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剛剛測出來宇宙的形狀,科學家疑惑:中國古人是怎麼知道的?

2020-12-04 騰訊網

衛星剛剛測出來宇宙的形狀,科學家疑惑:中國古人是怎麼知道的?

宇宙是什麼樣子的,它的形狀是什麼樣的?沒有人能給出一定準確的答案,因為誰也無法從外觀上看到宇宙的樣子。不識廬山真面目,只願身在此山中,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個星球,太陽系又是銀河系中的一個行星系統,銀河系又是宇宙中無數星系中的一個,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真是小的又小,雖然科學家們通過天文儀器可以觀測到直徑達930億光年的宇宙空間,然而這很可能還只是宇宙的極小的一隅,其他的部分都是不可見的。

那麼我們根據已有的物理理論推測,能知道宇宙是什麼樣的嗎?實際上,人類早就對這個問題有所思考,很多睿智的古人也給出了他們認為的答案,比如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等人在公元前500年的時候就認為地球是圓球形的,這是因為他發現在所有立體圖形中,只有球形是各處受力最均勻的,也是最完美的物體形狀,因此他認為不但地球是圓球形的,宇宙也應該是個圓球形狀的天體。

我國東漢時的天文學家張衡也認為「天如雞子,地如雞中黃」,那個時候人類對宇宙的理解就是天和地,那麼張衡對宇宙的理解也是認為是像雞蛋那樣的圓球形,不過張衡並沒有說出是怎樣才有了這樣的認識的。

到了現當代時期,科學家們又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該理論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個原點,之後向著各個方向暴脹,就好像一直在吹大的氣球一樣,因此該理論推理下的宇宙應該也是一個圓球形。

那麼科技發展到今天,有沒有一種證據能夠證明宇宙是圓球形的呢?近日有3位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學》雜誌撰文稱,普朗克空間天文臺利用普朗克衛星提供的數據表明,我們的宇宙也應該是一個球體。

普朗克空間天文臺衛星觀測到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濃度和向外膨脹的程度之間存在差異,而這種不平衡會使宇宙自身坍塌從而形成球形。

不過這一說法目前還有爭議,因為也有人認為這或是一個偶然事件,要真正了解宇宙的外形,目前人類的技術還做不到,我們對於宇宙的探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古人觀測的宇宙形狀,與天文臺觀測大致相同,他們是怎麼知道的?
    古人觀測的宇宙星狀,與天文臺觀測大致相同,他們是怎麼知道的?在看一些偵探劇的時候,彈幕上經常會出現上帝視角這4個字,如果我們從上帝的角度來分析這個案件,我們很快就會知道誰是兇手,但是劇中的人他們並不知道,因為他們不是觀眾。
  • 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一次衛星觀測的推論,證明了古人是對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看到的網上那些宇宙的照片都不是真實的宇宙,對於宇宙的樣子,其實我們也一直都在探索,它的形狀我們更是無從探索,畢竟跟宇宙比較起來,我們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就算現在科學家能看到930億光年的宇宙空間,但那對於宇宙也只是冰山一角。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一次衛星觀測的推論,證明了古人是對的?
  • 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古人曾這樣認為,衛星觀測剛證明古人是對的
    宇宙是什麼樣子的,它的形狀是什麼樣的?沒有人能給出一定準確的答案,因為誰也無法從外觀上看到宇宙的樣子。不識廬山真面目,只願身在此山中,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個星球,太陽系又是銀河系中的一個行星系統,銀河系又是宇宙中無數星系中的一個,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真是小的又小,雖然科學家們通過天文儀器可以觀測到直徑達930億光年的宇宙空間,然而這很可能還只是宇宙的極小的一隅,其他的部分都是不可見的。那麼我們根據已有的物理理論推測,能知道宇宙是什麼樣的嗎?
  • 宇宙究竟是什麼形狀?古人所預測的,與衛星觀測結果不謀而合!
    就像是身處在宇宙當中的人類,無法知道宇宙的形狀一樣,除非我們可以跳脫到宇宙之外,看清它的真實面貌。地球究竟是什麼形狀的?人類討論了幾千年的時間,一直到第一艘人造衛星飛出地球之後,才知道這是一個不規則的橢圓狀球體,在地球之外還有太陽系,太陽系之外,還有銀河系,銀河系之外還是浩瀚的宇宙。
  • 宇宙真實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仰望星空,我們通常能看到滿天的繁星,在浩瀚的宇宙中閃爍著神秘的光芒。眼見為實,它們的形狀在人類的長期觀測中都是球狀物,雖然本質上如太陽系,銀河系或其它星系,甚至是黑洞,其形狀都傾向於扁平的圓盤。這些都是重力作用在物體上的自然體現,那麼對於廣袤的宇宙,它的形狀會不會也是這樣的呢?我們想像一下,如果從外部視角看整個宇宙,它會是什麼樣子呢?對於這個問題,你是不是也很疑惑?
  • 不離開銀河系,怎麼知道銀河系的形狀?看完之後恍然大悟
    同樣的,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銀河系,又怎麼知道銀河系是漩渦狀的呢?今天,咱們就來討論討論這個話題。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人認為夜空中那一條明亮的銀河是神界的天河,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希臘人更加浪漫,認為那是一條流淌著牛奶的路,所以稱之為Milky Way。這,就是人類對於銀河形狀的最初認識。
  • 關於宇宙大爆炸,沒有人親眼目睹,那科學家又是怎麼知道的?
    然而,如果140億年前沒有人活著,我們怎麼知道大爆炸是否真的發生了呢?「大爆炸」簡介簡單地說,大爆炸理論認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斷膨脹的宇宙中,這個宇宙大約有140億年的歷史,在宇宙誕生的最初時刻,宇宙中的所有物質都從一個被稱為奇點的無限密度點爆發出來。
  • 宇宙是什麼形狀?古人認為是球體,衛星結果或證明他們是對的!
    古代科學家的言論有些人認為,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從近代科學興起之後,但實際上,在古代社會就有很多的人對宇宙進行了探索。古希臘的數學家畢得格拉斯就曾經說過這樣的言論,他認為地球是圓球狀的。他之所以這樣說,並不是藉助了先進的儀器,而是對所有的立體圖形進行了觀察,最終發現只有球體是受力最均勻的,因此他認為地球是一個圓球狀的星球,而宇宙也是一個圓球的天體。宇宙是一個球體嗎?除了古希臘的科學家外,我國東漢是也有一位傑出的天文學家,他就是張恆。
  • 宇宙的形狀是什麼樣子?最新研究發現,可能是一個封閉的三維球體
    既然世界任何物質都有形狀,那麼由它們組成的地球自然也是有形狀的,可是對於古人來說,是完全不知道地球是什麼形狀的,身處地球之中,我們也很難真正看清地球到底長什麼樣。只有當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之後,我們才真正知道了地球的形狀:一個封閉式的三維球體。
  • 宇宙究竟是什麼形狀?愛因斯坦認為宇宙「有限無邊」,是否正確?
    古人認為「天圓地方」,陸地被天空籠罩,天空就像是一個鍋蓋一樣放在了大陸的上面,這種觀點當然不正確,但是受限於當時的觀察條件,只能得到這樣的結論,對古人來說,每個人的活動範圍都是有限的,因此做出的判斷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站在高高的山上觀察,確實會認為「天圓地方」的觀點是正確的。
  • 古人是怎麼測雨的?
    古人是怎麼測雨的?還有哪些生活器皿被古人用來測雨了呢?國家統一制定的雨量器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有沒有其他測雨方法?雨量器的萌芽——天池測雨最早的時候,我國對于衡量雨量多少,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有時指降雨持續時間的長短,有時指受雨面積。
  • 珠峰「身高」,怎麼測出來的?
    珠峰的「身高」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測量珠峰,又能帶給我們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時隔十五年,為何我國又對珠峰高度重新測量1975年,中國測量隊員首次將覘標帶上珠峰峰頂,測出8848.13米的高度;2005年,中國測量人再次登頂,更新了珠峰的「淨身高」——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時隔十五年,中國測量人又一次登上珠峰峰頂,成功獲得珠峰高程測量的最新數據。
  • 古人對於月球的描述,現代科學已經一一證實,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不然,科學家通過研究人類歷史發現,早在數千年前的古代,已經有不少有關月球的描述記載。這些描述記載在古時候的人們看來都是神話傳說,可是當人類真正登上月球之後才發現,這些描述都是真實的。古人對於月球的描述,現代科學都已經一一得到了證實,這讓科學家感到非常迷惑。為什麼古人對於月球的秘密了解的那麼多?要知道在古代可沒有現代先進的觀測設備,更沒有辦法登上月球。
  • 宇宙到底是什麼形狀?會是球形嗎?科學家用數據告訴我們答案
    而真正讓我們認知到地球形狀的時間其實是在人類首次走出地球之後,也就是1957年,人類首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的那一刻。當我們真正走出地球之後,地球的形狀和樣子已經是一目了然。站在太空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地球是一個藍色的球形。當我們知道了地球的形狀之後,科學家又在思考宇宙的形狀會是什麼樣?會是一個球形嗎?
  • 東漢時期的張衡怎麼那麼牛,在兩千年前就知道了宇宙的形狀?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不大一點點就開始對頭頂的那片星空產生了好奇。我總在想我們頭頂到底有什麼,宇宙是誰創造的,到底是什麼樣子…我知道這個問題不會有人告訴我答案,就連最頂級的科學家也沒弄懂。但越是這樣,越是讓我著迷。
  • 珠峰「新身高」是怎麼測出來的?
    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自然資源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黨亞民與副研究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
  • 就在太陽系附近,長750光年巨型「宇宙蛇」出沒,中國科學家立功
    這不,一組來自中國三峽大學的科學家就宣布他們發現了一條巨大的「雙頭宇宙蛇」,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一次我國科學家發現的「宇宙蛇」正是源自於星系潮汐形成的「潮汐尾」。這條「蛇」比之前知道的任何潮汐尾都要年輕得多,而且形狀也十分獨特。它只有一條尾巴,但是頭部有兩個溶解的核心,即它有「兩個頭」。
  • 為什麼宇宙中大型天體都是一個球體?不能有其他形狀嗎?
    大家好,我是科學醬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深處充滿了奧秘。即使是古代人類,也會思考,世界是怎麼來的,宇宙深處存在著什麼等一系列問題。我們最常說的「天圓地方」,其實就是古人認識宇宙的過程,雖然現在我們已經證實這個「理論」是錯誤的。
  • 宇宙137.5億歲了,這是怎麼測出來?
    隨著哈勃定律的提出,宇宙膨脹的觀念逐漸確立。 2019年9月,德國科學家利用引力透鏡效應計算出哈勃常數為82.4,從而推算得到宇宙年齡為114億歲,比主流觀點認為的137億歲年輕20多億歲。 歐洲航天局於2013年3月21日宣布,根據普朗克衛星的測量結果得出新的哈勃常數值為67.80±0.77(km/s)/Mpc(Mpc表示百萬秒差距,大約為300萬光年),即在每增加300萬光年的距離上(或每過300萬年),星系遠離地球的速度增大67.80±0.77千米每秒。
  • 愛因斯坦錯失的宇宙大爆炸理論,科學家又是怎麼發現的?
    宇宙大爆炸被提出之前其實從人類文明誕生開始,人類就開始探尋宇宙。並且不同的文明,還催生不同的宇宙觀。就拿中國來說,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有個叫做尸佼的,在他的著作《尸子》中就記載著: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也就是說,他認為宇宙其實是空間和時間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