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從拓撲學角度揭示DNA複製之謎

2021-01-07 生物谷

2019年10月26日訊/

生物谷

BIOON/---生命分子存在纏繞的現象。但是,DNA雙螺旋中那兩條熟悉的鏈是如何在沒有纏繞的情況下成功複製的,這就很難解釋了。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從拓撲學角度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研究了這種雙螺旋形狀對DNA複製的影響。通過使用真核生物作為模型系統,他們發現染色質(由DNA、組蛋白和非組蛋白等成分組成)的內在機械性能決定著染色質纖維如何纏繞。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10月17日的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ynergistic Coordination of Chromatin Torsional Mechanics and Topoisomerase Activity」。

圖片來自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9.034。

這種拓撲結構對於成功分離新複製的DNA至關重要:如果染色質纖維纏繞得太緊太早,則這些新複製的DNA分子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將無法正確分離。

論文通訊作者、康奈爾大學文理學院物理學教授Michelle Wang說,「這項研究突出了物理原理在基本生物學過程中的重要性。」

在DNA複製過程--複製體(replisome)將兩條DNA鏈分開並向前移動---中,DNA也必須繞雙螺旋軸纏繞。這會讓DNA承受很大的扭轉應力(torsional stress),從而導致DNA發生額外的扭曲。

問題在於:額外的扭曲在哪裡發生?如果額外的扭曲僅發生在複製體的正面,那麼兩個子DNA分子將不會纏繞在一起,因此它們可以分開。但是,如果額外的扭曲發生在複製體的背面,那麼兩個子DNA分子將纏繞在一起,無法分開。這將為細胞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分離創造一個主要問題,這可能導致DNA損傷並導致細胞死亡或癌症。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纏繞單條染色質纖維比纏繞雙條染色質纖維要容易得多。這意味著額外的扭曲將優先發生在複製體的正面,從而讓兩個子DNA分子之間的纏繞最小化。

Wang說:「儘管染色質通常被認為是DNA複製的障礙,但我們的結果表明,染色質還簡化了複製拓撲結構,從而促進了DNA複製動力學。我們認為這是相當了不起的。」

在一個單獨的實驗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能解開雙螺旋DNA的酶(拓撲異構酶II)強烈偏愛正面的單條染色質纖維。染色質機械性能和拓撲異構酶活性似乎以協同方式協調,以減少子DNA分子之間的纏繞。

為了了解染色質的機械行為,這些研究人員必須開發新的方法來處理它。由於這種任務的複雜性,以前尚未嘗試過製作編織染色質纖維(braided chromatin fiber,指的是兩條染色質纖維像編辮子那樣編織在一起)基質。Wang和她的團隊使用了他們先前開發的角向光阱工具(angular optical trap tool)以及其他方法來構建和處理單個染色質纖維基質和編織染色質纖維基質,從而使得他們能夠研究它們的扭轉機械性能。(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Tung T. Le et al. Synergistic Coordination of Chromatin Torsional Mechanics and Topoisomerase Activity. 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9.034.

2.Scientists unwind mystery behind DNA replication
https://phys.org/news/2019-10-scientists-unwind-mystery-dna-replication.html

相關焦點

  • Cell:重磅!破解DNA複製之謎!鑑定出蛋白GapR識別過度扭曲的DNA結構
    然而,這種局部分離實際上會進一步讓DNA分子的其餘部分纏結在一起,並且在沒有幹預的情況下導致張力的積累,從而停止DNA複製。這時被稱為拓撲異構酶(topoisomerase)的酶進來了,當兩條DNA鏈被分離開時,這些拓撲異構酶在這兩條DNA鏈的前面移動,切斷它們,解開它們,隨後重新將它們連接在一起從而緩解由DNA超螺旋引起的張力。人們通常認為這些拓撲異構酶足以允許DNA複製進行。
  • Cell:揭示細胞讀取和複製DNA機制
    他們仔細研究了DNA複製機器的各個部分如何組裝在一起。新研究揭示DNA組裝的意外變化為了讓DNA中的基因「開啟」和「關閉」,細胞中的酶必須與核小體相互作用,其中作為一種複合物,核小體含有允許細胞組裝DNA的蛋白。一種稱為Dot1L的酶在混合譜系白血病(mixed lineage leukemia)---一種兒童白血病---中發生突變。
  • Cell | 細菌中AGO蛋白可參與DNA複製
    終點的15-18nt的DNA片段,並與DNA複製相關蛋白互作,參與DNA複製的完成。在嗜熱棲熱菌菌中,gyrase是唯一的拓撲異構酶II。研究者發現,當使用gyrase抑制劑ciprofloxacin處理細菌時,TtAgo可幫助完成DNA複製。而當抑制gyrase並突變TtAgo,複製後的DNA無法被解開,形成絲狀連接(下圖)。
  • Cell|表觀遺傳改變致癌?大規模拓撲學變化抑制腫瘤惡性進展
    結直腸腺癌是非常常見的上皮腫瘤,儘管結直腸腺癌的研究已陸續發現了不少表觀遺傳學的改變,然而,這些表觀遺傳學的變化與基因組拓撲學有什麼關聯,大家還不清楚。因此,腫瘤中顯著的拓撲改變實際上與腫瘤抑制轉錄程序有關。
  • 生物物理所解析DNA拓撲異構酶核心結構揭示DNA穿鏈新機製成果入選...
    此前,對於DNA鏈如何穿越到達待校正DNA這一基本的拓撲結構功能的動態過程的了解處於空白狀態。該項研究結果解析DNA拓撲異構酶核心結構,揭示DNA穿鏈新機制,具有重要的基礎理論意義。同時,由於Gyrase B』對病原菌的生存至關重要,其精細結構對提供研發廣譜的相關藥物,特別是抗生素的靶標,具有應用前景。
  • 破解世紀之謎:首次揭秘人類活細胞中的DNA結構
    來源:生物探索公眾號  編者按  上個月,一篇Cell論文改寫了教科書上關於DNA複製的描述
  • 港科大與北大合作首揭DNA複製新機制
    香港科技大學2日舉行記者會公布,該校與北京大學合作,首次測定具原子解析度的DNA複製機器三維結構。此項研究為設計和篩選抗癌藥物提供不同角度與方向,已於7月初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發表。  科學界在半世紀前已經提出DNA複製概念,但DNA雙螺旋如何分開並啟動複製機器的原理卻仍是未解之謎。
  • 猜想木乃伊之謎,DNA記憶存儲,複製人是否有本體記憶?
    大家好 我是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的達哥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木乃伊之謎說到木乃伊大家都會想到法老 金字塔 古埃及是吧~其實目前圍繞著木乃伊有兩個研究重點一個是木乃伊是怎麼製成的被稱為死神 審判之神 防腐之神。在木乃伊製作過程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當阿努比斯把奧西裡斯做成木乃伊後奧西裡斯的老婆也就是伊西斯釋放了魔法復活了奧西裡斯。但不是在人間復活,而是在冥間復活的奧西裡斯。
  • Cell:韓春雨研究的Ago家族蛋白又出新功能?首次發現可參與DNA複製...
    在體內,TtAgo結合15至18 nt的DNA嚮導,該嚮導來自染色體區域,在該區域複製終止並與已知在DNA複製中起作用的蛋白質結合。當唯一的II型嗜熱菌拓撲異構酶-解旋酶被抑制時,TtAgo可使細菌完成其環狀基因組的複製。解旋酶和TtAgo活性的喪失抑制了生長並產生了無法分離成單個細菌的長絲。
  • 基因研究新突破:科學家揭開DNA甲基化之謎
    這樣做是為了調節基因表達,區分本地DNA和外來DNA,或者在複製過程中標記舊的DNA鏈。甲基化是由一種叫做甲基轉移酶的酶來完成的,這種酶以特定的模式用甲基修飾DNA,在DNA上形成表觀遺傳層。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努力分辨出哪種酶負責哪種模式。
  • Cell:韓春雨研究的Ago家族蛋白又出新功能?首次發現可參與DNA複製過程
    當唯一的II型嗜熱菌拓撲異構酶-解旋酶被抑制時,TtAgo可使細菌完成其環狀基因組的複製。解旋酶和TtAgo活性的喪失抑制了生長並產生了無法分離成單個細菌的長絲。最後,該研究發現在非選擇性條件下,TtAgo賦予嗜熱鏈球菌增長優勢。總而言之,該研究表明TtAgo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嗜熱鏈球菌解開由DNA複製產生的鏈狀環狀染色體。
  • Cell:DNA複製不出錯的機理
    在2010年5月的Cell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重要論文,這項研究成果是中法兩國科研工作者結出的友誼之花。來自上海瑞金醫院急診科的青年醫生葉靜和她的法國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證明了TRF2(端粒相關蛋白2,又被稱為端粒蓋帽保護蛋白)和Apollo(一種活性酶)參與端粒(染色體末端)複製,即保證DNA在複製中不出錯的機理。
  • 拓撲學原理
    形式上講,拓撲學主要研究「拓撲空間」在「連續變換」下保持不變的性質。簡單的說,拓撲學是研究連續性和連通性的一個數學分支。拓撲學起初叫形勢分析學,是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1679年提出的名詞。十九世紀中期,德國數學家黎曼在複變函數的研究中強調研究函數和積分就必須研究形勢分析學。從此開始了現代拓撲學的系統研究。
  • Science子刊:揭示DNA複製總是從5』端向3』端進行之謎
    2016年7月15日/生物谷BIOON/--通過研究一種逆向反應的酶,科學家們猜測為何DNA複製總是沿著正向進行。核苷酸鏈,如DNA和RNA,是由利用另一條互補的鏈進行複製而進行合成的。這種複製過程總是沿著正向進行的,即從5』端向3』端進行,記為正向反應。
  • Mol Cell|黃俊組提出DNA複製過程中「雞爪結構」形成的新模型
    責編 | 兮DNA的精確複製對於維持基因組穩定性至關重要。然而複製叉時常會遭受來自細胞內外的複製壓力而停滯,如果無法及時重新起始,將造成複製叉崩塌,影響基因組穩定性甚至導致細胞死亡。1976年Higgins N.
  • 嗜熱棲熱菌Argonaute在DNA複製中具有功能
    嗜熱棲熱菌Argonaute在DNA複製中具有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7 14:41:04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Phillip D.
  • 成功揭示合成維度的光子拓撲絕緣體
    成功揭示合成維度的光子拓撲絕緣體Eran Lustig (物理系和固體研究所), Steffen Weimann (物理)摘要拓撲相使沿材料邊緣的保護傳輸得以實現這些相已經在電子系統、電磁波、冷原子、聲學甚至力學中得到了證明,它們的潛在應用包括自旋電子學、量子計算和高效雷射掃描。通常,描述拓撲絕緣體的模型是二維或三維的空間晶格。然而,拓撲邊緣狀態也在具有空間維度和合成維度(對應於超冷原子的自旋模式)的網格中被觀察到,將原子模式用作合成維度來展示網格模型和空間晶格實驗無法研究的物理現象。
  • MCB:癌細胞DNA的連續複製或引發複製叉的崩潰
    2012年11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Molecular & Cellular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南加州大學的研究者表示,發生特定突變的細胞可以繼續進行其DNA的複製,即便是抗癌療法移除了它們進行增殖的原材料,它們也可以依然增殖,這就引發了一系列災難性的結果發生。
  • 2019年10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2.Cell:從拓撲學角度揭示DNA複製之謎doi:10.1016/j.cell.2019.09.034生命分子存在纏繞的現象。但是,DNA雙螺旋中那兩條熟悉的鏈是如何在沒有纏繞的情況下成功複製的,這就很難解釋了。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從拓撲學角度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研究了這種雙螺旋形狀對DNA複製的影響。
  • Cell:揭示細胞保護它們的DNA免受機械應力損傷機制
    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3.052。保護DNA內的遺傳密碼對人類健康至關重要。DNA中發生的突變會導致大量的疾病,比如發育障礙或癌症。論文共同第一作者Michele Nava說,"我們的大部分組織都含有組織特異性的幹細胞,它們是長壽的細胞,其功能對組織功能和維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