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溝村到盧卡城 中國美術學院參加義大利盧卡國際紙藝術雙年展

2021-01-20 藝術中國

2018年8月4日,第九屆國際紙藝術雙年展(Lucca Biennale,以下稱「盧卡雙年展」)在義大利託斯卡納大區著名的千年歷史古城盧卡市總督宮正式開幕。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陳華沙、張婷、馬川、孔瓊珮作為首次參加該雙年展的中國大陸藝術家團隊之一,以傳統雙面黑宣創作的手工剪紙作品《紙的溫度(The Warmth of Paper)》受邀盧卡雙年展。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創作團隊在展覽現場,圖片來源:瞿錚

十四世紀,隨著造紙術沿絲綢之路的傳入,著名歌劇作曲家普契尼的故鄉義大利盧卡成為歐洲最重要的造紙業中心之一。「盧卡國際紙藝術雙年展」創建於2004年,是目前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探索紙張文化的視覺藝術、設計和材料實驗的當代藝術展覽。該雙年展致力於通過遴選全球藝術創作者和設計師參與,來共同推廣紙張纖維文化的學術傳統、道德理念和可持續性發展。今年的盧卡雙年展以「喧囂與靜謐(Chaos and Silence)」為主題,遴選來自世界各地的30位藝術家(團隊)聯合組織了在全市區各處安置的不同規模的室內外紙材藝術,公共教育項目和專業學術研討會等各項活動。

盧卡古鎮遠景

第九屆盧卡雙年展海報及預展邀請函,圖片來源:盧卡雙年展組委會

《紙的溫度》,陳華沙、張婷、馬川、孔瓊珮,100×700cm,雙面黑宣、展臺,2018年

此次參展,中國美術學院以中國河南省三門峽陝州地區著名的南溝村黑色傳統剪紙手工藝為創作靈感,用承載中國歷史和當代風尚的紙張藝術和設計思維,向全世界展示和推廣中國的非遺傳統文化,拓寬國際文化交流平臺。為此,創作團隊於六月上旬前往南溝村進行實地考察和採訪,與南溝村第四代剪紙非遺傳承人任孟倉老先生進行深入溝通和交流,採集並整理了大量的實物、圖像和影像素材,最終確定了選送盧卡雙年展的作品《紙的溫度》。

中國美術學院團隊赴南溝村考察

第四代剪紙非遺傳承人任孟倉老先生在表演傳統剪紙小調《十二月花》

中國美術學院團隊赴南溝村考察

中國美術學院團隊赴南溝村考察

約公元前2070年到1600年的夏代王朝,作為中國古代社會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就以黑色為高貴莊重之色。黑色在《易經》中被認為是天的顏色而無比崇高。「天地玄黃」之說,也源於古人看到北方的天空在長時間裡顯現出的神秘黑色。他們認為,正北的北極星是天帝的位置,所以黑色在古代的中國是眾色之王,也是中國古代史上單色崇拜最長時間的色系。四千年後的今天,在夏王朝的遺址地--河南省三門峽陝州地區,人們依然對黑色有著獨特信仰,將其奉為為神聖怯邪的色彩並在世代生活中維持著這一習俗。陝州南溝村的村民用剪紙去祭拜神祗、期盼豐收、求子延孫、祛病闢邪和完成人生禮儀。因為這個尚黑的歷史文脈,南溝村的剪紙並不為通常所見的紅色、染色、套色或者彩色拼貼剪紙,而是以黑色剪紙最為尊貴。每逢過年時節,黑色窗花就貼在南溝村的門窗上;而迎親娶媳的人家,也用黑色剪紙來布置洞房,為新人裝點生活。這些貼在窯洞裡和門窗上的,不再是一張張沒有生命氣息的紙張,而是村民對大自然的純真感受,最原始而淳樸的審美理念,心靈慰藉的寄託和對美好生命的訴求。創作團隊基於上述背景而創作的紙藝作品《紙的溫度》,承載了中國歷史和當代風尚的紙藝術的設計思考,在國際語境中去詮釋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極簡形態的完整紙垛,象徵傳統紙藝逐漸進入當代工業生產的物質社會;二、交錯透疊的黑色剪紙,象徵人類通過形態豐富的傳統手藝,用剪刀的遊走,將具有情感溫度的創造精神融入冰冷的物質社會;三、虛無幻化的黑色灰燼,象徵人類的物質化生存在大自然的過濾循環當中回還往復而致生生不息的終極命題。

《紙的溫度》作品在盧卡雙年展展示現場

8月4日,創作團隊在總督宮參加了雙年展開幕式和專業學術論壇,並與總策展人埃米利亞諾·嘉利佳尼(Emiliano Galigani)和其他參展藝術家展開了深入交流。交談過程中,藝術家陳華沙向埃米利亞諾·嘉利佳尼介紹了作品《紙的溫度》的創作背景和中國傳統剪紙文化的發展現狀,並對盧卡雙年展的成功開幕表示祝賀。埃米利亞諾·嘉利佳尼表示對作品《紙的溫度》中體現出中國藝術家們對傳統非物質手工藝文化的尊重極為感動,指出黑色剪紙的質感和視覺效果極為細膩,整體充滿迷人的變化,全手工創作的品質完美體現了中國紙藝文化的深厚內涵和豐富的人性情感,美學觀念也極度貼合本屆雙年展「喧囂與寧靜」這一主題。

現場布展

現場布展

中國美術學院創作團隊和盧卡雙年展總策展人埃米利亞諾·嘉利佳尼現場交流

中國美術學院創作團隊在盧卡雙年展和其他藝術家現場交流

盧卡雙年展現場,小觀眾在觀看《紙的溫度》紀錄視頻

盧卡雙年展的專業學術研討會現場

盧卡雙年展在總督宮的開幕式現場

《紙的溫度》作品展示現場

《紙的溫度》作品展示現場

《紙的溫度》作品局部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9月27日。

(註:文中除特別註明圖片來源之外,其餘全部由中國美術學院團隊拍攝。)

相關焦點

  • 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在蘭州開幕
    11月23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甘肅省美術家協會、蘭州市委宣傳部、蘭州黃河生態旅遊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在蘭州市雁兒灣當代美術館開幕。
  • 「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在蘭州開幕 展覽為期10天
    「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在蘭州開幕 展覽為期10天 「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現場。 11月23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甘肅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蘭州黃河生態旅遊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在蘭州市雁兒灣當代美術館開幕。
  • 出山入山,中國現代水墨藝術家,賈海泉的藝術創作之路
    賈海泉,1957年生於河北武安,畢業於河北工藝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課程班。結業於北京大學。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任山美術館館長,現生活創作於北京。/海南2015 「我愛丹青」首屆全國中國畫展(實驗水墨)獲優秀獎/北京宋莊上上美術館2013 中國百名優秀中青年畫家「中國藝術世界行」巡迴意、英、法展 獲優秀獎·/法國2001 中央美術學院優秀作品赴韓國展 獲優秀獎·/韓國1998 「首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義大利NABA米蘭新美術學院 2018年服裝設計專業...
    本次發布會展示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NABA米蘭新美術學院兩所院校24位應屆本科畢業生共計60餘套服裝設計作品。年輕的新銳服裝設計師們通過服裝設計作品,揭露當代大工業生產模式下的社會弊病,於摸索中審視人類的原始訴求,闡述當代社會中捲入了孤獨麻木精神漩渦中的年輕人的思想與精神狀態,重新定義當今人們奉行的刻板陳規,構建真實透徹的自我認知。
  • 「感知之維-2020港澳視覺藝術雙年展雲論壇」開幕
    「感知之維-2020港澳視覺藝術雙年展雲論壇」在北京inArt曜空間及線上舉行開幕式,並於11月19日、20日進行12場在線專題演講。本次活動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北京中展丹青展覽有限公司策劃執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藝術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文博廳視覺藝術發展處聯合統籌,並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浙江美術館、廣東美術館的支持。
  • 藝術VS科技 當達文西遇上圖靈——第58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中國...
    2019年9月上旬,時逢久負盛名的威尼斯電影節及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盛大開幕,中方代表團應邀抵達威尼斯參展,同時出席威尼斯市政廳組織的針對威尼斯城土地開發規劃與管理的研討會,中國企業家代表、設計師代表、義大利威尼斯市政府代表及項目規劃主設計師,共同參與探討了關於新老建築的再生保護和商業利用的相關課題
  • 第四屆廣州市中青年書法藝術雙年展
    紀念廣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成立四十周年第四屆廣州市中青年書法藝術雙年展藝術指導 廣州市書法家協會指導單位;廣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番禺區美術家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羅炳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書法院展覽教研部主任;廣州美術學院書法碩士;廣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廣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龐科成(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州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廣州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白雲區書法家協會主席)
  • 山東舉行「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新聞發布會
    尤其是本屆雙年展的主題「和動力」,以藝術化的表達,展示了以「和」為代表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必將進一步增強國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為經濟社會發展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辦好濟南國際雙年展,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需要。作為文化大省,山東在美術創作、美術教育、美術產業等各個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全國美術界、文化界都具有重要影響。
  • 筆墨丹青凝心聚力 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作品掠影
    圖為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部分展出作品作為國內美術界的高規格展覽,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歷年來備受矚目。11月23日上午,第四屆中國民族美術雙年展在蘭州市雁兒灣當代美術館開幕。本屆雙年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省文旅廳、甘肅省文聯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民族美術藝委會、甘肅省美術家協會、蘭州市委宣傳部、蘭州黃河生態旅遊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承辦。展覽為期10天,展出全國優秀美術家們精心創作的中國畫和油畫作品261件。作品充分反映了我國民族地區各族人民在新時代裡團結一心,繁榮發展的美好景象,和人民群眾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精神面貌。
  • 纖維藝術的「材美工巧」
    近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國國家畫院公共藝術院主辦的「從洛桑到北京」第十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引起廣泛關注,展出了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45個國家和地區共175件作品,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奧加美術館三個展區同步呈現,構建了學術研討、創作發展、交流推廣三位一體的全新發展模式。
  •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成都元素亮眼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正在東郊記憶音樂公園舉行。此次雙年展以「延展智慧」為主題,呈現來自全球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位藝術家與小組的百餘件作品,涵蓋國際藝術展覽、藝術家駐地創作、音樂表演、水上藝術裝置等多個板塊。昨日,記者在東郊記憶音樂公園主展場看到,展覽吸引了大批藝術愛好者的關注。展品中,成都元素作品當仁不讓地成為觀眾追捧的對象。
  • 12.3 Italian Design Day 2020 義大利設計日
    2020年義大利設計日的總主題是:「繪製未來——發展,創新,可持續性與美」。北京的研討會將由義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先生進行開幕致辭。本次活動的主講人阿爾多·契比齊將討論的主題為「重新思考幸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楊東江教授將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會議。
  • 以雙年展為媒 助力文化共振效應——藝術介入城鎮化的繼續探討
    剛剛開幕的第二屆安仁雙年展也正是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被推到了臺前。劉建華 義烏調查 尺寸可變 綜合材料 2006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本屆安仁雙年展聯合策展人何桂彥在強調雙年展模式在國內的作用時說道,「雙年展在中國二十多年的發展,慢慢的多元化了,再不像過去感覺是一個空頭來的『舶來品』。
  • 雲南藝術學院
    戲劇學院的教師分別來自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傳媒大學、吉林藝術學院、雲南藝術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體育大學、西南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雲南大學、雲南師範大學等院校。目前有教職工29人,並聘請了國內外造詣高深的專家、學者、藝術家20餘人,組成了一支50餘人、陣容強大、有較強的教學能力、創作能力和較高科研水平的師資隊伍。
  • 藝術類學科底蘊深厚義大利留學獨具特色
    2006年,義大利政府針對中國留學生設立了馬可波羅計劃,三年後又啟動了專門針對藝術類留學生的圖蘭朵計劃,經過十年的發展,留學義大利人數從最初的幾百人,到今天超過2萬人。  根據義大利教育中心的數據,2017年,中國留學生佔義大利大學非歐盟學生比例的24%,是主要的留學生群體。
  • 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徵展啟事
    2018年7月16日,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塔與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策展人拉夫·魯戈夫(Ralph Rugoff)出席了媒體見面會,宣布2019年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主題為「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將於2019年5月11日至11月24日在雙年展固定場地綠園城堡
  • 無問西東 融合創新——上海美術學院打造首個國際藝術聯盟雲上社區
    同時,由上海美院舉辦的「國際藝術院校優秀作品線上交流展」也拉開帷幕。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的領導、藝術家代表、策展團隊代表近50人在活動現場、約43.3萬海內外人士在線上,共同參加了啟動儀式。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在視頻致辭時表示,上海美術學院藉此契機,期待與國際院校交流經驗,探索藝術教育新模式,為人類共同的藝術理想而努力。
  • 中國美術學院2021年本科招生重要調整
    荷馬戰績 ▷ 2020年河南美術聯考狀元 ▷ 2019年河南美術聯考第三名、第九名 ▷ 連續3年斬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狀元 ▷ 連續12年斬獲四川美術學院狀元
  • 揚青春之風 展和合之美 「和動力——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青年策...
    青年策展項目的設立既是對雙年展結構的一次有益嘗試和創新,也為國內青年策展群體提供了機遇。青年策展人前沿、創新的策展視野為雙年展提供了更加多元和新銳的視角。線上線下相結合,通過數字媒介與實體空間的互相補充、多維交融,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地域限制,拓寬國際交流渠道,廣泛吸引藝術創作、藝術策劃、藝術產業等領域優質力量參與到雙年展項目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