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鐵鍋炒菜並不能「補鐵」 溶出的鐵屬於非血紅素鐵,人體對其吸收利用率低於3%
漫畫/李世鵬
鐵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是紅細胞內血紅蛋白生成的重要原材料。相信大家一定聽到過一種說法:炒菜時選用鐵鍋可以補鐵,以防治缺鐵性貧血。很多人在做菜時還會特地選用鐵鍋,希望通過這種方法補鐵。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本期小編為你解答。
央視有一個節目《這是真的麼》曾對此做過實驗和調查。實驗發現,在同等重量同等時間的情況下,用鐵鍋清炒番茄的鐵含量是鋁合金鍋所炒番茄的十幾倍。食物與鐵鍋接觸的時間越長,面積越大,食物的酸度越高,進入食物中的鐵就越多。從實驗來看,用鐵鍋炒菜確實可以使菜裡的鐵含量增加。
鐵鍋中的鐵吸收率不高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表示,用鐵鍋炒菜,菜裡的鐵是三價鐵,屬於非血紅素鐵,人體對其吸收利用率很低,在3%以下,這點鐵量對於人體實際所需來說是微乎其微的。人體能吸收的血紅素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二價鐵,主要存在於牛肉、豬肉、羊肉等紅肉類食物、動物肝臟中,所以說「鐵鍋炒菜能補鐵」這句話是不科學的。
鐵鍋中的鐵利用率不高,可以由以下事實來證明,那就是從兩千年前到幾十年前,大部分國人煮飯做菜燒水都用鐵鍋,但貧血者仍然眾多。
最近30年來,除了炒菜之外,國民大部分烹調器具改用不鏽鋼等材料,但我國居民貧血率大幅度下降,這是因為紅色肉類中的血紅素鐵攝入量不斷上升。而且,國內外沒有任何一項研究顯示,靠鐵鍋溶出鐵的方式能解決人體的貧血問題。
水果不宜用鐵鍋來煮
很多廚師認為,無論用什麼鍋炒菜,都不如用鐵鍋炒出來好吃。範志紅表示,這很大程度上與鐵元素催化氧化的作用有關。因為烹調中的一些風味物質是在炒菜高溫下發生氧化反應而形成的,鐵會促進氧化。
正因為如此,用鐵鍋烹調會增加抗氧化物質的損失。鐵離子還會與食物中的多酚類物質發生反應,生成顏色較深的複合物。所以,水果不宜用鐵鍋來煮,各種有色豆類如紅豆、綠豆等也不宜用鐵鍋烹製。
範志紅還指出,在用餐時補充一點維生素C,能促進對食物中鐵的吸收。
來源丨珠江時報
文丨記者 黃瑤
編輯丨俞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