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空位氧化鎢作鋰電池負極材料優勢

2020-11-25 易車網

過渡金屬氧空位氧化鎢粉體之所以能很好地參與新一代鋰電池負極材料的製備,是因為其晶體結構較為獨特,而具備較強導電能力的原因。相對於目前商業化的儲能電池來說,含有氧空位氧化鎢材料的蓄電池擁有更廣泛的應用領域,如新能源汽車、電動工具、航天航空航海等領域。

△紫色氧化鎢圖片

氧空位氧化鎢作鋰電池負極材料有哪些優勢呢?

1、較高的能量密度。氧空位氧化鎢是一種熵值較高的材料,不僅具有較強的鋰離子吸附能力,還有較高的理論比容量,作為負極材料添加劑能明顯提高該極的容量。

2、較大的化學擴散係數。氧空位氧化鎢的顆粒尺寸屬於納米級,有著較大的比表面積,顯著的量子尺寸效應等特點,若能夠參與鋰電池負極材料製備的話,那將能明顯擴大鋰離子運輸通道寬度,減少鋰離子遷移阻力。

△鋰電池圖片

3、減緩電池容量下降速度。氧空位氧化鎢材料憑藉著較佳的化學穩定性和較高的融化溫度等特點,能很好參與鋰電池負極材料的製備,進而可使所製備的產品不會因為溫度過高而發生分解反應,且與傳統負極材料相比,其與有機電解液發生化學反應的概率更小。如此一來,能有效減緩電池容量衰減速度,延長壽命。

4、較高的安全係數。氧空位氧化鎢不僅體積效應較小,還具有較強的剛性,能有效防止負極材料因長時間循環工作而發生體積變形的情況。

氧空位氧化鎢作為鋰電池負極材料除了有上述的4個優點外,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產成本。

[中/英,礦/粉末/合金/廢料/機械等]

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氧空位氧化鎢作鋰電池負極材料優勢
    過渡金屬氧空位氧化鎢粉體之所以能很好地參與新一代鋰電池負極材料的製備,是因為其晶體結構較為獨特,而具備較強導電能力的原因。相對於目前商業化的儲能電池來說,含有氧空位氧化鎢材料的蓄電池擁有更廣泛的應用領域,如新能源汽車、電動工具、航天航空航海等領域。
  • 聚合物輔助在焦磷酸鈦中可控引入氧空位並用於鈉/鉀離子電池負極
    碳材料是常用的鋰電負極材料,因共軛層間距較小而難以應用於鈉電和鉀電。開發高性能負極材料是鈉電和鉀電實現大規模應用的關鍵。磷酸鹽類材料具有獨特的配位效應、開放的三維框架以及良好的電化學穩定性,是一類潛在的鈉/鉀電負極,但其較低的電導率及不可逆的相轉變限制了該類材料的實際應用。
  • 「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烯/磷酸氫鋯複合材料
    但隨著能源危機的加劇和可攜式電子設備及電力汽車的快速增長,目前商業化鋰離子電池石墨負極材料已不能滿足其人們的需求。石墨烯/磷酸氫鋯複合材料的製備方法磷酸氫鋯與石墨烯複合材料作為鋰電池的負極材料然後將上述方法製得的石墨烯/磷酸氫鋯複合材料用於鋰電池的負極材料。
  • 鋰電池正負極材料怎麼選?為何正極用鋁箔而負極用銅箔?
    鋰離子電池的正極為什麼用鋁箔,而負極用銅箔?鋰離子電池的四大主要部分是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離膜和電解液。銅箔和鋁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已形成氧化保護膜、質地較軟有利於粘結、製造技術較成熟、價格相對低廉等優勢,因此被選擇作為鋰電池集流體的主要材料。
  • 合肥研究院在富含氧空位的Ru/CeO2敏感材料的構築及...
    實驗結果表明,通過煅燒處理可以使氧空位被引入到CeO2納米立方體表面,且不同溫度煅燒後CeO2納米立方體表面所含氧空位濃度不同。進一步分析表明,CeO2納米立方體主要暴露的晶面為(100)面,已有研究報導CeO2(100)面表層滿覆蓋的氧離子間存在很強的相互排斥作用,能夠促進晶格氧由內向外遷移,不僅增強了氧空位的形成,調節催化活性,而且改善了氧的遷移率,提高氧化還原能力。
  • 氧化鎢也能當負極材料?東芝:當然可以!
    題中的氧化鎢,其實是被稱為「紫色氧化鎢」的相成分為WO2.72(或W18O49)的紫色細碎晶體狀粉末。在前不久落幕的「2018年橫濱人車科技展」上,東芝材料展出一款可用於負極材料的紫色氧化鎢,它可幫助鋰離子電池實現超快速充電,因此可以構建高功率密度的電池器件,從而實現更小,更輕的器件。據東芝材料的官網介紹,他們研發的紫色氧化鎢是通過WO3缺氧狀態下獲得,具有非常高的化學活性,可此增強電子傳導性。由於該材料內阻小,而且具備優異的Li離子擴散性。
  • 1000多家鋰電池產業鏈企業-中國寶安(貝特瑞):負極材料+正極材料+...
    車研諮詢發布的《2018-2025年中國鋰電池負極材料市場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18版)》、《2018年中國100家鋰電池負極材料企業經營報告(2018版)》,對中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市場80多家企業的發展進行了統計分析(分公司/子公司與母公司按一家公司計算,若單獨計算有100多家)。
  • 氧化還原核心助力高性能負極材料
    近年來隨著動力電池技術的不斷發展,對於具有高容量和良好倍率性能的負極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傳統的石墨材料已經無法滿足下一代電池的需求,包括矽基負極在內的下一代負極材料正逐漸成為新的研究熱點。近日,德國HIU的Yanjiao Ma(第一作者)和Dominic Bresser(通訊作者)通過在氧化物負極材料CeO2中進行金屬元素摻雜,藉助摻雜元素的氧化還原反應,將其容量提升200%以上。
  • 為什麼說矽碳材料是最有潛力的鋰電池負極
    打開APP 為什麼說矽碳材料是最有潛力的鋰電池負極 鄧佳佳 發表於 2018-02-27 17:49:04 矽是目前人類至今為止發現的比容量(4200mAh/g)最高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是一種最有潛力的負極材料,但矽作為鋰電池負極應用也有一些瓶頸,第一個問題是矽在反應中會出現體積膨脹的問題。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驗可以證明嵌鋰和脫鋰都會引起體積變化,這個體積變化是320%。所以不論做成什麼樣的材料,微觀上,在矽的原子尺度或者納米尺度,它的膨脹是300%。
  • 鋰電池新型材料有哪些?
    這種鋰電池新型材料優勢在於熵穩定,表現出更強的鋰儲存性能,改變了傳統鋰電池的組成元素,提升循環性能,還且可以減少電池正極中有毒和昂貴元素使用。2、鋰電池新型材料之層狀氧化物據行業媒體報導資料國內研究人員在層狀金屬氧化物領域的研究取得進展,研究人員發現在層狀氧化物中氧的擴散遠比人們想像中的容易,氧離子在電池循環過程中的擴散流失導致材料內部形成了大量的納米尺寸氣泡,同時引發材料晶體結構的相變,成果已發布於《自然·納米技術》。
  • Nature重磅:新型鋰離子電池快充負極材料
    然而當前廣泛採用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並未完善,導致快充電池必須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上有所取捨。氧離子完全佔據四面體4a位;八面體4b位由52%的Li離子和40%的V離子共同佔有;並且有4%的Li離子佔據四面體8c位。根據表徵結果結合DFT計算,Li3+xV2O5的結構可寫作[□9.6Li0.4]8c [□0.4Li2.6V2]4b[O5]4a(□為空位),該結構中的四面體位置有充足空位可用於容納更多的鋰離子。
  • 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納米氧化鎢基材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雖然目前主要使用石墨作為商業化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但是,納米氧化鎢基材料已經躋身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研究的熱點。同時,也會有很多人想到,鋰離子電池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負極材料。負極材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鋰離子電池的整體性能,因為它的作用是,在充放電過程中,實現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充電時,鋰離子嵌入;放電時,鋰離子脫出。)。石墨和改性石墨是目前已經商用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
  • 翔豐華——綁定比亞迪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第二梯隊企業
    來源:吳國平財經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負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先進的鋰電池負極材料供應商,主要產品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兩大類,產品應用於包括動力(電動交通工具,如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等)、3C消費電子和工業儲能等鋰電池領域。
  • 青島科技大學在超級電容器負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負極材料作為構建超級電容器的核心部件之一,決定著其性能的優劣。因此,開發高性能負極材料就成為本領域的熱點和難點課題。&nbsp&nbsp&nbsp&nbsp近日,青島科技大學中德科技學院李鎮江教授、趙健副教授等團隊成員在超級電容器負極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 預告第一彈|硅藻在鋰電池負極材料中的應用展示
    地球上有70%的氧氣由浮遊生物釋放,浮遊生物每年製造的氧氣達360億噸,佔地球大氣氧含量的70%以上。硅藻數量又佔浮遊生物數量的60%以上,假設現在地球上沒有硅藻了,不出三年,地球上的氧氣將耗幹。  硅藻在鋰電池負極材料上的應用  從 10~20 年範圍看,鋰離子電池仍將是消費電子產品、電動汽車、航空和航天等高端設備和裝備的首選儲能裝置,對負極材料的提升是進一步提高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的關鍵,高比容量的矽或矽基負極材料是具有潛力的下一代負極材料,但其存在製備過程耗時耗力、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膨脹等問題。
  • 南京大學研發新型鎂電池負極材料
    【鋁道網】採用金屬鎂作為負極的可充電鎂電池具有資源豐富、理論比能量高、無鋰枝晶生長、安全性好、價格低廉等潛在的優點。然而,由於二價Mg2 的極性較大、Mg2 嵌入到正極材料中的動力學緩慢等問題,嚴重製約了鎂電池的實際性能。到目前為止,在鎂電池中只有少數的金屬/合金型或離子嵌入型負極材料表現出合適的放電容量和循環穩定性。為了改善鎂電池電極材料的綜合性能,必需對其原子結構和表界面進行優化設計。
  • 福鞍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當年引進、年內投產展現天全乾勁!
    天全福鞍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線投產儀式4月27日上午,天全福鞍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正式點火投產,標誌著天全碳素材料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天全工業強縣戰略有了新支撐。天全福鞍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投產儀式|杜秋攝鋰電池負極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高充放電效率、高循環性能和低成本的優勢,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突出,不僅屬於國家鼓勵類的高新技術新材料項目,也符合我縣新材料和綠色載能產業發展方向。
  • 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基地開建
    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生產基地正式開工。今年9月,看中德陽優厚的政策和工業基礎,公司董事長陳新將自己的「小目標」——建成國家鋰電池負極材料重要產業基地,落在德陽經開區。經過近3個月的前期準備,基地建設迎來全線開工。  按照規劃,金士能計劃投資30億元,在德陽經開區通過3期工程建成具有10萬噸產能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基地。
  • 中國鋰電池負極材料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鋰離子負極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航空航天、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熱點。負極材料的發展是高比容量、高充放電效率、高循環性能和較低成本。鋰離子電池作為一種新型能源的典型代表,有十分明顯的優勢,鋰離子電池以其優秀的性能成為二次電池的主流發展方向。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對鋰離子電池性能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負極材料產業集中度極高,表現在區域集中和企業集中。
  • 一輪鋰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的擴產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
    ● 璞泰來、杉杉股份、斯諾實業、中科星城、翔豐華、凱金能源等負極材料企業將出席大會,圍繞負極材料技術路徑及發展趨勢等展開深度探討。 一輪鋰電池負極材料領域的擴產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 當前國內包括璞泰來、中科星城、斯諾、杉杉、正拓等負極企業都在積極推進矽碳負極的產業化,寧德時代、比亞迪、力神、國軒高科等動力電池企業也紛紛入局。 不可忽視的是,近年來,中國企業逐漸憑藉技術、成本、產能等優勢加速海外配套與全球替代。相關數據顯示,中國負極材料出貨量佔全球比重逐年上升。璞泰來、杉杉股份、翔豐華等頭部企業的負極材料已進入韓國LG化學和三星SDI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