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首繪水螅活體神經元活動完整圖譜

2020-12-01 華龍網

科技日報北京4月12日電(記者聶翠蓉)據《新科學家》雜誌網站11日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拍攝到活動中水螅的全身神經系統,首次記錄了活體生物所有神經元的活動圖譜。這一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突破性研究,將幫助科學家認識簡單動物如何通過神經活性控制自身各種行為,進而推廣到人類,為研究人腦甚至人類全身神經系統提供重要方法。

水螅是與水母一樣全身透明的小型動物,擁有最原始的神經系統,結構簡單,只含幾千種神經細胞。這些細胞遍布全身,從而構建出網狀神經系統。

不過,科學家至今仍沒弄清楚,這些神經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對水螅屈伸前進和翻身等獨特行為方式有何影響。

在最新研究中,哥倫比亞大學拉斐爾·尤斯特和同事對水螅進行了基因修飾,使其神經細胞能在高鈣環境下發光。根據鈣離子濃度升高後水螅神經細胞發出的光信號,他們獲得了神經電路活性與水螅行為方式之間的關聯。

比如,他們觀察到,當水螅為躲避獵食者而全身縮成球時,一種神經電路被激活;當水螅尋找食物時,另一種神經電路被激活,以幫助其通過感光找到目標;當水螅進食時,一種神經電路會激活其體內類似胃部的空腔進行消化。

研究團隊在觀察多個神經電路後發現,水螅每個神經細胞只參與一種神經電路,證明其每個行為對應一種特有的神經網絡,與人類每種神經元交叉參與多個神經活動的複雜系統完全不同。

但尤斯特表示:「新研究向破譯神經密碼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只有洞察了水螅這類動物最簡單『大腦』的秘密,我們才能進一步研究更複雜的大腦,破譯神經活動與行為方式之間錯綜複雜的關聯。」

總編輯圈點

尤斯特曾在2012年參與發起了「人腦活性圖譜項目」,號召神經科學家們合作,破譯人腦每個神經元的活動方式,該項目後來成為2013年歐巴馬政府計劃斥資數十億美元「腦計劃」的核心內容。繪製神經元活動圖譜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科學家選擇從簡單生命到高級生命的進階路徑,是符合科研規律的明智之舉。或許某一天,在完成「××神經電路可能是人類××神經系統的映射」這類填空題時,很容易做出答案的新一代神經科學家,要感謝曾經對此作出貢獻的小小水螅。

相關焦點

  • 美國成功繪製出水螅活體神經元活動完整圖譜
    據《新科學家》雜誌網站11日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拍攝到活動中水螅的全身神經系統
  • 果蠅幼蟲大腦部分神經元連接圖繪出
    原標題:果蠅幼蟲大腦部分神經元連接圖繪出 據最新一期《自然》雜誌報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領導的國際團隊日前繪製出果蠅幼蟲大腦學習和記憶中心的完整神經元連接圖,從而為最終繪出所有動物的大腦神經元連接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科學家為人類大腦紡錘形神經元繪轉錄圖譜
    新華社昆明12月13日電(記者嶽冉冉)我國科學家為人類大腦紡錘形神經元繪製了轉錄圖譜,該圖譜將為人類了解自身腦細胞的種類及其功能奠定基礎。該成果於近日發表在了國際學術期刊《大腦皮層》上。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宿兵介紹,神經元即大腦中主要的神經細胞類型之一,它是神經系統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元。過去的研究發現,在猿類和人類等靈長類的大腦中進化出了一類新的神經細胞,它們被稱作——紡錘形神經元。「人類大腦中的紡錘形神經元數量最多,但這種神經元僅集中分布在大腦的前腦島和前扣帶回兩個區域。」
  • 首張人腦超清三維圖譜問世
  • 活體神經元計算現可在線訪問
    瑞士沃韋2020年9月10日 /美通社/ -- 先進信號處理應用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AlpVision SA剛剛在2020年智能健康峰會上宣布,活體神經元實時電活動現在可以通過AlpVision的專有平臺BioServer.net在線訪問
  • 首套完整膽鹼能神經元全腦圖譜問世—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由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駱清銘、龔輝領銜的VBN團隊和中科院神經科學所研究員仇子龍團隊合作,基於VBN團隊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顯微成像方法——全腦定位系統(BPS),在單細胞水平解析了全腦內膽鹼能神經元的定位分布和基底前腦膽鹼能神經元的精細形態結構及投射圖譜
  • 復旦團隊首繪人類大腦功能網絡動態圖譜
    復旦團隊首繪人類大腦功能網絡動態圖譜 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張炯強     新民網編輯:戴慧菁    2016-07-26 12:28
  • 美科學家繪製迄今最全人腦圖譜
    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院的艾德.萊茵和同事們繪出了迄今最完整的數字版人腦結構圖譜。該院官網16日發布公告稱,美國《比較神經學期刊》近日推出的350頁專刊,集中介紹了這一迄今最清晰腦部微觀解剖學結構圖譜,該腦部圖譜可在艾倫研究院官網公開獲取,將成為大腦研究人員的最新指南和「導航圖」。
  • Nature:首次構建出線蟲神經系統的完整連接圖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描述了這種動物的神經系統的首個完整的連接圖。該研究包括這種動物的雌性和雄性個體,並揭示出它們之間的實質性差異。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7月4日的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Whole-animal connectomes of both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exes」。
  • 幹細胞圖譜揭示無脊椎動物水螅如何永生
    不過現在來自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則找到了具備這樣一種能力的動物--水螅並對其RND轉錄進行了測序和找出了其如何做到這點。水螅是一種微小的淡水無脊椎動物,長度只有幾毫米,其擁有一個隱藏的天賦,那就是基本不大可能會死。這些動物似乎根本不會老、它們的壽命基本上也不確定,除非是被吃掉或因環境因素被殺死。
  • 中國科學家首繪腦功能網絡動態圖譜 機器人或有人類思維
    信息 中國科學家首繪腦功能網絡動態圖譜 機器人或有人類思維 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國科學家首次繪製腦功能網絡動態圖譜
  • 科學網—華中農業大學繪出最完整甜橙全基因組序列圖譜
    3月21日,甜橙全基因組序列圖譜在華中農業大學宣告完成。
  • 哺乳動物大腦乙醯膽鹼能神經元全腦分布圖譜繪出—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首席記者許琦敏)過去百年間,獲得人類大腦細胞的三維圖譜,一直是全世界神經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目標。
  • 水螅行為都有啥?算法可學習識別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用於過濾垃圾郵件的算法可以學習和識別水螅的行為。圖中,水螅的神經元已被綠色螢光指示劑所標記。生物學家對動物行為的認知大多來自細緻的觀察和辛勤的記錄。現在,或許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供他們選擇了。
  • Science新研究繪製出大腦皮層抑制性神經元迴路的發育圖譜
    如何構建比目前已知的任何事物都要複雜的神經元網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大腦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繪製了抑制性神經元迴路的發育圖譜,並報告發現了獨特的迴路形成原理。他們的發現使得科學家們能夠監測神經元網絡結構隨時間的變化,從而捕捉到個體成長和適應環境的時刻。
  • Neuron:新研究揭示線蟲的基因表達完整圖譜
    Miller和他在範德堡大學的團隊正在與耶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視圖繪製線蟲的整個神經系統的基因表達圖譜。(圖片來源:Anne Rayner)他們相信,線蟲基因表達的完整地圖將有助於解決神經科學中關於基因表達程序如何建立不同神經元集的廣泛問題,以及遺傳差異如何在健康和疾病條件下促成神經元功能。「當然,線蟲並不是人,」Miller說。
  • 新書推薦:大腦之美
    第二,他指出所有神經元都具有不對稱的極性結構:一邊有一枝很長的所謂"軸突"的纖維狀突起;另一邊有許多像樹枝一樣的"樹突"。他提出樹突是接收其他神經元輸入信息的結構,而軸突則是神經元將信息傳向遠方的輸出結構,神經信息在神經元內是單向地從樹突流向軸突。他在繪製的一些網絡圖譜中,加上了許多小的箭頭,指出想像中信息傳導的方向,給靜態的網絡填上了動態的信息。
  • 首張人類蛋白質組測序草圖繪成---中國科學院
    首張人類蛋白質組測序草圖繪成 能為個體化醫學和疾病新療法提供更多關鍵信息 2020-10-21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大 中 小】
  • 蒲慕明:《大腦之美》序言,腦探索的起點
    他繪製的神經網絡圖譜,在今天仍經常被神經科學教科書引用。《大腦之美》一書精選了一些他所繪製的大腦神經網絡圖譜,給廣大的讀者展示了大腦複雜而神秘誘人的世界。嚴青博士在專研神經科學之餘,為中文讀者翻譯了這本書,是件可喜可賀的事。 科學家探索自然界的奧秘,經常是從觀察自然現象入手。
  • 生物學家揭示水螅「永生」的秘密
    水螅(hydra),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介於海蜇和珊瑚之間的生物,有著超強的再生能力。只需身體的一小段,幾天內就能再生出整個身體。生物學家對這種強大的再生機制很感興趣,認為人類和多數生物都有一些相同的神經網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