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力棒效應:從黑洞逃逸的光線會再次被拉回黑洞

2021-02-15 新浪探索

最新觀測一些X射線並未直接逃逸黑洞,而是通過吸積盤反射光線被拉向黑洞

幾十年以來,科學家一直懷疑從黑洞周圍逃逸的光線會像回飛棒一樣再次被吸附回來,目前這一理論獲得最終證實。

  

這是科學家依據之前對黑洞吞噬類太陽恆星的觀測結果進行最新分析得出的結論,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黑洞圓盤的測量上,在那裡探測到光線從黑洞中逃逸出來,具體地講,一方面是直接從黑洞吸積盤中釋放的光線,另一方面是沒有逃逸黑洞吸積盤的光線,在被反射進入太空之前又被拉回黑洞。

  

最新研究報告作者、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賴利·康納斯稱,我們觀察到光線試圖從黑洞中逃逸出來,卻像回飛棒一樣被黑洞拉了回來,這是上世紀70年代的預測,但直到現在才被證實。

  

研究小組通過美國宇航局羅西X射線定時探測器收集的觀測數據,觀測到了黑洞和中子星,該探測器於1995年發射升空,最後一次數據採集是2012年。

  

具體來講,科學家基於黑洞和1998-2000年對XTE J1550-564雙星系統的觀測數據,觀測到的一些X射線並未直接逃逸黑洞,而是通過吸積盤反射光線被拉向黑洞。

  

這些觀測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了解黑洞運行機制,這是天文學未解謎團,由於黑洞可能快速旋轉,不僅會使光線彎曲,還會使光線發生扭曲,最新觀測試圖找出黑洞旋轉速度之謎。

  

這項最新研究進一步佐證了之前黑洞研究的猜測,科學家在一份聲明中稱,這種「回力棒效應」不僅在40多年前就被預測到,而且還進一步支持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哈維爾·加西亞說:「黑洞吸積盤實際是照亮自己,理論學家曾預測會有光線反射到黑洞吸積盤,目前我們首次證實了這些預測。」目前,這項研究報告3月30日發表在預印平臺arXiv.org上。

相關焦點

  • 科學界首次觀測到黑洞把光強制「拉」回來!
    黑洞是宇宙中引力最強大的天體,任何物質包括光也無法逃脫它的引力範圍,最終被徹底的黑暗吞噬。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懷疑,即便是從大質量黑洞周圍逃逸出來的一些光線可能也無法擺脫黑洞的「魔掌」,現在,他們終於看到了這一點,理論終於成了事實!
  • 光線如何從宇宙黑暗時代逃逸:黑洞讓宇宙變光明
    據國外媒體報導,宇宙大爆炸之後大約5億年,光線是如何從昏暗的宇宙「黑暗時代」衝脫出來的?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可能揭曉宇宙最古老的謎團之一,而這個故事中令人驚奇的主角是每個人都喜歡的「天文大反派」——黑洞。這個故事開始於大爆炸之後的幾分之一秒,當時宇宙正以指數級膨脹。
  • 黑洞所形成的「時空閉環」,是如何讓物體「無法逃逸」黑洞的?
    根據上一期的文章講解我們知道,黑洞的「逃逸速度」會大於光速,如果沒有看上期文章我再講解下「逃逸速度」是啥,就是你平拋一個小球給予小球一個初速度,小球能夠克服引力離開這個天體的最小初速度,就是這個天體的「逃逸速度」。
  • 黑洞吞噬一切,但光沒有質量,為什麼也會被黑洞吸引?
    沒有任何物質可以從黑洞之中逃逸而出,其中也包括宇宙中運動速度最快的光,而這也是黑洞名字的由來,既然進入黑洞的光無法再次出來,所以黑洞的視界內部便成為了一片永遠不可見的區域,對這片區域用「黑」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然而,這裡有一個令人不解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光無法從黑洞之內逃逸而出?
  • 黑洞吞噬一切,但光沒有質量,為什麼也會被黑洞吸引?
    沒有任何物質可以從黑洞之中逃逸而出,其中也包括宇宙中運動速度最快的光,而這也是黑洞名字的由來,既然進入黑洞的光無法再次出來,所以黑洞的視界內部便成為了一片永遠不可見的區域,對這片區域用「黑」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然而,這裡有一個令人不解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光無法從黑洞之內逃逸而出?極高的質量和密度賦予了黑洞極為強大的引力,但光並不同於其它的物質,它沒有質量。
  • 黑洞如何將周圍吸積盤發出的光反射回自身?
    ,只要是黑洞所覆蓋的區域內,總是具有極強的重力作用,這股力量不僅可以彎曲光線,而且還能夠扭曲時間和空間。相信很多人對黑洞的了解,都包括了「就連光線也無法逃脫黑洞的引力」這個主要特徵,這也是「黑洞」這個天文名詞的根本來源。
  •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霍金輻射」現象:黑洞向外發射微弱粒子
    北京時間8月18日消息,黑洞常常被視作一種密度極大的天體,就連光線都無法從中逃脫。雖然黑洞的名字裡帶了一個「黑」字,但它們並不是全黑的。事實上,它們還會以量子輻射的形式,向外發射極其微弱的粒子。這一現象被命名為「霍金輻射」。近日,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中觀察到了「霍金輻射」效應。1974年,史蒂芬?
  • 黑洞逃逸速度是不是比光速還快?
    不但掉入黑洞的物體逃不出,連物體上的光也逃不出,所謂視界就是光都不能跑出來的區域邊界,我們是看不到黑洞內部的。因此從定義上可知黑洞就是逃逸速度大於光速的天體。所以答案就是黑洞的逃逸速度確實比光速還快。但是宇宙中信息和能量傳遞的最高速度是光速,超光速是不存在的。因而什麼也逃不出黑洞。從這個角度講,黑洞是不存在逃逸速度的,存在的只是一個數值。
  • 外星人可製造黑洞炸彈從黑洞邊緣抽取能量?
    在黑洞視界周圍(黑洞邊界,任何事物都無法逃離黑洞的引力,即使是光),旋轉的黑洞形成一個叫做「能層」的區域,如果一個物體落入能層就會分裂,其中一部分落入黑洞,而另一部分逃逸,逃逸的部分以黑洞作為代價,有效地獲得能量。因此,通過向旋轉黑洞發射物體或者光線,我們就能獲得能量。但是這個理論可靠嗎?
  • 科學:什麼是黑洞?
    導語:黑洞聽起來像是從科幻故事中直接出來的:物體如此密集,以至於宇宙中的任何東西都無法從它們的引力中逃脫。但是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天文學家一直在穩步地建立證據,證明黑洞不僅是真實的,而且實際上在宇宙中非常普遍。
  • 黑洞威力超乎想像,地球是否存在危險?我們很快會被黑洞吞噬嗎?
    眾所周知,黑洞之所以被稱為是因為黑洞中心的引力如此之強,它會將附近的所有光線吸收進來,誰都無法逃脫。由此可見,黑洞的引力有多強。眾所周知,黑洞在宇宙中有最強的引力,所以沒有人願意接近它。如果你距離太近,黑洞的引力會很大,以至於以光速行駛也無法逃脫。
  • 黑洞裡到底是什麼?地球變成黑洞會怎麼樣?
    許多年前,大約在1700年,一個關於黑洞的雛形想法誕生:這顆黑色天體的密度極其之大以至於它的引力會阻止光線離開。,並寫下了霍金輻射,他認為黑洞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縮小。這種輻射是關於在黑洞外形成的粒子對,一個進入黑洞,另一個逃逸。根據舊科學的說法。這些粒子是從哪裡來的。如果黑洞不讓任何東西逃逸,那麼這些粒子一定是從黑洞外部來的,所以黑洞會吸收1個粒子而不是丟失一個粒子,因此必須變大而不是變小。雖然有了以上所述,但是他們沒有人見過黑洞,他們從來沒有研究過真正的物體,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論。
  • 在黑洞外面,看不到黑洞裡面,那如果在黑洞裡面呢?
    距離黑洞越近,所受的引力作用就越強,要擺脫黑洞,所需要的逃逸速度就越高,而當物體與黑洞的距離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逃逸速度就超越了光速,包括光在內,沒有任何物質可以從中逃逸而出,所以這一部分區域就變成了完全不可見的,而這一部分的區域就被稱之為黑洞的視界範圍。
  • 黑洞吞噬光、恆星、中子星,黑洞中心是什麼?
    黑洞是一種特殊的天體,"黑"意味著它不會向外界發射或反射任何光,"洞"意味著它可以吞噬任何物質,包括光,一旦墜落進去,就會成為它的一部分。黑洞吞噬天體,被認為是目前宇宙中最神秘和最令人震驚的場景。最近,科學家第一次觀察到黑洞吞噬中子星的引力波。黑洞還吞下了些什麼?
  • 宇宙黑洞旋轉動態壁紙_黑洞路由 黑洞mac - CSDN
    霍金還指出,黑洞產生的同時,實粒子就會相應成對出現。其中一個實粒子會被吸進黑洞中,另一個則會逃逸,一束逃逸的實粒子看起來就像光子一樣。對觀察者而言,看到逃逸的實粒子就感覺是看到來自黑洞中的射線一樣。 所以,引用霍金的話就是「黑洞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黑」,它實際上還發散出大量的光子。 根據愛因斯坦的能量與質量守恆定律。當物體失去能量時,同時也會失去質量。
  • 黑洞可以長出毛髮,然後又再次禿頂了
    由於黑洞傾向於吸入周圍的一切,所以它們不會洩露關於它們的起源或歷史的線索。這個令人沮喪的事實導致科學家在20世紀60年代宣布黑洞「沒有毛髮」。由此,研究人員認為黑洞幾乎沒有能夠區分彼此的特徵。現在,新的計算表明一些黑洞可以長出毛髮,但它們不能長時間保持毛髮。根據這項新研究,以接近(但不完全)最大旋轉速度旋轉的黑洞顯示出一些獨特的特性。
  • 掉入黑洞會怎樣?被拉成「麵條」,還是前往另一個宇宙
    如果這個核心的質量超過太陽的3倍,在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它會發生坍縮,直至所有物質匯聚到一個點(也就是奇點),而這個奇點就是黑洞密度無限大的核心。由此產生的黑洞有著巨大的引力,甚至連光都無法逃離它。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提出了「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的概念:一旦光線或物質越過事件視界,就永遠無法逃脫了。
  • 霍金研究的黑洞究竟是什麼?若進入黑洞,會看到什麼奇妙的景象
    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些理論都還是推測,也就是說,黑洞到底存不存在,人們還是處於懷疑階段的。那黑洞有什麼性質呢?首先,黑洞的質量非常大,所以,以至於光都無法逃逸。什麼是逃逸呢?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牛頓曾經說過,如果你有一個炮彈,在地面上發射,發射的時候,速度比較慢的話,那麼這個炮彈就會落回到地面上來。
  • 擁有密度無限大的黑洞奇點,那會不會擁有質量無限大的黑洞?
    因為黑洞的奇點擁有無限大的密度,於是就有網友問:黑洞的質量有沒有上限呢?會不會一個黑洞質量是無窮大的?黑洞的質量有沒有上限?要想知道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弄明白的是,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其次需要了解的是黑洞奇點的密度為什麼會無窮大,再次是必須要弄清楚的是在沒形成黑洞之前的黑洞,即是黑洞的前身,它是什麼,它的質量有多大。弄清楚了這三個問題,很自然地,會不會有一個質量無窮大的黑洞的問題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 什麼是黑洞事件視界,那裡發生了什麼?
    模擬的電子在旋轉黑洞事件視界附近的行為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發布了其黑洞成像計劃的第一批結果,但究竟什麼是事件視界呢?黑洞的事件視界與物質的逃逸速度有關,逃逸速度就是一個物體脫離黑洞的引力所需要達到的速度。物質越越近黑洞,逃離黑洞引力所需要的速度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