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紅鮑登上《Cell》雜誌封面,比發現DNA真實複製模型更吸睛!

2020-11-28 八鮮過海

*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鮑語(ID:AwesomeAbalone)】,作者為berlika。

近日,生命科學領域頂級雜誌《Cell》刊登的一篇有關DNA真實複製方式的文章在科學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文章稱,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Stephen博士所在團隊首次攝錄了單個DNA分子複製的近距離高清影像,事實證明,人類半個多世紀以來設想的DNA複製模型漏洞百出,與真實模型尚有出入。

然而對於鮑魚界的人而言,更加令人激動的應該是此期刊的《Cell》雜誌以鮑魚殼作為封面,並刊登了一篇關於鮑魚受精模式的重要文章。

鮑魚,不僅在水產養殖市場上佔據著一席之地,在科學界,也常常作為許多項目的研究對象。

封面圖片顯示的是紅鮑的外殼 Image credit: Nancy Caruso

On the cover: In this issue, Raj et al. (1315–1326) report the first atomic-resolution snapshots of how a sperm protein binds a counterpart egg coat protein at the beginning of fertilization.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a common egg coat protein fold underlies gamete recognition in both mollusk and mammal, shedding light on the molecular basis of gamete complementarity and sperm penetration during fertilization. The cover image shows shells of marine mollusk red abalone, a classic model system for fertilization, the egg and sperm proteins of which were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以鮑魚作為研究對象,首次獲得一種精子蛋白在受精開始時結合到一種對應的卵子外殼蛋白上的三維結構圖。這項研究揭示出一種相同的參與與軟體動物和哺乳動物中的精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卵子蛋白結構。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7年6月15日的《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Egg Coat-Sperm Recognition at Fertilization」。論文通信作者為卡羅琳斯卡研究所創新醫學中心生物科學與營養繫結構生物學教授Luca Jovine博士。

通過將遺傳信息傳遞到下一代,雌性配子(卵子)和雄性配子(精子)在受精時的相遇是生物學上最為基礎的過程之一。儘管卵子和精子是在幾個世紀前被觀察到的,但是精子如何識別和刺穿卵子外殼卻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人類認為哺乳動物和軟體動物是在6億年前的進化中發生分歧的,並且二者卵細胞膜上的精子受體蛋白幾乎在基因序列上完全不同。然而,在對二者的結構的比較後,卻證實了ZP2(哺乳動物精子受體蛋白)和VERL(軟體動物精子受體蛋白)的重複序列具有相同的三維結構。

Jovin說道:「我們選擇鮑魚作為這項研究的模式生物,是因為它是人們已知存在同源的卵子外殼蛋白和精子蛋白的少數有機體之一。再者,不同的鮑魚物種在公海中產卵,它們的棲息地和繁殖季節雖然存在重疊,但是卻很少出現種間雜交。」

隨後,Jovine團隊解析出不同的VERL重複序列結合到細胞溶素(lysin)上的晶體結構。細胞溶素是鮑魚精子表面上的VERL蛋白的對應物。這讓他們史無前例地觀察在受精開始時精子和卵子如何以一種物種特異性的方式識別彼此。

精子在卵黃膜上鑽孔的電鏡照片

其實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左右,紅鮑精子膜表面的鮑精子識別蛋白就成為了研究動物配子結合機制的一大熱點。此研究不僅成為鮑魚受精過程研究的基礎,還將為其他生物種間雜交的遺傳育種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鮑的繁殖

鮑是進行體外繁殖的海洋原始腹足類,在生殖季節廣播精卵於海水中,精子在水中自由遊動,一旦遇到卵細胞,它可以很容易地穿過卵的起保護作用的第一道屏障—卵膠膜。在卵膠膜下存在 1 層更堅硬的、約 6 μm 厚、由糖蛋白纖絲緊密纏繞而成的卵黃膜(VE),當精子與 VE 相接觸時可誘發精子發生頂體反應,該反應促使頂體泡釋放蛋白到 VE 表面,該蛋白可使 VE 纖絲舒展進而分開,產生 1 個小孔,精子就從此孔穿過,其頂體頭部則與卵細胞膜融合。

雌雄配子細胞的融合促使卵細胞的可收縮性骨架牽引精子進入卵細胞質,並向卵原核靠近,2 個單倍性的核融合為二倍體,然後卵開始分裂形成鮑胚胎。

精子入卵模式圖

鮑精子膜表面蛋白

在自然界中, 多種鮑類共同棲息於相同的海水環境中, 而且生殖季節相互交疊, 卻很少產生種間雜交現象 , 其原因就是種間配子不識別, 無法受精。

在鮑魚受精過程中,起到特異性識別作用的重要因子便是——精子的膜表面蛋白。它隨著精子內部發育以及生殖道的各種因素的影響, 不斷發生著變化, 一直持續到精卵融合時為止。可以說,特異性的精子表面蛋白便是精子進入卵子不可或缺的一塊「敲門磚」。

鮑精子在發生頂體反應時釋放出兩種蛋白質———細胞溶素(lysin)和18 ku 糖蛋白(sp18), 其中的細胞溶素與其卵黃膜上的受體緊密結合, 並利用非酶反應在卵黃膜上穿一個小孔, 整個精子則從此孔穿過卵黃膜與卵細胞融合;sp18 釋放後則覆蓋到精子細胞膜表面, 起到溶解卵細胞脂質體的作用, 即 sp18 介導精卵細胞膜的融合。

紅鮑細胞溶素晶體結構

分析純化的 lysin 發現,它不含糖成分,其中 20 %的胺基酸帶正電荷(鹼性胺基酸),分子表面具有疏水胺基酸。用來自不同鮑種的純化 lysin 對分離的 VE 進行溶解發現,lysin 對 VE 的溶解具有種的特異性,例如紅鮑 Haliotis rufescens lysin 溶解桃紅鮑 Haliotis corrugata VE 的需要量比溶解同種 VE 大。

研究方向與發展

鮑精子細胞溶素是鮑受精過程中兩性配子相互識別的功能性蛋白,其分子的各方面特徵受到了該領域研究者的重視。lysin 的快速進化特徵使鮑產生了種內和種間生物多樣性,形成許多地理亞種,同時也創造了種間受精的分子屏障(種間生殖隔離)。因此用 lysin 分子特徵作為研究生物多樣性的標記,更能反映鮑的生物多樣性的迅速變化,該方面研究將豐富國際上生物多樣性的研究理論和方法,也為其它種類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和技術。

目前對參與精卵相互作用的精子膜表面蛋白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但是, 對於受精的分子機制以及各種膜蛋白在受精中的作用, 仍有待於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另外, 就目前主要研究的哺乳動物來說, 雖然同目異種之間膜蛋白在結構、功能上具有顯著的保守性, 但不同目的各種之間, 膜蛋白的分子結構和功能差異較大, 因此, 不同種間膜蛋白的區別仍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相信隨著研究方法的不斷改進, 精子膜表面蛋白在受精中的重要作用將會更加明確, 在生殖免疫中的應用也將進一步得到發展。

另外,查清鮑配子細胞表面識別物的分子特徵,將為種間雜交的遺傳育種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從而將不同物種的優良性狀集中到雜交後代,以實現雜交育種的目的。

···END···

參考文獻:

[1] Shaw A , Mcree, Vacquier V D , et al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lysin , a fertilization protein .Science , 1993 , 262 :1864 1867.

[2]劉慧慧, 李太武. 鮑配子識別蛋白的研究[J]. 動物學雜誌, 2003, (06): 104-109

[3]劉慧慧, 李太武. 鮑精子細胞溶素研究進展[N]. 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4).

[4]程立均, 康現江. 精子膜表面蛋白的研究進展[J]. 動物學雜誌, 2003, (06): 125-128

部分內容參考自:

《人類首次拍攝DNA複製!美科學家:人類理論完全瞎編,中學課本錯誤百出!》(今日頭條)

《Cell:從結構上揭示精子在受精開始時識別卵子外殼蛋白機制》(生物谷 Bioon.com)

精彩文章

點擊圖片瀏覽文章|丹麥生蠔算什麼?看太平洋巨牡蠣縱橫四海,橫掃北歐!看葡萄牙牡蠣遠渡重洋,認祖歸宗!

點擊圖片瀏覽文章|在灘涂上插管管的美國象拔蚌養殖,與在海底埋雷的加拿大象拔蚌增殖

轉載聲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鮑語(ID:AwesomeAbalone)】。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Journal of Materiomics最吸睛封面
    2018~2019年Journal of Materiomics最吸睛封面揭曉啦!就是它↓2018年第3期封面!由西安交通大學汪宏研究團隊提供。封面文章:Xu X, Liu W, Li Y, Wang Y, Yuan Q, Chen J, Ma R, Xiang F, Wang H. Flexible mica films for high-temperature energy storage.
  • Cell:從拓撲學角度揭示DNA複製之謎
    但是,DNA雙螺旋中那兩條熟悉的鏈是如何在沒有纏繞的情況下成功複製的,這就很難解釋了。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從拓撲學角度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研究了這種雙螺旋形狀對DNA複製的影響。通過使用真核生物作為模型系統,他們發現染色質(由DNA、組蛋白和非組蛋白等成分組成)的內在機械性能決定著染色質纖維如何纏繞。
  • 為什麼是李彥宏代表中國人工智慧登上《時代》封面
    更可貴的是百度在人工智慧上的努力近期得到了《時代》周刊的烘託。1月19日,李彥宏登上了《時代》亞洲版的封面,對應的封面文章高度評價李彥宏和百度在人工智慧方面的努力。這家美國最主流的三大時事雜誌之一,用"the innovator"(創新者)來評價李彥宏,並且內文標題這樣寫道《百度李彥宏正在幫助中國贏得21世紀》。
  • 同樣是偶練出道,蔡徐坤登創刊封面,範丞丞卻登上另一本國際雜誌
    而實力強大的他在最近又給粉絲們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驚喜——登上了《Wonderland》中文版創刊封面。《wonderland》在時尚界非常的有名氣,是一本獨立的國際發行雜誌。此前黴黴、戳爺、賽琳娜……等國際頂級音樂巨星和眾多國際一線影星都曾經登過這個雜誌的封面。而它的存在正是對明星人氣和時尚實力的肯定。
  • 趙薇登上時尚雜誌四月刊封面,春季時髦氣質搭配,學她就夠了!
    這不,不知道春季穿什麼的,看看趙薇的新雜誌封面吧。3月6日,趙薇工作室曬出了一組她為時尚雜誌ELLE拍攝的四月刊封面內頁大片。並且配文:綠的豁達,初春的輕盈,一起把世俗過得可愛。趙薇完美演繹了春季時髦氣質搭配,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 科學家建立一種新型的元DNA結構,開闢光電子以及合成生物學
    自從登上了.的封面科學2011年的雜誌,憑藉其優雅的DNA摺紙納米結構,嚴和合作者們一直在不懈地工作,利用大自然的靈感,尋求解決複雜的人類問題。「在目前的研究中,我們開發了一種通用的」元dna「(M-dna)策略,允許各種亞微米到微米大小的dna結構以類似於在納米尺度水平上簡單的短dna鏈自組裝的方式進行自組裝,」嚴說。
  • Cell:DNA複製不出錯的機理
    在2010年5月的Cell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重要論文,這項研究成果是中法兩國科研工作者結出的友誼之花。來自上海瑞金醫院急診科的青年醫生葉靜和她的法國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證明了TRF2(端粒相關蛋白2,又被稱為端粒蓋帽保護蛋白)和Apollo(一種活性酶)參與端粒(染色體末端)複製,即保證DNA在複製中不出錯的機理。
  • 比索菲亞更逼真!首個AI合成主播誕生 「搜狗分身」網際網路大會吸睛...
    比索菲亞更逼真!首個AI合成主播誕生 「搜狗分身」網際網路大會吸睛無數  Evelyn Zhang • 2018-11-08 09:15:16 來源:前瞻網 E706G2
  • 明星英語詞彙:時尚雜誌的封面女郎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明星英語詞彙:時尚雜誌的封面女郎 2012-03-27 09:57 來源:前程網 作者:
  • 抄襲Nature封面?加州大學教授舉報中科院明星學者楊輝學術抄襲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上周的 Nature 封面研究被 4 月登上《細胞》雜誌的論文抄襲了?昨日,一條消息突然引爆學術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系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 80 後明星學者楊輝學術抄襲、造假。此次舉報的直接原因是兩篇關於通過敲降 PTBP1 治療帕金森症候群的研究。其中,付向東教授的論文發表於今年 6 月 25 日的《自然》雜誌,投稿時間為 2018 年 11 月 12 日。
  • 肖戰版疾衝登上TVBS新聞臺,全身粗獷,桀驁不馴,俊俏臉蛋很吸睛
    「在下疾衝,是個拿錢辦事的賞金人」肖戰版疾衝登上臺灣電視臺TVBS新聞頻道。TVBS新聞臺全面播報了肖戰版的疾衝。全身粗獷,桀驁不馴的疾衝,俊俏臉蛋很吸睛,大陸新生代男星肖戰在狼殿下中表現亮眼,衝出超高人氣。下戲時成為孩子王,肖戰的反差萌,讓劇集點閱率不斷攀升,網絡播放第一名,是近期臺灣原劇作表現最亮眼的成績。這應該是相當好的,對肖戰演技最好的肯定。劇中肖戰飾演的疾衝被稱為成為史上最強古裝男二。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谷歌量子計算模擬化學反應登上Science封面
    去年 10 月,谷歌宣布實現的論文登上了《自然》雜誌封面,成為科技領域關注的焦點。時隔不到一年,谷歌量子計算又登上了《Science》封面。這一次,他們用量子計算機進行了一次化學模擬,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用量子計算機進行的最大規模化學模擬,揭示了通往量子化學系統逼真模擬的路徑。
  • LIFE雜誌最偉大的11張封面
    這個前身是在大蕭條時期就存在的幽默周刊,以攝影紀實的定位發行了其第一期雜誌。出版商亨利·盧斯(也是時代雜誌的總編輯)希望創建一本不只是談論時事新聞的雜誌,他更希望人們通過這些令人驚嘆的照片看見生活。在Life雜誌的創刊詞上,他與詩人...
  • Cell | 細菌中AGO蛋白可參與DNA複製
    長期以來,我們主要將細菌中的AGO蛋白作為了解真核生物AGO蛋白的功能和結構的生化模型,而對細菌AGO蛋白的生物學功能一直不太清楚。 2020年8月25日,來自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Phillip D.研究者發現,當使用gyrase抑制劑ciprofloxacin處理細菌時,TtAgo可幫助完成DNA複製。而當抑制gyrase並突變TtAgo,複製後的DNA無法被解開,形成絲狀連接(下圖)。
  • MCB:癌細胞DNA的連續複製或引發複製叉的崩潰
    2012年11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Molecular & Cellular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加州大學的研究者表示,發生特定突變的細胞可以繼續進行其DNA的複製,即便是抗癌療法移除了它們進行增殖的原材料,它們也可以依然增殖,這就引發了一系列災難性的結果發生。
  • 重溫經典 liFE雜誌最偉大的11張封面
    (原標題:重溫經典 liFE雜誌最偉大的11張封面) 80年前,1936年盧斯(
  • Cell Stem Cell:吸菸如何加劇新冠病毒對肺部的感染
    2020年1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研究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使用由人類幹細胞產生的呼吸道組織模型確定了吸菸如何加劇SARS-CoV-2對呼吸道組織的感染。
  • 四川科研團隊成果登上世界頂級科學雜誌《自然》封面
    怎麼擴大到規模化生產,還需要進一步在工藝和技術上進行研究 今年6月初,世界頂級科學雜誌《自然》封面文章,發表了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教授鄧旭、王德輝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設計堅固的超疏水表面》。以一項基礎研究登上頂級科學雜誌封面,這在四川乃至全國都不多見。
  • EXO成員SUHO登上雜誌《Allure Korea》5月號封面人物!
    EXO成員SUHO登上了時尚Lifestyle雜誌《Allure Korea》的封面。而且,在和畫報拍攝一起進行的採訪中,SUHO對於首張個人專輯《自畫像(Self-Portrait)》表示:「這次比起作為主唱,更想呈現給大家自己想要的音樂,尤其是當我登上音源榜單一位的時候,不僅是歌迷們,我感受到了很多喜愛我音樂的人的真心在傳遞」。
  • Cell:揭示細胞讀取和複製DNA機制
    他們在這項新的研究中取得的發現是出乎意料的:Dot1L改變了核小體的形狀,使得它與Dot1L酶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echanism of Cross-talk between H2B Ubiquitination and H3 Methylation by Dot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