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14歲少年成最年輕講師 數學的魅力在哪

2021-01-11 復禾健康


英國《每日郵報》3月20報導,英國少年亞沙·阿斯利由於精通數學,年僅14歲便擊敗眾多成人對手,成為萊斯特大學最年輕的講師,並被稱作「人類計算機」。

目前,亞沙既是萊斯特大學的學生,也是該校的員工,為成人學生授課並解決數學難題。據悉,亞沙8歲時便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拿到數學A級的學生,6份試卷中,有兩份分別獲得100和99的成績。在9至10歲時,他在數學和統計學中獲得了更多的A。在完成6年的小學教育後,他直接去上了大學。面試該工作時年僅13歲,卻擊敗了所有成人競爭對手。未來,他計劃攻讀哲學博士。

亞沙說:「我正處於我人生中最好的歲月。我喜歡上大學,我愛我的新工作以及幫助其他學生。」對於自己的成就,亞沙說:「我喜歡數學,因為它是一門精確的科學。這是唯一一門你可以證明自己所說是正確的學科。學習數學是一件輕鬆且愉快的事情。」

數學的趣味

數學對於很多人而言是枯燥無味的,每每提起數學都會不禁「膽寒」,但事實上,數學有著自己的獨特魅力,只要用心,就可以發現個中奇妙。

關於數學的妙趣,也許你現在還沒有發現,那麼,就由名人們來跟我們娓娓道來吧!

當數學家導出方程式和公式,如同看到雕像美麗的風景,聽到優美的曲調等等一樣而得到充分的快樂。——柯普寧

我認為,說數學家選擇課題的準則以及判斷他是否成功的準則,主要的是美學準則,這是正確的。——馮。諾伊曼

一個國家只有數學蓬勃的發展,才能展現它國立的強大。數學的發展和至善和國家繁榮昌盛密切相關。——拿破崙

數學之所以有高聲譽,另一個理由就是數學使得自然科學實現定理化,給予自然科學某種程度的可靠性。——愛因斯坦

感覺到數學的美,感覺到數與形的協調,感覺到幾何的優雅,這是所有真正的數學家都清楚的真實的美的感覺。——龐加萊

數學家就像情人——給一個數學家最小的原理,他就會從中引出你必須承認的結果,並且從這個又引出另外一個。——弗坦內裡

我們能夠期待,隨著教育與娛樂的發展,將有更多的人欣賞音樂與繪畫。但是,能夠真正欣賞數學的人數是很少的。——貝爾斯

我曾聽到有人說我是數學的反對者,是數學的敵人,但沒有人比我更尊重數學,因為它完成了我不曾得到其成就的業績。――哥德

哲學家也要學數學,因為他必須跳出浩如煙海的萬變現象而抓住真正的實質。又因為這是使靈魂過渡到真理和永存的捷徑。——柏拉圖

歷史使人賢明,詩造成氣質高雅的人,數學使人高尚,自然哲學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穩重,而倫理學和修辭學則使人善於爭論。——培根

可以說,數學家的活動,當他受外部的理性世界所引導,而不是被控制時,不斷地進行創造性的活動,與一個藝術家一個畫家的活動相類似,有著實在的,不是虛幻相似點。數學家這一方面的嚴密演繹推理可以比喻為畫家那一方面的繪畫技巧。恰如沒有一定技巧的人不能成為一位好畫家一樣,沒有一定的精密推理能力的人不能成為一位好的數學家。但是,這些儘管是他們的基本特質,還不足以使一個畫家或數學家名副其實,畫圖技巧與推理能力,說實在的,終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遠為敏感的,為二者都是主要的一類特質是想像力,它才能造就一名傑出的藝術家或傑出的數學家。——博歇

相關焦點

  • 15歲華裔天才將成英最年輕男博士,13歲拿大學文憑,還會彈鋼琴
    然而,普通人再怎麼努力也很難在13歲就拿到大學學歷,如果有人能做到的話,恐怕就可以稱之為「神童」了。據《每日郵報》12月11日報導,英國華裔少年Wang Pok Lo雖然只有15歲,但卻已經要上博士課程了。13歲時,他利用課餘時間取得了本科學歷,被英國公開大學授予一等數學學位。隨後又在網上學習,拿下謝菲爾德大學碩士學位,被稱為天才少年。
  • 22歲成最年輕教授還獲獎金百萬,他如何走出天才「捧殺」魔咒?
    幾乎每年,「天才少年」的消息都會在各個媒體平臺刷屏一波。最開始是「十幾歲少年考上某某名校」,後來逐漸演變到「最年輕博士」「最年輕博導」……只要掛上了「最年輕」三個字,似乎就成了「高流量」的保證。然後呢?然後他們怎樣了?是泯然眾人,還是繼續大力出奇蹟?很少有人關心,莫名其妙走紅之後,他們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比如,還有人記得劉路嗎?
  •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現今1人獲諾獎,1人成和尚 1959年7月,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首次在羅馬尼亞舉辦,最初這種數學競賽是匈牙利數學界為紀念數理學家厄特沃什·羅蘭而組織,後發展到了全球參與競賽,每年都會舉辦。
  • 少年愛因斯坦!10歲製造炸彈,14歲造核反應堆,美國總統接見
    導讀:少年愛因斯坦!10歲製造炸彈,14歲造核反應堆,美國總統接見何為天才?即便算是會讀書也不能算是天才,對於它的定義很廣泛,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美國少年肯定是其中的一位,這位出生於1994年美國小夥子,10歲就可將元素周期表倒背如流,對於物理學有著極高的天賦,而且還非常的大膽,當時還算年幼的他,在研究了炸彈的原理之後,耗時幾天時間就設計了出來,到了14歲的時候,在父親的支持之下,造出了核反應堆,簡直厲害得沒邊。
  • 他是最年輕的211大學校長,從小是神童,兩任妻子都是漂亮女博士
    這個人就是展濤,展濤從小就有著過人的智商,他的父親發現小展濤對於數學很感興趣,便嘗試著讓他去參加數學競賽。雖然家境普通,但是他的父親從來不會虧待孩子,尤其是學習上更是出色,被稱為神童也不為過。在一次次的競賽中,展濤都有著很出色的表現,很快展濤的天賦開始被大眾注意到,在一次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時,一個山東大學的領隊發現了展濤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而這一次的相遇,給展濤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幫助。面對人才,各大高校都是爭著搶著錄取的,為了不錯過展濤這個人才,山東大學最後決定破格錄取展濤,這個時候的展濤只有十六歲。
  • 劉路:20歲解出世界級難題,獲100萬獎勵,破格成最年輕教授
    在他高中階段,他為了研究數學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從日出到日落,從日落到圓月高懸;從清晨到傍晚,再從傍晚到凌晨,不知疲倦。 但是,劉嘉憶卻沒有,他認為這是一次機會,一次能讓他更加隨心所欲學習數學的機會。於是他開始天天泡圖書館,看英譯書,甚至這還不足以滿足他。
  • 20歲學渣攻克世界難題,被三名院士舉薦,成了最年輕的博士
    天才的光芒是掩蓋不住的,很多天才,在小時候,就爆發了驚人的天賦,這樣一類人有的叫他神童,但更籠統的都把他們稱之為天才少年。在我國尤其是以智商著稱的數學界,就有不少的天才少年,他們從小就光彩奪目,惹人注意,到了社會上,也是翹楚的存在。學術最高殿堂的教授也並不是學霸人物的專利,有一個學渣他竟破格提拔為最年輕的教授——年僅20歲攻克了困擾多個數學界數年的世界難題。
  • 「海嘯級後浪」中國22歲少年或將成為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
    在最新一期發行的Nature雜誌中,有一位中國少年一次性連發了兩篇論文。這位少年被稱為「海嘯級後浪」。他就是曹原。1996年出生的曹原,14歲就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併入選嚴濟慈物理英才班。畢業後又赴美國MIT攻讀博士學位。
  • 天才少年!美國14歲男孩網購原材料進行改造,成功自製核反應堆
    當同齡的孩子還在沉迷於吃雞和王者農藥時,美國一位14歲的小男孩已經憑一己之力成功DIY了一座能正常運行的核反應堆。 據英國《每日星報》2月22日報導,來自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14歲的傑克遜?
  • 14歲少年在家搞核反應堆,震驚了美國
    14歲 , 初中生們可能還在上課瞌睡14歲,我們還剛開始學化學方程配平14歲,二元一次方程求解還搞不定…但,這個美少年,已經開始改變世界▼∞泰勒·威爾森,記住這個名字,黑君先隨便撿幾件這個少年的事跡來給大家感受一下:小學給大家講火箭發射
  • 美華裔少年與澳神童合作發現新數學定理
    據中國日報網11月5日轉港媒報導,美國17歲的華裔少年梁徐明(Xuming Liang,音譯)與同齡的澳大利亞的少年澤利克(Ivan Zelich)在網上相識後,經過6個月,合作發現了一條新的數學定理——「梁-澤利克定理」(Liang Zelich Theorum),該定理可協助理解及計算出立體幾何結構,解題速度比計算機還要快。
  • 蟬聯最年輕科學家,15歲談方琳全靠天賦嗎?數學領域需要執著
    然而,不少同學表示,人家爸爸是華東師大數學系院長,再加上天賦異稟,可不就是專家的苗子。1、談方琳蟬聯最年輕科學家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難在十幾歲就開始涉足數學領域,但說人家基因好,也是無可厚非。談方琳的父母都是華東師範大學的老師,受家庭的薰陶,她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如果說家人為她鋪設的是一條康莊大道,那麼走上這條路還可以堅持走下去的人生,也是需要有自己的定力與修為的。從談方琳選擇的學校可以看出,還是很有主見。
  • 寧波目前最年輕的宮頸癌患者年僅14歲
    3月3日凌晨,因出演《舞者》而被觀眾所熟知的巖女郎宋汶霏因子宮癌去世,年僅27歲。  「這麼年輕也會患宮頸癌?」影迷們在惋惜的同時也發出了這樣的疑問。事實上,宮頸癌發病在年輕化。昨天,記者從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寧波目前最年輕的宮頸癌患者年僅14歲,2011年宮頸癌發病率是14.04/10萬。
  • 東南大學迎來「少年天團」,最小的13歲
    近日,東南大學迎來2020級新生,少年大學生再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今年東大少年生齊刷刷都是男生,年齡最小的只有13歲。7個大男孩聚在一起,自信地說:「我們是少年天團!」 對於這些人生路上「搶跑」的孩子,家長們很好奇有沒有上過輔導班,得到的答案一致是NO!不知是誰冒了一句:「啥叫輔導班?」笑翻了眾人。
  • 飛向藍天的17歲少年:中國最年輕的初級飛機駕駛員之一
    這不,重慶就有一個年僅17歲的少年,通過初級飛機駕駛員執照評估,成為國內通航史上最年輕的初級飛機駕駛員之一。一次航展,讓他與飛機結緣這位少年名叫陳國強總的來說,他自己的個人花費在7成,父母資助佔3成。看來,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想實現這樣的夢想,對於普通人還是挺難的。
  • 14歲上中科大,28歲成為哈佛最年輕副教授,華人女天才的開掛人生
    是中國人1997年美國頒發的羅伯特·裡得獎獲得者蔡天西,22歲獲國際生物統計學協會頒發的極大成就&34;獎,28歲成為哈佛最年輕的女性副教授,香港、美國、著名學術刊物《Referee for professional journals》等審稿人.....
  • 他12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最年輕教授,如今已是美國人
    在許多人都喊著80後「老了」的時候,有這樣的一個人卻成了物理學界令人驚嘆的存在。這個人就是尹希。一個從小就戴著天才光環的人。而最值得令人稱道的事情,便是他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而31歲有成了哈佛大學最年輕的教授。這個所謂「老了」的80後,可以說是物理學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 日本出現了驚為天人的7歲天才數學少年
    一聽到數學內心就很抗拒。你是不是也是這樣呢?不過呢,帶著玩兒的心情去學數學的話就會感覺學好數學就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事情。今天,霓虹君就跟大家談論一下 " 玩兒數學 " 這一話題。日本有一位天才小學生高橋洋翔,數學在這個小小少年的心中,不過就是一場小遊戲。
  • 三歲馬來西亞男童成最年輕門薩會員
    三歲時,你記不記自己學懂什麼?大部分人三歲開始上學,英國一位三歲馬來西亞男童已經能夠計簡單數學。英國《都市報》報導,住在英格蘭的哈利智商高達142,以三歲年紀加入門薩,成為這個著名高智商同好俱樂部的最年輕會員。早在哈利兩歲時,他媽媽已分享他說故事的影片。
  • 「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95後「天才少年」曹原
    他還登上了2018年Nature年度人物榜,並被一些報導稱為「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那麼,這位「天才中的天才」到底有多牛?這也讓曹原在2018年登上了Nature年度十大科學家之首,這是該雜誌創刊149年歷史上年齡最小的入榜者。曹原也成了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該雜誌上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學者。Nature在年度文章中介紹他為:「開創了一個全新研究領域的傑出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