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熱棲熱菌Argonaute在DNA複製中具有功能

2021-01-09 科學網

嗜熱棲熱菌Argonaute在DNA複製中具有功能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7 14:41:04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Phillip D. Zamore團隊發現,嗜熱棲熱菌Argonaute在DNA複製中的功能。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8月25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上。

據研究人員介紹,在許多真核生物中,由短RNA序列引導的Argonaute蛋白可以防禦轉座子和病毒。在真細菌嗜熱棲熱菌中,DNA引導的Argonaute蛋白TtAgo可以防禦DNA質粒的轉化。

研究人員發現,TtAgo也參與DNA複製。在體內,TtAgo結合15-至18-nt的DNA嚮導,這些嚮導來自染色體區域,而複製在這些區域終止並與已知在DNA複製中起作用的蛋白質結合。當唯一的嗜熱棲熱菌II型拓撲異構酶被抑制時,TtAgo可使細菌完成其環狀基因組的複製。相比之下,迴旋酶和TtAgo活性的喪失會減慢生長並產生長香腸狀的細絲,其中單個的細菌通過DNA來連接。

 

最後,野生型嗜熱棲熱菌能夠競爭過缺乏TtAgo的其他同基因菌株。研究人員認為,TtAgo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嗜熱棲熱菌解開由DNA複製產生的連結環狀染色體。

 

附:英文原文

Title: Thermus thermophilus Argonaute Functions in the Completion of DNA Replication

Author: Samson M. Jolly, Ildar Gainetdinov, Karina Jouravleva, Han Zhang, Lara Strittmatter, Shannon M. Bailey, Gregory M. Hendricks, Avantika Dhabaria, Beatrix Ueberheide, Phillip D. Zamore

Issue&Volume: 2020-08-25

Abstract: In many eukaryotes, Argonaute proteins, guided by short RNA sequences, defend cellsagainst transposons and viruses. In the eubacterium Thermus thermophilus, the DNA-guided Argonaute TtAgo defends against transformation by DNA plasmids. Here,we report that TtAgo also participates in DNA replication. In vivo, TtAgo binds 15- to 18-nt DNA guides derived from the chromosomal region where replicationterminates and associates with proteins known to act in DNA replication. When gyrase,the sole T. thermophilus type II topoisomerase, is inhibited, TtAgo allows the bacterium to finish replicatingits circular genome. In contrast, loss of gyrase and TtAgo activity slows growth andproduces long sausage-like filaments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bacteria are linked byDNA. Finally, wild-type T. thermophilus outcompetes an otherwise isogenic strain lacking TtAgo. We propose that the primaryrole of TtAgo is to help T. thermophilus disentangle the catenated circular chromosomes generated by DNA replication.

DOI: 10.1016/j.cell.2020.07.036

Source: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944-2

Cell:《細胞》,創刊於1974年。隸屬於細胞出版社,最新IF:36.216

相關焦點

  • Science:解析出嗜熱棲熱菌V/A-ATP酶的三維結構
    這種蛋白質家族包括在線粒體(細胞的能量工廠)、葉綠體(在植物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和細菌中發現的F型ATP酶,葉綠體(在植物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和細菌;在真核生物(具有細胞核的高等生物)中發現的V型ATP酶;在古細菌(古老的微生物)和一些細菌中發現的A型ATP酶。
  • Cell | 細菌中AGO蛋白可參與DNA複製
    長期以來,我們主要將細菌中的AGO蛋白作為了解真核生物AGO蛋白的功能和結構的生化模型,而對細菌AGO蛋白的生物學功能一直不太清楚。 2020年8月25日,來自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Phillip D.Zamore教授在Cell發表研究「Thermus thermophilus Argonaute Functions in the Completion of DNA Replication」,該研究首次發現嗜熱棲熱菌
  • 青島能源所等在嗜熱菌微進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部分嗜熱菌具有耐高溫、高效降解纖維素、共利用五碳糖六碳糖等生理特性,在整合生物加工技術(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CBP)等纖維素燃料技術路線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然而,和許多中溫菌一樣,嗜熱菌對培養體系中的溶劑(如乙醇、丁醇等燃料分子)較為敏感,阻礙了嗜熱菌在生物產業的廣泛應用。雖然菌株的溶劑耐受性可通過外源溶劑中的連續傳代得以提高,但其溶劑產量卻會下降。
  • 微普成功實現人類首例嗜熱菌在消防領域的應用
    微普生物已將嗜熱菌成功應用於消防領域,並打造全球首款生物環保消防產品。現已研發出十餘種高效滅火,快速降溫,強效阻燃,大幅除煙,生態修復的防滅火系列產品。微普生物已將微生物技術產品成功在應急安全、環境治理、生態農業、生命健康等各個領域進行應用和產業化,同時其理論體系正獲得科學界不斷地論證和完善。
  • 發現參與DNA複製過程
    在真細菌嗜熱棲熱菌(Thermus thermophilus)中,DNA引導的Argonaute TtAgo可以防禦DNA質粒的轉化過程。2020年8月25日,麻省大學醫學院Phillip D.在體內,TtAgo結合15至18 nt的DNA嚮導,該嚮導來自染色體區域,在該區域複製終止並與已知在DNA複製中起作用的蛋白質結合。當唯一的II型嗜熱菌拓撲異構酶-解旋酶被抑制時,TtAgo可使細菌完成其環狀基因組的複製。解旋酶和TtAgo活性的喪失抑制了生長並產生了無法分離成單個細菌的長絲。
  • 首次發現可參與DNA複製...
    在許多真核生物中,由短RNA序列引導的Argonaute蛋白可以防禦轉座子和病毒的作用。在真細菌嗜熱棲熱菌(Thermus thermophilus)中,DNA引導的Argonaute TtAgo可以防禦DNA質粒的轉化過程。2020年8月25日,麻省大學醫學院Phillip D.
  • 首次發現可參與DNA複製過程
    在真細菌嗜熱棲熱菌(Thermus thermophilus)中,DNA引導的Argonaute TtAgo可以防禦DNA質粒的轉化過程。2020年8月25日,麻省大學醫學院Phillip D.在體內,TtAgo結合15至18 nt的DNA嚮導,該嚮導來自染色體區域,在該區域複製終止並與已知在DNA複製中起作用的蛋白質結合。
  • ISME:嗜熱嗜酸菌的地球生物學反饋和進化
    比較基因組分析表明,來自獨立譜系的古生嗜熱嗜酸菌富含相似的蛋白質編碼基因,與水平基因轉移誘導的趨同進化相關。由於酸性環境的產生通常需要氧氣,這些結果表明,嗜熱古菌和其棲息地的酸化是在產氧光合作用的出現後共同進化的。
  • 生命的祖先是超級嗜熱菌嗎?
    能耐50℃以上高溫的稱為「嗜熱菌」,少數能耐80℃以上高溫的稱為「超級嗜熱菌」。而細菌一般在水上煮一煮就很容易殺死。LUCA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這是生命起源的重大問題。許多生物學家相信,它應該生活在海底熱液噴口的高溫酷熱環境,那裡的溫度超過50℃,甚至達到100℃。由於年代久遠,LUCA不可能保存下標本。LUCA之所以被認為耐高溫,是由它的基因組提供線索的。
  • 受「嗜熱菌」啟發,軟物質女神龔劍萍教授開發出「遇熱變剛、越熱越剛」水凝膠
    自然界中的嗜熱菌卻可以在120 0C高溫的環境下生存,這歸因於其體內含有大量的帶電胺基酸殘基的蛋白質,與常溫環境中的生物相比,這種含有帶電胺基酸殘基的蛋白質在高溫環境下可以通過靜電與疏水作用形成熱穩定結構。
  • 嗜熱菌ATP酶結構獲揭示
    嗜熱菌ATP酶結構獲揭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23 13:57:07 奧地利科學技術研究所Leonid A.
  • 細菌百態其三嗜熱嗜冷菌
    嗜熱微生物 嗜熱菌和超嗜熱菌在嗜熱微生物中最耐熱的。嗜熱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65℃~70℃,40℃以下不能生長,超嗜熱菌最適生長溫度在80℃~110C,最低生長溫度在65C左右。大部分超嗜熱菌是古細菌,但也有真細菌歸屬此類。
  • 研究發現具有乙烷厭氧功能的古菌及其代謝途徑
    研究發現具有乙烷厭氧功能的古菌及其代謝途徑 2019-03-29 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字體:大 中 小】 Argoarchaeum及其功能基因在深海天然氣滲漏環境中廣泛分布,暗示Ca. Argoarchaeum所介導的乙烷氧化可能是海洋環境中氣態烷烴生物降解的重要途徑。  該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氣態烷烴厭氧氧化的研究,並取得系列成果和進展,包括在世界上率先分離培養了具有丙烷和丁烷降解功能的硫還原細菌Desulfosarcina sp.
  • 德國科學家發現:異常蛋白質結構幫助極端嗜熱菌耐高溫
    德國拜羅伊特大學的專家研究發現,這種極端嗜熱菌之所以能夠在高溫下生活,主要是其體內的NusG蛋白具有高的熱穩定性。NusG蛋白在許多生物中發揮重要調控功能,特別在基因表達中具有重要作用。對其他細菌的研究發現,NusG蛋白的羧基端和氨基端互不接觸,而海棲熱袍菌的NusG蛋白的羧基端和氨基端幾乎總是緊貼在一起,並因此而具有「自我抑制」功能。
  • 古菌:無所不在 活出極限
    事實上,古菌既與細菌(真細菌)有很多相似之處,又與真核生物有很多相似之處,儼然是個「四不像」。向華表示,古菌是一群具有獨特的細胞結構和遺傳信息處理系統的單細胞原核生物,其在細胞形態等方面與細菌類似,而其在基因組複製、轉錄與翻譯等遺傳信息傳遞系統方面卻更接近真核生物,而古菌的細胞膜結構又與地球上所有其它物種都不一樣。
  • 【科技日報】古菌:無所不在 活出極限
    事實上,古菌既與細菌(真細菌)有很多相似之處,又與真核生物有很多相似之處,儼然是個「四不像」。向華表示,古菌是一群具有獨特的細胞結構和遺傳信息處理系統的單細胞原核生物,其在細胞形態等方面與細菌類似,而其在基因組複製、轉錄與翻譯等遺傳信息傳遞系統方面卻更接近真核生物,而古菌的細胞膜結構又與地球上所有其它物種都不一樣。
  • 受嗜熱菌啟發科學家研發超級凝膠 在加熱時強度增加1800倍
    北海道研究人員Takayuki Nonoyama和Jian Ping Gong顯然受到了嗜熱菌體內保持穩定的天然蛋白質啟發,這些嗜熱菌是生活在溫泉或深海熱噴口等極端高溫環境中的生物。這樣的環境溫度,蛋白質通常會變性,但嗜熱菌內部的蛋白質已經適應了高溫以保持穩定。
  • 採用嗜熱菌酶好氧發酵工藝快速發酵雞糞的研究
    本網訊      我公司與武漢輕工大學聯合研究的採用嗜熱菌酶好氧發酵工藝快速發酵雞糞項目,取得重大成果。利用嗜熱菌酶好氧發酵工藝快速發酵雞糞原料,可以活化養分,提高實際肥效,並去除雞糞中的有害生物組分,達到款速腐熟,實現雞糞的無害化處理。
  • Taq酶是一種熱穩定的DNA依賴的DNA聚合酶
    Taq酶是一種熱穩定的DNA依賴的DNA聚合酶,於1976年首次從嗜熱真菌棲熱水生菌中分離獲得(圖1) (Chien et al. 1976; Kaledinet al.1980)。數年後,這個酶由於其在PCR中的應用而聞名(Saiki et al. 1988), 在1989年被選為年度明星分子( Koshland1989),可見該酶的分量和價值。
  • Nature綜述:古菌的多樣性、生態功能和進化史
    古菌潛在的代謝功能廣古菌門(Euryarchaeota)目前,廣古菌門含有數量最大,種類最多的已培養古菌類群,主要包括:產甲烷菌、鹽桿菌綱(嗜鹽)、熱原體綱(嗜酸)及嗜熱的古丸菌綱、甲烷火菌綱、熱球菌綱。其中極端微生物的發現,增進了對此廣古菌門的認識,因為它們為生理學研究和基因組分析提供了許多已培養的代表性類群。