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確認宇宙膨脹加速;智利發現約15600年前人類足跡丨科技...

2020-12-06 科技日報

【今日封面】

近日,日本青森縣弘前市,弘前公園月2600棵櫻花樹迎來最佳觀賞期,繁花組成浪漫心形吸引世界各地遊客前來觀賞。圖片來源:ICphoto

純科技

●德國弗勞恩霍夫智能分析和信息系統研究所日前發布了利用人工智慧進行油氣勘測的最新成果,這將幫助相關行業更有針對性、更高效地勘測油氣資源。這套人工智慧系統通過物體識別可自動發現巖層中不尋常的結構,再依靠人工神經網絡對地震數據的分析,推斷出最有可能勘測出油氣資源的地點。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不僅能提高分析準確性,也把以往需要三個月的勘測時間縮短至四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帶領的國際科學團隊設計出一種微型磁性機器人,可突破血流阻力將攜帶藥物的納米顆粒送至腫瘤或其他病灶深處。新近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研究顯示,這種3D列印出來的機器人和細胞大小差不多,有像細菌鞭毛一樣的結構驅動機器人前進,表面塗有一層鎳鈦合金,可被外部磁場控制從而深入病灶。

看天下

●近日,美國宇航局科研人員表示,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新觀測成果進一步確認了宇宙在加速膨脹,現在的膨脹速度比根據早期宇宙特徵預測的膨脹速度快大約9%。此次研究成果25日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研究人員利用新方法對大麥哲倫星雲的70顆造父變星進行了觀測。根據新的測量結果,研究人員用特定方法計算出目前的宇宙膨脹速度,即所謂哈勃常數,它與此前研究推算的速度存在差異。此前的研究方法是通過觀察早期宇宙的特徵——微波背景輻射,來推算現今宇宙的膨脹速度。

●近日,智利研究人員稱在智利南部發現了約15600年前的人類足跡化石,同時這個人類足跡也被認為是美洲最古老的人類足跡。據悉,該足跡化石最早是由智利一所大學的學生在2010年發現的。隨後,科研人員通過多年研究排除該足跡化石屬於其他動物的可能性,並測算出了化石的年齡。

消息站

●2019北京世園會於正式開幕。北京世園會新聞中心實現了5G信號全覆蓋,在一層的5G展示互動區,記者們可通過5G+4K的VR技術,觀看園區即時畫面,充分體驗5G大帶寬、高速度、低延時的特點。此外,新華社、央視等媒體均依託5G技術,創新報導形式,提供4K高清的融媒體產品。 

●4月27日,外專家學者來到位於四川稻城海拔4410米的中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縮寫LHAASO,中文音譯「拉索」)實地探訪,LHAASO首批探測器剛剛正式投入科學觀測,這也意味著核心目標為探索宇宙線起源這一「世紀之謎」的中國「拉索」,已拉開科學探索的序幕。圖為LHAASO廣角切倫科夫望遠鏡。

大觀園

●一位荷蘭探險家和攝影師在過去的27年裡面,一直在世界各地旅行,尋找世界上那些最危險、最豔麗也最奇特的冷血動物。這些神奇動物的照片被收錄在他的第一本影集《冷血本能》之中。能夠收錄其中的,都是一些非比尋常的奇特物種,它們曾經爬行在地球的各個角落之中,而現在,它們正小心翼翼的生活地球上最隱蔽的縫隙裡!  

●4月27日,在吉林大學中心校區湖畔餐廳,以「工匠精神 匠人為基」為主題,舉辦了一場廚藝大賽,餐廳的數十名大廚在比賽的過程中盡顯身手,其中面點廚師製作的壽桃、香瓜、天鵝等各式面點形象逼真,引得在場觀眾拍手稱讚。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絡

編輯:左常睿

審核:管晶晶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進一步確認宇宙在加速膨脹
    新華社華盛頓4月25日電(記者 周舟)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新觀測成果進一步確認了宇宙在加速膨脹,現在的膨脹速度比根據早期宇宙特徵預測的膨脹速度快大約9%。  此次研究成果25日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研究人員利用新方法對大麥哲倫星雲的70顆造父變星進行了觀測。
  • 哈勃太空望遠鏡確認宇宙加速膨脹 比預測快10%
    宇宙膨脹速度比之前預測快10%科技日報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稱,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數據新測定的宇宙膨脹速度,比歐洲普朗克衛星通過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所預測的速度快要
  • 智利發現15600年前人類腳印,證明人類當時已立足美洲大陸!
    據每日郵報報導,智利研究人員確認在智利南部奧索爾諾(Osorno)發現約15,600年前的人類足跡化石。它被認為是美洲最古老的人類足跡。據悉,2010年智利南方大學(UniversidadAustral of Chile)一名學生於智利南部奧索爾諾市(Osorno)的一個住宅區,發現一個腳印。隨後,研究人員也在附近發現其他動物骨骼,如原始大象的骨骼。但經過多年研究,他們排除腳印屬於其他動物的可能性,並確定了該腳印的年齡。
  • 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觀:哈勃望遠鏡十大發現
    按照計劃,哈勃望遠鏡將在2030-2040年之間退役。它的繼任者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預計明年發射。讓我們向偉大的科技工作者們致敬吧,我們的徵途必將是星辰大海!02 宇宙加速膨脹哈勃望遠鏡還通過對遙遠超新星的觀測,發現宇宙的膨脹並沒有在引力作用下減速,而是在加速膨脹。這就導致了暗能量的提出,直至今日,暗能量仍是最大的宇宙未解之謎。
  • 哈勃30周年:發現宇宙終極真相,哈勃望遠鏡是怎麼做到的?
    望遠鏡顯然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自伽利略時代以來,人們製造了數不清的望遠鏡,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臺望遠鏡能像哈勃空間望遠鏡一樣改變我們的思維,因為它展示的不只是遙遠宇宙美麗的照片,而是重新定義我們對於整個宇宙的認知!哈勃望遠鏡是怎麼來的?
  • 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三十周年丨宇宙邊緣之外有什麼?
    也就是說,任何人只要上其官網「生日宇宙」專題頁面選擇自己的出生日期,就能看到生日當天哈勃空間望遠鏡所拍下的宇宙圖像。2006年5月3日,ESO 239-2,銀河系。圖片來自於NASA。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當然不止於此,在伽利略用望遠鏡對準天空之前,古人們已經用肉眼觀測星空,並由此衍生出了紛繁複雜的星座圖案。
  • 人類認識宇宙的一座豐碑——哈勃太空望遠鏡
    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由發現號太空梭攜帶升空,放置在離開地球610公裡的軌道上,開始了它的宇宙深空探索之旅,迄今已經29年了。
  • 直到20世紀,人們還認為宇宙是靜態的!哈勃卻發現宇宙在膨脹…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科學家們發現,一種被稱為「暗能量」的神秘能量約佔宇宙總能量含量的68%,但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太了解它。探索暗能量的本質是NASA建造寬視場紅外探測望遠鏡(WFIRST)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一個空間望遠鏡,其測量結果將有助於闡明暗能量之謎。
  • 暗能量導致了宇宙加速膨脹?科學家:哈勃常數可以證明
    科學家們認為在宇宙學的標準模型中,暗物質和暗能量佔據了宇宙70%以上的比重,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宇宙在不斷地加速膨脹之中, 但科學家們同時也遇到了一個問題,當他們使用不同的方法來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時,得到的結果卻彼此不同。通常來講,科學家們用於測量宇宙膨脹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重大發現
    從20年前哈勃空間望遠鏡被放入「發現」號太空梭的貨倉準備發射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宇宙將向世人呈獻出迥然不同的一面。地面上最強大的光學望遠鏡只能看到整個宇宙的一半。在美國加州,另一個由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索爾·珀爾馬特(Saul Perlmutter)領導的小組也獨立地發現了類似的宇宙加速膨脹。他的研究小組發現,遙遠的超新星比預期的要更為暗弱。這意味著,和宇宙正在減速或者甚至「滑行」相比,在我們和超新星之間有著更多的空間(距離更大)。因此,宇宙現在必定正在以比早先更快的速度膨脹。
  • 是什麼加速了宇宙的膨脹?
    來源:新浪科技宇宙膨脹的速度比科學家預測的快得多,這是宇宙學中最難以解釋的異常現象之一,也被稱為「哈勃衝突」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7日消息,物理學家提出,宇宙中存在著額外的成分,這或許可以解釋宇宙的膨脹速度為什麼比預期的要快。
  • 什麼會加速宇宙的膨脹?
    宇宙加速膨脹指宇宙的膨脹速度越來越快的現象。宇宙加速膨脹這個問題是當代理論物理學中最「熱門」的主題之一,它激起了世界各地的眾多研究人員的興趣。關鍵問題在於,天文學家所觀察到的宇宙加速擴展與理論學家所認為的擴展速度之間的差異,是宇宙學中一直存在的重大難題。宇宙學家對大爆炸後不久發出的輻射的測量結果是基於對膨脹率(稱為哈勃常數)的期望。
  • 人類「足不出戶」是怎麼了解宇宙的?哈勃望遠鏡功不可沒
    在廣闊的宇宙中,地球孕育了生命。隨著人類科學的不斷發展,探索太空世界已成為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已經觀察到各種恆星,星系,甚至宇宙年齡,很大一部分歸因於20世紀初,當時的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首次發現了宇宙的膨脹,望遠鏡便是是以哈勃命名的。
  • 哈勃定律下的宇宙膨脹理論
    天文大辯論19世紀,望遠鏡的製作技術略有長進,望遠鏡也越做越大。愛爾蘭的威廉柏森在1845年完成了一座直徑6英尺的反射式望遠鏡,並用它看到了許多旋渦狀星雲。這些渦狀星雲到底是什麼?是在銀河系之內?還是和銀河系一樣是獨立的星雲?一時間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結論。到了20世紀,天文學家急於知道宇宙的大小和渦狀星雲的本質。
  • 宇宙真的在加速膨脹?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領導的新研究發現:用來計算宇宙距離的超新星可以被分類成以前沒有的種類,這將可能修正現在的宇宙加速膨脹理論,有助於我們準確理解大爆炸後宇宙的膨脹速度。  對於宇宙的膨脹速度,當前被廣泛接受的理論是:宇宙的膨脹速度越來越快,並且是由人類知之甚少的暗能量引起的。
  • 為什麼哈勃太空望遠鏡只花30年時間,就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宇宙中許多存在體的生命周期都是以億年為單位,而我們人類的整個進化史也才數百萬年,所以,要想直接觀察到這些物體的演化過程並不現實。但是,那些從幾十億年前就開始在宇宙空間中傳播的光芒,在被哈勃太空望遠鏡捕獲之後,卻讓我們能夠對數十億年前、乃至一百多億年前的星系有所了解,並對恆星、乃至星系的演化和時間之間的關係有了更準確的認識。
  • 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三十周年
    撰文丨科林·斯圖爾特 摘編丨何安安 1990年4月24日,哈勃空間望遠鏡發射升空,而這意味著,就在今天,它將迎來自己三十歲的生日。
  • 宇宙還在加速膨脹,研究者表明:不排除會吞噬地球
    俗話有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踏出地球,面向一望無際的星河時,人類終於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作為天體,地球是有範圍局限的,可以到達它的邊界,既然如此,宇宙是否也存在著邊界呢?關於宇宙邊界的爭論,一直以來都是科學界的熱門話題,截至目前尚未有準確的答案。但是自近世紀來,天文學家不止一次發現了詭異現象:宇宙正在逐漸膨脹。
  • 「哈勃」望遠鏡重新定義宇宙構成:70%暗能量和30%宇宙物質
    ,那麼哈勃望遠鏡的發射則滿足了人類對宏大宇宙的好奇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部門負責人魏勒說:「哈勃讓人類的思想和精神得以穿越若干光年,甚至是幾十億光年!」1980年,這架空間望遠鏡被取名為哈勃,科學家們希望它能像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發現宇宙膨脹一樣,能夠發現更多的宇宙奧秘。
  • 探索宇宙膨脹速度 三種方法測出三個哈勃常數
    自上世紀20年代以來,美國天文學家哈德溫·哈勃的觀測讓科學家知道,宇宙在不斷膨脹。那麼,宇宙的膨脹速度有多快——也即所謂的哈勃常數有多大呢?哈勃常數是宇宙參數,在各種各樣的宇宙學計算中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決定了宇宙的絕對規模、大小和年齡,是我們量化宇宙演化最直接的工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