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4月25日電 (記者李燦、秦華江)「常州外國語學校環境事件」發生後,環保部、江蘇省政府聯合成立環保調查組,國家衛計委和江蘇省衛計委聯合成立醫療衛生專家組,在常州迅速展開全面調查。教育部也派出督導組赴常州開展專項督導。25日,聯合調查組向新華社記者介紹了調查進展情況。
據環保調查組專家介紹,調查組通過查詢原企業生產工藝、原輔材料、汙染物以及常外學校規劃建設等相關資料,針對常外校區、原常隆等3家化工企業兩塊場地分別制定了空氣、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監測方案,有針對性地確定了特徵汙染物監測因子,根據相關技術規範,明確點位布設、採樣頻次和監測方法,並對監測方案進行了專家論證。為確保監測數據科學、準確、可信,監測方案還專門設置了對照點,建立了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控制體系,並開展了第三方質控監理等。
據介紹,目前監測工作正在按計劃正常進行,從初步得出的大氣監測數據來看,常外校區6個點位與青楓公園、常州工學院2個對照點位沒有明顯差異,最終評估結論尚待全部監測工作完成後才能得出。土壤及地下水監測,包括打井等前期準備工作,也正在緊張有序開展。
據醫療衛生專家組介紹,根據常州市衛生計生委和學生家長提供的909人體檢資料分析,甲狀腺結節247人,成因不明;淺表淋巴結腫大35人,其最常見原因是感染。學校衛生、飲用水符合國家標準,食品衛生符合要求。學生因病缺課監測系統數據顯示,未發生傳染病等疾病的流行和暴發。環境流行病學相關研究分析正在進行當中。
對此事件的處置,常州市委、市政府表示,認真查找存在問題,繼續全力配合調查,保障師生身心健康,維護學校教學秩序。同時,持續開展環境監管,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嚴格依法追究責任。(完)
常州外國語學校新校區
常州市已對相關責任人立案調查
另據京華時報報導,昨晚,常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發布消息通報常州毒地事件調查進展稱,要徹查常外事件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目前,已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立案調查。
常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5日晚間發布《常州外國語學校事件有關情況通報》稱,對常外事件的處置,常州市委、市政府表示:
一、認真查找存在問題。在原常隆地塊修復處置過程中,初步調查發現四個方面的問題:新北區沒有按時完成原常隆地塊土壤修復工程,學校在原常隆地塊土壤修復未完工情況下仍按原計劃進行搬遷,原常隆地塊土壤修復工程施工單位沒有按照要求落實防護措施,新北區監管部門對地塊修復的監管工作不到位等。工作中,市、區兩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存在重視程度不夠、應急處置不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不到位等問題。對此,我們將認真吸取教訓,全面深刻反思,查找自身不足,嚴格落實主體責任,抓好問題整改,並舉一反三,嚴防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二、繼續全力配合調查。市、區兩級政府和各相關部門將全力配合國家和省專項調查,嚴格按照調查組要求,毫無保留地為調查工作提供現場勘察、環境監測、資料查閱等一切所需要的條件和便利。根據國家和省聯合調查組的意見,及時落實整改措施。
三、保障師生身心健康。堅持以師生健康為第一要務,繼續做好公共衛生工作,強化學校衛生管理,有針對性地開展動態跟蹤隨訪並及時治療,邀請醫學專家到校開展健康諮詢、科普宣教、疑問解答、心理疏導。
四、維護學校教學秩序。建立完善家校溝通機制,保持家校聯繫暢通,對少數未到校上課的學生逐一家訪。認真做好教育教學尤其是九年級學生中考前的各項工作。加強校園安全管理,確保學校秩序正常穩定。
五、持續開展環境監管。對原常隆地塊、常外及周邊地區空氣、土壤、地下水,開展全面不間斷監測,及時發布監測結果。一旦發現異常狀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做好處置工作。同時,抓緊實施土壤和地下水控制性修復工程,確保施工科學合理、規範有序。嚴格按照規範程序,加快原常隆地塊生態綠化工程建設。對全市化工企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
六、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加強信 息公開,及時準確公布調查進展和相關信息,自覺接受媒體和社會各界監督。
七、嚴格依法追究責任。徹查常外事件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對責任不落實、監管不到位、處置不得力、失職瀆職的,依法依規嚴肅問責、嚴肅處理。目前,就發現的問題,已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立案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