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敢為天下先、敢吃天下苦、敢闖天下難的溫州人,把各種「不可能」變為「可能」,書寫了一個個創業創新故事,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史的一個傳奇。
昨天上午,在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溫州專場新聞發布會上,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溫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建明,圍繞「續寫溫州創新史 打造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分享溫州特色的小康故事。
「十四五」綜合交通投資將超2200億 溫州大手筆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的重要發祥地,充滿活力的民營經濟和萬馬奔騰的市場主體是溫州實現高水平小康的基本盤。
去年溫州人在市內、市外共同創造了超1.2萬億GDP,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探索了共建共享的「溫州路子」。
溫州地處長三角最南端,一直以來綜合交通相對來說比較落後。
「十三五」國務院把溫州確定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近年來,溫州先後建成投用了甬臺溫高速公路複線、樂清灣鐵路支線、市域鐵路S1線、溫州機場T2航站樓等一大批重大交通工程,開工建設了杭溫高鐵、龍麗溫高速、溫州北口大橋、市域鐵路S2線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
這幾年,溫州每年建成一條高速公路,今年高速公路總裡程將突破570公裡,從「十二五」末的全省倒數第三躍升為全省第二;溫州港口吞吐量今年將突破百萬標箱;溫州機場旅客吞吐量去年已突破1229萬人次,增幅位列全國地級市機場第二名。
「『十四五』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綜合交通建設投資力度,開工建設溫福高鐵、溫武吉鐵路、地鐵M線和溫州機場第二跑道、T3航站樓等一大批重大交通工程項目。」陳建明說,計劃「十四五」綜合交通投資將超2200億元,全面構建三個「1小時交通圈」,建成「521高鐵時空圈」,全力打造東南沿海重點樞紐港,加快建設大型國際機場,基本建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521』高鐵時空圈即通過杭溫高鐵、溫福高鐵建設,將來溫州到杭州、福州只需1小時;溫州到上海、南京、廈門只需2小時;溫州到北京、天津,到廣州、深圳只需5小時。」
創新才是有競爭力的創業
溫州走科技創新「華山一條路」
溫州人有個很鮮明的標籤,就是特別會創業、特別勤勞、特別肯吃苦,進入新時代,溫州如何更好地推動創新創業?
「以前我們說溫州人創業就是一種創新,但進入新時代,溫州人的創業觀念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只有創新才是有競爭力的創業。」姚高員說。
溫州錨定科技創新「華山一條路」,獲批全國第18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落地北鬥產業基地、中國眼谷、中國基因藥谷等一大批標杆性科創項目,去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50家,增量全省第2。
姚高員說,這幾年溫州抓創新,捨得把錢花在科技上、花在人才上,比如出臺了歷史上力度最大的「人才新政40條」,設立10億元人才資金,最高給予個人500萬元、團隊3000萬元獎勵。還在全國率先推出人才住房租售並舉政策,讓人才享受3折的租房優惠,享受5-7折的購房優惠。
當前,溫州正大力實施「製造業發展雙輪驅動」和「萬億產業培育計劃」, 特別是在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方面,大力實施「千企智能化」行動,引導企業實施信息化、智能化、時尚化改造,去年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5.5%,比全省平均高9.2個百分點。今年在疫情影響下,前三季度技改投資逆勢增長24.4%,增速全省第一。
「下階段,我們努力讓創新創業始終成為溫州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加快打造全省科創高地」。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