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法治陽光普照三湘大地

2020-12-08 騰訊網

讓法治陽光普照三湘大地湖南著力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

發布時間:2020-10-19 04:32 星期一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阮佔江 帥標 通訊員 劉剛魁

「今日打起漁鼓玩,也是為了搞宣傳,生男生女都一樣,千萬不要另相看……」打著漁鼓,伴著節奏,「漁鼓達人」張輝明就唱了起來。用這樣的獨特方式,張輝明已堅持義務普法20餘年。他的《漁鼓普法三字經》榮獲中宣部、中組部、司法部全國法治文藝創作優秀作品三等獎,他本人也被評為湖南省最美公益普法個人。

在湖南,這樣的公益普法人還有不少。他們獨創的普法方式也是各具特色,除了漁鼓,還有三棒鼓、花鼓戲、廣場舞等,這也成為湖南「七五」普法工作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16年以來,湖南省認真貫徹實施全國、全省「七五」普法規劃,著力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積極建立健全「誰執法誰普法」「媒體公益普法」等各項工作機制,開展最美公益普法集體、最美公益普法個人評選宣傳活動,建立科學有效的普法考核評估體系,將普法工作由部門「獨唱」轉變成社會「大合唱」。

抓好「關鍵少數」

湖南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推動全省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2017年,湖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湖南省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實施辦法》。通過剛性的職責規定,促進黨政主要負責人重視法治建設,履行法治建設責任,並建立了嚴格的考核評價機制,為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開展和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

「新時代,我們將聚焦、聚神、聚力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努力在推進法治湖南建設中展現新作為……要確保黨政主要負責人在推進法治建設中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2018年10月,湖南省司法廳廳長範運田做客紅網訪談室,就如何推進法治建設、做好普法工作,與網友進行了分享交流。

2017年以來,湖南先後組織開展了「市(州)委書記談法治」「省政府組成部門負責人談法治」活動,14位市州委書記、24位省政府組成部門主要負責人先後走進紅網演播廳,闡述自己對法治建設的認識,暢談法治建設取得的成績和今後的工作打算,推動領導幹部增強法治意識,真正把法治貫穿到履職行權全過程,把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作為應有之責、應盡之責。活動引發了各方關注和熱議,僅2018年「省政府組成部門主要負責人談法治」活動專題點擊量就達800餘萬人次。

此外,湖南還以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為對象,認真組織開展了「十佳法治建設推進者」「湖南優秀法治建設推進者」評選和先進事跡宣傳報導活動,樹立了一批縣(市、區)黨政領導幹部尊法學法守法依法的典型,為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搭建「比武」擂臺

15家「誰執法誰普法」考核優秀候選單位逐一登臺,通過PPT、視頻演示的形式,現場向15位專家評委、14個市州司法局的代表及省直國家機關代表展示各自單位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成績、亮點及特色,他們的精彩演示盈得在場觀眾陣陣掌聲。2020年4月27日,一場精彩的「普法功夫」大比拼在長沙進行。

近年來,湖南省司法廳深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健全年度普法任務清單和年度履職報告評議制度,修改完善普法考核評估體系,在省市縣3級層層壓實普法責任,構成了領導幹部帶頭尊法守法、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媒體公益普法等社會大普法工作格局。

湖南各級國家機關立足自身職能,發揮專業優勢,結合本部門法律法規的實施,注重普法宣傳與執法司法的同步推進,取得了執法與普法深度融合,司法、行政執法人員法治思維、依法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的良好效果。

「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是黨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是推進國家機關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客觀需要;是深化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治信仰的必然要求。」範運田說,作為普法工作牽頭人,湖南省司法廳注重完善全省普法機制,敦促普法責任落地。

每一次庭審,都是最生動的普法課堂。湖南省高院通過庭審直播,拓展法治宣傳教育渠道,讓公正的案件審判成為全民「法治公開課」,達到「庭審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作用;省公安廳、省文化廳有針對性地開展禁毒、禁賭、掃黃、掃黑除惡等專項整治宣傳,為淨化社會風氣、推進法治湖南建設營造了良好氛圍;省金融辦通過廣泛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提高人民群眾防範金融風險的意識和能力;省檢察院通過開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專項立案監督」「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等活動,廣泛開展相關法治宣傳教育;省生態環境廳、省林業局在執法「亮劍」的同時不忘加大對環保等政策法規的宣傳,有效呵護了青山綠水;省國稅局、省地稅局在開展稅務執法檢查過程中,對照相關法律法規,幫助規範管理,既鞏固了執法成果,又達到了普法目的……

為了讓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普法工作中來,挖掘更多普法好項目,讓普法活動更鮮活、更生動、更「走心」,2018年以來,湖南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普法創新大賽,經過初選,90多個單位或個人走上比賽舞臺,最後評選出了20個創新性強、有潛力、有前景、有推廣價值的項目進行扶持推廣,有效推動了社會力量參與普法。

構建多維格局

「他們弘揚憲法精神,做社會和諧的陽光;他們堅定法治信念,做禾苗茁壯的養料;他們在湖湘大地播種最燦爛的宣言……」這是在2019年「12·4國家憲法日暨法治湖南建設年度盛典」最美公益普法集體和個人的頒獎活動現場上發出的讚譽。

「七五」普法期間,湖南進一步擴充普法責任主體,廣泛挖掘最美公益普法集體(個人)、最美守法公民、十佳普法集體、十佳法治建設推進者、新時代司法為民好榜樣等一系列先進典型,推動更多社會力量資源參與法治宣傳教育,講好法治故事,實現普法主體多元化、普法資源集約化、普法機制常態化,形成普法工作全民參與、普法成果全民共享的生動局面。

記者了解到,湖南還在全國首創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農村「法律明白人」培訓模式,連續兩年組織開展省級網絡在線培訓,參訓人數達5萬餘人,他們和全省28433名「法潤三湘」志願者深入企業、村(社區)開展各類送法活動,成為活躍在基層、活躍在群眾身邊的重要普法力量。

湖南還依託省旅遊協會、省旅遊飯店協會廣泛開展「憲法進賓館(景區)」活動,利用賓館(景區)的電子顯示屏、電視機播出法治公益廣告,在酒店客房、賓館(景區)公共場所擺放憲法讀本和相關普法資料,使憲法宣傳走近百姓、走進生活,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普法是一項繁重而系統的工程,必然需要各方聚力共同發力。」範運田表示,湖南將繼續把構建社會大普法格局作為落實黨中央對新時代普法工作要求的具體舉措,堅持普法工作與執法實踐相結合、堅持法治文化與群眾生活緊密結合,走出一條「以人民為中心」,普法工作人人參與,普法成果全民共享的社會化普法之路,奮力譜寫新時代湖南普法工作新篇章。

責任編輯:劉一鳴

8330730

相關焦點

  • 讓和平的陽光普照大地(新論)
    今天我們紀念這場偉大的勝利,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緬懷先烈、居安思危、繼往開來,讓和平的陽光普照大地,在民族復興的路上不斷奪取新的勝利。(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 陰霾終會散去 陽光終會普照大地
    陰霾終會散去,陽光終會普照大地。待到陰霾消散、繁花似錦的時候,我們再一起把酒言歡,共度人間美好時光
  • 「社評」破除黑惡「保護傘」,讓法治的陽光普照大地
    掃黑除惡,依法懲治群眾身邊涉黑涉惡腐敗問題,剷除黑惡勢力生存的土壤,確保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每個人都能看得見法治的陽光、培育起對法治的堅定信仰,是打造掃黑除惡長效常治工作機制的核心,是公眾對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期待。
  • 「一個兒子」|《陽光普照》
    《陽光普照》是一部以家庭敘事為外殼的片子,自然離不開對對親子關係的討論。《陽光普照》圍繞一個家庭的分崩離析與重組,圍繞少年的成熟與和父親的和解、父親身份的責任與擔當展開。一個家庭分崩離析,然後重組,報團取暖地去互相舔舐傷口,陽光普照之下,他們為彼此搭建起一個陰翳的庇佑。就像導演鍾孟宏所說:「每個家庭都有屋頂,有四根柱子,當一個柱子慢慢瓦解,第二根柱子瓦解,那這房子理所當然要倒了。家不就這個樣子嘛,常常就是發生什麼事情了一定要有人撐住。
  • 《陽光普照》:關於父親的隱喻
    近作《陽光普照》在去年年末甫一亮相便被眾聲喧譁地推崇為2019年最重要的華語電影,金馬獎更是拿到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5項大獎和6項提名。全球疫情期間《陽光普照》上線Netflix,終於共享更多的影迷,值得推薦。《陽光普照》片長155分鐘,繼承了臺灣電影娓娓道來的風格,不動聲色地講述了一個承受喪子之痛的家庭從2013年到2018年的一段艱難經歷。
  • 《陽光普照》並非最好天氣,我們要從積極生活,回歸「沉思生活」
    陽光和煦,晴空萬裡,這也許是大眾對於天氣最棒的稱讚,然而物極必反,被陽光照耀的大地若是缺少了影子的庇護必會造成浩劫性的災難。《陽光普照》以光與影為隱喻,展開了一個關於積極生活及否定性的辯證,阿豪的死敲響了當代社會過度積極所造成的神經衰弱及迷失自我的警鐘,我們若是不斷在這種過度積極、缺乏否定的社會上運作著必會面對能源耗盡(自我心理或生理上)的未來。
  • 告白文案|陽光普照大地,可太陽只有一個,人潮擁擠,我只喜歡你
    陽光普照大地,可太陽只有一個,人潮擁擠,我只喜歡你The sun shines on the earth, but the sun is only one, the crowd is crowded, I only like you重要的人,要時時刻刻放在心尖上
  • 不要被《陽光普照》的名字所騙,其實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情故事
    《陽光普照》是由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該片於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屆多倫多電影節「當代電影世界單元」 首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陽光普照》海報作為網友們評為2019年華語前三的電影,先來看看《陽光普照》都獲得了哪些大獎。
  • 科學網—「液態陽光」將在神州大地普照
    地球上的能源主要來自陽光,但「光陰似箭」難以捕獲,如何把陽光變成隨人們的意志可儲存、可運輸的液體,這便是甲醇。但是,長時間以來,甲醇在社會上已經被「妖魔化」,甲醇有毒的認識已經根深蒂固。為了破除甲醇有毒的「魔咒」,中國科學院研究組給清潔甲醇和綠色甲醇冠以一個富有詩意的名字「液態陽光」。
  • 《陽光普照》:破敗的家庭陰影下,沒有一個人能夠被救贖
    或許導演是背負了三年前《一路順風》的金馬失利,想藉由《陽光普照》帶出更穩重的步伐和口吻與觀眾重逢。這次觀眾看到的是對個體、家庭關係的赤裸隱喻。這次鍾孟宏的《陽光普照》,從悲劇日常進入,將觀眾漸漸推進冰冷絕望,比《一路順風》的暗流湧動更讓人細思極恐。
  • 讓文化陽光普照大地
    不同地域,不同視角,映射的卻是文化陽光普惠民生的共同主題。中國電影票房屢創新高,「現象級」影片《戰狼2》等實現了口碑票房雙豐收;中國出版加快「走出去」步伐,面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近年來,各地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助推文化產業發展,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 《陽光普照》:犯罪、自殺、甚至殺人,只換來一個人的覺醒
    《陽光普照》是金馬獎大贏家,長達2個半小時的作品,讓劉若英花一周時間才走出心痛。它講述一個平凡家庭,經歷了犯罪、死亡、甚至殺人,才換來家庭的救贖,迎來「陽光普照」。《陽光普照》不是什麼勵志片,它只是真實地描繪生活的殘酷,引起的共鳴卻是如此強烈。
  • 《陽光普照》——一個優秀、光芒萬丈的孩子,為何選擇自殺?
    這個平凡的四口之家來自於提名金馬獎十一項的《陽光普照》。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從這獨白中可以發現阿豪知道自己內心有抑鬱陰暗的一面,可他找不到一處可以庇護自己的陰暗處,讓內心真實的抑鬱陰暗得以安放。死亡對他好像是一種解脫。
  • 你真看懂了《陽光普照》裡司馬光的隱喻?父親才是這個悲劇的源頭
    最近,由鍾孟宏執導的劇情片,陳以文、柯淑勤、巫建和、劉冠廷、許光漢主演的《陽光普照》在第56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包攬了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剪輯共十項大獎。
  • 電影《陽光普照》:每一位孩子要接受公平的對待,隱喻令人深思!
    ——《陽光普照》前些天,小姨媽看了19年金馬獎的最佳影片《陽光普照》,這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壓抑又悽厲,講述的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故事。阿豪(許光漢飾)是家裡的大兒子,學習好,性格好,外形長得好,從小被父母尤其是父親給予了厚愛。
  • 7月中旬陽光普照勇往直前做出一番事業三生肖
    7月份有這幾個生肖,他們將能夠得到陽光的沐浴和普照,註定享受人生的富貴命運,一直牽引我們前進的道路,好命的人做什麼事情,一生當中都能夠一帆風順,步步高升就算遇到困難和坎坷,命中總會有貴人相助,幫助你化險為夷,更能夠帶來財運,帶來好的運氣,享受人生的福氣,命運不好的人,運勢方面也會影響您做事情,總會感覺到力不從心,這時候就需要找出問題根源的
  • 出發總是美麗的,尤其是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清晨上路
    出發總是美麗的,尤其是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清晨上路一、最痛苦的一種再見是從未說出口,但心裡卻清楚,一切都已結束。二、跟你說了無數次再見,希望這一次是最後一次。
  • 豆瓣年度電影榜單出爐 《陽光普照》獲華語片最高分
    豆瓣2020評分最高華語電影——《陽光普照》豆瓣2020評分最高外語電影——《1917》豆瓣2020評分最高華語劇集——《想見你》豆瓣2020評分最高英美新劇——《后翼棄兵》
  • 最高法大型法治電視劇《陽光下的法庭》即將登陸央視黃金檔
    最高法大型法治電視劇《陽光下的法庭》即將登陸央視黃金檔 2018-04-04 15:44: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4日消息
  • 《陽光普照》:現在就真的只剩下一個兒子了
    《陽光普照》是一部用細膩表達平凡家庭悲歡的劇情片,沒有令人反感的說教。電影唯一的不足可能是80分鐘後,顯得有些刻意的情節,以及不那麼自然的臺詞。值得一提的是,林祥和的配樂為電影加分不少,讓人很快入戲。導演對於細節的把控,不亞於對一塊璞玉的精雕細琢。譬如菜頭承諾阿和幹完最後一單時,選擇了在車窗外吸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