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年前,大興安嶺熊熊大火吞噬了整個漠河縣城和塔河縣大部分地區,燒死211人,燒傷266人,5萬餘人流離失所,101萬公頃森林蕩然無存的人間慘劇。
災難突然降臨
1987年5月6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發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災。大火波及西林吉、圖強、阿爾木和塔河4個林業局,直接經濟損失約5億元人民幣,損失不可估量。
火災發生時,華正國正在西林吉林業局林場公司裝車隊上班,還是一名20多歲的毛頭小夥子。
5月6日,由於一名林場工人啟動割灌機時引燃了地上的汽油導致森林起火。經過眾人一整夜的扑打,明火已經熄滅。
5月7日,突然颳起了8級大風,造成死灰復燃,火苗迅速騰起,躥到樹冠,脫韁而去。風借火勢,火助風威,形成了巨大火球,以不可阻擋之勢向漠河縣城砸來。火球落到房頂上,捲起油氈紙,又飛到另一個房頂上,頃刻間包圍了整個漠河縣城。
華正國的家就在縣城裡,他的父親是抗美援朝的退伍軍人,在清真寺幫忙看院子,母親身體不好,臥病在床。縣城一片混亂,華正國跑回家中,背起母親就往外跑,將母親安置在消防車上,轉身回家取東西時,大火已經包圍了房屋。濃煙籠罩著縣城,辨不清方向,到處是哭聲、喊聲。
「那時沒有防火隔離帶,很多人不懂防火常識。有的人躲在地窖裡,結果因缺氧窒息而死。大部分男人出去打火了,燒死的多數是婦女兒童。」華正國說:「親眼目睹了兩個大火球相撞的場面,像原子彈爆炸一樣,非常恐怖。當時風特別大,人都站不穩,就是現在的科學技術和裝備也很難救那場火。」
華正國的父親所在的清真寺沒有被燒,躲過一劫。漠河縣森林消防大隊副大隊長李東當時正在讀初中,父親是消防隊員。他經常聽父親講林區撲火的故事,對森林著火習以為常了。起初,父親出去撲火一夜未歸,他並沒有放在心上。第二天下午,他又端起飯碗,坐在自家的房頂上邊吃飯邊望著遠處的山火。突然狂風驟起,風夾著火舌迅速向縣城撲來,母親帶著他們姐弟三人倉皇出逃。在離他家不遠處的小學正在蓋樓房,已經挖了2米多深的地基,坑裡聚集了很多人。他們也跳進坑裡躲了起來。
大火過後,縣城的房屋全部燒毀,到處是殘垣斷壁,只有一個個被燒得黑魆魆的煙囪矗立在那兒。父親前線撲火生死未卜,全家人十分焦急。第二天母親帶著他們姐弟三人,沿著布滿火炭的大街,邊喊邊尋找父親。幸好父親自己回來了,全家激動不已。他們的家已經不存在了,只好領了災民證去巴彥縣投靠親友。
大火不斷向東蔓延,持續燃燒了28天,於6月2日才被徹底撲滅。
做綠色家園的忠誠衛士
漠河縣城著火時,緊鄰的圖強鎮還沒有預感到致命的危險正在降臨。現任漠河縣縣長姚佔軍當時在圖強林場剛參加工作。晚上9點,接到路上大喇叭緊急疏散的通知,經驗豐富的父親帶著全家躲到了阿木爾河邊。大火來到圖強,不到兩個小時就將全鎮化為灰燼。這條救了數千人生命的阿木爾河,後來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母親河」。
姚佔軍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火災發生後,大興安嶺得到了全國各地的大力援助。大家災後重建的熱情高漲,無論是機關幹部,還是老百姓,都投入緊張的勞動,卸磚裝水泥,沒有任何怨言。
當時有一句口號是『吃3睡5幹16』,就是每天吃3個小時的飯,睡5個小時的覺,幹16個小時的工作。家園重建一直持續到10月份冬季來臨。」
華正國在1987年10月來到縣防火辦從事防火瞭望工作。大興安嶺氣候寒冷,尤其是春秋季,外邊寒風呼嘯,室內凍得像冰窖一般。瞭望工作不僅要忍受惡劣的天氣,還要忍受孤單寂寞。在不見人煙的深山老林裡工作,那種艱辛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華正國一幹就是30年。他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瞭望,只為了山林安全。
華正國說:「上山瞭望時間『以雪為令』,大雪融化了就上山,大雪封山了就下山。」每年的3月中旬到11月中旬,他大概有8個月的時間都吃住在山上。他心裡裝滿了綠水青山,裝滿了護林人的職責,對自己的家人虧欠得太多。瞭望塔地勢高峻,沒有飲用水,他就騎著摩託車到8公裡外,找條乾淨的小河打水;沒有吃的,就每月下山購買一次,食品都選擇易存放的。
山上瞭望,也會遇到危險。「遇到狼、熊瞎子並不可怕,只要你站著別動,它不會傷害你。最可怕的是暴打雷,樟子松油性大,遇到雷擊很容易起火。」華正國說,去年有一天,他點著爐子,拿起水舀子準備燒水,突然一個暴打雷,將前方30米處的一棵樹頭整個劈了下來。
1988年秋天,李東一家又回到了漠河縣城。李東的父親希望他繼承父業,做一名撲火隊員。李東非常清楚,撲火隊工作艱苦,收入低,還有危險,但是他擰不過父親。1994年,李東成為一名撲火隊員。漸漸地,他理解了父親的心情,喜歡上了這份工作。20多年來,只要有火情,不管大小,他始
終衝在第一線。「救火的時候就是在玩命,我已經習慣了,沒有恐懼的感覺,確保森林平安是神聖的職責,我們每個撲火隊員都有這種意識。」李東說,有一次撲火,頭盔遮面罩被烤化了,非常危險,而手臂被火苗燎起水泡是常有的事。
立體「防撲火網」捍衛林海森林大火喚醒了人們對防火工作的高度重視。火災後不久,漠河縣就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揮部,組建了撲火大隊,逐年加大防撲火投入力度。目前,大興安嶺地區實行森林防火行政首長負責制,防火期執行領導24小時值班制度。森林防火工作納入了各級幹部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同時,利用聲、像、圖、字等載體大力宣傳森林防火知識,努力營造全民參與防火的濃厚氛圍。
富克山林區是大興安嶺地區十大火險區之一,海拔高,幾乎每年都發生幾起雷擊火。春秋季是重點防火期,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火情火警有向夏季延伸的趨勢。為有效減少火災的損失,每年重點防火期,武警森林部隊開進深山,靠前駐防,確保火災在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理。
武警黑龍江省森林總隊大興安嶺地區森林支隊漠河大隊隊長韓明濤說,現在防火工具除了常規撲火工具外,還配置了帶有衛星定位的對講機、各種防火車輛、直升飛機等先進設備,還可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地理信息技術、衛星定位跟蹤技術,加強火險動態監測。縣森林防火指揮部通過衛星遙感、飛機觀察、高山瞭望和地面巡護等多種手段發現火情後,立即通知直升機支隊和前線撲火部隊前往著火點,根據火情採取人工扑打、化學滅火、直升機吊桶作業等多種方式撲火,已經形成了立體「防撲火網」。
(保留所有權利,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制度開門」。資料來源:許雲飛,銘記歷史砥礪前行——寫在大興安嶺「5·6」特大森林火災30周年,國土綠化,2017年5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