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入口的服務戰:小程序扛起重擔 百度加固開源生態

2021-01-10 品玩PingWest

這幾年,網際網路圈有個怪相。

一個很好的概念出現,往往會迅速引爆輿論,跟隨者眾,又會在人們未覺中悄悄退場,熱度難以長久。突然起來的風潮就像是一場加多了催化劑的實驗,弊端在於容易引來更多的跟風者並造成損失,好處是縮短了那些真正值得投入的概念的試錯周期。

在熱度褪去後,這些概念中的一部分是真啞了火,比如新零售和私域流量,還有一部分卻是進入了「悶聲發財」的階段,比如小程序。

今年微信公開課的邀請函上,主論壇位列第一的毫無疑問是視頻號,但列在第二的卻是小程序,排在微信支付和企業微信之前。這引起了奇偶派的注意,通過查閱,我們發現了一組有意思的數據。

2020年1月,百度智能小程序宣布月活超過3億,到9月時沈抖在百度聯盟峰會上透露,智能小程序月活已經超過了5億。數據背後是趨勢,有人從媒體不再關注小程序得出消極的觀點,但我們卻堅定的認為小程序正在做大做強。

這由2020年的時代背景和企業策略,共同決定。

壹:共識

先說時代背景,疫情在一些線上領域帶來了增長,小程序絕對是其中之一。不管是各地的健康碼,還是宅經濟對健康類和購物類小程序的帶動,都加速了小程序的普及。

這很契合巨頭們在2020年的一項共同策略:服務化。

幾年前盛行的「下半場」理論,其實對應的無非是C端流量粗淺轉移至線上的過程告一段落,紅利期結束。顯然,接下來的策略有兩種,一種轉做B端,一種是深耕這些C端流量。可惜的是,當時市面上一窩蜂都是轉型to B的號聲。

但在2020年,我們會注意到,網際網路頭部玩家在不約而同嘗試做深服務,靠服務化來尋找增長是共識。具體的做法就是給拳頭產品鍍金,比如強化了微信、百度APP、支付寶的服務屬性。

這背後還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服務化這件事,基本靠小程序來承載。

比如微信,2020年底上線了「騰訊出行服務」,從名字上就能直觀感受到微信向服務化的靠攏。我們都知道,衣食住行是騰訊一直想要完成的閉環,這麼多年都沒能完成,最終還是靠小程序落了下來。

百度,則把服務化視作年移動生態的兩大核心戰略之一。從模式上來講有三種,複雜關鍵的領域比如健康和電商,百度會自建服務,工具類服務為了避免重複一般採取聚合模式,一些不方便單獨做的服務比如房產則採取共建模式。但如果看這些服務的呈現形式,那就只有一種,即小程序。

反倒是像阿里、美團這些平臺通過小程序來實現服務化,並不明顯。有句話說網際網路的本質是連接,騰訊連接的是人和其他人,百度連接的是人和信息,服務化對他們的主業都具有承載延伸的作用。但阿里是連接人和商品,本質上它直接提供的就是交易服務,所以小程序對它而言並不如其他兩家重要。

不過阿里發力服務化一年,一個顯著的特徵是,支付寶APP跟做「本地生活服務」的美團,越長越像了。按照國際慣例,阿里給出了一個新名詞,即胡曉明提出的「數字生活新服務」。

總體來看,從高喊to B到蒙頭深耕服務,是網際網路巨頭的共同轉變。而這種服務化,就基本靠小程序來實現,所以小程序才會被百度列為移動生態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微信公開課的座次中緊隨視頻號。

貳:分歧

關於小程序該怎麼做,三者之間存在著明顯分歧。在巨頭們「以超級APP+小程序」的服務化策略中,載體是超級APP,巨頭們的分歧同時存在於超級APP的內與外。

在內:

比如微信,對平臺而言其根本就在於社交。群聊、公眾號、朋友圈這些功能,歸根結底都是要為社交提供支持,而不是成為營銷導流的入口,把社交環境搞得烏煙瘴氣。但對更多的商家和小程序開發者而言,微信就是個超大流量池,群聊和朋友圈這些入口都是肥肉。

所以在開不開放某個入口的問題上,雙方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再加上微信內需要導流的可不止小程序這一個領域,所以小程序能在微信獲得的入口支持有限。

至於阿里,從入口角度講,支付寶甚至連首頁下拉的服務中心(微信內為常用小程序)都沒做。這或許是因為支付寶首頁顯示的,已經基本都是與購物和生活有關的服務了,這也是我認為,小程序提供的服務能力對百度和微信更有意義的原因。

因為對百度APP而言,尤其是搜索那部分來的流量,都是抱有明確需求的。過去百度是引導需求至各個服務平臺,現在則是通過各個小程序的服務,在百度APP內完成需求。更形象的表述是,過去用戶用百度是搜完即走,現在百度要把用戶的搜索直鏈服務。

所以智能小程序在百度APP內的入口極多,按照他們官方的說法,目前有80多個入口,包括百度APP首頁下拉的服務中心。

在外:

開放與封閉的探討,自網際網路誕生伊始至今一直沒有定論。

在自家超級APP以外,也就是其他APP上採取的主張,才是各家做小程序最核心的差異所在。

阿里是著名的流量黑洞,只有從外界買流量的習慣,基本不向外輸送流量。比如最近很熱鬧的蝦米音樂關停,再聯想一下UC的現狀,看看微博,對阿里而言,小程序對外開放是個偽命題,基本也就是止步於支付寶淘寶這些APP的小程序互相打通一下。

騰訊,倒一向是主張開放的。但萬事逃不開一個「利」字,微信做小程序的初衷是什麼,是留住用戶,是流量集中,而不是分散。所以在小程序的開放上,騰訊或許還沒有阿里做的力度大,起碼支付寶的小程序還打通了UC、高德、淘寶這幾個自家APP。

百度的思路和背後邏輯,跟騰訊完全相反。騰訊是因為社交的特殊屬性,所以用戶很穩,做小程序是希望留住更多流量,不希望流量外溢到其他APP去;而百度是流量充沛,但希望能通過更多服務用戶需求,來留住他們。

一個證明是,數據顯示,百度APP的用戶登錄比例已經接近70%了。從具體的做法上講,就是成立開源聯盟,只需要開發一次小程序,就可以在多個百度系及非百度系的平臺上運行。

這個開源聯盟是百度在2018年上線智能小程序後不久就推出的,當時百度直接公開了全部50多萬行原始碼,一些平臺比如WiFi萬能鑰匙很快就決定採用百度的底層架構,在此基礎上開發自己平臺的小程序。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

18年底,WiFi萬能鑰匙宣布的數據是月活超過8億。但WiFi萬能鑰匙最顯著的兩個特點就是低頻和用完即走,用戶不會經常打開,打開後也不會多做停留。這就是典型的有流量,但是希望提供更多服務,留住用戶。

到現在,這個開源聯盟的成員已經達到了55個。對開發者而言,這是極大的降低了開發成本,和後期的運維費用;對這些平臺尤其是百度而言,這代表著在推動服務化的進程中能「得道多助」,快速的通過小程序覆蓋更多服務場景。

依舊是用結果來印證,智能小程序已經可以在政務、購物、旅遊等271個細分場景提供服務能力了。

叄:悖論與通解

繼續思考小程序的鏈條,開發之後的下一環顯然是分發,這個階段事實上存在一個悖論,而平臺們已經意識到並在著手解決它。

回歸本質,小程序是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是做不常用APP的輕量化,為的是更簡單的解決一些低頻需求。

但微信和支付寶的小程序,如果是用戶主動需要使用,原本通常怎麼實現呢?答案是用戶需要明確知道該打開哪些小程序,才能得到服務,解決自己的需求。但既然是低頻,不常用的服務,用戶怎麼會知道該用哪個小程序,甚至哪個小程序最好呢。

這個篩選和比較小程序的步驟,對用戶而言極為艱難,一點也不方便。思來想去,微小但常用的一些功能,可能會同時滿足用戶熟知和不希望單獨下載APP這兩個需求,比如增長絕大部分依賴小程序實現的「順豐速遞」;其次就是其他巨頭APP的微信小程序,但這種情況一來頭部效應明顯,二來量不大用戶完全可以點開其它APP,比如滴滴出行。

但以上兩種情況,遠不足以代表用戶全部的使用場景和需求。我們作為用戶會有一個切身體會,微信小程序的日常使用中主要出現兩類場景中:

通過社交傳遞來的小程序。比如剛加的好友分享來的名片,比如朋友分享來的跳一跳,再比如熟人分享來的的搶票助力;

從線下被引導使用的小程序。比如小程序最初設想中汽車站購票場景,比如在餐廳用餐時的點餐系統,再比如疫情中的各類健康碼。

我們會發現,用戶原本對微信小程序的應用,很難脫離這兩類場景。顯然,微信小程序的分發邏輯存在問題,用戶往往面臨五花八門的低頻需求找不到該用什麼小程序的尷尬,但原本這才應該是小程序真正的價值。

直到去年1月的微信公開課,故意沒去現場卻依然刷了屏的張小龍給出了答案。他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是:「搜索應該是小程序的一個主要流量來源」。

作為搜索行業的老大哥,百度也有類似的認知,提出的概念是搜索直鏈服務。為了倒騰這個搜索,去年一年,騰訊和阿里都在非常積極地探索搜索。

騰訊要買搜狗,阿里在創新事業群內做了夸克。這樣做的好處,一來是能獲得更多自帶需求的流量,當用戶一次搜索就代表著一類需求時,針對這些需求該分發什麼小程序來提供服務,也就變得明確了。

二來是生態和機會的問題。從PC切換至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搜索麵臨的就是壁壘問題,搜尋引擎根本無力打通一座座信息孤島。但在小程序生態中,作為平臺方,打通這些輕量級應用之間的壁壘輕而易舉。

對百度(微信)們而言,回歸(達到)PC時代搜尋引擎對網站們的感知與掌控,為用戶提供更精準的答案與服務分發,完全是可行之事。

但是搜索這個領域,畢竟是百度深耕多年的大本營。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技術積累上來看,騰訊阿里們想要獲得更多自帶明確需求的流量,想要獲得掌控一套生態的機會,都還長路漫漫。

從胡曉明那句「數字生活新服務將是下一個十年最大的網際網路紅利」中,我們可以清楚地感知到,盲目to B的焦慮正在被緩解,巨頭們已經意識到,粗淺轉移至線上的C端流量,還有巨大的服務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2020是外部環境逼迫著用戶更深度的適用網際網路服務的一年,也是作為各家服務化戰略核心執行者的小程序,大步向前的一年。

不造聲勢,沒有鋪天蓋地的討論,並不代表一個好概念的消亡,還有可能是它在被驗證後正在踏實發展。社區團購今年聲勢最浩大的概念,其中佼佼者興盛優選,不就沒做web和APP開發,只做了小程序嗎?

小程序的故事,才剛剛開篇。

相關焦點

  • 小程序的共識、分歧、悖論與通解
    而這種服務化,就基本靠小程序來實現,所以小程序才會被百度列為移動生態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微信公開課的座次中緊隨視頻號。02 分歧關於小程序該怎麼做,BAT之間存在著明顯分歧。在巨頭們「以超級APP+小程序」的服務化策略中,載體是超級APP,巨頭們的分歧同時存在於超級APP的內與外。在內:比如微信,對平臺而言其根本就在於社交。
  • 百度移動「重倉」服務生態
    當下的超級App不僅僅指向流量多大,對消費者來說更重要的是能夠滿足多少服務,提供多好的體驗。長遠來看,百度移動生態的基礎是內容生態,而如何依託百家號、託管頁、小程序開放服務生態,則決定著百度移動生態的商業擴容能力。
  • 百度移動生態下一幕:服務化、人格化
    D  自2017年初微信推出小程序後,小程序就成為了超級App的標配產品,而環顧移動網際網路生態,還是主要分為微信小程序、百度小程序、阿里小程序三大陣容。  大致來看,目前小程序的三強格局中,微信、百度的優勢明顯,這是因為就行業兼容性看,只有微信和百度的兼容性足夠強,小程序是一個極其看重平臺商業兼容性的領域。  如阿里小程序,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其他App,「交易」屬性都過重,如支付寶這樣的超級App本身在使用時長上就不佔優勢,如城市公共服務這類工具型小程序、阿里生態企業的替代產品是阿里小程序比較突出的領域。
  • 百度萬象大會在即:百度將詳談對智能小程序規劃!
    [PConline 資訊]百度近日正式發出來邀請函,其將於5月13日正式舉行「萬象」百度2020移動生態大會,這也是百家號內容創作者盛典的一個升級版。大會將以線上的形式就行,累計將會達到24小時。此次大會百度將會發表他們在未來的日子對於智能小程序的重大規劃。
  • 小程序的F4:微信、百度、支付寶和今日頭條的流星花園
    2018年9月17日,今日頭條正式發布小程序,並表示將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更豐富、更有價值的服務。雖然目前在今日頭條app中開放的小程序入口,還只針對Android手機,且暫時只對部分公司開放,但隨著頭條的正式入局,其已成為在微信、百度、支付寶之後第四家發布小程序的網際網路公司,小程序界的F4正式湊齊,屬於BAT+J的流星花園也將正式開場。
  • 百度和騰訊財報背後的故事:移動網際網路老去,小程序網際網路已至
    其中,他特意提到了百度智能小程序的作用,「智能小程序則幫助我們構建起一個新的內容和服務生態。」這和幾天前騰訊發布的 2019 Q2 財報如出一轍。騰訊也著重提到微信小程序的發展,「中長尾小程序數目同比增長超過一倍,小程序的品類亦趨多元化。」騰訊還特意提到了內容類小程序的發展。
  • 百度智能小程序,竟然能感受到立體的動物和合成自己的rap
    這是基於百度網際網路生態所開發出來的一個集合了生態圈中許多商家的應用和產品。而這次主要介紹的是百度小程序裡面兩項非常好玩的,一款長隆AR動物園小程序,另外一款是愛說唱智能小程序。在下載了百度app之後,在我的頁面上會有一小行小的程序欄,裡面有基於百度AI所推出的,好幾款或是體驗版的,或是正式版的小程序。
  • 百度移動生態服務化戰略背後的用商一體邏輯
    當下的超級App不僅僅指向流量多大,對消費者來說更重要的是能夠滿足多少服務,提供多好的體驗。長遠來看,百度移動生態的基礎是內容生態,而如何依託百家號、託管頁、小程序開放服務生態,則決定著百度移動生態的商業擴容能力。B搜索是百度的基礎能力,內容生態則是搜索的基礎,以百家號為核心的內容重構就是百度移動生態基礎中的基礎。
  • 微信、支付寶等9大主流平臺小程序調研報告
    2020年,小程序或許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廣場,這個風口不再是前幾年非常爆發式的紅利收割了,而是更聚焦於頭部的幾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小程序之爭了。現在市場上各大公司都在依託自己的生態體系,推出屬於自己的小程序生態。小程序的優勢在於輕量化,且其所帶來的用戶流量來源可以更多方向性,能增長得更快,這些優勢是APP所缺少的。
  • 百度開源2020年度報告:兩大開源平臺、九個捐贈項目
    12月20日,在WAVE SUMMIT+2020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上,飛槳全新發布PaddleHelix螺旋槳生物計算平臺;推出業內首個通用異構參數伺服器架構;開源算法庫全面升級,官方算法數量從140+擴展至200+;飛槳硬體生態夥伴達到20家,適配或者正在適配的晶片/IP型號29種。飛槳提供了開源深度學習平臺自主可控的堅實底座,加速AI產業生態構建。
  • 剛剛在百度搜索蜘蛛俠 發現了智能小程序的一個新動作
    百度智能小程序又有了新動作!近日,記者發現,在百度App搜索「蜘蛛俠」,出現了「在線選座購票」的服務。點擊進入後可以看出,「在線選座購票」主要是將愛藝奇票務、貓眼、淘票票等票務類智能小程序,以同一服務的形式聚合到了一起,而價格優惠的智能小程序則會被優先推薦,這也讓用戶免去了比價的煩惱。
  • 百度智能小程序牽手有贊,讓搜索的護城河更深了
    在今年的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曾展示了與有贊聯手打造的智能小程序直營電商解決方案。該方案幫助各類直營電商在百度上進行快速開店、精準獲客,並建立起品牌陣地與服務閉環。目前,包括韓都衣舍、良品鋪子在內的100家品牌主均已經加入百度智能小程序,其中不少品牌主藉此機會搶先完成了第一波紅利的收割。而本次百度對有贊的戰略投資,再度彰顯了百度智能小程序發力電商領域的決心。
  • 離校寄快遞成畢業生剛需,百度智能小程序聯手京東快遞送福利
    即將步入社會的畢業生也面臨著租房搬家的需求,不少人選擇通過百度搜索來尋找答案,智能小程序同樣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當在百度App上搜索「租房」時,搜索結果首頁即會彈出包含蛋殼公寓租房、58同城以及我愛我家等可滿足用戶租房需求的智能小程序聚合頁,點擊相應智能小程序就可以查看到附近的相關房源,同時一步到位完成VR看房、線下預約看房等深層需求。此外,智能小程序聚合頁上還提供了「搬家」「家電維修」等多元化服務項,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搬家租房解決方案。
  • 百度移動這一年: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升維打擊
    當然,在短視頻賽道,百度在短期內會繼續是追趕者的角色,但是,即便短視頻領域一時無法勝出,以百度現有的布局和態勢,競爭者尚無法從短視頻切入,動搖其坐擁最大內容移動生態的地位。4連接升維:智能小程序爆發出手智能小程序,是百度移動生態的一個妙招,更是一個關鍵戰略。
  • 百度App是如何打造成一個超級App的?
    260萬,同比增長38%;智能小程序月活用戶數達3.16億,同比增長114%;信息和知識是百度移動生態布局的核心百度App成為超級App的基石是信息和知識的構建。百度App圍繞信息和知識持續夯實移動內容生態,為其帶來了更強的用戶吸引力,超級App的基本盤更為牢固。三大支柱撐起服務和交易的關鍵性拓展用戶偏愛聚合型的超級App,並形成了通過超級App消費的新習慣。針對此,百度App依託百家號、智能小程序和託管頁三大支柱,在服務和交易的拓展上亦有新的突破。
  • 微信/谷歌/FB之後,下一個超級入口是?
    的確,從基礎通訊功能開始,到朋友圈、公眾號內容生態,到支付打車轉帳等一系列生活服務,再到線下小程序生態、搜索和內容推薦服務……微信儼然已經成長為一個超越硬體設備與作業系統的新時代「超級入口」,連接著我們每個個體與這個斑斕的信息世界。
  • 微信小程序的紅利推廣在哪裡?TPshop開源小程序
    小程序的創造者張小龍曾一再強調小程序沒有流量紅利,清晰定位為線下場景,但從現在的情況看,小程序的展開軌跡如同並沒有按正本的計劃走。小程序的紅利要抓住,仍是要先學會做推廣。  TPshop開源xiaochengxu
  • 百度安全開源大規模圖資料庫HugeGraph
    近年來百度安全憑著雄厚的技術實力自主研發了全面支持Apache TinkerPop 3框架和Gremlin圖查詢語言的大型分布式圖資料庫HugeGraph,與Neo4j、TitanDB等傳統圖資料庫相比有很多獨特的優勢。今天我們很高興的宣布HugeGraph開源,更好的為網絡安全、機器學習等社區服務。
  • 2020年最受歡迎的雲生態開源應用程式監控工具
    儘管容器部署主要涉及在每個容器內運行單個應用程式或服務,但是隨著部署規模的擴大,對環境狀態和運行狀況的可見性變得越來越重要,而不僅僅是在作業系統或應用程式級別,而且在容器級別也是如此。雲生態監控和日誌處理領域分為實時資料庫,度量標準收集器,可視化工具,輪詢器,記錄器等。過去幾年中,開源產品和商業監控應用程式不斷湧現,本文我介紹幾個最受歡迎的開源雲應用監控工具。
  • 百度、360動作頻繁,小程序終極戰將越來越近
    2018年7月小程序賽道玩家僅有微信和十大手機廠商,而2019年7月,一年的時間,小程序賽道就新增支付寶、頭條、抖音、百度、淘寶、QQ、360,7大小程序平臺,凡是頭部的流量平臺無不希望自建或者接入小程序,再造一個更輕盈便捷的「應用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