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神奇,它既是晶體又是超流體!

2021-01-18 天文物理

超固體,具有超流體性質的固體材料,其中一種物質可以以零粘度流動,現在已成為眾多物理學研究的焦點。超固體是物質的矛盾相,其中兩個截然不同、有些對立的順序共存,導致物質既是晶體又是超流體。超堅固性最初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被預測出來,現在已經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研究的焦點,引發了不同科學領域的爭論。例如,幾年前,一組研究人員發表了有爭議的研究結果,他們在固態氦中發現了這種相,但後來作者自己否認了這一說法。

這項研究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沒有考慮到氦的複雜性,以及它有時可能產生不可靠的觀測結果。此外,在原子中,相互作用通常是非常強和穩定的,這使得這個階段更難發生。偶極量子氣體位於固態氦等結構的另一個極端,因為它們是由氣相中的超冷磁性原子冷卻到微毫開爾文溫度構成。

因此,在這些氣體中,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微弱,但它們也是遠距離的,並且可以通過外部控制的磁場進行調節。由於量子氣體具有高度的可調諧性,幾年前,量子氣體開始更頻繁地出現在超固態理論中。第一個實驗是用氣體與光場耦合,實驗顯示了具有超固態性質的狀態,但在這些狀態下,固體仍然是不可壓縮的。

現在三個研究小組(一個由Tilman Pfau領導的德國小組,一個由Giovanni Modugno領導的義大利小組,以及一個由Francesca Ferlaino領導的Innsbruck大學和Institut fur Quantenoptik und Quanteninformation的研究小組)同時發表了對具有超固體性質狀態的觀察。innsbrucucs的研究人員表示:我們能夠證明,在特定的相互作用條件下,磁性氣體經歷了向超固態的相變。表現出兩種自發密度調製(即自發密度調製),晶體和全局相位相干性。

值得注意的是,超固體性質真正來自於裸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它們具有很強的偶極-偶極貢獻。在此基礎上,弗朗西斯卡·法萊諾(Francesca Farlaino)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展了一項新研究,對捕獲偶極超固體的激發光譜進行了研究,獲得了有趣的新觀測結果。這項研究是揭示物質超固態如何響應激發態的重要一步。要探測超固體性,重要的是要證明系統超流體和晶體性質對擾動的反應不同。更普遍地說,在量子物理學中,任何系統都有其固有的激發模式,用來描述它對擾動的響應。

例如,一根被拉緊的吉他弦,只以給定的頻率做出反應,發出清晰的聲音,訓練有素的耳朵可以識別出這是一個特定音符,從而估計出弦的特徵。量子系統也是如此;激發光譜揭示了其內在特性的密切信息。因此,探索超固體的激發態,可以對這個有趣的階段有新的、更深入的了解。研究人員觀察到的反應符合與超固態有關的理論預測,這表明成功地觀測到了超固態。其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專門研究了處於三維各向異性阱中,偶極玻色氣體在超流體和超固體之間轉變時的基本激發光譜。

通過研究系統對磁系統的反應,該研究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一個系統的反應方式可以告訴你很多關於這個系統本身的信息。考慮一個人向一個系統扔石頭的外部幹擾就足夠了,如果一個人把石頭扔到海裡或扔到牆上,反應會有多大的不同,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本研究的不是扔石頭,而是系統的可壓縮性。在研究中,科學家通過改變外部磁場的值,從本質上探索了由鉺原子的量子氣體在一個雪茄形狀的光阱中,產生超固態的激發模式。

在這個實驗裝置中,密度調製沿著阱自發地出現,而系統保持在超流體狀態。然後,研究人員通過在密度調製出現的同一方向上擾動陷阱,使整個系統處於激發狀態。這導致了不同模式的激發,通過觀察氣體自身物質波幹涉(通過使氣體膨脹得到)模式隨時間變化來探測模式的變化。在本研究中,科學家利用一種稱為主成分分析的無模型統計分析方法,對觀察到模式的時間演化過程,來識別不同的基本激發模式。最有意義的觀察是:在超固體中同時存在兩階(晶體和超流體)轉化為其基本激發光譜的顯著特性。

過去的研究表明,在熱力學極限(即在無限系統中),晶體和超流體性質的存在在激發光譜中產生兩個分支,每個分支都與一個階有關。這導致模態要麼是晶體結構的振動,要麼是超流體的流動,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在理論和實驗上都表明,超固體光譜的這一關鍵特徵,發生在只有少量晶體位置存在的實驗室系統中。實驗中觀察到,當系統從常規超流體轉變為超固體時,系統對全局磁響應會從一種模式轉變為幾種模式,這反映了系統中磁分支的多樣性。

重要的是,當深入到超固體狀態時,一類激發態的能量會降低,即,當相的超流體特性降低時,這種行為表徵了在液滴陣列中誘導超流體流動的模式。雖然在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系中,系統表現出一種普通的四極振蕩,但在超固體體系中,產生了一種有趣的雙頻響應。這個響應與系統兩個自發破壞的對稱性有關。研究為超固態下超流體流動的可能性提供了證據,而其固體彈性是敏感的。然而,為了確定觀測結果,研究人員還需要證明超流體流動的無旋性,例如通過觀察渦旋。

博科園|Copyright Science X Network/Ingrid Fadelli,Phys

參考期刊《物理評論快報》

DOI: 10.1103/PhysRevLett.123.050402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交流、探討、學習、科學圈

請下載我們手機軟體:博科園

①回復「天象預報」可以看日食、月食、流星雨、行星衝日、凌日、掩星及未來100年天象等各種預報數據,有趣天文奇觀及時更新;②回復「每日一天文圖」可以看NASA鏡像譯製更新的每天一張天文照片,美國宇航局各種如哈勃望遠鏡等拍攝的高清大美宇宙天文照片;③回復「科研日報」可以看每日全球權威科研信息及研究論文,如《natural》《science》期刊等,還有「博科園」中文編譯的科研日報;④回復「公式之美」購買人類最美54個公式,人類2600年精髓《公式之美》限量發售;⑤回復「索爾維會議」購買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人類科學界「最後的晚餐」高清、絕版、彩色修復照;人類最強大腦的罕見聚會,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張照片,能讓人類感嘆至今!⑥回復「DK博物大百科」購買6000多張珍貴照片,5000多個豐富物種,跨越地球45億年歷史,自然界的視覺盛宴《DK博物大百科》!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稱:磁性氦可將超流體變為時間晶體
    雖然聽起來魔幻,但時間晶體和魔法毫無關聯。北京時間6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時間晶體」的概念最初提出於2012年。2017年,科學家首次觀察到現實中的離散時間晶體。我們熟悉的晶體均為「準晶體」形式,因此不久便發現了時間「準晶體」。
  • 什麼是超流體,超流體有沒有速度限制?
    還有一種物質叫做「超流體」(Superfluid)。為何稱其為超流體,因為其流動異常,完全沒有粘性。超流體若被置於環形容器中,則不受摩擦而能無休止地流動。例如氦的同位素氦-3,是一種稀有的氦原子,它缺少一個中子,在非常低的溫度下變成超流態,因此具有超凡的性能,比如沒有摩擦。因為沒有摩擦力的存在,科學家們推斷,超流體世界的速度是沒有極限的。
  • 這座超流體示範區,超出了建築想像
    此次開放是超流體建築的首演,參與開放盛典的杭州高淨值人群,對杭源裡的實體建築表現出巨大的期待。這個被稱作超流體藝術生活館的示範區,在開放當日即給予了杭州一個震撼的迴響。 力學上的超流體、航天科技的機器美學、人類一直追求的反重力、傳統和人文之間的關係,科技美學的未來感,都凝萃在這座超流體藝術生活館上。再考慮到它所處的位置,在武林門前、在運河旁、在上塘路邊、在杭州人文味十足的城心……的確有視覺感官和精神外延的雙重體驗,它既溯源了杭州的城市歷史,更代表著一種未來審美,古韻和新生在這裡和諧地彈奏出一曲和弦。
  • 超流體氦告訴你
    該裝置以超流體氦-4為核心,通過與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s)的碰撞,利用場電離發現從超流體表面噴射出的單個氦離子。自20世紀初以來,物理學家們通過恆星和星系的速度比理論值高得多推斷出暗物質的存在,而對引力波的觀測則排除了一些其他導致恆星和星系轉速過快的假說,從而進一步證明了暗物質的存在。
  • 超流體的發現
    》當氦-4 降溫至低於2.2K 時,它會開始出現一些很奇特的行為———液態氦幾乎可以毫無阻力地通過細管,甚至可以爬上管壁,溢出管外。儘管液態氦早就出現奇特的現象,但是科學家還是在將氦液化過後的30 年才發現它的超流體性。圖1  超流體液氦噴泉1908 年, Heike Kamerlingh Onnes 首度在荷蘭的Leiden 大學將氦液化,之後很快地就發現了液態氦奇特行為的跡象。
  • 神奇的閃爍晶體
    閃爍晶體是指一大類在放射線或原子核粒子作用下發生閃光現象的晶體材料。早在上世紀初,Crooks就利用ZnS閃爍體製成α粒子探測器,它曾在盧瑟福提出原子模型的著名實驗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閃爍晶體的發展已經度過了一個世紀的漫長歲月。在早期,曾使用玻璃、塑料乃至液體閃爍材料。
  • 時間晶體?是科學還是科幻?
    可是1938年,卡皮查發現了液氦在超低溫下會變成無摩擦力的超流體。這種神奇的流體有很多奇妙的效應,比如下圖,只要有一滴處於超流體狀態的液氦位於杯底,杯內的液氦就會在向上緩慢攀爬,攀越過杯口,然後在杯身外面向下緩慢滑落,集結在一起,形成一整滴液氦珠,最後滴落在下面的液氦裡。最終,液氦會一滴一滴的滴落,直到杯子完全流空為止。
  • 你知道超流體嗎?超流體費米子的量子效應!
    就物理學而言,中子星、冷原子氣體和核系統的內部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由高度相互作用的超流體費米子組成的氣體系統。研究人員給超級計算機Piz注入了一種新的模擬方法,結果最終提供了對此類系統未知過程的洞察。中子星、冷原子氣體和核系統都是由高度相互作用的超流體費米子組成的氣體系統,即由自旋為半整數粒子(固有角動量)組成的系統。費米子的種類包括電子、質子和中子。
  • 一種不遵循物理規則的奇怪流體,它偏偏要從低處往高處流!
    可是,科學家們發現有的液體,偏偏不遵守這個原理,它會沿著容器壁,從低處往高處流。這就是神奇的超流特性。所謂超流特性,就是有的液體在超低溫狀態下表現出的一些奇特的現象。這是科學家在研究低溫物理時候所發現的。20世紀30年代末,蘇聯科學家彼得·卡皮察首先觀測到超低溫液態氦的超流體特性,由於這一發現,以及隨後的成果,後來他獲得了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科學家宣稱創造出「負質量」超流體:你推它 它靠近你
    17日出版的《物理評論快報》雜誌刊登了一項重要成果: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在實驗室成功製成一種具有負質量的超流體,當推動它時,它不會像普通物體那樣向前加速
  • 為什麼在超流體中不存在速度限制?
    研究人員發現了沒有速度限制的原因:超流體中的奇異粒子。在極低的溫度下,它會變成超流體,並開始具備一些超常特性(如使通過其中的物體不具摩擦力)。人們認為,物體穿過超流體氦-3的速度從根本上講是限制在朗道臨界速度(critical Landau velocity)之內的,一旦超過這個速度限制,物體就會破壞超流體。但研究人員通過之前的實驗發現,這並不是必須嚴格遵守的規則,物體能夠在不破壞超流體脆弱狀態的情況下以更快的速度(超過速度限制)穿過。
  • 宇宙或是一個「液態超流體」
    我們常說「宇宙空間」,但它究竟是什麼?空空如也,還是塞滿了可供光子、電磁波及其他所有一切移動的介質?科學家目前還沒有找到確定答案。但一個最新理論認為,時空本身可能是一個「液態超流體」(liquid superfluid),如果證明其屬實,那人們必須要重新審視整個物理學標準模型。  「時空是一個流體」的提法並非第一次出現。
  • 「時間晶體」相互作用首次發現,有望改進原子鐘技術
    受控反應是將時間晶體進行實際應用(如量子信息處理)的第一步。」眾所周知,保護量子位的相干性是阻礙強量子計算機發展的主要困難,而時間晶體具有在不同的條件下自動保持完整 - 相干的特性。時間晶體的相互作用時間晶體不同於常規的晶體類金屬或巖石。
  • 為什麼異物穿過超流體的速度可以超過臨界極限
    穿過介質的異物可能會超過臨界速度極限,而不會打破超流體的狀態。這與長久以來的經驗相矛盾,因此是個亟需解釋的問題——但是現在,物理學家已經弄清了真相。原來超流體中的顆粒會粘附到對象上,包裹住它使其無法和超流體整體相互作用,從而避免了超流體的崩潰。超流體是一種粘度為零,摩擦為零的流體,因此流動時不會損失動能。
  • 為什麼異物穿過超流體的速度可以超過臨界極限
    穿過介質的異物可能會超過臨界速度極限,而不會打破超流體的狀態。這與長久以來的經驗相矛盾,因此是個亟需解釋的問題——但是現在,物理學家已經弄清了真相。原來超流體中的顆粒會粘附到對象上,包裹住它使其無法和超流體整體相互作用,從而避免了超流體的崩潰。超流體是一種粘度為零,摩擦為零的流體,因此流動時不會損失動能。
  • 超流體中沒有速度限制,想不想去飛一圈?
    研究人員發現了沒有速度限制的原因:超流體中的奇異粒子。在極低的溫度下,它會變成超流體,並開始具備一些超常特性(如使通過其中的物體不具摩擦力)。人們認為,物體穿過超流體氦-3的速度從根本上講是限制在朗道臨界速度(critical Landau velocity)之內的,一旦超過這個速度限制,物體就會破壞超流體。但研究人員通過之前的實驗發現,這並不是必須嚴格遵守的規則,物體能夠在不破壞超流體脆弱狀態的情況下以更快的速度(超過速度限制)穿過。
  • 「時間晶體」相互作用首次發現
    時間晶體是一種物質態,不同於金屬或巖石等標準晶體,後者由原子以規則的重複模式排列而成。201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弗蘭克·威爾澤克首次提出了時間晶體這一概念,並於2016年確定。時間晶體顯示出恆定不變的奇異特性,即使沒有外部輸入也能重複運動。它們的原子先在一個方向不停地振蕩、旋轉或移動,然後再朝一個方向運動。
  • 「時間晶體」相互作用首次發現
    時間晶體是一種物質態,不同於金屬或巖石等標準晶體,後者由原子以規則的重複模式排列而成。201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弗蘭克·威爾澤克首次提出了時間晶體這一概念,並於2016年確定。時間晶體顯示出恆定不變的奇異特性,即使沒有外部輸入也能重複運動。它們的原子先在一個方向不停地振蕩、旋轉或移動,然後再朝一個方向運動。
  • 宇宙中的「上帝之手」,一種看不見的神秘物質——「宇宙超流體」
    它可以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從杯底沿著杯壁爬上杯口,溢出杯外。另外它還有一種「熱機效應」。把一纖細管放入液氦中,只要加熱纖細管,液氦便會爬上纖細管的頂部。還有,就是它具有無限大的導熱率,在超流體中幾乎不會出現溫差。另外,「超流體」還有一個奇特的性質,它在旋轉的容器中會有量子化的渦度,它不會隨著容器的轉動而均勻轉動,更奇怪的是它會相對於恆星保持穩定。
  • 最新理論稱時空本身或為「液態超流體」
    最新理論稱時空本身或為「液態超流體」 >   我們常說「宇宙空間」,但它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