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中國在不斷的成長,我們的技術和設備也越來越先進,在很多重要領域,我們都取得了巨大的飛躍,我們在享受這些變化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時,卻常常會忘了在這一切背後努力著的人們。
他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驚喜和奇蹟,但是他們卻深藏功與名,在自己的領域內默默地奉獻著。他們有著一個偉大的稱呼——科學家,他們看似可望而不可即,但卻也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
中國的發展自然也少不了一批又一批科學家的努力付出,從「兩彈一星」的成功研製,到雜交水稻的批量生產,再到如今科學技術的全方位發展,我國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處處都落後於他人的弱國了,我們也有了強大的實力,也有了他國都驚嘆的科學成果。
但是,我國在對科研人員的待遇方面,一直都存在爭議,所以每年都會看到有許多優秀人才最後都選擇了背井離鄉,去到海外發展,這就導致我國人才流失嚴重。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大批科研人員集體辭職的事件,又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科研工作者的關注。90餘位高級知識分子,本應在研究所裡繼續自己的研究,為祖國做貢獻,為什麼會突然間選擇辭職呢?
經過了解得知,該研究院最近加強了安保,讓在這裡工作的人們感到沒有受到尊重,而且雙方還曾產生過衝突;其次研究院有好幾個研究所已被裁撤,許多人被迫編制到其他所裡繼續工作;另外,近幾年研究經費不足,科研項目進展緩慢,工資相對較低,讓這群本來充滿鬥志的科研工作者們,逐漸失去了當初的熱情,從希望逐漸走向失望,最後不得不為了以後的發展,而選擇放棄。
雖然很早以前我國就已經提出了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但是不得不說,我國科研工作者的待遇甚至比不過那些在熒幕前閃閃發光的明星們,人們對他們的認識也非常的少,在人們刻板的印象中,他們就應該是一群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人。
然而,他們也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如果國家不能給他們足夠的保障,最後只會讓這人曾經滿腔熱血的人,變得毫無鬥志可言。所以,國家要想挽留這些人才,就必須保障他們的權益,給予他們應有的待遇,提供更好的科研環境,讓他們能夠在祖國需要的領域內,繼續發光發熱。
近些年人才流失問題愈加嚴重,很多人都會覺得,科學家就應該要在艱苦的條件下,繼承前人的精神,為國家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國家已經富強起來了,不應該再用原來的觀點來評判現在的科學家們。
無論這群科研工作者集體辭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不可否認的是,這一切都與他們的待遇有著密切的關聯,國家應當對這個特殊的群體予以更多的關注和照顧,留住人才,才能更好地發展國家,創造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