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高考備考:生活中有一種理解叫不理解

2020-11-29 宿老師語文課堂

根據以下材料寫作。

有人說,理解是對人的最大的善舉,也有人說理解是對人的最大的縱容。現實生活中缺少理解,人們熱切地呼喚理解,但什麼是真正的理解,如何把握理解的尺度是需要做一番審視的。

看了上面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

【審題指導】

本題是一道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圍繞理解的真正含義和如何把握理解的尺度來談感想。解讀此材料一定要注意轉折連詞「但」,尤其是它後面的內容、信息,這才是審題的關鍵,寫作的立意所在,關注的重點,即「真正的理解,是把握尺度是做一番審視。」

立意提示:

1、辯證談理解

2、我們需要怎樣的「理解」?

3、合理把握理解的尺度

4、有一種理解是不理解

5、理解新解

行文結構:

較為常見的是並列式、層進式和對比式。此題可採用並列式的結構行文,首先通過分析材料得出自己的觀點;然後採用並列的方式進行論述,可以使用小標題的結構模式,注意分論點的提取,如此題可圍繞「如何正確把握理解的尺度」這一中心論點從「理解是對人最大的善舉」談理解的好處;再圍繞「不恰當失分寸的理解是對人最大的縱容」兩個角度論述;最後回扣論點總結全文,凸顯一下標題、開頭、結尾,以首尾照應,結構嚴謹。

供選素材:

1、曾經因為媽媽的喋喋不休而倍感厭煩,出言不敬;曾經因為老師的嚴厲批評而深感羞恥,懷恨在心;曾經因為朋友的一時衝動而翻臉斷交,誓不兩立;曾經因為陌生人的一不小心而怒火中燒,大罵出口。的確,生活之中存在著太多的誤會與魯莽。人的心靈就好比河流的兩岸,中間隔著浩浩流淌的河水,而河的兩岸則是永遠平行的延伸,不接觸,不相交。

然而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理解,人的心靈需要彼此溝通,就好比河的兩岸需要架起橋梁,才能越過河水的阻隔,由此及彼。架起心靈的橋梁,人與人之間才有理解;架起心靈的橋梁,人與人之間才有默契;架起心靈的橋梁,人與人之間才有快樂。心靈的橋梁,是情感交流的通道,是靈魂共舞的紐帶,是美的連接,是愛的永恆。

2、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家人的理解給了他戰勝洪魔的決心與勇氣;嶽飛抗金,徵戰沙場,生死未卜,是老母親的理解給了他精忠抱國的豪情與正氣;雙目失明的海倫凱勒,失去了感知大千世界的窗口,長年累月與黑暗為伴,是老師安妮的理解給了她生存的信念與希望;一位黃土高原上的半百老者,為了追求人體美的崇高藝術,忍受了無數的鄙視與誤會,是妻子的理解給了他追求藝術的執著與堅韌。

3、愛與恨是人類最基本的兩種感情,但是,倘若沒有了心靈的橋梁,或許你在愛恨面前就會感到茫然。一對分了手的戀人,若干年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相遇了。她對他說:「這些年來我一直都在恨著你!」聽了這句話,他會怎樣?如若他不理解這種恨,或許他會冷冷一笑,丟下一句「你恨吧,我不在乎!」然後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但是,如果他與她之間有一座心的橋梁,那麼他應該懂得,這種恨正是一種愛的表現。

試想,一個毫不在乎對方的人,必定早將他忘得一乾二淨,哪裡還會存在什麼恨?朋友,或許你應該明白了一點什麼。是的,懂得有容乃大是一種理解;懂得良藥苦口也是一種理解;懂得別人的苦衷、懂得安慰別人、懂得關心別人,那都是理解。

4、受到批評,首先是一種被關愛的表現,說明自己還很有人緣,出了問題有那麼多人關心你。其次,可使自己少走彎路,較快地走出生活或工作上的陰影,輕鬆地走向正常的生活。再次,可視作一種待遇,受到的批評越多,自己的失誤就會越少,進步就會越快,成長就會迅速。至此,可以向批評你的人說一句:「謝謝」。

能直言不諱地指出你缺點的人是你的大貴人!整天在你跟前奉承、時常把你吹上天的人,往往才是真正在看你笑話的人,千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隨之起舞,否則會摔得很慘!接受批評意見的過程,實際上是人們思想交鋒的過程,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轉變過程,是從自我否定走向新的肯定的過程,是我們的思想在洗禮中得到升華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從批評中汲取營養,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嚴是愛,松是害。批評是一種嚴,因此,批評本身也就是一種愛,而是一種高層次的愛。批評和意見是一種「忠言逆耳」,真正要做到「拉下臉」去批評一個人,批評一件事,是對被批評者的信任和寄予期待,也彰顯出批評者的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和真誠待人的優秀品質,這樣的人使我們人生中的良師益友。

5、不要總是感覺自己做得完全正確。其實,完美人是沒有的,即便是一件小事,你自我感覺良好,但總不可能是無缺憾的。要明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況且,好的思路往往隱藏在反對意見裡。因此,面對批評應該持包容的態度,即使已經做得很好,也要多聽取多方的意見;——「兼聽則明」二是不要太好面子接受不得不理解。

有人認為受到批評是丟人的事情,是傷自尊的事!我覺得這是一個誤區!其實接受不接受別人的批評,和自己的自尊沒有一點點關係;如果真的要強,真的要自尊,那就接收來自多方的聲音,既可以了解分析事情的另一些角度,又能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還能增強自己的判斷力!如果不改正小錯誤,由小事釀成大錯才是丟人的事。任何人都會犯錯誤,不犯錯誤的人歷來沒有,有人給予你批評指正這是件好事情。

對於那些批評和指責你的人,你的態度會是怎樣的呢?憤怒?不屑?還是反駁?請不要這樣做!因為能夠指出你錯誤的人恰恰最應該感謝,因為他給你提供了一次可以改掉缺點、完善自我的寶貴機會。直面批評讓你有機會承認自己的失敗。一定要認真誠懇,也就是說,通過語言和熱情來證明,你已經採取了你認為最好的辦法,請不要為自己辯解!批評你的人,都是關注你的人。如果一聽到有人說壞話,就急著替自己辯解,那你什麼事都做不成。

【範文欣賞】

有一種理解,叫不理解

生活中難免有磕磕碰碰的事情,但是人們對待它們的態度卻不盡相同。一場小風波能在和平諒解的氣氛中化解,也可以發展為雙方唇槍舌劍,甚至大打出手。關鍵是人們是否本著理解之心 —— 推倒誤會之牆,築起理解之橋。

有人說,理解是對人的最大的善舉。理解換來「晴空」,理解也能換來笑容。有了理解之心,即會有快樂之心。對別人的諒解,會換來彼此的理解,自然少許多不快。與其為糾紛傷神動氣,不如本著理解之心對待身邊的事。你會覺得身邊充滿了和睦、愉快的氣息。

也有人說,理解是對人最大的縱容。所以,理解並不是一味地忍讓,也不是對別人的缺點、錯誤視而不見,這樣的理解於人、於事無益,要不得。所以說有一種理解叫不理解。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兩個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大學畢業後,想在父親的公司幹一番事業。李嘉誠卻表示很不理解地說「我的公司不需要你們!你們自己去打江山。」

兄弟倆去了加拿大,李澤鉅開設了地產開發公司,李澤楷成了一家投資銀行的合伙人。李嘉誠從來不給孩子們經濟上的幫助,只是偶爾打電話詢問兄弟倆有什麼困難。這樣的「不理解」反而讓兄弟倆獨自克服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後來都成了加拿大商界出類拔萃的人物……你可能很不理解作為父親的狠心,但這就是商業大亨李嘉誠的育兒之道,事實證明他的教育方式也是成功的。

生活中還有一種父親,叫嚴厲;還有一種愛,叫用心良苦!他或許面目可憎令我們畏懼到難以理解、接受。但終有一天我們會體味到愛的甘甜,養分的滲入,那時我們才明白這也是愛,是人生最寶貴的滋養!

裡根11歲時,和小朋友在院子裡踢足球,不小心將鄰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鄰居很生氣,非要他賠償12.5美元。裡根嚇得趕緊回家,懇求父親幫幫他。父親卻說:「你必須對自己的過失負責!我可以借錢給你!但一年後你必須還給我。」父親的不理解讓小裡根沒了指望,只能努力賺錢。

裡根到鄰居家還了錢,而後,便開始了艱苦地打工生活。半年後,裡根靠自己的雙手終於,彌補了自己的過錯。成了美國的總統後的裡根,回憶起此事說:「是父親的嚴厲成就了我,教會了我要勇於承擔過失,懂得了什麼叫責任。」作為父親本該理解包容兒子,小朋友在一起貪玩調皮,難免惹出事端來,該寬容則寬容,能理解則理解,有時候甚至還要伸手相助,好像這才是人之常情,為父之道,可是裡根的父親就是不能給予孩子這樣的溺愛,狠心讓小裡根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問題,殊不知這樣的狠心反倒是成就了一位偉大的總統。所以,理解不可或缺,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尺度,這才是真正的理解、深愛。

理解,是你犯錯誤時同學敢於直言不諱地批評。面對他人的批評我們常常認為是不理解,是挑釁,是找茬,是無理取鬧,很少安靜地審視自己的錯誤。其實,我們回顧一下,從小到大打罵自己最多的人是誰?在家裡是我們的父母。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打罵是源於理解了真愛不能無度寵溺。在學校處罰你最多的是誰?是我們的老師。哪個老師不希望學生將來有出息?處罰是源於理解了最好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縱容。在單位批評你最多的是誰?是我們的領導同事。批評是因為理解了唯此才有助於你把事情做好。

人人都愛聽肯定、表揚的話,所以才有「忠言逆耳」的古訓。對你負責任的人才會打罵你;認為你「孺子可教」的人才會處罰你,真心待你的人才會批評你,願意操心勞力教你帶你幫你進步的人才會貌似不理解地狠心待你……

請謹記,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有一種理解叫不理解。所以,一旦有人批評你,你一定要珍惜,那才是真正的理解你關愛你幫助你。這就是為什麼在最終碰壁的時候,很多人問道:「為什麼沒人早些告訴我?」其實當初就有很多我們的親人、朋友提醒過我們,當時或許自己還暗想:「費什麼話啊!這麼簡單的道理好像誰不知道似的!太不懂我心了!」 殊不知自己才是當局者迷,真正的理解是旁觀者清。所以,面對批評、看起來不理解我們的狠心,我們應該高興才對。

歸根結底,為人需要理解,處事需要理解,社會的安寧發展更離不開理解,但是理解也要把握好度,如何做到真正的理解,它將是個永恆的話題。

輕輕地揮揮手,瀟灑地揚揚頭,一縷柔和的春風將吹開所有繁瑣的結。記住——適度理解要適度!生活中,有一種理解叫不理解!

2019年高考寫作示範:以寬容為話題優秀作文4篇

每天都是讀書日——親子閱讀,從陪伴開始

2019年高考備考之現代文閱讀:遲子建《魚骨》欣賞+題型解析

謹以此文送給世界讀書日裡喜歡讀書、學習的你

2019年高考備考——網絡時代的你,尚能自控否?

相關焦點

  • 大智專家談2018年高考:面對全國卷,2019年考生如何備考?
    三、2019年高考備考建議:1.連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語文學習,尤其是在語文命題、語文選材、學生讀寫等方面的核心價值,最終提升學生思想情操、道德情操,做積極向上正能量的新時代有為青年。2.認真研讀《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吃透精髓。
  • 2015備考輔導:高考英語科普類閱讀理解
    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一直以來是高考英語的重頭戲,滿分合計50分,佔了120分總分的近一半。近年來,科普類的文章頗受考官的青睞,在2015年蘇錫常鎮二模英語試卷中,完形和閱讀均為科普類說明文,共計32分,分值之大,所佔比例之重引起了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重視。
  • 2019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生活中的邏輯學
    2019年黑龍江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生活中的邏輯學由華圖黑龍江公務員考試網整理髮布,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其實邏輯無處不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都和邏輯打交道,比如走路、吃飯、買東西、看電視……下面黑龍江公務員考試網就和大家聊聊生活中的邏輯學,希望大家能在例子中體會邏輯學的真諦。   【案例一】有關矛盾律   觀世音問:「悟空,你看到了什麼?」
  • 2021高考英語預測來了!英語閱讀理解和作文怎麼備考?快收藏
    2021高考英語預測來了!英語閱讀理解和作文怎麼備考?快收藏,我們知道2021年高考戰爭即將拉開帷幕,考生在接下來的兩三輪複習中如何快速提高成績?掌握的正確方法越多,對複習的效率提升越高,今天在這裡和大家一起談論2021大高考的英語預測。
  • 高考頭條:大智專家深度解讀2019年高考試題「新」變化
    齊魯網訊2019年高考落幕,幾十萬山東考生走完高考這最關鍵的一程,至此,2019年高考劃上句點,2020年高考全面開啟。2019年高考對2020年新高考有什麼啟示?一起來看看大智學科研究院專家的研究成果:問渠哪得清如許?
  • 高考閱讀理解中「一道詭異的光」,它又雙叒叕來了……
    新經典文化供圖  中新網北京11月18日電(上官雲)時隔數月,大家還記得今年高考語文結束後,上了微博熱搜的「草魚」嗎?這源自浙江省高考語文試卷中一道閱讀理解題,選文描述了農村家庭吃魚的經歷,末尾寫到「現在,它早死了,只是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該題要求賞析文章結尾,那道「詭異的光」難倒了一眾考生。原文作者鞏高峰也因此意外走紅。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試題和2019高考試題有什麼區別?
    也就是說,2020年高考全國有可能會出現基於新教材和舊教材的多套全國卷。 但無論是基於新教材出題還是基於舊教材,每一套高考題的出題方向都有共同特徵可循。今天,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考各科試題分析,對比2020年高考考點,題型哪些地方不一樣,究竟會怎麼考。
  • 最新:2021年廣東省高考選擇性考試科目變化情況及備考建議
    為了讓高三教師更清晰地了解各學科變化的情況, 調整好備考的策略和方法, 更加精準對標 2021 年的新高考要求,市教科院高中教研中 心的學科教研員編寫了《 2021 年廣東省高考 選擇性考試科目 變化情況及備考建議 》。
  • 徐鴻鳴:近年全國卷I聽力的變化及2019年備考指南
    小 編:今天推送的是巴東一中徐鴻鳴老師關於今年全國卷聽力命題的變化以及對2019備考給出的建議。本文立足近年高考聽力卷,剖析入微,有理有據,同時為做好2019聽力卷給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議,值得收藏! 全國卷英語高考的聽力部分是所有題型中保持得最為穩定的題型。
  • 教育部命題組解讀:2020高考和2019高考的區別
    也就是說,2020年高考全國有可能會出現基於新教材和舊教材的多套全國卷。 但無論是基於新教材出題還是基於舊教材,每一套高考題的出題方向都有共同特徵可循。今天,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考各科試題分析,對比2020年高考考點,題型哪些地方不一樣,究竟會怎麼考。
  • 通過高考看高考系列——英語閱讀理解解題秘笈
    通過高考看高考系列——英語閱讀理解解題秘笈★秘笈一:略全文—速讀全文,了解大意知主題根據考綱要求,高考閱讀理解所需的閱讀速度大約每分鐘所以高考閱讀不僅考查考生的文義理解能力,還是對閱讀速度的一種考驗。在十分有限的時間內,考生必須權衡輕重,合理利用略讀、跳讀等技巧節約時間,並掌握文章架構。速讀的關鍵在於關注文章標題、開頭、結尾、插圖、表格等結構性較強的主要元素,通過搜尋關鍵詞、主題句,了解文章時空條件。敘述順序、人物、主要情節及其核心觀點,進而理清脈絡、把握實質、掌握文章大意。
  • 名校名師點評2019年高考合肥二模試卷
    在試題的選擇上,既注重數學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時也注重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數學史的培養,較好地體現了數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的融入。通篇試卷既能客觀、貼切地把握近年來高考的動態,同時對2019年高考數學也是一次有效地預測與展望。試題結構遵循新課標全國卷(一)的模式,分為客觀題、解答題與選做題三個部分。
  • 新高考下的英語科目,考生如何備考?
    吳嘉怡在英語學習上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對於單詞、語感等基礎性必備知識,她會在課堂上跟著老師複習時背熟,睡前、睡後再在大腦中過一遍,以加強記憶; 做題也是她的是日常,她每天會利用零碎時間做一些除去聽力和作文的試卷,並且每一篇閱讀都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在做題中遇到喜歡的句子以及不認識的單詞,她會摘抄下來
  • 2019廣東高考英語聽說考試大綱發布(附考試時間及備考)
    原標題:2019廣東高考英語聽說考試大綱發布(附考試時間及備考) 號外!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2019年廣東省普通高考英語科聽說考試大綱》!C節故事複述 // 2019廣東省普通高考英語科聽說考試大綱 // 2019年高考生注意啦!
  • 2019年高考備考——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解題技巧(《流浪地球》)
    文學藝術離不開生長的土壤,科幻電影也不例外。《流浪地球》看似異軍突起,實則厚積薄發。誕生在中國電影工業蓬勃發展大背景下的這部電影,還「恰巧」產生於中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從1999年「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發射升空,到2007年「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再到2011年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發射成功,2017年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進入太空,中國不斷向宇宙深處探索。
  • 深圳教研院對新高考選考科目的變化情況分析及備考建議
    2021年是廣東省實施「3+1+2"新高考方案的第一年,因此, 2021年廣東省計入高考總分的物理、歷史、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試題將由廣東省考試院組織命制和實施考試。由於新高考方案中考試科目的作用和地位發生變化,考試時間有改變,因此試題的題型、題量等都有所變化,命題的思路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 新高考下的英語科目,孝感考生如何備考?
    新高考方案指出,外語科目考試由聽力和筆試兩部分組成,待條件成熟後,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對於新高考下的英語科目,如何複習備考?連日來,記者聯繫高三一線英語教師和高三學生,看看他們有何「妙招」,以期給廣大考生有所啟發。
  • 高考名師公開課|理科數學備考有何策略?廣大附中名師這樣點撥
    ,當場問了該同學幾個簡單數學問題,什麼叫純虛數,什麼叫交集,命題有幾種形式,該生都能對答如流,答完後,感覺自己好像也沒有那麼嚴重,從容地走進考場。疫情下的高考已不足20天,考生們最關心的是如何科學備考,提高有效得分,陳老師認為2020年高考理科數學會延續2019年的命題風格,會穩中有新,穩中有變,試題會注重數學本質,突出理性思維,科學考查必備知識、關鍵能力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現核心價值,強調數學與生活以及其他科的聯繫,滲透數學文化。
  • 2020年軍隊文職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容易混淆的六對成語
    江西軍轉幹考試網同步江西華圖招聘信息:2020年軍隊文職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容易混淆的六對成語,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 招聘公告:2020年軍隊文職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容易混淆的六對成語 招聘人數:人
  • 2016高考備考物理摩擦力公式解析
    2016年高考一輪複習   2016年高三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高三的同學們是不是已經投入了緊張的高考一輪複習中,新東方網高考頻道從高三開學季開始為大家系列準備了2016年高考複習,2016年高考一輪複習,2016年高考二輪複習,2016年高考三輪複習都將持續系統的為大家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