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了科學家半個世紀了!麥哲倫星流之謎終於被揭開

2020-09-13 科學書屋

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被一團稱作「麥哲倫星流」的氣體所包裹。然而它的神秘起源,已經困擾天文學界有50年之久。



有觀點認為,銀河系在早期蠻荒時代發生過一些混亂的事件,比如可能吞沒了另一個名為「蓋亞-恩克拉多斯」的星系。距今大約24億年的這場事件的一個證據,就存在於繞銀河系中心盤的巨大球形空間區域(即「暈輪」)中。


天文學家在1970年首次發現了這條「絲帶」的存在,並將之命名為麥哲倫星流。研究人員認為,它是從數十億年前的兩個矮星系(大麥哲和小麥哲倫星雲)中撕裂而來。


上述星系包含了數十億顆繞著銀河系運轉的恆星,並受到了其巨大引力的束縛,每隔十億年就完成一次完整的「擺動」。


然而雪梨大學天體物理學家Joss Bland-Hawthorn認為,星流的主要組成部分為「冷熱氣體」,其中所含的恆星數量極少,使之顯得很不正常。


幾十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Andrew Fox,更是將之稱作「半世紀難題」。


先前的研究,已經能夠揭開星流的大小和形狀,但難以評估其所含的質量(大約十億個太陽質量)。然而通過建模,我們只能解釋其中的十分之一。


這條宇宙絲帶究竟緣起何處?又是如何變得如此龐大的呢?為揭開謎底,由Bland-Hawthorn和Fox組成的國際團隊,已於本周三在《自然》雜誌上公布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藉助尖端超算來模擬,研究團隊認為他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此前的建模,未考慮一個有助於解釋缺失質量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由於麥哲倫星雲本身足夠大、被熱的「光暈」氣體包圍(就像銀河系),其被形象地稱作「麥哲倫之冠」(Megellanic Corona)。


雪梨大學天體物理學家Thorsten TepperGarcía補充道,結合我們對銀河系基本形成理論的理解和預測,那些質量超過大麥哲倫星雲的星系,幾乎都可在周圍看到此類光暈。


基於此,研究團隊認為星流的形成可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在與銀河系相會之前,麥哲倫星雲就已經與之共舞了很久,兩者彼此環繞。


後來的數十億年時間裡,大麥哲倫星雲憑藉自己的引力,從其它較小的星系那裡吸走了較冷的氣體,使之變暖並產生了熱氣暈。


接著其被銀河系的引力所俘獲,一些氣暈落入了銀河系、被拉伸並塗抹在了銀河系的外邊緣。這些熾熱的光環,還解釋了麥哲倫星系形成的另一個因素。


2007年的時候,Bland-Hawthorn及其團隊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當星流撞擊銀河系的熱光環時,星流本該「淡出」,但事實並非如此。


這項新研究表明,麥哲倫星雲周圍對星流有保護作用,可將銀河系的熱氣體推開,防止其撞到星流並使之褪色。


Bland-Hawthorn表示,這項工作重新定義了氣體是如何吸積到銀河系,並形成未來恆星的儲備層的。


下一步,他們將利用遙遠、但非常明亮的星系,來評估麥哲倫之冠的存在和明確其元素成分。

相關焦點

  • 困擾了科學家半個世紀了!麥哲倫星流之謎終於被揭開
    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被一團稱作「麥哲倫星流」的氣體所包裹。然而它的神秘起源,已經困擾天文學界有50年之久。
  • 天文學家解開了困擾半個世紀的麥哲倫星流之謎
    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被一團稱作「麥哲倫星流」的氣體所包裹。然而它的神秘起源,已經困擾天文學界有 50 年之久。有觀點認為,銀河系在早期蠻荒時代發生過一些混亂的事件,比如可能吞沒了另一個名為「蓋亞-恩克拉多斯」的星系。距今大約 24 億年的這場事件的一個證據,就存在於繞銀河系中心盤的巨大球形空間區域(即「暈輪」)中。
  • 天文學家解開困擾半個世紀的包裹銀河系的「麥哲倫星流」之謎
    左為觀測數據,右為5億年前至今的星流模擬(圖自:Scott Lucchini)(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被一團稱作「麥哲倫星流」的氣體所包裹。然而它的神秘起源,已經困擾天文學界有50年之久。有觀點認為,銀河系在早期蠻荒時代發生過一些混亂的事件,比如可能吞沒了另一個名為「蓋亞-恩克拉多斯」的星系。距今大約24億年的這場事件的一個證據,就存在於繞銀河系中心盤的巨大球形空間區域(即「暈輪」)中。天文學家在1970年首次發現了這條「絲帶」的存在,並將之命名為麥哲倫星流。
  • 南極「血瀑布」之謎終於揭開!困擾科學家一個多世紀的謎題竟是……
    但瀑布的組成成分,以及為什麼在如此低溫之下,水還能流動,卻一直是個謎。圖片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 攝影:ALASDAIR TURNER/GETTY IMAGES「血瀑布」可能聽起來像是驚悚小說的標題,但實際上是一個困擾科學家一個多世紀的南極之謎。
  • 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攜手本科生,求解跨越半個世紀的天文之謎!
    近期,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蘇剛研究團隊基於氫化的T碳分子團簇提出一種新模型,對困擾天文學界半個多世紀的銀河系星際介質中2175埃紫外消光峰的物理來源給出新解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天文學國際權威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刊》,論文第一作者為國科大物理學院博士生馬星宇,第二作者為國科大本科生朱炎炎。
  • 哈勃望遠鏡揭開「麥哲倫星雲流」成因之謎
    同時,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科學家一直都在試圖解釋所謂的麥哲倫流(Magellanic Stream)的來源。介紹稱,麥哲倫流發現於20世紀70年代早期,它是延伸了半個銀河系的長長的氣體帶,近日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最新數據或將幫助天文學家解開這個難題。
  • 困擾科學界半個世紀之久的鎂二聚體謎題解開
    最近,它作為一種潛在的探索方法出現,用於理解化學和物理交叉領域的基本現象,但它的使用卻被一個半世紀前的謎團——五種高振動態所阻礙,這五種高振動態是理解鎂原子如何相互作用的關鍵,但50年來一直未被發現。最低的14個Mg2振動態是在20世紀70年代發現的,但是早期和近期的實驗都證明應該觀察到總共19個態,但尋找最後五個的實驗失敗了,從那以後,Mg2就成了一個量子力學懸案,幾乎被遺忘了。
  • 失蹤星系之謎:數十億年前,大小麥哲倫星雲曾有過第三個「小夥伴」
    失蹤星系之謎:數十億年前,大小麥哲倫星雲曾有過第三個「小夥伴」  Winnie Lee • 2018-09-19 14:27
  • 人馬座星流 有了第一張3D畫像
    人馬座星流 有了第一張3D畫像實習記者 於紫月銀河系有很多伴星系,如位於銀盤下方的大、小麥哲倫星系。就像地球的引力牽著月亮轉一樣,銀河系也牽著這些星系轉動。由於人馬座矮星系一直在繞銀河系轉動,因此銀河系抻拉出來的星流也大致沿著矮星系的軌道像絲帶一樣圍繞著銀河系,現在已經有兩三圈之多。「這也可以看成是銀河系『進食』的過程。」劉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人馬座矮星系繞銀河系的軌道是橢圓形的。
  • 困擾人類的十大科學之謎
    科學發展到今天,科學家已經能深入到物質內部,解決一些高精尖的科學難題。然而,一些基本的科學問題,比如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究竟有沒有外星人,宇宙究竟有沒有邊界,還是沒有準確的答案。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這些謎團有望逐漸被科學家揭開。
  • 南極「血瀑布」之謎終於揭開!
    「血瀑布」可能聽起來像是驚悚小說的標題,但實際上是一個困擾科學家一個多世紀的南極之謎。「血瀑布」位於東南極洲的泰勒冰川(Taylor Glacier),1911年首次被澳大利亞地質學家Griffith Taylor發現,傾洩著紅色之水的「血瀑布」與白色的冰川形成鮮明對比,一直令探險者感到困惑不已。但現在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和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則表示已經發現了「血瀑布」的水源來源。事實上,「血瀑布」裡的水富含著鐵元素。
  • 南極「血瀑布」之謎終於揭開!
    「血瀑布」可能聽起來像是驚悚小說的標題,但實際上是一個困擾科學家一個多世紀的南極之謎。「血瀑布」位於東南極洲的泰勒冰川(Taylor Glacier),1911年首次被澳大利亞地質學家Griffith Taylor發現,傾洩著紅色之水的「血瀑布」與白色的冰川形成鮮明對比,一直令探險者感到困惑不已。但現在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分校和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則表示已經發現了「血瀑布」的水源來源。
  • 從十九世紀以來,百慕達三角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國的科學家
    從十九世紀以來,百慕達三角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不少奇奇怪怪的事情在這裡發生,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據說自從1945年以來,在這片海域已有數以百計的飛機和船隻神秘的無故失蹤。而失蹤後的飛機大多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使世人無法相信其盡屬偶然。
  • 千古之謎,終於被科學家揭開
    千古之謎,終於被科學家揭開每個人最終都會走到生命的終點,不論貧窮還是富有。人的生命長短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公平的。哪怕患上了癌症的富豪,因為財富非常的多,每日願意斥重金來獲得一些昂貴的藥物,讓自己活的更長久一點。但是這其實也只是在苟延殘喘而已。所以人類非常的畏懼死亡,不論是年輕的人還是年老的人都皆是如此。
  • 太空「謎星」再展新奇 天文學研究又獲重大成果
    中新網7月26日電  30多年前被世界天文學界稱為「不存在之星」的一個伽馬射線源星體,不僅存在,而且還有兩條長達數百萬公裡並發射X射線的尾巴。據光明日報報導,曾經發現這顆「謎星」的義大利米蘭天體物理研究所的兩名科學家——比尼亞米和卡拉維奧,昨天在澳大利亞舉行的一個國際天文學會議上發布了他們的這一最新發現。
  • 諸多「南海之謎」正在揭開神秘面紗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怎麼形成、年齡多少……汪品先院士在「南海深部計劃」成果匯報會上解「謎」南海——全球最大的邊緣海、我國最重要的深海區,浩瀚無際的海水之下,深藏了多少科學之謎?歷時8年,來自全國32個單位、700多人次科學家參與,我國海洋科學第一個大規模的基礎研究計劃——「南海深海過程演變」(簡稱「南海深部計劃」),取得豐碩成果。
  • 世界十大「已破解」之謎:水晶頭骨真相終於曝光
    那些曾經困擾我們的神秘現象終於被揭開了面紗,展示在世人面前。                                              科學家認為鯊魚能夠通過罕見的單性生殖方法(無需精子直接孕育)實現無性繁殖。最終2007年科學家通過DNA測試揭開了謎底,這條小鯊魚並沒有父親,它是迄今發現的第一條無性繁殖的鯊魚。
  • 科學家發現一枚奇怪的化石,至今仍是未解之謎,它究竟是何方神聖
    早在60年前,科學家們發現了一枚奇怪的化石,至今仍是未解之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這枚化石被一個名叫塔利的收藏家所珍藏,因此也被命名為「怪物塔利」。從外形來看,這枚化石的上半身又細又長,而下半身又肥又大,像是魷魚和蛇類的結合體。儘管科學家們對其研究了將近半個世紀,但依舊毫無所獲。那它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 百慕達之謎終於被解開,海底根本不存在宇宙黑洞
    說到百慕達三角洲,估計很多科學愛好者都知道這是魔鬼之地。從上個世紀開始,經過這個海域的船隻神秘失蹤,甚至飛越這個三角洲的飛機也墜毀了。起初,科學家們認為百慕達三角洲是一個巨大的宇宙黑洞,會把宇宙飛船吸入其中。
  • 宇宙驚豔之美;銀河系星流、星際之門,創造之柱等
    大美宇宙:美在和諧、美在壯觀、美在神秘……一,創造之柱。1995年哈勃望遠鏡首次觀測到距離地球7000光年的創造之柱。六,銀河系星流。小星系一旦靠近巨星系,就會受到強大的引力潮汐作用,逐漸扭曲、瓦解,並被拉成纖細而壯觀的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