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成功繪製出水螅活體神經元活動完整圖譜

2021-01-17 網易科技

2017-04-13 06:07:06 來源: 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舉報

據《新科學家》雜誌網站11日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拍攝到活動中水螅的全身神經系統,首次記錄了活體生物所有神經元的活動圖譜。這一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突破性研究,將幫助科學家認識簡單動物如何通過神經活性控制自身各種行為,進而推廣到人類,為研究人腦甚至人類全身神經系統提供重要方法。

水螅是與水母一樣全身透明的小型動物,擁有最原始的神經系統,結構簡單,只含幾千種神經細胞。這些細胞遍布全身,從而構建出網狀神經系統。

不過,科學家至今仍沒弄清楚,這些神經細胞間的相互作用對水螅屈伸前進和翻身等獨特行為方式有何影響。

在最新研究中,哥倫比亞大學拉斐爾·尤斯特和同事對水螅進行了基因修飾,使其神經細胞能在高鈣環境下發光。根據鈣離子濃度升高後水螅神經細胞發出的光信號,他們獲得了神經電路活性與水螅行為方式之間的關聯。

比如,他們觀察到,當水螅為躲避獵食者而全身縮成球時,一種神經電路被激活;當水螅尋找食物時,另一種神經電路被激活,以幫助其通過感光找到目標;當水螅進食時,一種神經電路會激活其體內類似胃部的空腔進行消化。

研究團隊在觀察多個神經電路後發現,水螅每個神經細胞只參與一種神經電路,證明其每個行為對應一種特有的神經網絡,與人類每種神經元交叉參與多個神經活動的複雜系統完全不同。

但尤斯特表示:「新研究向破譯神經密碼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只有洞察了水螅這類動物最簡單『大腦』的秘密,我們才能進一步研究更複雜的大腦,破譯神經活動與行為方式之間錯綜複雜的關聯。」

總編輯圈點

    尤斯特曾在2012年參與發起了「人腦活性圖譜項目」,號召神經科學家們合作,破譯人腦每個神經元的活動方式,該項目後來成為2013年歐巴馬政府計劃斥資數十億美元「腦計劃」的核心內容。繪製神經元活動圖譜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科學家選擇從簡單生命到高級生命的進階路徑,是符合科研規律的明智之舉。或許某一天,在完成「××神經電路可能是人類××神經系統的映射」這類填空題時,很容易做出答案的新一代神經科學家,要感謝曾經對此作出貢獻的小小水螅。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 侯維鋮_NT4124

相關焦點

  • 美首繪水螅活體神經元活動完整圖譜
    科技日報北京4月12日電(記者聶翠蓉)據《新科學家》雜誌網站11日報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拍攝到活動中水螅的全身神經系統,首次記錄了活體生物所有神經元的活動圖譜。研究團隊在觀察多個神經電路後發現,水螅每個神經細胞只參與一種神經電路,證明其每個行為對應一種特有的神經網絡,與人類每種神經元交叉參與多個神經活動的複雜系統完全不同。但尤斯特表示:「新研究向破譯神經密碼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中國繪製全新人類腦圖譜
    中國繪製全新人類腦圖譜
  • Science新研究繪製出大腦皮層抑制性神經元迴路的發育圖譜
    如何構建比目前已知的任何事物都要複雜的神經元網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大腦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繪製了抑制性神經元迴路的發育圖譜,並報告發現了獨特的迴路形成原理。他們的發現使得科學家們能夠監測神經元網絡結構隨時間的變化,從而捕捉到個體成長和適應環境的時刻。
  • Cell:成功繪製出小鼠大腦中1000個神經元的連接圖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珍妮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仔細地解開了1000多個糾纏在一起的神經元,追蹤了每個細胞在大腦中的分支路徑,以確定它的去向和與哪些細胞連接在一起。他們報導,如果端對端放置的話,這些神經元將伸展80多米,大約相當於兩輛校車的長度。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繪製出腦前額葉發育單細胞圖譜
    近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曉群課題組、北京大學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湯富酬課題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傑課題組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張軍課題組合作,繪製出人腦前額葉胚胎發育過程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並對其中關鍵的細胞類型進行了系統功能研究,為繪製完整的人腦細胞圖譜奠定重要基礎。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上。
  • 科學家繪製出腦前額葉發育單細胞圖譜
    近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曉群課題組、北京大學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湯富酬課題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傑課題組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張軍課題組合作,繪製出人腦前額葉胚胎發育過程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並對其中關鍵的細胞類型進行了系統功能研究,為繪製完整的人腦細胞圖譜奠定重要基礎。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上。
  • 科學家繪製果蠅完整大腦高清圖,以追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科學家繪製果蠅完整大腦高清圖,以追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研究人員利用電子顯微鏡重建了果蠅的一系列神經元。 Z. ZHENG ET AL.
  • 全新腦圖譜: 繪製人腦精準「地圖」
    中科院自動化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日前發布了全新人類腦圖譜,這是研究中心的蔣田仔團隊聯合國內外其他團隊,經6年努力繪製出來的,包括246個精細腦區亞區,以及腦區亞區間多模態連接模式該圖譜,比傳統布羅德曼圖譜精細4—5倍,有客觀精準的邊界定位,也是第一次建立了宏觀尺度上的活體全腦連接圖譜。
  • 首套完整膽鹼能神經元全腦圖譜問世—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由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駱清銘、龔輝領銜的VBN團隊和中科院神經科學所研究員仇子龍團隊合作,基於VBN團隊自主研發的全自動顯微成像方法——全腦定位系統(BPS),在單細胞水平解析了全腦內膽鹼能神經元的定位分布和基底前腦膽鹼能神經元的精細形態結構及投射圖譜
  • 中科院繪製全新人類腦圖譜:246個精細亞區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蔣田仔團隊聯合國內外其它團隊通過6年的努力,成功繪製出全新的人類腦圖譜:腦網絡組圖譜。
  • 中國科學家繪製成首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2007-10-12 08:45:5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彭勇   中國科學家11日對外宣布,他們已經成功繪製完成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
  • 科學家繪製果蠅完整大腦高清圖—新聞—科學網
  • 中國啟動腦成像工廠:工業化方式繪製腦圖譜數據
    但是,一群中國科學家卻能給大腦「拍彩照」,讓大腦空間呈現出一個繽紛的多彩世界;並能精準定位,給每個神經元上都標記門牌號;還可以把各種形狀的神經元單拎出來,清楚地看到每根神經元的走向;最牛的是,他們率先以工業化方式大規模、標準化、高分辨繪製腦圖譜數據……近日,《自然》雜誌的一篇《中國啟動腦成像工廠》報導,使得一家剛剛組建、位於蘇州的腦科學研究所成為全球科學界關注的焦點。
  • 我國科學家領銜 繪製全新人類腦圖譜
    原標題:我國科學家領銜 繪製全新人類腦圖譜 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蔣田仔團隊聯合國內外其他團隊經過6年的努力,成功繪製出全新的人類腦圖譜,即腦網絡組圖譜。該項研究的最新成果——全腦精細分區圖譜及其全腦連接圖譜在國際學術期刊《大腦皮層》上在線發表。
  • Nature:首次構建出線蟲神經系統的完整連接圖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描述了這種動物的神經系統的首個完整的連接圖。該研究包括這種動物的雌性和雄性個體,並揭示出它們之間的實質性差異。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7月4日的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Whole-animal connectomes of both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exes」。
  • 小鼠大腦神經元連接圖譜繪製取得新進展
    來自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所珍妮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近期完成繪製1000多個小鼠大腦神經元的連接圖譜,若這些神經元端對端放置將長達80多米。  一種完整的神經迴路圖有助於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大腦是如何連接,以及信息如何通過神經迴路進行傳播。研究人員開發的算法和軟體為科學家們追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路徑提供了便利,縮短了耗時。雖然這些初步數據提供了關於小鼠大腦如何連接的新線索,但小鼠大腦(含有大約7000萬個神經元)的大部分區域仍是未知狀態,對整個大腦的連接系統有一個模糊的認識需要追蹤大約10萬個神經元。
  • 美科學家繪製迄今最全人腦圖譜
    美國艾倫腦科學研究院的艾德.萊茵和同事們繪出了迄今最完整的數字版人腦結構圖譜。該院官網16日發布公告稱,美國《比較神經學期刊》近日推出的350頁專刊,集中介紹了這一迄今最清晰腦部微觀解剖學結構圖譜,該腦部圖譜可在艾倫研究院官網公開獲取,將成為大腦研究人員的最新指南和「導航圖」。
  • 科學家繪製出果蠅視覺系統的發育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果蠅視覺系統的發育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8 22:29:57 美國紐約大學Claude Desplan、Nikolaos Konstantinides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果蠅視覺系統的發育圖譜
  • Neuron:清華郭增才系統繪製清醒小鼠皮層-丘腦功能性投射圖譜
    >在線發表題為《繪製背部皮層到丘腦的功能性連接圖譜》(Mapping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rom the dorsal cortex to the thalamus)的研究論文,開發了腦區間功能性連接的高通量構建方法,繪製了清醒小鼠背部皮層區域到丘腦的功能性連接圖譜,發現了各皮層腦區對丘腦不同區域的因果性影響
  • 俄羅斯科學家繪製出小分子RNA完整基因圖
    俄羅斯科學院普通基因研究所與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聯合課題組共同繪製了人和鼠的小分子RNA完整基因圖,相關成果刊登在《Nature Biotechnology》科學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