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觀測的宇宙星狀,與天文臺觀測大致相同,他們是怎麼知道的?
在看一些偵探劇的時候,彈幕上經常會出現上帝視角這4個字,如果我們從上帝的角度來分析這個案件,我們很快就會知道誰是兇手,但是劇中的人他們並不知道,因為他們不是觀眾。還有個詞語叫當局者迷,是同樣的道理。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就有一些當局者迷,地球的形狀一直到探測器飛出之後,拍攝了地球的第1張照片,我們才可以確定地球是一個橢圓狀的球體,印證了之前古人的猜測。
宇宙的形狀
這並不是重點,因為在地球之外還有太陽系,太陽系之外又有宇宙,那麼它們究竟是什麼形狀的呢?目前我們並沒有能力真正飛出太陽系,根據目前我們對太陽系的觀測來看,它很有可能是一個球體,那麼在太陽系之外的宇宙,是否和地球太陽系一樣,也是一個球體呢?
在宇宙中人類真的是如同螻蟻一般,目前天文設備可以觀測到的範圍是930億光年,在這一範圍之外,可能還有更大的生存空間,其他的部分是我們無法觀測到的,那麼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現在科學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在爆炸之後,就像是一個被吹起來的氣球一樣,不斷膨脹向各個角度擴張。如果從這一定義來看,宇宙應該和地球一樣,也是一個圓球體,那麼我們有哪些證據可以證明這一觀點呢?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普朗克衛星提供了一組數據,這是在普朗克空間天文臺所觀測到的這組數據,似乎也表明宇宙是一個球體。科學家們經過深入分析認為,宇宙應該像地球一樣是一個封閉的物體,和圓球型非常相似。在宇宙中還存在著很多的暗物質和暗能量。在膨脹的過程中會表現出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的出現也導致宇宙坍塌,形成一個球形。
古人對宇宙的觀測
其實這並不是人類第1次提出宇宙是球形的觀點,早在古希臘和我國東漢時期就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在公元前500年畢達哥拉斯,他們就認為地球是圓形的,他們並沒有真正的見過地球的外表,而是根據不同形狀的受力原理來分析的,在所有的形狀中流行的受力是最為均勻的一個。如果想要在宇宙中正常的運行,原型是最為合理的形狀,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張衡也提出了同樣的觀點。
普朗克天文臺觀測到的結果也印證了這兩位古人的猜測。難道當時古人們就已經有了觀測的設備嗎?其實這和他們的智慧分不開。科學的發展是在不斷提出假設,不斷驗證,不斷被推翻的過程中所建立起來的,雖然這一觀點目前還存在著很大的疑點,相信在未來某一天,我們可以真正的一睹宇宙的真容,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