沒有水流出來。所有人都呆住了,因為只見水缸的陰暗處坐著一個小朋友,幽幽地看著外頭,而那個小朋友,就是司馬光自己。
為了聽這個故事,曉真還錯過了一班公車。後來他們又約著一起去動物園。曉真鼓足勇氣拉起了阿豪的手。這或許是阿豪生命中挺開心的一天吧。在動物園裡,阿豪問曉真,這個世界上什麼最公平。阿豪的回答是陽光。
懷孕的小玉住到了阿文家,阿文並不待見這個不請自來的兒媳婦。一天小玉要去做產檢,一家人都沒有時間去陪她,最後阿豪帶著小玉去做產檢,還準備和小玉一起去撫育院看阿和。由於事前沒有打聽清楚,只能直系親屬才可以探視。最終只有阿豪進去看了阿和。兄弟兩個一見面,沒有說上幾句話,便吵了起來。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在一天夜裡,阿豪回家,一如既往的洗澡,洗漱,收拾衣服。與之前不同的是,伴隨著昏暗燈光下,被慢慢拉長的身影。阿豪消失了。不一會,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阿文。鄰居很委婉的說,讓阿文去樓下看一眼,樓下那人很像阿文的大兒子阿豪。伴隨著阿豪母親,悽厲的哭聲,屏幕外的我們,方才知道,那個被慢慢拉長的身影,是阿豪跳樓前最後的影子。
一團巨大的烏雲籠罩在這個普通家庭的上方,小兒子被抓進撫育院,大兒子跳樓自殺。阿和在監獄聽到哥哥的死訊,一度面臨崩潰,想要瘋狂的發洩自己的情緒。可是生活終要繼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參加阿阿豪葬禮給到的第一個鏡頭,應該就是之前讓阿豪滾出教室的國文老師,那天他正在講司馬光的《訓儉示康》。由於阿豪上課發呆走神,便被老師斥責請出了教室。辦完阿豪的葬禮。曉真找到了阿豪的母親,講述了阿豪在人間的最後的歲月。還有阿豪最後發給她的簡訊。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不論緯度高低每個地方一整年中白天與黑暗的時間都各佔一半。前幾天我們去了動物園,那天太陽很大,曬得所有動物都受不了,它們都設法找一個陰影躲起來。我有一種說不清楚模糊的感覺,我也好希望跟這些動物一樣,有一些陰影可以躲起來,但是我環顧四周,不只是這些動物有陰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馬光都可以找到一個有陰影的角落,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聽著曉真的講述,阿豪的母親,泣不成聲。關切的問,曉珍是不是阿豪的女朋友。曉珍也泣不成聲的回答:「我不知道,但我一直希望是」。看到這裡,有網友評論,「如果曉珍勇敢一點,也許結果就不一樣。」或許吧,只是很多事情,可以或許,可以如果。只是再也換不起劇中人消逝的命運。
面對殘酷的現實,阿文在駕校的工作也出現了問題。領導讓阿文休息一個月,阿文還以為領導要辭退他。其實領導並沒有這個意思。有網友評論說,這個領導比較有人情味,或許吧,又或許哪裡都一樣呢。對事不對人吧,又或許阿文遇到了一個好領導。
葉子綠了又黃,黃了又綠,轉眼一年半過去了,到了阿和出獄的日子。在經受了社會的教訓後,從撫育院出來的阿和,開始好好的生活。經歷了找工作的處處碰壁,最終找到了一個在洗車店的工作,晚上又在便利店上大夜班。阿和開始承擔起了一個作為丈夫,作為父親,作為兒子的責任。在這裡有一場,阿文晚上做夢,在巷子裡夢到大兒子阿豪的場景,夢醒後,阿文沿著巷子走,卻遇到了在便利店上夜班的阿和。父子之間第一次深入的交談起來。交談的話題還是繞不開大兒子阿豪,阿和說,「其實我們沒有一個人,真正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
沒有人理解阿豪,阿豪輕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可是誰又了解過阿和。
正如導演鍾孟宏的另一部作品《大佛》裡,電影的結尾,菜脯來到死去的好友肚財家中,才發現肚財家中藏了一個從來沒人見過的宇宙,並且說出了一句感動無數觀眾的名言:「 雖然現在已經是太空時代了,人類可以搭乘太空船到達月球,但卻沒辦法看穿每個人心裡的宇宙。」
時間就暫時的歸於平靜,就這樣簡單忙碌著,阿文一家人又過了三年。終於,菜頭出獄了,又慢慢的給這個家庭掀起了驚濤駭浪。簡單來說,就是菜頭出獄後,想問阿和要補償,並威脅阿和做了一些犯法的事情。阿和無奈只得照做。在一個大雨磅礴的夜晚,一直在暗中保護阿和的父親阿文。殺死了菜頭。
在一次祭奠過大兒子後,阿文和阿琴老兩口去山上走一走,這天陽光正好,照在每一個登山人的身上。也照在阿文和阿琴的身上,但仿佛這光寸間的陽光已經把阿琴和阿文的脊背壓彎。在山上,阿文給妻子阿琴有一番長談,很是感人,也提到了為了保護唯一的小兒子而殺人的事。
再後來鏡頭就轉到了,小兒子阿和和母親阿琴一起收拾哥哥阿豪的房間。說要把哥哥的書收拾好,讓爸爸送到回收場。阿和又意外發現哥哥放著整整齊齊的筆記本。原來是爸爸駕校發的筆記本,每年有一本,爸爸都送給了大兒子阿豪。不善言談的父親,希望阿豪也可以做到,把握時間,掌握方向。可是阿豪一本都沒有用過。
從這段阿和和母親阿琴的對話來說,貌似殺死菜頭的阿文並沒有被警察抓到。逃脫了法律的制裁。電影的最後,阿和在街邊「借」了一輛單車,帶著媽媽阿琴,穿梭在光陰斑斑的光陰裡。
這是一部看完之後,會讓人覺得會很壓抑的一部電影。劇中的人,貌似每一個身上都是有裂痕的,和奶奶相依為命的菜頭,父母死於車禍的小玉,抑鬱自殺的阿豪,蹲過撫育院的阿和。一直想把一碗水端平的阿琴,一直只承認只有大兒子的阿文,又為了保護唯一小兒子去殺菜頭的阿文。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演繹了一部兩個半小時的電影。
這部電影或許在指責教育制度的一些缺失,或許在指責面對兩個孩子時家長的偏心,或許在指責兄弟義氣害死人,或許在指責對青少年缺少監管與保護。或許在指責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而去殺死別人家孩子的自私,又或許,又如果,還有很多很多。
或許看完會讓人若有所思,重新審視陽光普照的含義。
只是沒有那麼多的或許,沒有那麼多的如果。
當我們思考過,認清楚社會的不公與現實,美好與骯髒,高尚與醜陋,我們還要堅定的,好好的去生活。這或許才是陽光普照的含義。
只是如果終有一天要離開,我願在一個漫天晚霞的黃昏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