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唱一段旋律,AI就能創造一種「全新」蛋白質

2020-11-29 虎嗅APP

蛋白質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它是生命的基石。而我們機體內合成蛋白質的過程也是相當複雜,不僅涉及到胺基酸活化等一系列過程,還受體內各種生化物質的調控。此外,蛋白質複雜的三維摺疊結構,讓想要人工合成蛋白質的科學家們望而卻步。

當地時間 3 月 17 日,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們帶來了一個新成果,他們將蛋白質的複雜結構轉化成樂譜,隨後給予電腦一個種子序列,人工智慧系統就能設計出一種自然界中從未見過的 「全新」 蛋白質。

他們發現這個 「全新」 蛋白質不僅具有摺疊結構,而且比較穩定。此外,這種 「全新」 蛋白在自然界中從未發現。可以說,該研究為製造蛋白質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方法。該研究成果發表在 APL Bioengineering中。

該研究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的 Markus J. Buehler 表示,這樣一種方法為製造全新的生物材料鋪平了道路。比如人們在自然界中發現了一種蛋白酶,就可以通過這種方法改進催化效率或產生新的蛋白變異。

眾所周知,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要想人工製造出蛋白質,要麼模仿現有的蛋白質,要麼手工編輯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但是這兩個過程都十分耗時,而且改變胺基酸序列後對整個蛋白質結構和功能會產生什麼影響,也很難預測。

「蛋白質一定有它自己的語言。」 Buehler 說。鑑於此,該團隊嘗試將蛋白質語言翻譯成人們更容易理解的另一種形式——音樂,與音樂一樣,蛋白質的結構也是分層的,在不同的長度或時間尺度上有不同的結構層次。

鑑於構成蛋白質的 20 種胺基酸,都有一個獨特的振動頻率(量子化學理論計算),因此整個蛋白質的化學結構能夠通過音樂理論中的音符、音量、旋律和節奏來描述。

該團隊已於去年 6 月份成功開發出一套可以將蛋白質分子結構轉化為聲音的系統,該研究當時發表在 ACS Nano 雜誌。

該系統能夠將自然界 20 種胺基酸轉換成 20 個音調的音節,也就是說,構成任何一種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都能轉換成一串音符。而蛋白質複雜的結構和功能信息也就編碼在一段旋律的音調、音量和持續時間等維度中。

通過音樂來設計由胺基酸組成的蛋白質

然後,研究人員使用人工智慧系統來研究多種不同蛋白質產生的旋律,他們讓人工智慧系統在音樂序列中引入微小的變化,隨後將聲音翻譯回相對應的胺基酸序列。在生成蛋白的過程中,不同音樂的變化可通過控制溫度參數來實現。

通過這個過程,研究人員能夠創造現有蛋白質的變體,例如基於在自然界最強材料之一的蜘蛛絲中發現的一種蛋白質,來製造出不同於任何生物進化產生的更強大的蛋白質。

而在今天發表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蛋白質摺疊方式產生的特定聲音來訓練人工智慧系統,當系統學會理解摺疊蛋白的複雜語言後,他們給予系統一個種子序列,隨後人工智慧系統根據這個初始序列推斷並設計出一種 「全新」 蛋白。

那麼這個 「全新」 的蛋白是否存在與自然界中,是我們認識的已知蛋白質呢?

該研究團隊通過將這個 「全新」 蛋白與所有目前已知蛋白信息的大型資料庫進行比較,並使用普通模式分析其分子動力學和特徵,最終證實通過人工智慧設計的 「全新」 蛋白在自然界中尚未發現,而且這種 「全新」 蛋白質具有穩定的摺疊結構。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通過闡明蛋白質的節奏和音調,也有助於在古典音樂中創造新的作曲技巧,這個方法被 Buehler 稱為 materiomusic。他表示,「在蛋白質數成千上萬的進化過程中,自然界也給我們提供了聲音如何組合的新思路」。

大家也可以一起聽一下研究人員合成的一些蛋白質音樂:https://soundcloud.com/user-275864738

參考資料:

https://www.eurekalert.org/emb_releases/2020-03/aiop-cnp031220.php

https://aip.scitation.org/doi/10.1063/1.5133026

相關焦點

  • 哼唱一段旋律,AI就能創造一種 「全新」 蛋白質
    當地時間 3 月 17 日,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們給帶來了一個新成果,他們通過將蛋白質的複雜結構轉化成樂譜,隨後給予電腦一個種子序列,人工智慧系統就能設計出一種自然界中從未見過的 「全新」 蛋白質。他們發現這個 「全新」 蛋白質不僅具有摺疊結構,而且比較穩定。此外,這種 「全新」 蛋白在自然界中從未發現。可以說,該研究為製造蛋白質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方法。該研究成果發表在 APL Bioengineering 中。該研究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的 Markus J.
  • 將分子結構轉換成聲音,可深入了解蛋白質結構,並創造出新變化!
    想要創造一種全新蛋白質,有用的性質?沒有問題!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將科學與藝術驚人地結合起來,開發出一套系統,可以將蛋白質的分子結構(所有生物基本組成部分)轉換成類似於音樂段落的可聽聲音。然後,通過逆轉這一過程,可以在音樂中引入一些變化,並將其轉化為自然界中從未見過的新蛋白質,雖然這並不像哼唱一種新蛋白質存在那麼簡單,但這個新系統已經很接近了。
  • 科學家將蛋白質序列轉化為曲譜,寫首歌就能創造蛋白質
    大自然有7個音階,作曲家們將它們自由組合,通過將一系列音調和長短不同的音符連接起來創造出優美動聽的音樂。 最近,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將蛋白質的序列轉化為音樂曲譜,再利用人工智慧將聲音轉換為全新的蛋白質,他們將藝術和生物這兩種完全不同的門類巧妙地銜接了起來
  • MIT新研究:用AI把胺基酸序列編碼成曲子,還能「創造」新蛋白質
    大數據文摘出品編譯:武帥、蔣寶尚想要創造一些具有有用特性的全新蛋白質?沒問題。只要哼上幾個小調就可以了。在科學和藝術的有機結合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者開發出了一套系統,用於將蛋白質的分子結構(所有生物體的基本構成物質)轉化為一小段音樂片段。然後,將這個過程反轉過來,如果你改變幾個音符,還能「創造出」一些自然界中從未見過的全新蛋白質。
  • 把蛋白質序列編碼成樂譜,會奏出怎樣的音樂?
    如何創造出全新的蛋白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可能會告訴你:哼首小曲兒就能行!在將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的道路上,MI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套非常厲害的系統,它能將所有生物的基本組成——蛋白質的分子結構,轉換成類似於音樂段落的聲音。然後,他們可以讓音樂發生一些變化,再逆轉這一過程,就將音樂轉化成了自然界中從未見過的新蛋白質。
  • 南方日報專訪酷狗:AI「黑科技」 為數位音樂構建「最強大腦」
    現在,除了繼續絞盡腦汁拼命回憶,你還可以通過「哼唱」旋律的方式找到它,即使是方言歌曲也沒什麼問題。  日前,南方日報、南方產業智庫聯合廣州市社科院、廣州市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促進會等專業機構啟動「粵港澳大灣區AI產業深調研」。4月30日,南方日報記者實地走訪酷狗,深入了解酷狗AI「黑科技」,揭秘數位音樂的「最強大腦」。
  • 藏在蛋白質、上帝粒子和宇宙中的樂曲,竟然還很動聽?
    、三級,如若理清這眼花繚亂的排列與層次,就能揭示蛋白質的功能與特性,從而讓我們更接近生命的本源。 如何拆解蘊藏無窮可能的蛋白質結構之謎?馬庫斯認為:音樂也許是答案。 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元數量有限,而構成音樂的音符數量也有限。一首曲子的音高、音域與節奏,類似於蛋白質的螺旋、摺疊和三維構象。 於是,馬庫斯開發了一種技術將蛋白質轉化與之對應的旋律。
  • MIT利用AI把新冠病毒蛋白質結構轉換成一段音樂 具有鎮靜和冥想效果
    MIT利用AI把新冠病毒蛋白質結構轉換成一段音樂 具有鎮靜和冥想效果  Emma Chou • 2020-04-10 11
  • AI破解蛋白質摺疊難題,施一公等結構學家未來的創新點將在哪裡?
    從人類基因組計劃開始,人類相信只要獲得了人類基因的「樂譜」,就能按圖索驥,解釋生命生理過程中的諸多機制。但從基因轉錄、翻譯再到胺基酸序列之後,科研界就似乎進入了一個極為狹窄的胡同,因為他們遇到了蛋白摺疊。
  • 科學家把冠狀病毒蛋白質結構轉換成了音樂
    Buehler認為,音樂創作的層次元素(如音高、音域、力度和節奏等)類似於蛋白質結構的層次元素。就像音樂的音符和和弦數量有限,並使用不同的組合來創作音樂一樣,蛋白質也有數量有限的構建塊(20種胺基酸),這些構建塊以多種方式組合在一起,創造出具有獨特特性的新型蛋白質結構。每個胺基酸都有一種特殊的聲音特徵,類似於指紋。
  • 科學家將冠狀病毒蛋白質結構轉換成了音樂
    Buehler認為,音樂創作的層次元素(如音高、音域、力度和節奏等)類似於蛋白質結構的層次元素。就像音樂的音符和和弦數量有限,並使用不同的組合來創作音樂一樣,蛋白質也有數量有限的構建塊(20種胺基酸),這些構建塊以多種方式組合在一起,創造出具有獨特特性的新型蛋白質結構。每個胺基酸都有一種特殊的聲音特徵,類似於指紋。
  • 如歌軍旅,那些難忘的旋律
    雖然時光久遠,但那旋律早已融進了我的身心,或鏗鏘有力,或魂牽夢縈,或鐵血柔情,血液中總有那麼一種力量在激蕩,為我的軍旅生涯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堅實的底色。「十八歲十八歲,我參軍到部隊……」聽著這首歌曲,我來到了部隊,活潑的旋律把青春綺夢展讀得如此浪漫與自豪。一想到高考落榜後參軍入伍,我感覺這首歌曲就是自己最真實的寫照。
  • 一段音樂就能代表一款遊戲
    一段優秀的BGM不僅可以為遊戲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還能給玩家留下比畫面或劇情更深刻的印象,比如當《Super Mario Bros Theme》歡快的八分音符響起時,大家會很自然的想到那個熟悉的橫版畫面
  • 膠囊網絡:一種全新的富有吸引力的AI架構
    本文為 AI 研習社編譯的技術博客,原標題 :Capsule Networks: A new and attractive AI architecture作者 | Ayyüce Kzrak翻譯 | 安石徒、Disillusion、AdaAlvin、friedhelm739校對 | 醬番梨 整理 | 菠蘿妹原文連結:https://heartbeat.fritz.ai
  • AI作曲的諾亞方舟將去往何處
    這是一個關於人工智慧創造性的實驗,研發團隊採用附加神經網絡技術(Additional Neural Network),創造出「Travis Scott味」的旋律和打擊樂伴奏,再將Travis Scott的歌詞輸入「文本生成器模型(Text Generator Model)」,得到了機器自動仿照Travis風格生成的歌詞。
  • DeepMind推出蛋白質結構預測算法,大勝人類傳統模型!
    前幾天,DeepMind宣布推出全新的AlphaFold系統,能夠預測並生成蛋白質的3D結構。這一系統在周日進行的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上擊敗了其餘的參會選手。 我們都知道,蛋白質是維持我們生命所必需的龐大而複雜的物質。我們身體的幾乎所有功能,例如收縮肌肉、感知光線或將食物轉化成能量等,都需要一種或多種蛋白質來完成。
  • 不可思議:科學家人工合成DNA創造新生命
    美國加州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近日用一段延伸的遺傳密碼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生命形式。科學家向大腸桿菌中引入了一些該細菌中本不存在的DNA分子。雖然修改後的大腸桿菌遺傳密碼中多了兩個片段,但仍能像正常細菌一樣生長和複製,這為科學家創造全新的人造生命奠定了一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